书城励志最伟大的励志书
5358700000012

第12章 寻找你的人生目标(3)

生命时间较大的伸缩性,使人在活动的汁划性与生命时间的无计划性方面会陷入困惑。人从事某一活动,成就某一事业,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计划,但人无从把握生命时间的长短,一种疾病、一次意外的事故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生命之花。这些事情使人困惑不已,在这些困惑面前,有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日忧和愁”,主张及时行乐,放弃对事业理想的追求,成为事业上的失败者;有的人拼命挤时间工作,废寝忘食地奋斗,虽然可以取得事业上的辉煌成就,并且其精神非常可嘉,但却可能凶为长期超负荷地工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留下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

人的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丰富,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人才能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说,一提到学习,大多数人马上就会想到读书。只要孩子在看书,母亲就会认为孩子是在学习,其实,真正的学习应当是先在具体实际问题中探索,当发现问题时,再通过读书来解答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如果,你想搞清蚂蚁的情况,与其读有关昆虫的书,还不如蹲在地上观察蚂蚁的行动。当你对蚂蚁慢慢产生兴趣之后,再去翻阅有关的书籍,肯定会更有效果。

人类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所以,只要有兴趣,他们定能钻研下去,无论是钓鱼还是打球,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只要有兴趣,人们都会不停地做下去。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学校似乎变成了故意培养孩子讨厌学习的情绪的地方。凶为,大多数老帅并不注意如何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只是一味地让他们啃书本。这就使得学生们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福克斯说:“事实对人的教育胜过经验10倍。”尽管经验是前辈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总结出来的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但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而学到的东西,远比经验对人的教育作用要大得多。

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吸取前人的经验,再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但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两种完全相同的情况,所以,切记不要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经验,这样做只会造成错误。

在实践中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体验,而且要把自己的失败告诉别人,并让他们对自己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和忠告,这将对你大有裨益。前车之鉴,后车之戒。经验就是每个人给自己的失败起的名字而已。失败是最值得借鉴的。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般来说,学历越高,理论性和批判性就越强,这样也许会造成人们只相信理论而不去实践的结果。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理论,科学就无法成立,但是要达到理论化,就必须是抽象的,简洁的,这样就无形中会使我们失去许多营养成分,结果,只剩下没有血肉的骨架,那是很危险的。所以,歌德说,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

英国诗人济慈曾这样说:“耳朵能听到的旋律很优美,但是耳朵听不到的旋律更动人。”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旋律比那些艺术家所创造出的更动人,只有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生活,只有努力在生活和实践中培养从事各项工作的卓越能力,生活才会给予我们它的厚爱——让我们谱写出更加动人的人生乐章,挖掘出人间至美的旋律。

4.人要有自知之明

即使能力低下也并不一定带来失败,只要人能够合理地运用它就可以保证一切需要,这里关键的是要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自知之明,势必会招致挫折与失败。《庄子》中有一则寓言。有一只螳螂在草丛中昂首阔步。一只停下来休息的蜜蜂看见螳螂过来立刻惊慌逃走。不久又有一只蚂蚁过来,看见螳螂也四处躲藏。螳螂见状,更加得意洋洋地走在道路中央。此时突然响起一阵巨大的声音,原来是一辆马车奔驰而来。马车见螳螂却丝毫没有稍停之意,此举令螳螂大为恼火,于是举起双臂横挡车子去路,不料车子仍然前进,螳螂终于葬身于车下。

以上是就能力高低问题所论。其实,能力与能力的实际运用也还是有差异的。能力只表明一种可能性,它存在于人的体力和智力结构中,是有可能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活动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个性心理特征。实际能力的运用则表明一种现实性,是实际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发挥和展开。

害别人则能毁自己

能力的运用,有时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有时则是某种特殊能力的运用,或主要是某一种能力的运用。能力的运用受到对能力的自我认识和“能力场”的作用两方面的影响。“能力场”是能力得以施展的场合与场所,它包括能力主体所处的活动情境、活动对象及相关的人际关系。“能力场”与能力相吻合,相促进,则可能使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场”与能力相排斥、相钳制,则使能力的发挥受至U抑制,出现“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能人受压制的局面。对能力的自我认识,既包括对自己能力的优势与劣势、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的评估,义包括对能力所能带来的利益与能力所产生的效应的价值评判。对自我的能力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估,按照社会道德价值标准来评价自我的能力与利益、效应之间的关系,可以使能力得到正确的运用;相反,则会使能力得到不正确的运用或被歪用。

能力的歪用,是指能力没有被运用到它应该发挥作用的场合和对象,俗话说,就是没有用在正道上,而是用在歪门邪道上,用在了不恰当的地方。

1.策划暗中干坏事

耍阴谋诡计是能力歪用的最突出表现之一。谋略活动就是构想和制定计谋策略的活动。在社会活动中,特别是在竞争性的社会活动中,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讲究谋略。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是埘军事上的谋略的总结,对现代企业制定经营谋略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制定谋略的水平与聪明才智成正比,但聪明才智被用于谋略活动委实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遵循社会竞争规则和社会发展规律者,是正确的,反之,则是不正确的。耍阴谋诡计的人,逆社会历史潮流而动,违背社会竞争的道德和法律准则,因而属于聪明才智在谋略活动中的歪用。

耍阴谋诡计,就是策划暗中十坏事的阴谋和阴险狡诈的计策。其目的是为了谋求不正当的私利,得到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名誉、地位、金钱、权力、财富等。其手段具有卑鄙、阴险、狠毒、狡诈的特征。卑鄙者,背离道德和法律,丧失良心和人性,背信弃义,出卖灵魂,栽赃陷害,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指鹿为马,造谣污蔑,暗中伤人;阴险者,策戈于密室,煽阴风,点鬼火,口蜜腹剑,笑里藏刀,上头亲吻拥抱,下面狠劲使绊子,背后用力捅刀子,表面上正人君子,暗地里男盗女娟,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精心策划各种计谋;狠毒者,处处埋伏杀机,心狠手毒,制造陷阱,落井下石,借刀杀人,借机整人,而且恨不得置人于死地;狡黠者,诡计多端,变幻莫测,老奸巨猾,奸邪谄媚,狡辩抵赖,欺上瞒下。

耍阴谋诡计的人,虽然具有较高的智商,谋略能力强,但由于被私心和贪欲所蔽,歪用了这种能力。这种人虽然有可能得逞于一时一事,但阴谋的得逞并不是真正的成功,而是可耻的失败,而且将导致更大的失败甚至是灭顶之灾。古人云: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耍阴谋诡计的人心术不正,违背客观规律和道德、法律,必然作茧自缚,被人们所抛弃,被历史所淘汰,这是不以阴谋家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的规律。

2.弄虚作假

能力歪用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就是弄虚作假。这是聪明才智在包装活动中的歪用。包装活动是指对人或物的外表进行装饰或包裹的行为过程。聪明才智能够被正确地运用于包装活动中,即包装符合美的原则及真善美相统一的原则,可以使包装后的人或物变得更为美丽、可爱、完善,促进正当的自我推销,增加其正效应的附加值。聪明才智被歪用到包装活动中,即包装破坏了美的原则及真善美相统一的原则,则使包装后的人或物变得面目全非,甚至更为丑陋、可憎、破缺,以欺骗、奸诈的手段进行自我推销,只能增大负效应的增加值。弄虚作假属于这后一种情形。

弄虚作假,是指与美的原则及真善的原则相悖的、不合理的自我包装。掩饰自我的缺点、错误、失败,给人以优点、正确、成功的假象;冒充某种令人羡慕、景仰的角色而招摇撞骗;以诚实包装虚伪,以慈善包装凶残,以美德包装丑行,以好心包装坏心;以高唱和平的圣歌,包装侵略扩张的野心;以个人或小团体暴敛钱财为目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做假发票,造假钞票、假名画、假文物;伪造文凭、假的证明材料、假科研成果等。这些都是弄虚作假的具体表现。

弄虚作假,破坏社会文明,损害人民利益,是社会一大公害。弄虚作假,败坏社会风气,扰乱人心,增大人们彼此之间的不信任感。难怪人们说,观代文明缩短了人们彼此间的空间距离,但由于弄虚作假的存在又增大了人们心灵的隔阂。弄虚作假,使社会文明建设滑入邪道;弄虚作假,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流通秩序,从而阻碍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弄虚作假,使个别人和少数人获得不正当的利益,但却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生命和经济利益遭受严重威胁和损失。因此,弄虚作假是不容忽视、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清除的一大社会公害。

弄虚作假者是通过作茧自缚而走向失败的。弄虚作假者虽然可能在一时一事“得手”,但纸总是包不住火的,假的就是假的,假的永远也真不了,伪装迟早会被揭去。假的东西就像肥皂泡一样,总是不能持久的,总是会在某一瞬间破灭。弄虚作假者的每一次“得手”,都是在假恶丑的泥潭中陷得更深了一步,都是向自我毁灭的深渊下落了一层。

3.聪明过头

能力的歪用,还表现在把聪明才智用到投机取巧、出歪点子、开不恰当的玩笑、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事情上。不难看出,把能力歪用到这些方面,同样不能避免失败的结局。

所以,歪用能力者,本来还都是…帮能人,都很聪明,但由于被私欲、私利蒙上了双眼,迷住了心窍,反而深受其害。他们最终不是锒铛入狱就是暴死他乡。“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因为将聪明才‘智用歪了地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聪明”过了头,必遭失败,这就是以往无数能力歪用者留给后人的沉痛教训。

在1887年,曾有一个年近60岁、外表高贵的绅士来到一家杂货店购买水仙花。他取出一张20元的钞票,等着找钱。店员接过钱后,正准备找钱。但是,她的手因为整理水仙花而弄湿了,她注意到纸钞上褪色的墨汁滴落到她的手上。她感到惊讶,迟疑了一阵,就做出了决定。这位顾客是宁格先生,一位老朋友、邻居和顾客。他必定不会给她一张假钞,所以就找钱让他离开子。

在当时,20元是一笔比较大数目的钱。于是,她把钱拿去给警方鉴定。有一位警察很自信地说,那绝不是假钞。其他的警察则为墨汁为什么会被擦掉而感到困惑。在好奇心和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搜查了宁格先生的家。他们发现了一张正在印的20元钞,还发现了他画的3张肖像画。宁格先生是一位很优秀的艺术家,他的造诣很深,能用手绘制那些钞票,并蒙过了许多人,直到被那家杂货店的售货员发现。

被捕后,他的那3张肖像画以16000元被公开拍卖。值得讽刺的是,宁格先生用来画假钞的时间,跟画一张值50美元的肖像的时间几乎相同。然而不管怎么说这位聪明而又有天分的失败者却是一个小偷。可悲的是,被偷的最厉害的人正是宁格本人。如果他能合法地出售他的能力,不仅会很有钱,而且也会为他的同胞带来许多利益和喜悦,当他试图偷窃别人时,最大的失主却是他自己。

贝利曾是个珠宝大盗,闻名全球。他所偷的对象都有钱、有珠宝,还是上层社会的名流。有一天晚上,当贝利又去偷窃时,被击中3枪而被捕,并被判了18年的刑。他被释放后,再也不曾犯案,定居在新英格兰的一个小镇,过着一般人的规矩生活。

当人们听说这位当年的大盗还在人世时,就纷纷到他住的地方去拜访他。他们会问他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一名记者抓住要点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贝利先乍,你在当小偷的岁月里,偷了许多有钱人家,但我想知道,你偷得最多的人究竟是谁?”贝利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那很容易,我偷的最多的人就是贝利。我也许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华尔街的大亨,或是对社会很有贡献的一分子;但是我当初却选择了小偷的生活,而且还把我成年生活中2/3的时间耗在监狱里。”

成功者必然是能力高超者,但失败者却并非一定是能力低下者,并且尽管能力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但更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后天的培养,所以,欲走出失败与挫折的阴影,还需要多方面努力以提高自我的能力,并保证把它用对了地方。

狭隘经验型的思维模式

《韩非子·五蠹》上讲了一则“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宋国有个农夫,有一天在地里耕作时,看见一只兔子疾奔过去,正好碰上了地边的一个树桩,把颈子给折断了,死在树下,他不费一分力气,就捡了一只兔子。此后,这个农夫就放下锄头,老是坐在那个树桩附近等着,希望再次捡到撞死的兔子。可是,再也没有兔子来碰树桩了。在他原来耕作的地里,长出了很多杂草,一片荒芜。

从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可以看出狭隘经验型思维模式及其危害。狭隘经验型思维模式是指通过自己的或他人的特殊经验来获取信息。其中,来自自身的特殊经验在思维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特别的重视,这种特殊经验是在局部活动、较狭窄的范围活动中获取的,有时它是不可重复的或不再重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