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掌控术
535700000032

第32章 谋职谋心,从“苟且偷生”到“飞黄腾达”(3)

凡事须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尤其是你身处的环境中,不少同事对你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找出你的错误。这时你需要提高警觉,按部就班把工作做好。

利用时间与其他同事多沟通,增进感情,这样将有助于你与同事共享资源,也有助于你的事业发展。

此外,同事之间如果真的有了矛盾,我们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采取措施去化解。至于具体的方法,不妨采用以下几个技巧:

1.主动向他示好

若某些同事对你的敌意十分明显,你就不能佯装不知,而应当主动向对方示好,你可以在没有其他同事在场的情况下问他:“我究竟有什么不对呢?”一般情况下,他会冷冰冰地回答你“没什么不妥。”此刻,你也许觉得自己是自找没趣,不知该如何是好,其实你完全可以巧妙应对。

既然他说没有不妥,你就乘机说:“真高兴你亲口告诉我没事,因为万一我有不对的地方,我乐意修补。我很珍惜咱俩的合作关系。一起去吃午饭,如何?”

这样,就可逼他面对现实和表态。要是一切如他所言的没事,共进午餐交流感情则是很自然的事。或者,邀他与你一起吃下午茶。在你离开办公室时碰上他,开心地跟他天南地北地聊一番。总之,尽量增加与他联络的机会。友善的对待,对方怎样也拒绝不得!

2.表示你的尊重

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表现出你的礼貌和尊重,向对方表示你需要其帮助,就是让这位同事知道你需要他(她)。当然,你是否真的需要,那则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就是要利用这样的一种接纳,抬高对方的自尊,对方一高兴,就可以避免把谈话激化,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将来的敌对情绪。你可以提到,自己工作中的两三个方面,需要你的同事提供意见或指导。如果你要把这些方面进一步加以确定,你的同事大概也不会反对。

3.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如果同事对你的敌意是由你的不当而引起的,你就应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对方对你的进一步攻击,避免你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同时,还可以挽回你与同事之间的合作,迅速扭转不利局面。

承认错误,最佳和最有效的策略是,向他简单地道歉:“对不起,我实在有点过分,我保证不会有下一次。”

不过,在道歉时千万不要重提旧事,要是你重提旧事,企图狡辩些什么,只会惹来另一次冲突,同时,显得你也缺乏诚意,人家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

4.对你的同事微笑

对你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微笑,尤其是那些对你不满,怀有敌意的同事。微笑是可以感染的,如果你平常总以亲切的微笑对待同事,即使是那些与你为敌的同事也如此,那你的同事关系一定会处理得很好,至少在工作中与你为敌的同事会感到你的友善,也许以后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待你了,俗语“伸手不打笑脸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5.巧妙地赞赏对方

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拒绝他人真心实意的赞赏,巧妙地赞赏别人,这是你搞好人际关系的一大武器。当对方是处处与你为敌的同事时,你更应当充分运用这一武器来化解对方对你的敌意。

6.关注对方的成绩

你一定要时刻关注对方的胜利。你的同事的成绩,即使是与工作无关的,也能够成为你们之间建立感情桥梁的机会。要记住,对别人的行动和成就表示真正的关心,是一种表达尊重与欣赏的方式,之所以很多敌意的对话变成了平静的交流,是因为其中的一方能够不去关注争执的词句,而是注意对方强有力的声势。

如果你的同事处处反对你是出于要证实他自己的能力,那么你承认对方在工作中某一方面的特长,就很有可能会平息冲突。

【心术小笺】

同事之间有了矛盾,仍然可以来往。一方面,任何同事之间的意见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些具体的事件,而并不涉及个人的其他方面。只要你大大方方,不把过去的事当一回事,对方也会以同样豁达的态度对待你。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本身涉及双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间合作如何,事情成功与否,都与双方有关。如果对方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会想到这一点。

身先士卒,让下属愿意听你指挥

作为领导,身居管理者职位,首先应当明白什么是管理。说得通俗一些,管理就是指挥好下属做事情。不过,这种指挥不是呼来喝去,而是要让下属愿意听你的才行。

不少领导者把自己看得太高,过分自信,跟下属有距离感。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属若是迫于你的权势,不得不听你的,他们就会表面听实际心里不服,做事拖拉敷衍,日后一旦有报复的机会,你恐怕就惨了。

那么。如何才能成功指挥好自己的下属呢?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辅佐你呢?事实证明,领导者在指挥下属工作的时候,“干着指挥”比“站着指挥”更能够有效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因为身先士卒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即我们常说的“干着指挥”。它甚至比有声的、文字的命令更有效,更有威力。这种威力,不是靠领导者手中的权力,不是强制力,而是靠领导者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艰苦实干的作风,这是一种威望之力,也是一种最神圣的指挥。

历史上正义的民族的战争,如果主帅亲征,也能极大地鼓舞士气,如果御驾亲征,就更是非同小可。这个亲征,如果不仅仅是督阵,而是亲自上阵杀敌,战士们必能舍生忘死,所向无敌,为亲征者冲锋陷阵。

身为领导如果仅仅是“站着指挥”,慢慢与下属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距离,甚至一道鸿沟,指挥就会失去威力,甚至完全失灵。

“身先士卒”对下属的影响,在两种情况下力量最大:一种是在领导者担子最重的时候能选择最艰苦的工作与下属一起干。这道理不言自明。另一种是领导者能参加一些极平常的劳动,比如,打扫卫生、装订文件、整理报纸等,或者一些突击性的活动。

从分工来说,这些活当然属于下属工作人员,但你绝对不要认为与自己无关。当你有时间的时候,或者“就势”帮助下属做这些事情,你会给下属一种自重感,使他们感到你看重他的工作,尊重他的人格。同时,你又会给下属一种亲切感,使他感到你没有架子,平易近人而愿意在你的手下工作。

反过来,如果机械地看待自己与下属的分工,本来有空,一些突击性的活动也不参加,甚至一些“举手之劳”也懒得动手,下属就会觉得在你的手下工作不是滋味,即使目前仍在你的手下工作,也只是暂时性地混着日子,等待跳槽时机。

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很多“身先士卒”的领导深得人心了吧?

【心术小笺】

“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身先士卒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当然,有时候下属叫不动,也可能是整体工作环境不良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单位的机制体制问题,也可能是奖惩不公,也可能是人浮于事。这些就不是领导个人力量能够改变的了。

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快速融入新环境

你从一个环境转调到一个新环境中,面对的上司和同事都是陌生的,从事的工作有时也与你以往做过的不大相同,这无形中在你的内心造成一种负担,仿佛人海茫茫,你却在一个孤岛上,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投入人群之中并被大家所接纳。

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对外来及新来的人都多少有些排斥心理,你如果聪明的话,就应该首先抛开自己对他人的陌生感、畏惧心、戒备心等。一方面多多拜访你的新同事、新上司,另一方面专注地投入你的新工作。这样的话,人们很快会适应你、接受你,因为你的拜访说明你对他们有兴趣,喜欢和他们结交、相识;同时你的专心投入工作,也使他们认为你是个很认真,并喜欢你的新职业的人,表明你在各个方面都力求和他们保持一致,所以他们会很快消除对你的排斥心理,愉快地把你作为他们中的一员的。

有一次,某单位同时调进两个人玲玲和菲菲,玲玲是个性格开朗、爱说话的人;菲菲则显得严肃而沉默寡言。

玲玲虽然看似开朗、爱说话,但似乎目中无人,来到新单位很久了,不但没有拜访过任何人,而且工作当中也从未向别人讨教过,也许她认为有能力干好自己的工作。大家认为:此人能调来本单位,一定是上面有什么人。看她那样子,也不像是个干好工作的料儿。我们干了这么多年这种工作,还免不了要互相请教、学习,可她新来的,不经过学习就能把工作干好?

相反,大家对那个沉默寡言的菲菲,却大力赞扬,认为她相当不错,有思想、有见解,对于工作方面的许多设想和看法都和自己不谋而合,因此从内心里接受她做朋友。

原来,爱说话的玲玲自从调来单位,除在办公室见面应酬之外,业余时间她从未和别人交谈过;而菲菲在办公室却很少寒暄,总是低头工作,而工作之余的时间,却问长问短,逐家拜访、了解,打听新环境、新单位的一些情况,顺便也提出许多工作上的问题向同事们讨教,通过来来往往、反反复复地交谈、沟通增加了彼此间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友谊。

从玲玲和菲菲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终结道:一旦当你转入一个新单位、新环境,融入那里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多和人们交流,多向人学习、讨教,通过你的话语,要让人们知道,你需要他们的帮助,你需要他们的友谊。如果你能做到这种程度,那么还会有谁能拒绝你伸出的友谊之手呢?

只要你诚恳、虚心并主动向他人伸出友谊的手,人们也一定会张开双臂欢迎你的。

【心术小笺】

职场中,我们常常会面临环境的改变,有时是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有时是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有时是从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无论哪种情况,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于自信曾经的成功和经验,结果与新的人际环境格格不入。这时,就必须放下过去,主动空杯,抱着从零开始、重新学习的心态,培养自己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