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的男人最幸福
5356400000011

第11章 做拥有爱情的男人(2)

现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给人带来的压力大了,让人的心灵脆弱了,很多时候会盲目地寻求感情的慰藉,像吃快餐一样,饱了就行,营养的事就顾不得了。而婚姻恰恰是需要营养的,这个营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磨合出来的;这个磨合不仅在婚后,也有婚前的磨合,那就是了解。婚姻不是男女之间的游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朋友,两人一旦缔结婚姻就要承担生育、相互扶持、照顾等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稳定社会才稳定,因此两人选择结婚一定要慎重。基于此,不要轻易尝试闪婚。

据专家统计,一见钟情的婚姻成功率仅10%。同时,闪婚也不符合婚姻的基本规律,爱是婚姻的基石,爱需要双方深入了解。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快餐式的爱情和婚姻会将婚姻家庭卷入缺乏理性的旋涡。婚姻的成功和稳定,需要感性、理性双轨发展,这样爱情列车才能行驶得稳定持久。不能只凭激情和感觉开单轨的磁悬浮,否则你的婚姻列车势必会脱轨。

成就一段婚姻,仅有爱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智慧。恋爱时的两个人是盲目的,而婚后,他们开始睁开眼睛,但愿那时不要惊讶地慨叹:天哪,这就是我当初爱上的那个人吗?婚姻既是浪漫的,也是现实的,鲜花、烛光、红酒只是婚姻的一个侧面,更多的是柴米油盐。说白了,婚姻,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就像那首歌中所唱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这种境界是仅凭一时的冲动和激情而草率成婚的人所无法企及的。

适当地听听父母的意见

现代男女接受许多新思想和民主自由的观念,许多事情有自己的主张。但常言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父母的人生经验毕竟比较丰富,他们的意见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在热恋中不要全然不顾父母的意见。

小文和小凯是大学同学,两个人在校时就谈起了恋爱,而且难解难分。但是,毕业后,双方的父母认为他们的性格不合适,因此,毕业一年后他们就分手了。小文想起他们一起醉酒,一起坐在马路边向车扔石块的情景。那时在别人眼里,他们是一对璧人,太相似了。可是谁会想到璧人并没有结果,他们分开了。小文清楚地知道他们是不会有结果的——他们是有很多相同的东西,可以一起分享快乐和忧愁,但是,他们有更多的不为人知的不同,包括挤牙膏的方式,一个从底部,一个从中间,为此吵了很多次。他们都清醒地认识到长期稳定的两个人的生活是需要习性相近的,而习性相远只会让一方包容或者隐忍,或者双方都变得不客气。所以相同的性情往往滋生了两个人的爱慕和吸引,而相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却是两个人不分开的保证。小文和小凯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注定了他们只有以分手告终。爱情是和人的生活习惯有关的,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不同的生活习惯很难让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

父母现实的眼光一般与“门当户对”挂钩,用“门当户对”来衡量爱情是否有道理呢?其实还是有道理的。一提“门当户对”,我们很容易想起在旧社会中所谓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的旧式婚姻制度下的“门当户对”,这给天下多少有情人造成了不幸,也造成了许多恋爱的悲剧。事实上“门当户对”的婚姻是保证美满婚姻的一个条件,许多美满婚姻还是历历可数的,应该说还占了一个很大的比例。

今天,我们提的“门当户对”是指双方家庭的为人道德、双方家庭的文化素养和双方家庭的家教家风要相近。而前两者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家教要求,长期的家教又会形成家风。如此的“相近”,会培养形成家庭成员的基本素质及人生观、价值观。而素质的优劣、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会反映出对人、对己、对事态度的不同,甚至会全然相反。爱人之间的相处,也离不开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感情融洽与否,婚姻美满与否,寻根究底,确实都有一个门当户对的问题。“百年伉俪是前缘,天意巧周全”,大抵什么层次的人,上天给他配什么层次的伴倡,所以两性之间得以保持整体稳定。街头流浪的乞丐,老婆要么在乡间种田,要么也在都市里乞讨过活,绝不可能是个女博士。

在现代社会,露丝爱上杰克只是好莱坞电影工业一手炮制的童话。正因为是人间难得几回见的童话,《泰坦尼克号》的爱情故事才赚得了无数男女的眼泪。所以我们应该听听父母的忠告,父母把他们的眼光投到了现实中的更具体的层面,而不是风花雪月的爱情。在需要物质和精神两种食粮来让人快乐的今天,我们更愿意选择门当户对。两个人既需要有相同的生活习惯,还需要有共同的进步,而这恰恰是一桩幸福的、高素质的婚姻的体现。以为爱情可以超越一切,而无视“门当户对”的劝告,必将为日后的婚姻生活埋下苦果。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在很多人的眼里,爱是一个非常崇高与无私的东西,它就像春天花草的芳香,夏天灼日般的热度,秋天累累硕果的甘甜,冬天白雪的纯净,不能带有丝毫的杂质。他们总是觉得爱是需要绝对的奉献和牺牲的,是一种彻底的情感交流,是双方彼此交融在一起、不分彼此的共同体。这是相当错误的,爱不是一个共同体,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是对等的,是需要双方共同经营的。虽然彼此间的付出是应该的,但又不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把对方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那就会掉进爱情的坟墓,对方便会舍你而去,你们的爱情也就走到了尽头。

在20世纪70年代,一对男女相恋了,女的家境殷实,男的却因阶级成分问题被下放到一个小山村去“学习”。为坚守这段爱情,女的不顾家里的反对,甚至不惜断绝关系,毅然跟随男的到偏僻的山村吃苦受累。半年中,两人相安无事,接下来的中秋节,乡里给来下乡锻炼的住户每人分一块月饼。当分到他们家时,恰巧男的收工在家,女的还没回来。那个年月,月饼是多么难得一见的宝贝啊,男的在油灯下摸索着分来的两块不大的月饼,想要等女的回来一起吃。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男的觉得时间如此难熬,饥饿难忍,心里想,先把自己的那块吃了吧,不等她了。于是三下五除二,一块小月饼顷刻成了他的腹中之物。吃完自己的那块,男人又意犹未尽地看着女人的那块月饼。那是一块多么香的月饼啊,厚厚的什锦馅、薄而脆的黄油皮儿,在灯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谁都无法想象,他的内心甚至没经过几次斗争,就毫不犹豫地将女人的那块月饼也塞到了嘴里。谁知这时女人回来了,她听说中秋节分月饼,兴冲冲地往回赶,想要和男人一起吃月饼过中秋,可推门看到的却是男人正如狼似虎地吞咽着那块属于她的月饼。女人背上的锄头落在了地上,随之落下的,还有女人的心……

第二天,女人就卷铺盖回了城。家人沉痛的劝阻,乡下那么难熬的生活都没有磨灭女人对爱的坚持和守候,而一块小小的月饼却办到了……

女人是感情至上的动物,她认为你对她好,她就会将所有可以给予的东西付出。但当她觉得这份爱没有回报,甚至感觉不到对方的共鸣时,她也将义无反顾地离去。“付出才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还记得这句歌词吗?事实上正是如此。女人看中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恋爱中最不可效仿的就是无所谓地接受爱,认为另一半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人。爱情中的恋人有时候会很盲目,容易分不清方向和对错,如果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走进爱情,他很可能依然我行我素,容易变得自我。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会爱别人,不会为别人着想,更不会激励对方成长,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不在少数。他们在情感上会很苛刻,爱与幸福似乎与他们无缘,因为他们要求整个地球围着他们转,而地球有自己转动的方向。他们不会在爱中发现自我,因为他们不把对方当做对象,而是当做控制的俘虏,他们不会在爱中成长,因为他们不会从对象身上吸收营养,而是向对方施展魔法。

把另一方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时,你就会把她当做自己人了,会压制对方各种享受自己生活的权利。而实际上要维持爱情,双方必须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成为另一方的附属物和牺牲品。既然双方是平等的,我们就要学会尊重,尊重对方的存在和对方的一切独立因素。经营爱情的要素有很多,承担责任,感情公开、忠诚,有高度自尊,对人生持积极的态度,等等。而尊重才是真正的爱情赖以建立的基础,认为另一半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另一半的不尊重。

尊重就要相敬如宾,这里没有“牺牲”、“奴役”、“暴力”,只有“理解”、“关怀”、“爱慕”。正如美国人纳撒尼尔·布拉登在《浪漫爱情的心理奥秘》里的描述:受到爱倡的尊重,我们就会感受到一种理解和被爱,感受到彼此的心心相印。从而不断地增强我们对爱倡的爱慕之心。尊重让我们心灵坦然、释怀、心胸宽广,尊重让彼此的心挨得更近,更加从容地面对一切挑战,生活也就明亮而灿烂。

尊重的基础是相互信任、两情相悦,互相尊重是奠定感情基础的前提。相爱的双方,当然应该尊重对方的观念、习俗和生活方式,尤其要尊重对方的私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