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文韬武略(孙子兵法今用)
5353100000013

第13章 治人如治水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势篇)

本章讲述《孙子兵法》“治众之道”。“治众之道”就是用治少的办法来治多,整体控制。

13治人如治水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势篇)

本章讲述《孙子兵法》“治众之道”。“治众之道”就是用治少的办法来治多,整体控制。

“治众”指治理很多人,很多事,“治寡”指治理较少的人与事。“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的意思是用治少的方法来治多,分开来做,各自派上用场,这样就不会乱。皮尔斯毛皮公司的总经理分别请了当地的三兄弟一个做记录调查员、一个做观察员、一个做业务员,各就各位,井井有条。

【案例】

在美国东海岸的一个港湾,有一家极有名气的皮尔斯毛皮公司。公司的工作人员中有三人是亲兄弟。一天,他们的父亲要求见总经理,问为什么三兄弟的薪水不一样?总经理说:“问题很简单,我给他们安排一件相同的事,但业绩不一样,你只要看看就明白了。”

总经理先把其中一个找来,让他去调查停泊在港口的一条船,对船上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都要详细地记录,并且要尽他最快的时间。这个人领了任务离开5分钟便回到了办公室,原来他并没有去现场,而是通过查记录获得相关数据。这是一个记录调查员。

第二个人在领到任务以后,1个小时后就回来了,尽管他是到了现场,但也只记其大概。这是一个观察员。

剩下的那个人在弄明白任务以后,3小时后回到办公室。

他首先向总经理重复汇报了第二个人的报告内容,然后说他已将船上所有值钱的有价值的商品记录了下来,并且为了方便总经理与货主订契约,还邀请货主明天来定货。同时,在返回的途中,他又向其他两家毛皮商公司询问了货的品质与价值,并经过与该买卖有关的公司负责人洽谈,请对方11点到公司来商谈业务。这是一个高级的业务员。

暗察了三兄弟的工作表现后,父亲很高兴地对经理说:“你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我的三个儿你都派上了用场。”

【兵法】

人多各办事,并各有统属,就不会乱。

【兵法应用】

如果事业有序发展,将不受人数多少的影响。人越多力量越大,人越少越好管理,人多人少都是利。

古往今来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影响着当今世界,作用于人类一半左右的人数,即20多亿人(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全球华人、东南亚、日韩)等地区,他们的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都有一种惊人的相似。一种文化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与凝聚力,是很罕见的,从人类历史看,是个巅峰,是人类思想之核。

为什么中国文化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能作用于20多亿人?这说明它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思维,能统一纲而提万目,就像网一样,撒开无数大,收拢一条绳,除非鱼死网破,否则决不会乱。

这种高屋建瓴的思维就是《孙子兵法》此处揭示的宝贵真理:

“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意思就是用治少的办法来治多,分其数而控之,这样就不会乱。

世上人再多都可以分类,如有知识者、无知识者、半开化者;富人、穷人、中产阶级等。只要能分类,就可以管理。

落后地区的垃圾常常到处乱扔,什么都臭在一起;发达城市的垃圾则分类管理,不但不污染,还能变废为宝。

连垃圾都可以分类管理,何况人!

当然,人生下来就是平等的,正如《联合国人权公约》所讲:无论一个人身处什么国家、民族、信仰什么宗教、经济状况、政治地位如何,都是平等的(大意)。我们在此处讲的“分类管理”指的显然不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而是按实际情况作不同的管理与服务,以期带动全体。

《孙子兵法》此处讲的“治众如治寡”也是《老子》讲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之意。

整体是个体的核心与神经中枢,如果中枢涣散,将不攻自破。

当天下大乱时,大多数人一崩溃,就会形成乱流与暗流,即将冲垮一切,并引发集体自裁。

高明如大禹者,知道用“疏导”的方法治水,用一条大流引出无数小流,这样就会有序发展,不会乱流一地。汉字“众”也体现了这个意思。

《孙子兵法》讲的“治众”也是一个自己治理自己的过程,如上篇所言“内圣外王”。“外王”就是治众,“内圣”就是自己治理自己,自己修炼自己。

儒家“内圣”之道为修、齐、治、平,即《礼记·大学》里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都是修,都是齐,都是治,都是平。先平自己的天下,才能平身外的天下。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人就是一个天下,自己搞不好自己,自己摆不平自己,焉论其他?

道家“内圣”之道为无为。通过清静无为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借天道为人道,以天道行人事,故常成功。

佛家“内圣”之道为涅槃。通过一种寂灭状态脱胎换骨,变坑灰为碧波,以意为舟,横渡沧海,便可以达到彼岸,一切自如,做事情自然会成功。

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