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交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5353000000028

第28章 7加深友谊的秘诀(1)

111.因人而异的赠礼守则

许多人都天真地期望,在送礼给某人时,对方能高兴地说:“啊!这正是我需要的呢!”甚至能更进一步地夸赞:“能挑出这么一件漂亮的礼物来,你可真是有品味。”虽然你事先为送礼给他花费了不少心思和时间,但这时你听到他的赞美也会觉得一切的用心良苦都是值得的。

其实,与人交往这件事,基本上就是要我们多思虑、多将心比心,以尽可能接近对方的心情为目的来与人相处,至于所赠物品的形态,乃至于价格等因素,则是次要又次要的。这个道理凌驾一切说法之上不可动摇。

手工礼品之所以特别被重视,也是因为要制作出这样一件礼物,送礼人就得在几个小时,乃至于几天之中反复考虑赠送对象的种种习性,因为礼品包含了赠礼人的良苦用心,所以才使人感动。例如,朋友旅行回来为自己带了点礼物,即使那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相信你也会相当开心,因为朋友在遥远的旅程中,还将你惦记在心,让你内心有暖乎乎的感觉。

如果馈赠的礼物正好切合对方的喜好和品味,从而得到“这真是太好了!”的评价,我想任何一位赠礼者听了都会心花怒放的。

“送这个东西的话,对方一定会高兴的。”或者:“不,那个人喜欢朴素的东西,这个东西好像太花哨了。”在你一边想一边挑选礼物的过程当中,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好像是在为对方作“性格分析”。

特别有趣的是,在你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反而还能促使自己“发现自我”。例如,你想要送礼的朋友虽然总是自奉俭朴,但上次你带了一件极其平常的礼物前去造访,他居然只是笑了一下。你心想:“一想到他当时的态度,这一次我决定豁出去,送上一件高贵的礼物,要是他这一回露出满意的表情,那么,这家伙假清高的真面目就会露出马脚。”原本你是肤浅地做这样的思考,但再仔细一想,你会发现自己竟也有如此不成熟的一面,进而静下心来检讨自己,这不就是一种“发现自我”吗?往后你如果再涉及这种情况,就能冷静看待送礼这件事,并能透彻地观察他人了。

总而言之,如果你希望朋友在收到自己送的礼物之后开心地说:“还是你最了解我啊!”那么你就得从平时开始关注朋友的兴趣和爱好。比如,要是有人细心地记着“你喜欢在咖啡中加一匙糖”,你肯定也会大受感动的。

你和他人交往,也许会因交往的对象是朋友、知己或恋人而有差别,交往的深度、态度等等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概括其中的共同法则就是:要细心留意观察,若能做到体贴入微的地步,相信你在与人相处上就更能得心应手了。

也正是由于留意、贴心,我们才会对他人的说话方式、笑容、进食姿态、点头的样子以及对方在服饰上的品味,乃至于他喜欢读什么书、爱去哪些商店等等,有相当程度上的了解。

112.禾容小觑的待客之礼

在人际交往中,接待客人是一门艺术。讲文明、懂礼貌、态度热情,就容易赢得尊敬、爱戴和友谊。反之,不注重言行举止,或礼貌不周,就会得罪客人、失去朋友。

那么,怎样接待客人才对呢?

□提前准备

事先知道客人来访,要提前“洒扫门庭,以迎佳宾”,并准备好糖果烟茶,洗净茶杯烟具,整理好旁间或会客室。男女主人虽不用刻意打扮,但要仪容整洁,自然大方。如果要留客人吃饭,事先要了解客人的习惯、口味、爱好和忌讳,以便准备合宜的料理。

□善意迎人

客人在约定时间来到,你应主动出门迎接,特别是那些很少来访的稀客,或与你较为生疏的客人。如果客人是第一次来访,应该为家里其他成员介绍一下,并互致问候。然后,让座让茶,送茶时最好双手送上,以示尊重。

来访者若年纪较长,年轻人更要懂礼貌,谈话态度要诚恳、谦逊,多谈些老年人关心的话题。对有特长的老人,可以向他们请教“专业”的知识,设法打开老人的“话匣子”,也可以先聊一些家务事,使气氛融洽后再转入正题。

对熟悉的老朋友则不必拘泥礼节,可随意些。但也不宜当着客人的面公开家庭内部的矛盾,更不能发生口角,或因小孩子做错事而大发雷霆,也不要放任小孩在屋里淘气。

你与客人交谈时态度要和蔼可亲,不要频频看表,更不要打呵欠,以免对方误会你正在下“逐客令”。

如果家里来了没有事先预约的“不速之客”,你也不能把客人拒之于门外,或面带悻悻之色,让客人难堪。你应尽快了解客人来访的目的,以便妥善处理。如果室内来不及清理,你应向客人致歉,不要在客人进门时扫地,以免弄得满屋灰尘。

要是客人想谈点私事,可是又不好意思启齿,你最好让家中其他人回避,或换一个房间与客人单独交谈。

如果客人来时,恰好你有重要事情需要外出,应向对方说明情况。如果客人要找的人正巧不在,你也应主动热情接待,并请客人留下便条。客人如果由父母作陪,长辈和客人交谈时,自己不要随意插话。要是长辈们要跟客人谈些重要问题,你最好主动回避。

客人若要留宿,最好让客人单独住一间房。房间要收拾干净,床上用品尽可能做到舒适、干净和整齐。还可以预备些书报、影集和报刊供客人观看。你尽量不要让小孩出人客人房间,以免影响客人休息。

□热情相送

送客也有学问,要是不抓好“送客”这一环节,即使接待得再好,也可能前功尽弃,最后给客人留下不良的印象。

客人要走时,一般应婉言相留。这不是多余的客套,因为有时候是客人本来还想和主人聊下去,但又怕谈多了过于打扰,于是以“告辞”来观察主人的反应。因此,当怀有这种心理的客人提出告辞时,我们不加挽留,是不礼貌的。客人要走,应等客人起身后,我们再起身相送,不能在客人刚说要走时,你就立刻站起来。

送客一般应送到门口或巷口,特别是初次来访的客人,对地形不熟悉,更应主动向客人介绍自家附近的交通情况,帮助他选择一条比较便利的回程路线。

客人告辞时,家里在场的人,应该微笑起立,亲切道别,让客人感到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热情好客的。

113.是好朋友就别偷走我的时间

中国有句话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说的是封建社会的人们,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互不干扰。然而,现在的人际关系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鸡犬之声相闻,不死就要常常来往,让人应接不暇。有些人不管有事没事,到别人家里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海阔天空地随意瞎聊,造成主人家无比的困扰。

一位作家曾有过这样的经验:一天,他正埋首疾书,文思就像从蚕茧中抽出的丝一样,有条不紊,源源不绝。

“叩!叩!叩!”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路。他只好前去开门,让来者进屋。客人十分健谈,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尽管作家沉默不语,他却依然滔滔不绝。作家送走客人,夜已深沉。当他再坐回到书桌前时,脑子像是被搅成了一团乱麻,再也理不出头绪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应该讲究时间道德。

现代生活离不开社交,社交必须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经营。如果你不想在社交中花费一定的时间,就等于是阻断自己与他人的人际联系。问题的根本在于不要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不要没事找事地瞎聊,套句我国古代的一句话,就叫“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事不登三宝殿”,那么有事呢?当然,有事还是要和朋友交往的。但是,这也要具体对待。

譬如,如果可以用写电子邮件或打电话谈妥的事,就不必登门拜访,因为写信或打电话,更可以节省时间。去拜访朋友,少不了要寒暄一番,要品茶闲聊,然后才能“言归正传”;而电子邮件或打电话就少了这方面的麻烦。

如果有些事非要登门拜访,就要与对方约定,安排一个双方都方便的时间见面。

约定时间以后,就要如期赴约。这里的“如期”,在时间上要定得严格一些,上午或下午?大约几点?如果双方将时间订得很宽,会使得彼此像捉迷藏似地浪费时间。

前苏联的革命先驱列宁对这个问题是十分注意的。1921年10月13日,他在一封信中批评道:“现在汇报人总是笼笼统统地被召来开会,一等就是几个小时,这太不像话了。汇报人必须做到让出席会议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出席,让与会人士等待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等待不超过15分钟!多么精确的时间观念。如果我们都能这样做,那么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时间的浪费就能减少许多。

至于对付那些以闲聊为乐的朋友,你应该是当拒绝则拒绝,不必因磨不开面子而苦了自己。

有一回,雨果正在赶写一部小说,突然有一些不速之客前来找他,一聊就没完没了,而且还拉他去参加什么宴会、舞会,雨果对此很苦恼,可是又不好意思逐客。于是,他想了个绝妙的谢客法。他把自己的半边头发和胡子全都剃掉,以后有人来邀请他参加舞会,见到他这般模样,都啼笑皆非,只得扫兴而去。过了一些日子,雨果的头发、胡子长长了,他的作品也大功告成了。

当然,笔者并不是要提倡大家都采取像雨果这样极端的措施来谢客,而是强调有此困扰的人应该采取一些具体而切实可行的办法,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114.对朋友应以礼相待

有一些人有这样的错觉,以为朋友都是“自己人”,是不必多礼的,该行的礼就可以减免了,该守的礼也“不要拘礼”了,可以“随便些”,“不要讲究太多了”。原以为这是朋友之间的一种特殊待遇,孰不知,正是这些省减了的礼,在影响朋友关系。

“来而不往非礼也。”正是礼,长期规范和维系着人与人的交往。礼的第一大法则就是对等,即“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只有及时、充足的回报才会有朋友。否则,来而不往,或有投无报,礼就断了,朋友也就没有了。礼对有来往的人如此,对朋友更是如此。行一份礼,就多一份尊敬,谁会嫌少呢?

朋友之间多礼,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一语相念,一杯之谢,一饭之约,一衣之暖,一路之行,一春之游,无不在增添朋友之情,有礼就有情,礼多情更重,朋友能不更亲密吗?当然,这里说的礼并非仅仅指礼品了。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妇孺皆知的交友格言,原出自唐朝。

唐太宗时,云南土司缅氏牧派名为缅伯高的特使带着贡品和一只白天鹅前往京师长安晋见。一路上跋涉千山万水,备受艰辛。有一天,来到了沔阳湖畔,缅伯高见白天鹅口渴难忍,便放开让其饮水。谁知,解渴后的白天鹅展翅高飞而去,缅伯高只抓住了一根鹅毛。痛失神圣的贡物,缅伯高悔恨交加,便在锦锻上赋诗一首,表示歉疚之意。诗曰: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

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号陶。

上复唐天子,请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见了,高兴地收下了这根鹅毛和诗,并表示情已经到了,并未责备怪罪缅伯高,还赏赐他许多珍宝,以表谢意。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话就与深情厚谊一起流传下来了。

朋友注重的是情义,而非礼品的轻重。只要送朋友的礼品有意义,朋友自然会乐于接受并以此为荣的。比如画家朋友的作品获奖了,你及时携酒去庆贺,他能不高兴吗?再比如记着朋友的生日,到时一定送去贺礼或亲自去庆祝一番,朋友是自然会被你所感动的。再比如有喜欢写作的朋友,你若能送他一支笔或几本他想读的书,那比给他送什么山珍海味还会令他高兴。再比如爱摆弄盆景的朋友,你送他一些名贵的盆景,他能不记着你吗?

给朋友送礼,轻重要得当,不可太轻了,太轻了朋友会觉得自己被看轻了,也不能太重了,太重了朋友会以为你是另有所图的,不能密切与朋友的关系,相反,很容易会引起朋友的猜疑和误解。同时,太重的礼,也给自己增加了负担,是毫无意义的浪费。只有不轻不重的礼,自己能拿得出手朋友也乐于接受,能达到送礼的目的。

同时,送礼的间隔也要合适,不能接二连三地送,也不能相距时间太长才送,“频率”也非常重要。若“频率”太快了,礼像一排排重炮轰向朋友,不把朋友轰倒也会轰昏,朋友如陷入迷宫里,不知你意欲何为;若“频率”太慢,间隔太长,会给朋友留下被冷落、被遗忘的感觉,再送多少礼也不好消除了。有一种说法,把交朋友叫做走朋友,是比较确切的。走者,常动也。常来常往就有朋友,走走停停朋友就淡了,“不再走动了”,朋友也就没有了。

因此,朋友的礼不能少。若少了,朋友的情也就少了,岂能掉以轻心!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朋友也一样。礼多了,情就浓了,何怪之有?

115.真诚地对待朋友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一些人在抱怨:“朋友不够意思”,“朋友在做假”,“朋友不像个朋友”,说者总在怨恨朋友的不是,而很少反省自己的不足。如果自己确实真诚地对朋友发生兴趣,正常的朋友是决不会如此对待你。除非你怨恨的朋友从来就不是朋友。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按照这个传统的对等原则对待朋友,朋友起码不会无动于衷吧?若“投之以桃”,无回报,假设朋友健忘或遇到了意外,再投之,再无回报,再假设朋友未准备好,再三投之,仍无回报,那失望就是回报了,所期望的“李”已报之于他人,或根本就不存在。“李”之不存,朋友焉在?

姐果能潜心地去发现朋友的“闪光点”,那朋友一定会向你露出笑颜。朋友的“闪光点”,是朋友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若找到了它,就等于找到了朋友人生的意义所在,自然会被朋友当做知音了。欣赏朋友的“闪光点”,还不等于在欣赏朋友吗?朋友焉能不有所“回报”?朋友的“闪光点”让朋友“活得像个人”,欣赏朋友的“闪光点”会让朋友的“闪光点”更亮、更大、更有彩,朋友自会视你为“知音”了。

有的朋友不一定有“闪光点”,但有“兴趣点”。“兴趣点”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可能很高雅,也可能很平凡,无论如何,都是朋友生活的一种追求。如果找到了一个人的“兴趣点”,就不愁与她成为朋友了。对朋友的“兴趣点”发生兴趣,实际就等于对朋友发生兴趣,朋友怎能不为你所动呢?

有很多人的“兴趣点”就是“闪光点”,“闪光点”就是“兴趣点”,两者合二为一,是他心灵中最敏感的部位,若遇到赞美和欣赏,自然会动真情了。

比如一个官员,谁若欣赏和肯定他的政绩,谁就很容易与他接近;一个企业家,如果遇上一个管理和营销专家,那这个人就很容易与他合作;一个作家的作品得到某个读者的肯定,那这个读者极容易成为作家的朋友……欣赏“闪光点”和“兴趣点”,不就等于欣赏“朋友”吗?

116.友情需要不断地储蓄

朋友之间的交情如何,取决于彼此的信任程度,而信任程度又由感情的深浅来决定。这就和储蓄一样,一旦账户开通,就要不断在账户上储蓄感情,感情储蓄越多,越能赢得朋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