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5344700000031

第31章 晏子的车夫

谦恭不代表软弱和没有志向。

晏子乘车外出,马车正好从车夫的家门前经过,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往外看:只见自己的丈夫替相国驾车,坐在车上的大伞盖下,挥鞭赶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十分得意。

车夫回到家里,妻子就要跟他离婚。车夫大吃一惊,忙问什么原因。

他妻子说:"晏子身为齐国宰相,在诸侯各国中很有名望。可我看他坐在车上,思想是那样深沉,态度是那样谦逊。而你呢,只不过是给相国赶赶车罢了,却趾高气扬,表现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像你这样的人还会有什么出息呢?这就是我要跟你离婚的原因。"车夫仔细琢磨妻子的这番话,既受教育又感惭愧,便向妻子认错。自此以后,车夫变得谦虚谨慎起来。

车夫的这一变化,使晏子感到奇怪,就问车夫原因,车夫把妻子的话如实地告诉了晏子。晏子认为车夫的妻子很有见解,也对车夫勇于改过的态度感到满意,便推荐车夫做了大夫。

有本事、有志向的人,大都谦虚谨慎。而那些骄傲自满、趾高气扬的人,大都目光短浅、志向不高。而且,一个人的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勤奋刻苦、努力奋斗以外,还要具有谦虚谨慎的品质;自以为是、得意忘形的人永远也找不到成功的途径。

张廷玉是清朝的宰相。一日家中来信说,家里人和邻居因为一墙之地打起来了,互不相让,想让张廷玉出面调停解决。张廷玉只写一首诗: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一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笑后思量,惟有谦让能化解矛盾消除仇恨,只有懂得谦让才算得上人间的君子。互相礼让,你让一尺、我敬一丈,双方都是谦虚的心怀,什么事情不好解决?

心灵小窗谦恭有礼,讲的是君子的情操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君子待人要谦,对待长辈更要谦恭有礼。只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才能给人谦虚有礼的印象。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们也会对谦虚者抱以尊敬。谦虚是高尚者的情操,是修养深厚的表现,是圣人君子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