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5344600000007

第7章 玄妙的艺术画廊

纳兹卡的奇异图形

在秘鲁的纳兹卡平原上,假如你从千米高空的飞机E向下观看纳兹卡大地,就会惊奇地发现,在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竟然被"画"上了许多幅巨大的动物图案和几何图形。

简直难以相信,这是谁的杰作呢?为什么要"绘制"这些巨画?又是如何绘成的呢在地面上,我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一条条刻在沙土上的杂乱无章的线条,就像有人刮去了覆在纳兹卡平原沙土上的成千上万吨黑色火山灰,而露出了大地原来的颜色--淡黄色。看不出什么异样,但你在上千米的高空便能看出这是画里的一部分,它们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巨画"。

当降低飞行高度靠近观察时,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些图形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极具象形化。有的像长尾猿、有的像鲸、有的像蜘蛛,这些图形并非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造成。

为什么在这片南北长近50千米的范围内,动辄会出现长至100米以上的图形?为了解开这个谜,众多科学家相继来到了纳兹卡,并对其作了各种推测。

一种推测认为,可能是星象学的图案,因为所有图形都是按照星辰的运行描绘出来的,例如蜂鸟尾巴恰指12月21日的日出方位。

还有一种推测认为,是火星人曾降临地球,并以纳兹卡为基地,地面上的这些图形便是太空船降落时的跑道和指标。

另外一种推测认为,可能是早期原住民为了求雨以利农作,在地面上画出巨大图形,以便天神看得到,因此是一种宗教的表现。

也有人把印第安人传说中的"维拉科查人"当做纳兹卡巨画的作者。

但是,这些传说中的人又来自哪里呢?看来,要想揭开"巨画"之谜还有待时日。

尽管科学家们用了各种方法,进行了种种努力,但至今还是无法将这些图形完全解释清楚。

埃及狮身人面像的不解之谜人们对狮身人面陉物非常熟悉,但狮身人面像究竟像谁?它有多少岁?它是怎么形成的?人们把埃及和希腊的狮身人面怪物称为"斯芬克斯"。作为艺术雕像,最古老最著名的斯芬克斯雕像是在埃及吉萨地区的巨大斯芬克斯卧像。

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地研究,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由于斯芬克斯的面貌与当时卡夫勒法老颇为神似,因此古埃及学家认为位于吉萨地区的狮身人面像建于距今4500年左右。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地质学家在研究埃及吉萨地区古迹时发现,该古迹的形成比目前人们所认为的时间还要早4000年。

科学家们对雕像的地底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有沟直通雕像的岩基。这一发现表明,狮身人面像当初是建造在一个古代的悬崖峭壁的顶端,后来沟被沙石填满遂形成了现在的状态。

一位地球物理学家利用声波探测雕像,发现它的正面和两侧的风化程度是后半身的2倍,可见后半身是在较晚时期建成的。

众多科学家都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解释这个谜。

蒙娜亚德拉神庙"蒙娜亚德拉神庙",又称为"太阳神庙",由于其结构奇特吸引了一些人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保罗·麦克列夫就是其中一位。

保罗·麦克列夫是马耳他绘图员,他对这座庙宇进行了仔细的测量,根据测量出来的数据,提出一个假设:这座庙宇实际上是一座相当准确的太阳钟!保罗·麦克列夫指出,根据太阳光线投射在神庙内祭坛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准确地显示夏至、冬至等一年中的主要节令。

难以相信,12万年以前,神庙的建造者们居然能有那么高深的天文学和历法知识,能够如此周密地计算出太阳光线的位置,设计出那么精确的太阳钟和日历柱。然而我们又不得不相信,因为事实在人们面前。

在人们惊叹之余又觉疑雾重重,这一切该如何解释呢?他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是什么原因激发了他们建造巨石建筑的疯狂热情?而这些知识又为什么莫名其妙地中断了?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谜

现在,撒哈拉沙漠上面还有什么呢?也许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那么以前呢?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呢德国探险家因里希·巴思是对撒哈拉沙漠非常感兴趣的人,1850年他前往撒哈拉沙漠,在撒哈拉的塔西亚高原发现了许多岩画,上面除了没有骆驼,其他的动物都存在。

后来人们又陆续发现了许多更早的岩画,这些画面表现了人们当时的生活情景,画面上还有大象、犀牛、长颈鹿、驼鸟等,还有一些已经绝迹的飞禽走兽。

因此,可以断定古代的撒哈拉绝对不同于今天的风沙遍地。

年,亨利·罗特在这里发现了大约1万件壁画,并将壁画复制品及照片带回巴黎,震撼了全世界,一时间撒哈拉壁画群成为全人类谈论的话题。在撒哈拉壁画群中,有众多的人物形象,有千姿百态的动物形象,还有令人不解的手印、足印和稀奇古怪的图印,这就给撒哈拉壁画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最令人震晾的是,在撒哈拉壁画群中,人们发现丽种特殊的文字,一种是撒哈拉文字,一种是拉费那固文字。

前者的特点是没有表示母音的符号,其含义极难理解。这种文字可以上下左右任意自由地书写,被称为笔耕式的书写法。它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之前,通行于罗马时代的全盛时期,在撒哈拉的各种碑文中都有出现,恰与骆驼被带到撒哈拉的年代相一致。

在这种撒哈拉文字之后,又出现了更为简化的古代拉费那同文字。

这么多的画面,又是出现在极端干燥的撒哈拉沙漠之中,这就更加给撒哈拉壁画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到现在还找不到有说服力的解释。

史前壁画之谜

在西班牙北部几个荒无人烟的山洞里,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雕刻和绘画。

起先,有人认为这些发现是诋毁达尔文进化论的阴谋。后来,考古学家从所在地区的地下发掘出了和画上一致的野兽的骨髓。

经过考证,这些动物大多为远古时代的珍禽奇兽,有的早在许多世纪前在欧洲绝迹。由于这些画是在幽深、宽敞的漆黑洞穴里发现的,因此被考古学家称为"史前艺术的西斯廷教堂"。

在阿尔塔米拉一个山洞洞顶上,画着17只活灵活现的动物,在它们的周围,画着一群野公猪、一匹马、一头雌鹿和一只狼。而在纵横交错的洞穴里,则画着很多现代人从未见过的动物,不过也有不少动物是现代人熟悉的。

画家们精湛的绘画功底在今天看来仍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古代岩画中的人物服饰与现代人的人物服饰非常相似。

那么这些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目前还是一个谜。

南部非洲壁画之谜人类的想象力总是让人意外,让人感到震惊,让人不可思议。也许正因为人的想象力,让有些谜没法揭开。

据说,在澳大利亚阿纳姆高地,人们发现了一些奇陉的壁画,画上的人穿的衣服与今天的宇航服非常相似,头盔上面还有一根像天线的东西,衣服上也有拉链和尾饰。

最让人惊讶的是,1918年,德国人马克在纳米比亚的布兰德山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幅优美的壁画,画中人物完全像一位20世纪的贵妇人,身穿短袖套衫,马裤,戴着手套,臀部紧绷,穿着吊带袜和便鞋,烫着时髦的现代发型,胳膊、腰部、腿上都装饰着珍珠。

壁画中还有一名瘦小的男子,戴着面具,手拿一根带刺的棒,四周都是原始的动物画。

是什么使原始人生活在洞穴时代就想到了衣帽鞋袜?他们根据什么来绘画呢?人们很难找到答案。

南美人像之谜在墨西哥的特南哥,曾发现过一个奥尔梅克文化时代雕刻的翡翠人头像。虽然该头像的鼻部已经破损,但人们从其扁平的脸形、并不凹陷的眼窝、眉毛前额和颧骨的特征,仍然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中国人的头像。

在危地马拉发现的另一个石雕人像,也明显地具有中国人的特征;而在墨西哥的委拉卢克斯发现的另一个石雕人头像,一看就是个非洲黑人。那厚厚的嘴唇、圆圆的前额,明显地表现出尼格罗人种的特征。真奇怪,古代南美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种族的人像呢?这让人们百思不解。

关于古代中国人曾到过美洲的说法由来已久,但是,这些都是尚未证实的假设。最让人怀疑的是那个非洲黑人的头像,唯一可能的解释是:黑人可能作为古代腓尼基人船队中的划桨奴隶来到美洲,但这尚属疑问。而且就算有这样的事,又有谁会专为一个划桨奴隶雕塑头像呢在蒂瓦纳科著名的太阳门旁边,也伫立着48个巨石人像。这48个石像容貌各不相同,有的嘴唇厚,有的鼻梁高,有的鼻梁矮,有的耳朵大。

这引起了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注意。经过仔细考察,他们发现,这些石像实际上表现了地球上人类各个种族和主要民族的形象。

有的考古学家认为,如果从陈列或展览的角度去理解,才能窥见制作者们的真正意图。假如真是这样,那么中美洲其他地方零星出现的那些中国人、非洲黑人和腓尼基人的石像,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这些石像的制作者们是如何清楚人类各个人种和民族的情况的呢?真是迷雾重重啊.

神秘失踪的凡·高名画

凡·高是天才,也是悲剧的主角,他说的话也带点悲剧的色彩。

年6月,文森特·凡·高写道:"我让加歇先生的肖像带着某种忧郁,有些人也许会觉得那是个鬼脸,哀伤而温和、清晰而理智,许多肖像画都应该是这样。当代有这样一些肖像,人们也许会长久地凝视它们,甚至在100年后带着渴念追忆它们。"

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的拍卖场,座无虚席,房间里喊声不断,掌声此起彼伏,起价是可观的2000万美元,旋即以100万美元的增价迅速上升。

万,4900万,5000万……房间里喊声不断,掌声此起彼伏,竞买进行得如火如荼。

万,7400万,7500万……木槌终于落下,创造了艺术作品拍卖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这是1990年5月的一个傍晚,这是一个保罗·费迪南·加歇(在凡·高生命的最后几个月照顾过他的普通医生)的肖像的拍卖会。

此后,这幅杰作从聚光灯下直接装入包装箱,运送到东京某个机密的储藏室。它的新主人--日本实业家斋藤和它共度了几小时,随后就把它锁在了一个有温度湿度控制装置的保险库里。

年,斋藤去世,从此没人知道这幅画的下落。

尽管斋藤的公司向世人保证这幅画仍然存在,但关于它的所有后来的交易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几乎可以肯定,面容忧郁、带着凡·高所说的"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碎表情"的《加歇医生像》已离开日本,落在了私人收藏家手中。它究竟在哪儿?人们只能猜测。

非洲原始岩画是谁画的?

欧洲岩画产生比较早,并且只集中在法国、西班牙,那么在非洲也有岩画吗?如果有,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从18世纪起,人们在非洲的山地、悬崖峭壁上发现了许多史前原始岩画。这些岩画虽然十分粗糙,但形象非常逼真。

它没有欧洲岩画产生得那样早,但分布极为广泛。最让人关注的是它数量多,流传广,仅撒哈拉地区就有3万个岩画遗址被发现,半数在塔西里,时间上经历了上万年。

由于非洲岩画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因此关于它的争论也比较激烈。人们主要围绕这些非洲岩画到底是什么人的佳作而展开,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学说认为:非洲史前岩画是外来文化传播的产物,他们认为在公元前5万年左右,首批欧洲移民尼安德特人来到非洲。

年后,克罗马农人大批移居非洲,正是作为欧洲史前岩画创作者的他们,把岩画带到非洲。

此外,他们还以在非洲北部发现欧洲旧石器时代的克罗马农和卡普新石器时代的人以及布须曼人丝毫不瞳透视法为依据,否定岩画是非洲本土产物。但是这些只是他们未经证实的主观猜测和臆想,布须曼画家也可能具有后来的布须曼人所没有的岩画知识和技巧。

另一种学说认为:岩画是非洲本土产物,它自成体系,不超越非洲边界。这一派中绝大多数认为是当地土著布须曼人创作的。撒哈拉地区是布须曼人文化中心,非洲岩画就发生在这个中心地区,然后向四周传播,北至塔西里,南至非洲中部、南部,东至埃及。

也有个别学者认为弄清岩画究竟是非洲本土的古老艺术还是外界文化的辐射很难,而且也没什么重要意义,只要认识到非洲岩画如同世界其他地区的画廊一样,兼容诸多民族及其原始宗教派别的艺术就可。它使我们能以此了解并开始考察非洲原始部族的审美意识的起源以及原始艺术的特征,更能从岩画中了解当时非洲原始部族的生活和社会形态。

非洲岩画到底是谁画的,看来,争议还会继续下去。

歌唱的水晶头颅水晶头颅也会歌唱,简直令人难以相信,然而事实摆在人们面前。

年,英国探险家米切尔·海吉斯在中美洲的鲁班埃顿古城发现了一颗水晶头颅,这颗水晶头颅在形状与构造上,与人的头颅特别相似。

更让人兴奋的是,它不仅能放射出一种像明月的光环一样的光,而且还会发出一种特别柔和的歌唱声,并伴有一阵阵响亮悦耳的银铃声。

水晶头颅还能刺激人的大脑中枢神经,使人产生5种感觉:味觉、触觉、嗅觉、视觉和听觉。当人们看着头颅时,它的颜色和透明度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同时还会有一种香味散发出来;它能使观者听到声音,让人浮想联翩,并使人感到口渴。凡是站在水晶头颅前静静深思的人都有这些感受,同时身体以及脸部也会感受到某种压力。如果一个感觉灵敏的人把手放在头颅附近,就会感到一种特别的震颤和推力,而且手的冷热感觉随手在头颅上下左右的位置不同而出现变化。

后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美国也发现了一颗水晶头颅。

年,大英博物馆从美国购入了这颗水晶头颅,有人认为这可能是殖民时代拉丁美洲阿祖提人的杰作。

据说,在14或15世纪,阿兹台克人制作了第三颗水晶人头,被陈列在法国巴黎人类博物馆。从历史和宗教角度分析,估计它是用来装饰阿兹台克人的牧杖,因此也证明了中古时期阿兹台克人已懂得欣赏水晶的美丽和水晶的制作技术。表明他们很早就懂得怎样冶炼铜,因为在这颗水晶人头附近,有不少精制的小型铜工具。

这么说来,阿兹台克人是用铜制工具雕制成这颗水晶人头的。

然而,几个英国考古学家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在20世纪40年代还在密林中过着原始生活,无法设想墨西哥的印第安人能在14或15世纪冶炼出铜并制出铜具,且又拥有如此高超的雕刻技艺。

关于水晶头颅目前存在许多的疑问,它为什么会唱歌,是谁制造的?用来做什么?人们无法解释,还有待于考古学家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