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社交与应酬36计
5340800000025

第25章 充分利用人性的特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都会有各自的特点,比如有的人有独特的爱好,有的人比较容易同情他人,有的人比较容易发怒,等等。那么在社交应酬中,我们也不妨充分利用每个人不同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这样往往更容易实现我们的社交目的。

切中要害对症下药

劝导说服别人时,需要注意的是劝导说理要对准要害,要对症下药。大凡被劝者往往对某一问题想不开,挽上了疙瘩,怀有成见。要说服之,非对准这个要害不可。否则,喋喋不休,磨破嘴皮,也是隔靴搔痒,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劝导说理要具体实在,既不能讲空话、套话、大话,也不能像作报告那样“宽正面,大纵深”,真正需要的是实在的论证说理。

解放初期的一天,陈毅市长来到一家纺织厂里,他笑着说:“老板,我冒昧来访,欢迎不?”

这位老板正为一件事发愁,便发起牢骚来:“陈市长,今天工会又来要我废除‘抄身制’。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工人下班有抄身婆搜身,还经常丢纱呢!如果取消抄身制度,纱厂不被偷光才怪呢!”

陈毅品了口茶,不紧不慢地说:“要说办工厂、买机器,我要拜你为师。因我只当过工人,没有经营过工厂嘛!要说管理工人,教育工人,你要向我学习哩!我参加了革命,就一直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在这方面我可以给你当参谋,还带‘长’呢!你倒是要我这参谋,还是不要?”

老板连声说:“行,好,请您快说。”

“我在法国当过工人。那个工厂大得很,老板也比你厉害得多。厂子四周筑起高墙,拉上电网,还雇了一大帮带枪的警察,对每个下班的工人,从头搜到脚,那过细的劲头,身上硬是连一根钉也藏不住。但结果呢?原料、零件还是大量丢失,为什么呢?老板把工人只当成会说话的工具,劳动很重,工资很少,工人实在无法养家糊口,工厂赚了钱对工人毫无好处,他们为什么不拿呢?现在不同了,工人翻身当主人了,他们懂得生产经营搞得好,新中国才能富强起来,才能改善工人待遇。你们虽是私营企业,但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可以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所以,依我之见,你应该在纺织业带头,用我的方法试试看,废除抄身制,关心工人利益,待工人如朋友、如弟兄,有困难多与他们商量着办。我相信眼前的困难会克服的。”

老板听了连连点头,“想想是有些道理。”第二天,他就主动找工会研究,决定废除抄身制。

陈毅同志一番话,使资本家奉若神明的抄身制取消了,足见其劝说艺术,言之有力,这正是以理攻心的威力。

以理服人最重要的一点是摆事实,言出有据,事实确凿,对方的观点就会不攻自破。

1946年1月,李先念司令员在武汉与美蒋进行中原停战谈判,国民党嫡系实力派人物郭忏,大放厥词,指责我军在停战令下达后进攻国军,还编造了所谓的证据借以虚张声势,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面对郭忏贼喊捉贼的卑劣伎俩,李先念司令员慢慢站起来,说:“首先,我有一个问题请教郭将军,”他用反问语气,“有道是‘水有源,山有主’,抗战八年,你们的部队一直待在什么地方?你们驻在我黄河口、塔尔岗、安陆的赵家棚、积阳山等地的部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同日本鬼子打过仗?你们从未来过这些地方,怎么说这些地方被我们侵占了呢?”

郭忏面有难色:“这个……”引起记者们的嘘声窃语。

李先念继续说:“抗战八年,我们新四军五师一直坚持在敌后,解放了90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抗击日伪军20余万人,经历大小战斗达万余次,消灭了大量敌人。这些历史事实,不是郭将军所能否认的吧?不仅黄河口、塔尔岗、安陆的赵家棚、积阳山等地是我军的土地,而且整个鄂、豫、皖、赣边区都是我军收复的失地。这里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山头、每一条河沟都有我们战士的鲜血和汗水,都印下了我们战士的足迹!”

李先念出言有据,慷慨陈词,驳得郭忏吱吱唔唔,说不出话来。

抓住要害,以理服人还有许多技巧,比如从论据、论证、论点方面进行说理,都能达到找人办事的目的。

找人办事要抓住要害,这是办事的制胜之道。既然要找人办事,少不了要看人脸色,讨好别人,就难勉在别人面前低人一等,而更倒霉的可能是事办不成,白白地浪费了精力、表情、车马费。碰个软钉子还算不错,如果碰个硬钉子,撞了一鼻子灰,甚至鼻青脸肿,那就惨了。

因此,找人办事一定要抓住要害,特别是要害人物。这个要害人物通常是炙手可热的人,但这类人往往很难求;也可能是一些毫不起眼的人,但能够对被你所找之人施加影响,这些关键的人物,往往起着更关键的作用,也很容易接近。

所以,我们在找人办事的时候,既要抓住要害人物,又要善于抓住要害人物的要害之处,这样,你要办的事情就容易多了。当然,这要求你善于融合各种资源,善于去发现、分析、总结,先把要害人物、要害地方找到,才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发同情心,难事不难办

以情动人,凡事皆可办成,面对求情者的眼泪和哭诉,听者就是铁石心肠,也免不了会动心。

并不是说,凡求人办事都要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流下几滴眼泪。而是说,当我们在求人解决问题时,应该调动听者的同情心,使听者首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产生共鸣。这就为你问题的解决与事情的办成打下了基础。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将受害的情况和你内心的痛苦如实地说出来,处理者是会动心的。

同情心可以促进当权者对受害人的理解,但这并不等于说他马上就会下定处理的决心。因为处理者要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有时会处于犹豫之中,甚至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想过问。这时候,求情办事者就得努力激发被求者的责任感,要使被求者知道,这是在他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他有责任处理此事,而且能够处理好此事。

美国曾有一位老妇人向正在律师事务所办公的林肯律师哭诉她的不幸遭遇。原来,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她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久,抚恤金出纳员勒索她,要她交一笔手续费才可领取抚恤金,而这笔手续费是抚恤金的一半。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妇人诉讼。

由于出纳员是口头勒索的,没有留下任何凭据,因而这位出纳员指责原告无中生有,形势对林肯极为不利。但他十分沉着、坚定,他眼含着泪花,回顾了英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爱国志士如何奋起反抗,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雪中战斗,为了美国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

最后,他说:“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又可怜的夫人,就在我们面前,要求申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与丈夫有过幸福的生活。不过,现在她已失去了一切,变得贫困无靠。然而,享受着烈士们争取来的自由幸福的某些人,还要勒索她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抚恤金,有良心吗?她无依无靠,不得不向我们请求保护时,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法庭里充满哭泣声,法官的眼圈发红,被告的良心也被唤醒,再也不矢口否认了。法庭最后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没有证据的官司很难打赢,然而林肯成功了。这应归功于他的情绪感染驾驭了听众及被告的心理,达到了理智与情绪的有机统一。

如果情感也打动不了对方时,还有一招就是激发起所求之人的责任心,同情心与信任心一旦被激发,事情办成就八九不离十了。

有位教师,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各项条件俱备,但职称总评不上,原因是他与校领导关系不好。此君上告到上级主管领导处,虽然竭尽所能让领导引起对自己处境的同情,但仍收效不大。这位领导听后反而推辞说:“评不上职称是你学校的问题,学校不上报,我又有什么办法?”

此君早有心理准备,立刻说:“如果学校能解决,我就不会来麻烦您了。我是逐级按程序反映。你是上级领导,而且又主管这方面的工作,下面在这方面出了问题,您是有权过问的。如果您不及时处理,出现更大麻烦,那就晚了。我想,只要您肯过问,您的意见他们会听的。”

这番话很奏效,这位领导很快改变了态度,事情最终得以解决。

这位办事者的言外之意是:处理此事是您的责任,如果你不过问就是失职,那么,我还会向更上级领导反映,那时,您可就被动了。

在找人办事时,激发对方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是十分重要的,当你巧妙地点醒对方身负的责任和手中的权力时,会使对方衍生出一种自豪感,使他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并同时站到了你的立场上。到了这个时候,再难办的事情也能办得成。

诱之以情趣、利益

人们在办事时,对方能不能答应你的要求,能不能全力帮助你把事情办成,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内心世界怎么想问题,就决定了他对你提出的事是给办还是不给办。那么,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怎样想一件事情完全是外在情趣和利益诱惑的结果。他对A问题感兴趣,或者想获得A,他就会说对A有利的话,也会做对A有利的事;反之,他便具有原始的不自觉的拒绝的心理。所以,人们在办事时,要想争取对方应允或帮忙,就应该设法引起对方对这件事产生积极的兴趣,或者设法让对方感觉到办完这件事后会得到自己感兴趣的利益。

很显然,人们对什么事情会带来兴趣或认为什么事情会带来满意的回报,就会乐于对什么事情投入感情、投入精力,甚至投入资金。这种办事方法就叫做情趣、利益诱惑法。

利用情趣、利益诱惑法必须让对方感到自然愉悦,深信不疑,并且认为大有希望,只有利用情趣或利益把对方吸引住,对方才肯为你的事付出代价。

情趣、利益诱惑法在具体运用时也有一些小窍门。

用兴趣让对方跟着自己

当我们很谨慎地根据他人的经验、兴趣,而设法接近他人时,除了拿出“新颖”的东西之外,还得掺和着一些别人“熟悉”的成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不但要吸引他人的注意,还必须把握住他人的注意力使他人折服。

诱之以利,让对方感觉到希望的牵引

吊人胃口,也可以说是“利而诱之制人术”,是“诱之以利,将欲予之,而先不予”,让想要得到利益之人长期生活在隐隐约约的希望之中。这样,就会让这个抱着希望的人死心塌地地为你办事。

这个心理规则能够给要办事的朋友一个很好的启示:首先,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刺激起对方的欲望,暗示只要能办成事,好事就在后头,并不时地给些甜头,让他相信你所说的并非是一句空话,于是在不断的刺激下,他的欲望也就被挑了起来,这就是你牵着他鼻子走的时候了。

因此,可以告诉办事的朋友,大可不必因有求于人便产生低人一等的被动消极想法,而应利用本身的资本去吸引他,去打动他,这才是办事的最高境界。各位办事朋友都应朝这个目标努力。也许你会说我一无所有,没什么资本,叫我如何吸引他。其实,资本全在自己开发,一无所有本身就是资本,你有一条宝贵的生命,你有一个发达的大脑,你有无牵无挂的潇洒,于是你会根据那时那刻的种种条件做出一个最有效的办事方案,付诸行动,定会成功。

求人办事要循序渐进

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弗利特曼和弗利哲两位教授,曾同学校附近一位家庭主妇巴特太太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打了个电话给她,说:“这儿是加州消费者联谊会,为具体了解消费者的状况,我们想请教几个关于家庭用品的问题。”“好吧,请问吧!”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两个如府上使用哪一种肥皂等简单问题。当然,这个电话,不仅仅只是打给巴特太太。

过了几天,他们又打电话了:“对不起,又打扰你了,现在,为了扩大调查,这两天将有五六位调查员到府上当面请教,希望你多多支持这件事。”

这实在是件不好办的事儿,但也只好同意,什么原因呢?只因为有了第一个电话的铺路。相反的,他们在没有打过第一个电话,而直接打第二个电话时,却遭到了拒绝。他们最后以百分比作为结论,采用前一种打电话的方式答应他们的占52.8%,而采用后一种时只有22.2%。

据此可知,向人有所请托,应由小到大、由微至着、由浅及深、由轻加重才是,如果一开始就有太大的请求,一定会遭受对方断然拒绝。

所以,一点一点引别人接受,一点一点诱别人上钩是找人办事的一种重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