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开心国学
5340500000008

第8章 儒家篇(7)

转眼夏过秋来,鸟儿们都各自忙开了。准备去南方过冬的,开始结伴南飞;准备留下来的,开始辛勤忙碌,积聚食物、修理窝巢,做着过冬的准备工作。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到南方去的本领,又不愿辛勤劳动,它觉得冬天还早,没有必要这么早开始准备,于是依然整日东游西荡的,还不忘到处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很快冬天就来了,天气开始冷起来了。鸟儿们都藏到自己温暖的窝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光了。夜间,它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想偷懒,它告诉自己明天再造,结果日子就在寒号鸟一天推一天里过去了,最终它也没有给自己造一个窝,结果冻死在岩石缝里了。

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鲁迅曾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浪费别人的生命。那么对于自己而言其实也是这样的。所以做事要避免拖沓,古人曾说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时间总是匆匆地在不知不觉中溜走,所以要抓紧每一分钟。

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即时间是有限的,要想使自己的生命过的有意义,就要抓住每分每秒的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像故事中的寒号鸟一样,总是觉得时间还早,时间很多,结果在挥霍时间的时候,也毁灭了自己的生命,最终被冻死在了岩石缝隙中。

024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

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要义简析:

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启迪故事:

徐霞客是我国明朝着名的地理学家。他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几乎年年外出游历,对于祖国的大河大山做实地的考察。在当时落后的条件下,游历足迹遍及当时14个省。晚年还有计划的对地理形貌做了考察和记录。

虽然前人对于祖国的山川已有相应的记载,但是他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地考察,指出前人的不足和错误。当时已有的地理着作中都指出岷山是长江的源流,而他通过自己的考察推翻了“岷山导江”这个结论,而提出了“金沙江导江”的正确理论。后人将他的记录整理成了富有极高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要做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有两个必要的前提,一个是一定要开阔眼界,要多学、多问、多听、多看、多思;另一个是一定要用开放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不能固执己见,以封闭的、狭隘的心态看待不同的观点和新的东西。只有做到这两点,才有可能通过理性的比较做出恰当的选择,然后才能实现“择其善者而从之”。

0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要义简析: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启迪故事:

刘胡兰,1932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继母胡文秀是位热心的革命工作者,在她的影响和支持下刘胡兰也参加了革命工作。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就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她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后,她回村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她被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年初,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将可杀而不可辱。这是因为,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受不住诱惑或经不住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

02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要义简析:

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丢掉什么。

启迪故事:

匡衡出生于西汉时期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特别爱读书,但是小时候家里很穷,没钱上学,只能跟一个亲戚识字。

由于家里穷,所以买不起书,在农忙的时节,匡衡给富人打短工的时候,就以干活的工钱抵看书的钱,借人家的书看。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帮家里干的活就越来越多,所以他只有中午休息那会儿才能看一会儿书,所以看完一卷书就要花很长的时间。为了能够多看点书,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看书,但是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点灯的油,这让他很着急。

有一天晚上,当他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时,突然发现东边的墙壁上有一道缝,而从缝中透过一线光亮。匡衡眼前一亮,想出一个方法,那就是用小刀把墙上的缝挖大一点,这样透过来的光就亮一些,他就可以借着偷过来的光读书了。

凭着自己的努力,最后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学习首先要端正学习的态度,有迫切的求知热情,这样才能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才能想办法破除一切阻碍学习的不利因素,最终也才能取得成效,学有所成。

匡衡为了学习,可以晚上熬夜,没有灯,就凿壁借光,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学习热情。天底下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只有不想做的事情。青少年正处在学习的黄金阶段,就更应该抓住时机,端正学习态度,利用身边有利的资源,好好学习,以后必会成为有用人才。

027子曰:“赐也!女以为予为多学而识之者

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要义简析:

孔子说:“赐(子贡名)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穿始终的。”

启迪故事:

19世纪中叶,在美国的加州发现了金矿,这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而17岁的美国小农民亚莫尔也包括在其中。

当淘金者蜂拥而至后,一时间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但是由于当地气候干燥,水源缺少,而淘金又是个体力活,所以不少人不仅没有实现梦想,反而葬身于此。

亚莫尔和其他的淘金者一样没有发现黄金,而且被饥渴折磨了个半死。由于自己原本在淘金者中从体力上来说就属于弱者,而且在这种艰巨的条件下要淘金也很困难。于是经过思考,亚莫尔觉得与其淘金还不如卖水。

于是亚莫尔停止了淘金,开始找水,他把河水引过来,经过过滤,变成饮用水装到桶里,再拉到山谷中,一壶壶地卖给那些淘金的人。几个月后,当大多数的淘金者空手而归时,小农民亚莫尔已经挣了6000美元。

学习,并不是死学,而要活学,讲究方法。在学习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这样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也才能更容易的理解所学到的知识,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

亚莫尔作为一个小农民,之所以能在众多的淘金者中脱颖而出,并不完全是由于他的踏实肯干,因为去淘金的人都是能吃苦的。但是最后发财的,就没有几个,而亚莫尔就是其中之一。而他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善于思考,发现了淘金者对水的需求。

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学与思相结合,因为知识都有它自身的体系和规律,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就能事半功倍。

028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要义简析:

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启迪故事: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他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儿子赵括,也从小熟读兵书,军事上的事情往往是吊在嘴上,而且很少有人能说得过他,所以非常自傲,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但是身为父亲的赵奢不但没有替儿子高兴,反倒非常担心,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

公元前259年,当秦军再次进犯的时候,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老将廉颇虽然年事已高,依然抗敌有方。为了尽快的打败赵军,秦军就使用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谣言,赵王不知实情,果然上当,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弓箭射中身亡。

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实践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途径。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说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符合,才能变得深刻,才不会是空谈。要善于学习,所谓熟能生巧,只有在不断提高理论修养的基础上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变通。

如果只是死读书,读死书,那么只能成为书本知识的复制机,而不会有丝毫提高,就像赵括一样,空读兵书,不能灵活应用,最终命丧战场。所以同学们要学会灵活的学习,知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能够举一反三的效果。

《孟子》

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邹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在那种形势下根本就没有实行的机会,于是孟子退居后开始讲学,着书。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在思想上形成了百家争鸣之势。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着作。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在此,我们只节选了含有所选语句的篇章,帮助读者了解所选语句的言语环境和深刻含义。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斋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也,故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使毕战问井地。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