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开心国学
5340500000005

第5章 儒家篇(4)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娲。

子张第十九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尧曰第二十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00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要义简析:

学习并经常练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启迪故事:

詹天佑自小就是个爱好学习的人,后来在不懈的努力之下,考入耶鲁大学的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努力学习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修建京张铁路的时候,由于英、俄两国为争夺筑路权而相持不下,此时国内人民的抗议呼声又极高,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决定由中国自建。

此时的外国人根本不相信中国有能力自己修建这条难度极大的铁路,所以他们讥笑中国是“自不量力”,“胆大妄为”。

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决心为国争光。他利用自己所学的扎实知识,多次去施工地方实地考察测量,根据具体的情况精心设计施工方案。当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时,条件非常的艰苦。当时不但没有新式的开山机,而且连抽水机和通风机设备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利用所学,创造性地采用了两端开凿、中开竖井的施工方法,顺利解决了难题。

对于地势陡险、坡度大的八达岭,他又设计成了“人”字路线,使列车顺利行使。行车时遇到车厢脱节,还仿造了自动挂钩,人称“天佑钩”。此条铁路6年计划,4年竣工,节约投资28万多两白银。当时被外国工程师视为奇迹。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要学会学习,但是也要实践。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练习、实践是巩固知识和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体现出学习的作用和价值,也才能体现出个人的能力。学习和实践是一件苦事,但是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它可以使个人能力不断提升,是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武器”。面对成功,一切付出的辛劳都是甜的、美的。

00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要义简析: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启迪故事: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渔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比二儿子聪明,但是二儿子比大儿子踏实。

为了让儿子们以后的生活有所保障,在他能够参与劳动之后,渔王就开始把他的捕鱼技术慢慢地传授给两个儿子。

在教授的过程中,大儿子学的非常快,往往渔王稍微指点一下他就能很快的领悟,相反二儿子总是需要渔王反复指导才能领会捕鱼的要领。

聪明的大儿子得到了老渔王的喜爱,然而他很快就骄傲了,学过的东西也懒得复习。而小儿子因为自己比较笨,所以对于新学到的技巧总是要反复的练习。

几年以后,老渔王为了考验两个儿子的学习成绩,让他们单独出去打鱼。结果却出乎老渔王的预料。一向聪明的大儿子竟然没有小儿子捕鱼顺利,而且捕到的鱼也少得多。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大儿子学得快也忘得快,等到要用的时候,之前所学的技巧基本上已经忘光了,所以在捕鱼的过程中自然表现不佳。而小儿子虽然笨,但是由于不断地复习,不仅牢固的掌握了之前渔王所教授的技巧,而且在练习中不断地摸索还得出了新的技巧,所以这次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

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赫曼·艾宾豪斯通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了“艾宾豪斯遗忘定律曲线”。它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了人们学习和记忆的关系,那就是人们可能在学习新知识的瞬间对于所学知识的储存是100%的,但是它会不断被遗忘。一段时间之后,所剩的知识几乎就寥寥无几了。

既然人的遗忘率是那么高,那么要想记住所学的知识,就只有反复的回顾温习。温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加深理解的过程,很多知识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可能都只是浅层次的记住了,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而复习就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除此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复习还可以达到查缺补漏,使知识系统化、完整化的作用,所以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

熟能生巧,不断的复习,不仅能使知识熟记于心,而且还会在熟练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知识。

00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要义简析:只学不思考就会被骗,只思考不学则会感到迷惑。

启迪故事: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虽然都是从最底层干起,但是两个人都非常的勤快。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升到部门经理。布若却还在最底层混。

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用人不公平。听完他的话,总经理没怒反倒笑着说:“布若先生,请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布若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布若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价格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上。

看着气喘吁吁的布若,经理叫来了爱若:“爱若先生,请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爱若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将弄几筐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可能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总经理看了一眼一脸惊讶的布若,说:“请他进来。”

爱若由于比布若爱思考,于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

这句话,其实是孔子对待学习的一种看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是外在的,目的是为了知物,而思考是为了求得其内在更深层的东西,目的在于明理。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而不知道思考,那就只能成为书呆子,成为被书本牵着鼻子走的人,这样不仅体现不出学习的价值还会被其所累;反之,只想在思考中求之而不听讲、不读书,那么思考就会无所依据,从而悬疑不决。

西方哲人康德曾经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句话与孔子的这句话含义不谋而合,这不仅说明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而且也证明了孔子所说的这句话的合理性。

00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要义简析: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启迪故事:

世界着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而后在为南航师生做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做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生活是经不起谎言的。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坦然与诚实,不仅是科学家、艺术家和领导干部应该具有的,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学生,也需要以一颗求实的心对待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真实地看待自己,才能够在学习中及时地做到查缺补漏,也才能够有所提高。

这种求实的做法有益而无害,但是做到它不仅需要有强烈的求知心、高度的责任心,还需要有足够的勇气。人们往往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缺点和无知。但是如果能够诚实地对待自己,那将无往而不胜。

00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要义简析:不担心得不到地位(官位),而担心自己做不出成就;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而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启迪故事:

作为运动员,谁都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有突出贡献的运动员,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梦想成真。成绩是衡量的标准,要想成功,就得做出成绩,成绩证明一切。

世纪飞人刘翔恐怕也有这个愿望,只不过,他把一切都付之行动,不怕得不到,只怕怕付出。他原是练习跳高的运动员,后来转为跨栏,有人对他根本就不看好,但是他默默地积聚力量,他明白事实胜于雄辩。在他的努力之下,3年之后,他超过了中国跨栏之王陈雁浩,成为中国的种子选手。此后,他依然没有松懈,继续默默无闻地努力着,二OO四年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检验了他的努力成果也证明了他的实力。凭着这次突出表现,他被授予了“中国有我,世界有我”的称号。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用事实证明了自己。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事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想告诉大家,应该做到时刻自我反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来胜任自己的工作或者职位,而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应该自我反省,自我提高,不应该总是挑别人的毛病。

而作为学生,学习就是其最大的任务,学习成绩就是其最大的劳动成果。所以在学习中就应该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涵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匹配自己的学生身份。

如果由于学习成绩的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不认可,那么就更应该从自身找问题,努力提高成绩,而不是一味的怪别人。也只有反躬自省才能让自己发现缺点,改正缺点,不断提高,最终以行动改变自己的状况,改变别人的态度和认识。

00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要义简析:

聪明而好学习,向地位、辈分比他低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启迪故事:

元代诗人萨天锡有两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当时,在他写出这两句的时候,很多人都赞誉有加,唯有一位不知名的老者看了含笑摇头。

看到老者的态度之后,萨天锡不怒反而上前虚心求教。老者说:“此联虽好,只是‘闻’、‘听’二字意思重复,‘闻’宜改为‘看’,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名句。”听了老者的话,萨天锡觉得有理,所以俯身叩首拜为“一字师”。“闻”改为“看”,不但避免重复,而且“看”比“闻”更直观,因而更能表现“厌”的情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