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5339800000036

第36章 为人父母(3)

一位心理学家开车送女儿到小学门口,在女儿临下车之前,告诉她,在学校里要多举手——尤其在想上厕所时,更是特别重要。

小女孩真的遵照父亲的叮咛,不只在内急时记得举手;老师发问时,她也总是第一位举手的学生;不论老师所说的、所问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够回答,她总是举手。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极为深刻。不论她举手发问,或是举手回答问题,老师总是不自觉地优先让她开口。而因为累积了许多这种不为人所注意的优势,竟然令这位小女孩在学习的进度以及自我肯定的表现上,甚至于在许多其他方面的成长,都大大超越了其他的同学。

求生活的解

成功者是积极主动的,失败者则消极被动。成功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能让我试一试吗?而失败者的口头禅则是,我肯定不行的。

另一种放纵

“我要吃泡泡糖。”三岁的胖胖嚷嚷着。这个时候妈妈正忙着洗衣服,她头也不回地说:“上次不是告诉你了,你不能吃,你总是把泡泡糖咽到肚子里,或者是随便乱扔。”

胖胖走过来,大叫“我要吃”,并使劲拽着妈妈的衣袖,然后使劲地在地上跺脚,并把妈妈洗好的衣服都扔到地上。

“好了,好了,给你。”忙碌的母亲无可奈何地给胖胖递过去一块泡泡糖。

求生活的解

家长有时是很不负责任的,他们没有勇气对孩子说“不”,因为若他们手头有未完成的工作,他们为了避开孩子们的捣乱,就会满足孩子们无理的要求。可是当我们以后发现孩子们一系列的坏习惯之后,并没有意识到正是我们自己的放纵行为,提供了他们坏习惯滋生的土壤。

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的故事

曾经看到过一则关于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的故事。

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准备了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妈妈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欣赏。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拿来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

三年以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思完整,人人赞扬。第二个孩子没办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所有的人,都只看到他手里尚未画完的那一张。

30年以后,人们对第一个孩子一墙一墙地展览的画已不感兴趣,第二个孩子的画却横空出世,震惊了画坛。人们把第一个孩子贴在墙上的画揭下来,扔进纸篓,又将第二个孩子扔在纸篓里的画拿出来,贴在墙上。

求生活的解

我们家长就是要鼓励孩子成长为30年后办画展的人。那些一举成名的故事背后,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那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海滩上没有发生的事

天热了,学校离海不远,老师把学生带到海边去玩。他们不太敢让学生下水,怕出事,校长却不怕,他自己站在水深处,规定学生以他为界,可以在水浅处玩。

小孩都乐疯了,连极胆小的也下了水,终于,大家都玩得尽兴了,学生们纷纷上岸。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把校长吓得目瞪口呆。

原来,那些一、二年级的小女孩上得岸来,觉得衣服湿了不舒服,便当众把衣裤脱了,在那里拧起水来,光天化日之下,她们竟然造成了一小圈天体营。

校长第一个冲动便是想冲上前去喝止——但,好在,凭着一个教育家的直觉,他等了几秒。这一等太好了,于是,他发现四下其实并没有任何人大惊小怪。高年级的同学也没有投来异样的眼光,傻傻的小男生更不知道他们的女同学不够淑女,海滩上一片天真欢乐。小女孩做的事不曾骚扰任何人,她们很快拧干了衣服,重新穿上——像船过水无痕,什么麻烦都没有留下。

不难想象,如果当时校长一阵吼骂,会给那个快乐的海滩之旅带来多么尴尬的阴影。那些小女孩会永远记得自己当众丢了丑,而大孩子便学会了鄙视别人的“无行”,并为自己的“有行”而沾沾自喜。

求生活的解

许多事,如果没有家长的厉声叱喝,也许并不成为问题。

秘密

“对不起,您能听一下这孩子的话吗?”那是我在百货店玩具柜台工作时遇到的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我被一位30多岁的母亲拉到身旁,那男孩儿像贝壳一样闭着嘴,眼睛只是向下看。

他母亲以严厉的语气说:“快点,这位阿姨很忙!”我感到空气骤然紧张起来,到底是什么事呢?我一边猜想着,一边仔细看着这母子俩。这时我发现那男孩儿手中握着什么东西,他那双小手还有点颤抖——那是件当时很受孩子们欢迎的玩具,这种玩具每次进货都会被抢购一空,而且被盗窃的数量不亚于销售量。

“怎么了,你说点什么呀!”他母亲很生气,眼眶里充满了泪水,这时男孩儿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地哭了。

我的心脏仿佛被猛戳了一下,我又一次面向孩子,我想我必须要听他说句话,我甚至感到这个瞬间可能会左右孩子今后的人生。

这时,他的手不自然地伸开,被揉搓得破烂的包装中露出了玩具。

“我没想拿……”他费了很大力气才说出这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孩子最后泣不成声地说了一句:“对不起。”母亲那时的表情难以形容,我感到她好像放心地深叹了一口气。

然后,他母亲干脆地对我说:“请叫你们负责人来,我来跟他说。”这时,我第一次懂得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教育子女的不易,我被这位母亲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

“不用了,我收下这玩具钱,这件事就作为我们三个人的秘密吧,孩子也明白了自己做错了事,这就够了。”

我觉得自己只道出了心情的一半,我的眼泪已流到面颊。那位母亲几次向我鞠躬表示歉意的身影,我现在也忘不掉,永远也忘不掉。

求生活的解

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教育孩子没有点“狠心”是不行的,对待原则上的错误倾向必须如此。

做父母与做儿女的最本质区别

在举世闻名的尼罗河口宽阔的水底世界里,生长着一种叫雀鲷的鱼。这种鱼孵卵的方法十分奇特:母雀鲷鱼用嘴含着孵化小鱼。每次母雀鲷鱼产卵20至30个,每当母雀鲷鱼产卵后,会立即把受精的卵含在自己的嘴里,一直到幼鱼出世,时间长达两个星期。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女被误吞入腹中,在整个孵卵期里,做母亲的雀鲷忍饥挨饿几乎什么东西都不敢吃。因此,身体条件不好的母雀鲷鱼孵化完自己的孩子以后往往就会饿死。

求生活的解

这是在动物王国里。人类中不也是这样吗?一个母亲爱一个孩子能爱到为他们舍弃自己的生命。而有许多儿女一般只会对这种爱表示接受,而不懂得回报。这是做父母与做儿女的最本质区别。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从前,有一个贤明且受人爱戴的老国王,由于没有孩子,以至于王位没有继承人。有一天,他宣告天下:“我要亲自在国内挑选一个诚实的孩子做我的义子。”

他拿出许多花的种子,分发给每个孩子,说:“谁用这种子培育成最美丽的花朵,那孩子就是我的继承人。”

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大人的帮助下,播种、浇水、施肥、松土,照顾得非常尽心。

其中,有一个男孩,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男孩有些纳闷,就去问母亲。

母亲说:“你把花盆里的土壤换一换,看看行不行?”

男孩换了新的土壤,又播下了那些种子,仍然不见发芽。

男孩又去问母亲,母亲说:“孩子,只要你尽到了自己的努力,不管你能不能成为那个被国王选中的幸运儿,在妈妈心中,你都是最棒的。”

国王规定献花的日子到了,其他孩子都捧着盛开鲜花的花盆拥上街头,等待国王的欣赏。只有那个男孩手捧空空的花盆,在那儿流着眼泪。

国王见了,便把他叫到跟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男孩如实地把他如何用心培育,而种子却都不发芽的经过,仔细地告诉给了国王。

国王听完,欢喜地拉着男孩的双手,大声叫道:“这就是我忠实的儿子。因为我发给大家的种子,都是煮熟了的。”

后来,这个男孩继承了国王的王位。

求生活的解

有一句德国俗谚说:“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其他的孩子也一定和这个男孩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发现种子始终不发芽,他们也一定和这个男孩一样,去求教于自己的父母,但是只有这个男孩的母亲,以身作则教导了自己的孩子,诚实所带来的价值。

国王发布公告的前提就是要找寻诚实的人,但家长们却为了让孩子能中选而不惜施用欺瞒的手段。

以谎言堆砌而来的赞赏一点也不值得骄傲,成人,往往知道得太多,也因此狭隘了心灵,投机取巧的结果,却是给孩子树立了最坏的榜样。

一位西方教育家说:“大部分的孩子都听到你说的话,有些孩子会照你的话去做,但所有的孩子都会照你的样子去做。”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认真过活的人,那么我们就该先在工作与生活之中全力以赴,认真过活。

两个永争第一的人

一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相同。小男孩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他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男孩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男孩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小男孩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他。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此,男孩学会了说谎。以后,他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他不择手段。后来,男孩被送进监狱。

这是来自另一个家庭的故事。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相同。小男孩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孩子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孩子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小男孩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后来,这个男孩成了当地政府机构里的重要官员。

求生活的解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话,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