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哇!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
5337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寓”有“寄托”的意思。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寓言故事一般是通过民生世态、情感纠葛、性格品质、道德伦理判断以及思想价值取向等深度反映出来。因此,寓言的主题表现往往带有警示性和劝诫性,它的故事叙述一般带有教化性寓意,能通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的属性和非现实情境映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特点。

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先后经历了先秦的说理寓言、两汉的劝戒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嘲讽寓言、唐宋的讽刺寓言和明清的诙谐寓言等五个阶段。中国寓言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拔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一般比较短小。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比如《狐假虎威》、《掩耳盗铃》等。

另外,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在欧洲寓言发展史上,古希腊寓言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欧洲寓言发展的先河,并且影响到其后欧洲寓言发展的全过程,而希腊寓言的集大成者就是《伊索寓言》。

作为人类生活体会和经验的结晶,《伊索寓言》不仅含意深刻,而且艺术处理也很成功。《伊索寓言》的故事一般都比较短小,结构也比较简单,但形象鲜明、生动,寓言自然、深刻。《伊索寓言》中除少数寓言以人为主要角色外,绝大部分是动物寓言,通过把动物拟人化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这些动物故事无疑是虚构的,然而又很自然、逼真。

因此,《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两千多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一再成为后世寓言创作的蓝本。如拉封丹的《龟兔赛跑》、克雷洛夫的《狐狸和葡萄》等都直接采用《伊索寓言》中的题材,经过艺术加工而成。

可以说,寓言是世界文明和各个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人类的许多卓越的见识往往蕴藏在寓言之中。本书搜集和选编的是流传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寓言故事,能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类文明之精华;同时,更能让小学生在读寓言故事中,学到很多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