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少女生活百科大全
5337300000008

第8章 青春女孩的心理发育(1)

充满困惑的时期

青春期少女行为的第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她们的行为里充满了困惑。新的心理、新的行为的出现使她们困惑;古怪的社会现象、复杂的人群心态使她们困惑;许多成年人并不怎样,却可轻易获得许多东西,而自己年轻有为,但在别人眼里总是“小”;对许多社会现象,社会行为无法理解,也得去接受,去实行,她们感到困惑。然而,对青春期女性最令她们困惑的还是:(1)获得自我与放弃自我。随着自我意识的出现,她们一方面希望独立自主的生活,独立的思维。主要表现在与父母的感情上疏远,不愿别人过问她的事,在起居时间的分配、衣着的选择、交友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均希望摆脱家人的监督,而由自己来决定;另一方面,她们广泛与社会接触,标榜个性,反对随波逐流,希望以“成人式”的义务感与责任心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并且非常注重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周围人对她们上述活动加以承认和肯定。而实际上周围的人们都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把身心各方面都已趋成熟的青年当作儿童看待,给予过分的监督与约束,这样势必引起她们的不满,即出现所谓“第二反抗期”。她们试图以反对和否定的手段与态度,博取家人的承认并获得更多的独立自主,她们反驳家人的训诫,拒绝长辈的劝导,甚至不顾是非曲直,将这种脱离父母或家庭的程度,作为自己独立成长的标准。对于女孩,这种强烈的自主意识,激烈的反抗方式,传统的社会更是不能容忍。因此最后不得不屈从于家庭和社会的舆论,主动放弃独立奋进的追求,回归到“柔弱”的传统女性中去。对这种自弃的缘由,西蒙?波娃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她们之放弃并不是由于任何先决的卑劣,相反的,自弃乃是引致她一切欠缺之由。自弃起源于少女的过去,她四周之社会而特别起源于预先安排给她的‘未来’。于是,她们好不容易将自己从父母的家中独立出来;去开启自己的将来;但又不以主动征服的方式,而将自己被动而温驯地献入一个新主人(男性或男性社会———笔者著)的手中。”为此,她深深地陷入“做人”与“做女人”的痛苦选择之中。这种自我价值的矛盾,再加上社会对她们自身价值和奋斗之苦的忽视,往往会使她们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甚至燃起堕落或轻生的念头。

(2)自惭形秽与自我欣赏。自惭形秽的心理往往始于月经初潮之后。一方面经期的不方便、疲乏、经前期的情绪波动,精力不集中、头痛或腹痛,的确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麻烦,使学业受到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月经初潮所代表的社会性别,将她们抛入于一种卑下与残缺的类别中。因此,整个宇宙;都由这一团抱怨的、被动的肉体来领会,则变得沉重不堪。这种感受更加使她的精力分散,影响她的学习、生活,后者则使她丧失竞争和奋斗的信心,自动沦为弱者,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在她眼中,她的性别就等于疼痛、懦弱和痛苦。因此有些人对自己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采取一些自我作践行为,如束胸、节食、强化经期运动量等。这种自我厌恶感,一般出现在青春初期,大多数人持续时间不长,在月经规律后,会逐渐得到平复。但也有一些女子一直保留这种心理感受,不自觉地转化为一种观念性的认识。比如,有些女子在青春期以后便在学业上自暴自弃,认为女子天生多事,不如男子干净利落,因此丧失了做事业的信心。还有些人从此便铁了心,自觉放弃女性生活,一辈子奉行独身主义。

自我欣赏有两个层次上的内涵,一是对自己天生丽质的欣赏:随着女性第二特征的出现,女子从长相、皮肤、声音、体态等各方面,都充分地表现出女性的风韵,展示出女性美的天然艺术魅力。女子常带着羞怯的心理,隐秘地观察着自己身体的点滴变化,由对性的盲目转向对女性美的自觉追求。主要表现于注重自己的容貌和服饰,在异性面前故作姿态以取悦于异性。在这种女孩圈内,可能因展耀容貌而引起女孩之间的嫉妒;二是对自己“女性命运”的欣赏:由早期对自己女性命运的厌恶转向欣赏的原因可能在于“她已在童年的撒娇期间,和她父亲在与她性欲之幻想中,尝知了‘被动’的魔力;她得知他如何有力;很快地虚荣心就和她肉体引起的羞耻之心混杂在一起。那骚惹她感情的手和面容,是一种呼吁、一种祈祷;她的身体像是秉具魅力;他是财宝,是武器;她引他为傲”。凭借他,可以通过对男人的梦想来抬高她的身价,获得幸福。因此,她们悉心地珍藏着这份财宝,以换取她们将来的廉价幸福。

青春期中,少女“自我欣赏”作为女性心理隐秘的审美活动,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它在心理上的自发性泛滥,却往往影响到她们一生的思想方法和对道路的选择,尤其是对女性命运的欣赏简直无异于将自己埋葬。如果对女性命运和女性美产生曲解,常可导致她们不顾自己及家庭的经济状况,“过分追求”衣饰的豪华和阔小姐的种种生活方式。从而使她们陷进了新的心理困惑之中。如果这种困惑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排解,而将其投射到不正确的途径上去,则会步入歧途,甚至犯罪。此外,对自身的过分关注,会影响到她们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兴趣和专一。自我欣赏还可导致女性过于注重具体事物在形式上引起的反应,因此有碍于她们将兴趣投向了探索本质因素的抽象科学,在空间视觉上限制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由于她过于注重自己以及社会对自己的反应,因此很难超越自身向外界扩大思路,去学习那些似乎与自己毫不相关的知识,从而限制了自己的社会视野和思想深度。

(3)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性成熟后,在外界的刺激和情感、想像、记忆等因素作用下,青年男女只要功能正常,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有性欲望和性冲动。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的性欲望和性冲动的满足只能通过合法的婚姻来实现。但婚姻的建立,要经过择偶、要具备婚后独立的家庭生活条件,以及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能力等等,需要两个准备过程。也就是说,从性成熟到合法婚姻的建立,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准备过程(约10年以上)。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性欲求的延缓满足的适应,就叫做性适应。性适应对任何人都有必要性。因为,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引起青年期的社会性延长,其性欲求延缓满足的时间也将随之延长,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这期间的性冲动所引起的心理困扰,是不可避免的,是生理发育需要与现实矛盾的冲突。已有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中因性问题经常或有时为性问题而烦恼的占53.05%。因此,为了健康地解决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矛盾,性适应是非常必要的。

性适应不良常会引致许多不良行为,影响自己的心身健康并且危害社会。其常见的不良行为有以下几种:

①手淫。手淫是指性欲冲动时,用手或物的摩擦,玩弄生殖器引起性的快感、性欲满足或射精(在男性)的行为。手淫是对性冲动的不正常发泄,是解决性要求的一种不正常的方式。传统的观念认为女性很少有手淫行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美国一项调查指出女大学生中有这种不良习惯者占50%以上。我国近期也有调查表明:女性个人曾经有过手淫者占41.6%,农村妇女为34.49%,女大学生、研究生为30%。有关手淫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并不像传统说的那么危险,多数学者认为“手淫的危害在于常常造成精神负担”。

②有的青少年会尽可能避免一切与异性接触的机会,干脆以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的回避方式处理性问题。

③性自由、性混乱。这主要受一种在性心理学中颇为流行的“性本能”论的影响,认为性是先天的本能,性本能欲求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他的活动原则是“快乐的原则”,应该像“饥之求食”、“渴之求饮”一样,必须立即满足。结果导致荒唐的“同性恋”、“多角恋”、追求“性自由”、“性解放”,由此使得性病横虐,最严重的后果莫过于“艾滋病”的蔓延了。

风云变幻的时期

有位心理学家说“青年期是疾风怒涛的时期”。这一点对于青春期女性尤其如此,她们的行为变化快,强度大,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是她们社会化不充分,非智力能力发育落后于智力发展的结果,她们的情绪、情感反应过于强烈,意志和性格不稳定,往往区区小事可使她们捶胸顿足、痛哭流涕,或悲伤不已、寝食不安,或欣喜之至、手舞足蹈,因而有人称少女是“歇斯底里的身体”。正因为这样,她们容易凭感情行事,易冲动,行为偏激。一时的激动,她们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她们所认定的目标;挫折时,她们又万念皆灰,消极厌世。

不协调的时期

青春期女性常表现出一些心理与行为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实际上这是一种害怕遭受挫折,或遭受挫折后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活动不稳定的表现。如她们心理上对周围人给予她们的评价十分关心和敏感,但表面上却对这种评价装作无所谓;她常常帮助别人,但却有意将自己完全封闭在另一个世界中,拒绝任何人的帮助;一个内心非常自卑的人有时也故意装得自高自大的样子,这种心理与行为的不协调常使得她们与父母、老师、领导之间难以达到心理沟通。这就需要社会和家庭掌握她们这一行为特征,去耐心地开启她们心灵之窗。

痛经的困惑和调适

痛经是指在月经前期1~2天内或在行经期所发生的一种由肌肉紧张或痉挛引起的下腹部疼痛、腰酸背痛的混合感觉,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甚至虚脱。痛经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时腹痛不伴有生殖器官病变,常见于初潮后6~12个月内,以青春期未婚未孕女性多见,大多数在生育后可缓解或消失;继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引起的月经疼痛。

由于每个人的疼痛阈值不一样,痛经的发生率差异甚大。根据1606例女大学生统计调查,约10%的痛经需要休息,而不能坚持学习。全世界每年因痛经而损失的工作达14亿小时。

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一般认为与经期的内分泌激素变化、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这种妇女的心理发展常不够成熟,表现出神经质的性格。社会上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常常地影响到社会以及女人本身对“月经”的态度,将其与“倒霉”、“痛苦”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暗示通常被认为是“痛经”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其他精神上的创伤或夫妻生活不良也可导致或加重痛经。

用内分泌激素可治疗“痛经”就是痛经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的一个极好证明。凯瑟琳纳?道尔登将痛经分为两类,充血性痛经和痉挛性痛经,前者是由于黄体酮减少所引起的,这种痛经起源于青春期,可持续到绝经期,且随妊娠次数的增多而加重。主要症状是腹部沉重或憋闷,常合并有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一些表现。症状在月经期前最重,一旦经血排出后症状即减轻。后者即痉挛性痛经是由于黄体酮相对于雌激素过多而引起的。多发生在15~25岁的年轻女性,妊娠和生产后可自行消失。主要特征是月经期的痉挛性疼痛,下腹部疼痛,恶心,偶尔出现震颤。这种痛经仅见于排卵周期,所以有学者建议用避孕药来控制这种痛经。

此外,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管狭窄、子宫极度后屈或前屈时,也可阻碍经血的流通,导致行经前的腹痛。临床上可通过扩张宫颈口及俯卧纠正子宫位置来减轻痛经。

从母亲与女儿发生痛经的相关关系来看,似乎提示母亲有痛经者,女儿的痛经发生率极高;母亲无痛经者则女儿亦以无痛经者占多数。因此,考虑痛经可能与遗传有关。

痛经既是一种躯体病症,也是一种心理病症。心理上对“痛经”的恐惧会加重痛经的程度和延长持续时间。故女性应明白“月经”是性发育成熟的一种生理现象,原发性痛经是有排卵的月经(标志有生育能力的信号),经生育、分娩后可以消失。疼痛时可热敷下腹部,并给予止痛药、镇静剂和解痉剂。应用激素抑制排卵也是有效的缓解疼痛的方法,例如雌孕激素序贯治疗,一般可连续应用3个周期。但青春期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尚处于发育过程,抑制性治疗有碍于此轴的正常发育,故宜慎用。此外,可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此类药物宜在痛经前3天开始用药,至疼痛消失后再停药。还可用前列腺素拮抗剂如氟芬那酸或甲芬那酸,这类药物一般于月经第一天开始服用至月经干净停用。痛经时还可在气海、子宫、三阴交等穴位敷贴“痛经膏”或针灸。经前口服维生素B6对缓解痛经也有一定疗效,朋友们不妨尝试一下。

对于继发性痛经则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针对引起痛经的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因宫内节育器所致的痛经,在应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宜取出节育环,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了解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月经周期中激素含量的变化可能与相应的情绪变化有关,排卵期或月经期间,雌激素水平较高,一般说来女性在此时情绪是积极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最高。经前期是雌激素水平最低的时候,女性在此时表现为情绪消极或否定,自信心低,有明显的不安全感,对死亡、残废和分居的恐惧心最强,表现为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易激动、或抑郁、焦虑。个别有敌对情绪,甚至自杀行为,有些女性同时可合并有失眠、头痛、乳房胀痛、腹胀、恶心、呕吐,面部或全身浮肿,甚至因此而影响工作和学习,丧失料理家务及做母亲的能力和兴趣。有的妇女在经前、经后出现重型精神病样发作、癫痫发作和其他身体症状。这种发生在经前期的一系列情绪变化及躯体症状称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这种经前紧张状态一般在月经前7~14天开始,来月经后症状即自然消失。大多数妇女(约20%~40%)表现轻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症状,少数表现为精神症状及性格行为改变,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学习。

研究证实:有重度抑郁障碍的女性几乎都有某些经前期改变:(1)抑郁症状加重。

(2)出现新的症状:如不安、人格解体自杀倾向。

(3)控制冲动,自杀的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