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像浙商一样思考
5337200000014

第14章 做生意别贪大,从小钱儿赚起(2)

浙江人认为,不怕赚钱少,只怕赚不来,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挣钱,财富就会越积越多。浙商中,大部分人都是白手起家,尽管胸怀大志,但是缺乏资金、人际关系等资源,他们不仅不气馁,反而认为生意不在大小,只在最终赚得的利润多少。小生意尽管赚得少,但是,投资少,风险小,薄利多销,积少成多,只要用心一样可以赚到许多钱。

在美国纽约坚尼路经营手提袋的一位浙江商人说:“从小本生意做起,是我们浙江人,尤其是温州人经商的特点,也是成功经营的快捷方式与保证。”

青岛玉环灯具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可福也说过:“做生意要从小处着手,钱要一分一分地赚,这是我们起家的拿手好戏,也是我在青岛能够成功的秘密。”

浙江商人都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乐清白石鞋底生产基地、永嘉黄田鞋饰生产基地、河通桥鞋料市场都聚集着喜欢做小商品生意的浙江人,正是这些小商品造就了今天浙江的大市场。

南京人尤凤英咨询浙江商人的成功之道,于是给温州金泰市场一位老板“打工”。不久她就发现,那位老板不仅做几千元的批发生意,几块钱的业务也不放过,而且给顾客的仍然是批发价。这位温州老板认为,小生意虽然赚钱少,但总比没钱赚好。尤凤英感慨地说,她以前也做过小商品的批发生意,对前去批发的“大主顾”很热情,而对那些只想“淘货”的顾客就很不在意,那时心里想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大老远进来的货,以很低的价格卖出一件两件太不值得了。现在想通了,大生意其实不就是一笔一笔的小生意组成的嘛。与其坐着等大生意上门,不如每笔小生意都做,挣一分是一分嘛!

现在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专业化。一件商品往往不可能由一个生产厂家全部制作,而是讲究分工合作,因此,现在的企业多数都是产品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利润越来越微薄。面对这种情况,经商时越来越多地要执行薄利多销的策略,做消费者真正需要、实用的商品。只要有市场,微薄的利润照样可以积累起巨大的财富。如果所有经商的人都能有这样的想法,怎么会发愁不能像浙商那样赚大钱?

5.小买卖中蕴藏的大商机

很多人都想赚大钱,然而却不知从哪里下手。有的人是大钱赚不来,小钱不想赚,况且现在一毛钱的作用简直是微不足道,即使掉在地上大多数人也懒得弯腰去捡。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偏偏就有这么一位执著的打工汉,甘愿在茫茫的商海里“捞针”,专做一毛钱的生意,而且做得很成功。

这个人就是李保良。他是浙江的一个农民,少年时代学了些木工手艺,但是在农村几乎无用武之地。于是在1991年他辞别妻儿来到上海帮人搞装潢。但是所赚的钱并不多,在上海的日常开销又大,一年到头,根本没剩下几个钱。

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个让他赚钱的机会向他招手。一天,找工作找得心烦意乱的李保良,想找个人聊聊天,便来到枫泾镇的一个朋友家。朋友忙着给李保良泡茶,可是三个暖水瓶都没有开水,朋友不好意思地说:“你看,早上一忙,把烧开水的事给忘了,现在没法沏茶了,要是像以前一样有一个‘老虎灶’卖开水该多好!”

“老虎灶”就是旧上海专门烧开水卖的地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那时一二分钱一壶水,生意不错,但现在早没了,只能到“历史陈列馆”才能看到“老虎灶”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朋友家里出来,李保良一路想着“老虎灶”卖开水的事。他想,现在的人工作都很忙,早出晚归,忘记烧水的事是常有的,如果自己能开间开水坊卖开水,不也是一条赚钱之道吗。

就这样,李保良觉得自己有事做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保良开始到处“问卷调查”,他们都表示如果有一毛钱一瓶的开水卖肯定买,因为他们自己烧瓶开水,水、电或煤气费加起来远不止一毛钱,而且还比较麻烦,完全可以花点钱买个方便和快捷。有了这个调查后,他卖开水的决心更大了。

经多方打听,浙江宁波有家工厂生产多功能热水炉设备,李保良立刻东拼西凑借到了几千元钱,立刻赶去买烧水的设备。

2003年8月,李保良的开水坊在自己租住的农民街正式开业。因为价钱实在便宜,所以附近居住的打工者都乐意来买,他们都说李保良做了件大好事。月底李保良一算账,净赚300多元,虽然不多,但是这一毛钱的生意还真能赚钱。

不久,“一毛钱一壶开水”在打工者里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没多长时间,家远的人也会来买开水了。

生意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李保良并没有裹足不前。有一段时间,电视里经常播放一家纯净水的广告,广告中说现在的自来水有许多杂质、被污染等情况。买开水的人又有了这种担心。为此,李保良去自来水公司买了一套净水过滤装置接到自家的水龙头上。自来水中的杂质被过滤后,买开水的人越发信任李保良,他的开水销量也逐步攀升,平均一天能卖出几千壶。

李保良勤勤恳恳做他的开水生意,踏踏实实地赚着他的每一毛钱。他开始并没想过有一天会发达,但事业的发展让他始料不及。2003年12月的一天早上,李保良像往常一样正在烧开水,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最后掏出一张名片递上来说:“以后每天早上6点之前,送100瓶开水到我店里,价格翻一倍给你。要是不够我再叫你送,每个月底和你结账。”

李保良简直不敢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找上自己,他仔细看了名片,原来这名中年男子是枫泾镇新纪元大酒店的经理。他说酒店要专门请一个人烧开水,工资成本算下来比买开水贵一倍还不止,所以当他听到有人卖一毛钱一瓶的开水后,专程到李保良的开水坊一看究竟。

就这样,李保良接到了第一张订单。以后每天6点之前,李保良都用三轮车把开水送到一里外的新纪元大酒店,一个月能赚六七百元。

李保良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让自己发展壮大的好机会。从此,李保良开始有目的地出去联系客户了。李保良先请老乡拟了份外送开水的协议书,开水送到时,让负责人签字认可,这样可以避免发生耍赖的事。做好这些准备后,李保良开始到枫泾工业园的一些厂里谈业务。

这下李保良信心百倍,因为一般工厂里都不供应开水。果然,他又谈妥了几家建筑公司、服装厂和电子厂的业务,每家都在100瓶以上。开水坊满负荷地运作,连在服装厂打工的妻子也回来帮他烧开水了。

到2004年的时候,需要送开水的单位就有5家,每个月开水坊净赚5000~10000元。

商海茫茫,外出打工或是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往往只注意到做“大生意”,而忽略了自己身边的“小生意”。李保良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毛钱的“小生意”同样可以做出一番成就。

谁会想到,卖开水也能做成大生意,而且月收入可以达到万元?这样的赚钱点子,也只有浙江人才能够想出来,才能够做出来。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浙江商人做生意不贪大的务实精神。

6.小商品做大市场

20世纪末,温州民间经济力量崛起,中国遍地都可以见到温州人的身影,中国遍地都有“温州街”,从开放港口城市,到搞活乡镇经济,再到西部大开发,没有一件商机漏过温州人,连浦东开发也有温州人收先行之利,大赚地租。浙江人由此可以说是全民皆商。士民工商,商为四民之末,处于“草根层”的浙商,几乎把经商作为了第一选择,无论资本多少,无论创业多难,他们硬是从小打小闹开始,小到一枚纽扣、一个打火机也敢去竞争国际市场,闯荡四海。这种经商的全民性,造就了浙商的规模经济效应,使看起来偏小的浙江民企无形中结合为一股庞大的竞争势力,“蚂蚁战术”胜过了“大象跳舞”,草原上的“猎狗”制服了“斑马群”。

最初,温州人十分不起眼,人们只是从修鞋、小发廊、小商贩中认识他们的。除了江南人那般瘦小、那般灵秀外,就是默默地干活,做生意,他们与其他地方的民工、小商贩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慢慢地,温州发廊、温州服装店、温州电子城、温州产品越来越多,各种温州产品包装、标牌、证书、徽章也越来越多。一时间,温州货充斥全国。渐渐地,人们对温州人由漠视不屑,到兴趣十足,再到惊奇、羡慕,直到仔细探究:温州人咋的啦?这么会赚钱。

温州商人的成功就在于:做生意从小处着手。温州人办起企业来,也不追求大气派、大产品,同样是从小处着手,填补全国小商品市场的空白点。温州的小企业船小好调头,一旦有了市场变动,马上就调整产品结构,始终在市场上拾遗补缺,供应市场需要。温州人走的是小商品的路线,不怕赚钱少,就怕赚不来,因此,温州的小商品遍布全国。这方面尤其以乐清县柳市的五金电器、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苍南县金乡的小商品最为著名。

苍南县金乡镇是一滨海小镇,历史上就有家庭手工业基础,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生产小五金逐步转向生产各种铝制徽章,20世纪70年代初又开始生产塑片和红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金乡镇农民发挥了家庭手工业的专长,在生产铝制标牌、塑片、红膜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各种规格的涤纶商标等新产品,形成了以铝制标牌、塑片、红膜和涤纶商标四类商品为主的较大规模的小商品生产基地。金乡人依靠充足的市场信息,及时地做出反应,如当报纸上刚刚报道了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消息,立即有人设计了“社员股金证”、“信用卡”等产品,面向全国征求订货,当某省运动会还在筹备之时,有人已设计出了精美的纪念章。

与其他市场不同,金乡推销商品不是靠购销人员,而是靠信函联系,与此相应,金乡形成了写信、写信封、封口、贴邮票、送寄等专业分工的邮寄服务体系,使金乡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最能体现温州人小处着眼的,当属苍南县的再生腈纶布。孙阿荣是宜山区一个村子里极不显眼的老太婆。她脸上的皱纹像山核桃一样。她伴随着纺车和古老的织机已度过了几十年悠长的岁月。而这古老的纺车和织机,在进入电子时代的今天,似乎早进了博物馆。它在一些人的眼里,无疑是落后生产力的象征。

在宜山的几百个农户中,从少女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依然守着这古老的织机度日。她们昼夜不停地纺纱、织土布。棉花买不到,技术也无法与现代化的纺织厂竞争,男人们就外出收购废棉布、布厂的下脚料,制作再生的土布。廉价的原料、廉价的劳力、廉价的再生布,再销往黄土高原、大别山区、川滇边界……宜山的男人挑着再生布,走遍了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的乡村。

再生布的关键在于再生——即用开花机把布重新变为纤维。而处理腈纶、涤纶和毛织物的边脚料时,转速一快,便会冒烟起火。这与拆卸尚未引爆的炸弹相似。

一天清早,孙阿荣叫她的女儿上街买废棉布。女儿不内行,买了一大堆腈纶布的边脚料回来。这怎么办?退货,人家不同意;扔掉,又实在可惜。毕竟这是花钞票买的呀。

孙阿荣不思茶饭,天天琢磨如何把这批腈纶布头开花,再生成纤维。家里人劝老太太算了,但老太婆固执得很。“足智的老年”如同“浪漫的青年”一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范型。孙阿荣终于凭韧劲和经验,在转速的临界线的参数上取得了突破。

她尝试着用手工操作对腈纶的下脚料进行“开花”。接着她又制作了一架简易“开花机”。

当老太婆惴惴不安地拿着织出的再生腈纶布来到市上的时候,人们惊异了:这是什么布?腈纶的?哦,真柔软、光滑,简直和新的一模一样;用旧布旧棉花织出的再生土布和它一比,相形失色了!

小小的山村轰动了!宜山轰动了!

亲戚、朋友络绎不绝来到孙阿荣家。

老太婆不懂专利法,也不想利用这“绝活”自己发财。她笑吟吟地、不厌其烦地把“开花”的诀窍传给别人。于是,原先搞再生土布的纷纷对开花机进行了改装。为了防止处理腈纶布下脚料时起火,危及四周,这些油毡作顶的简陋的“开花机房”都搬到了远离村舍的田头。

宜山家家户户都搞起了再生腈纶布。山乡一片机杼声。这也是专业化分工:老人、妇女和孩子,按下脚料的各种不同颜色进行分拣。白的再生出来还是白的,黑的织出来依旧是黑的。开花、纺纱、织布、缝纫、烤边,一条龙作业。每年宜山购销员从外地化纤厂、服装厂购进的腈纶边角料达三千四百万斤!

再生腈纶布制成了运动衫、运动裤、儿童衬衫。后来又逐步发展到腈纶地毯、花边、提花膨体纱……为了就近利用原材料,温州人还把再生腈纶的工厂建到了西安郊区、珠江三角洲。

温州人是有眼光的,当他们积蓄了资本后,就会把产品由小做大,小企业通过市场交换,企业实现生产链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或通过专业化协作进入产业链,或凭借“专”和“特”的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从纽扣到服装、鞋子,从电子元件到成套电子设备,从日常用的小物品到高科技产业,并且涉足房地产、金融业,于是温州人越做越大,越做越牛。

做生意先从小处着手是浙江商人起家的拿手好戏,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