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5310900000044

第44章 何草不黄

【原文】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注释】

①行:指出行。②将:行路。③玄:赤黑色。此处指草凋零。④矜:此处同“鳏”,年老无妻。指的是孤单。⑤匪:非。⑥兕:野牛。⑦率:循,沿着。⑧有芃:指兽毛蓬松的样子。⑨幽:深。⑩有栈之车:高大役车。⑩周道:周王朝的大道。

【译文】

哪有草儿不枯黄?哪有一天不奔忙?哪个男子不出行?往来匆忙走四方。

哪有草儿不凋零?哪有人儿不孤单?可怜我们出征人,独独不被当人待。

不是野牛不是虎,出没旷野总受苦。可怜我们出征人,早晚辛劳没空闲。

狐狸尾巴毛蓬松,总是躲在深草中。高大役车向前奔,行在周朝大道上。

【启示】

西周后期,国势衰微,各个诸侯国纷纷背叛周朝统治,朝廷不断地发动战争,沉重的兵役、劳役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那些出身平民的征夫们,长年累月在郊外行军出征,忍受着非人的折磨,这样痛苦的生活看不到尽头。而那些官老爷们却乘坐着马车,不用受一点辛苦。

【典故】

董遇寒夜苦读书董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学者,他一生酷爱读书,常常手不释卷,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甚至忘记了时间。

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寒冷,西北风呼呼地刮个不停,外面连一个人影都见不到。此时此刻家家户户都已进入梦乡,只有董遇还在埋头苦读。他伏在案上全神贯注地看书,任凭西北风怎么刮,他都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他忘记了这时已是夜半时分。

由于长时间盯着书看,董遇的双眼开始感到疲劳。忽听砰的一声,门被吹开了。他想去关门,可是腿已冻得麻木,不听使唤,一步也挪不动,只好伸手扶案,支撑住身子,一摇一晃地走到门前。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他使出好大的力气才把门关严。然后回到窗前坐下,继续苦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董遇感到有些困倦,于是他急忙抬起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书。他把双手举过头顶,放松了一下筋骨,可是,仍然觉得疲倦,思维也不像刚才那样敏捷了。于是,他到水缸里舀了盆冷水,沾湿毛巾,贴在脸上。冰凉的毛巾敷在脸上确实使他感到清醒多了。他又挽起袖子,用毛巾在脖子上、胳膊上擦着,擦洗完,继续翻开书,又开始一字一字地读。

董遇书读得多了,知识渊博了,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人们纷纷前来向他请教。当人们让他讲书时,他却说书一定得自己读,而且要反复地读,这才能体会到其中真正的含义。有人反驳说那样太浪费时间,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哪有时间读书呢?董遇说时间总是有的,就是看愿不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