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5310800000155

第155章 自相矛盾

矛和盾是古时候的两种武器,矛是用来刺人的,盾是用来挡矛和箭的,这两者的功用恰恰相反。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因此这两种武器是非常紧缺的。楚国有一个商人,看准这个商机,既然人们都需要矛和盾这两种武器,那么卖这个肯定能发财。于是,他带着一把矛和一个盾来到街上叫卖,刚开始时,没有人过问。他有点儿着急,看到旁边卖东西的人都在夸耀自己的东西好,于是他也举起盾牌向人吹嘘说:"我这盾牌呀,再坚固没有了,无论怎样锋利的矛也刺不穿它。大家快来买吧,不然可就没有了!"

大家听完他的话,都争先看他的盾,甚至有的都掏出钱袋准备买了。

还没等买家开口,商人放下盾牌,又举起他的矛向人夸耀说:"我这矛呀,再锋利没有了,无论怎样坚固的盾牌,它都刺得穿。大家快来买吧,不然可就没有了!"

这时候,旁边的人听了,不禁发笑,就问他说:"照你这样说,你的矛是最锋利的,什么东西都能刺穿;你的盾十分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透,那么就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

这个商人被问得目瞪口呆,窘得答不出话来了。众人哄然大笑,都纷纷走开了。

教子建议:如果不实事求是,过分强调绝对的一面,前后互相抵触,势必造成思维混乱,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