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5310500000030

第30章 黑格尔

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宾根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家庭教师、纽伦堡文科中学校长、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教授。1830年任柏林大学校长。创立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唯心辩证法。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哲学》等。

收税官的儿子

1770年8月27日,斯图加特市税务局书记格奥尔格·路德维希·黑格尔喜添贵子。这个给全家带来喜悦的新生儿,就是数十年后,成为德国著名思想家的格奥格尔·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这是一个生活富裕、处事严整的家庭。这个家庭虽然不是显赫的上层贵族,但是由于家资丰厚,和统治者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连续几代人都在政权中任职,所以,过着高于平民的生活。黑格尔的父辈们因此以绅士自居。

斯图加特市是德国符腾堡公国的首府,是一个小小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

幼年的黑格尔,相貌平平,瘦长的脸给人以营养不良的印象,低垂的眼皮,使人感觉他好像萎靡不振萎靡不振:精神不振,意志消沉。。他一点也不机灵,缺少精力充沛(pèi)的孩子应有的活蹦乱跳的生气。任何见过他的人,都不认为这孩子会有什么天分。

黑格尔的父母有自己对待儿子的方式。他们没有想像儿子会成为什么大人物,只是期望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身份的人。为了这些目标,黑格尔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他的严格教育。

收入并不很高的收税官,在儿子仅3岁时,就为他请来了家庭教师,教孩子识字和规范的言行。父亲在繁忙的工作和频(pín)繁的应酬(chóu)之余,每天都要过问儿子的学习进程和对待学习的态度。他时刻把儿子的成长置于自己的监督之下。

严格的管理和教育,使本来就内向的黑格尔更加沉默寡(ɡuǎ)言,也使他养成了多思考、少说话的习惯。

黑格尔的童年是在学习和系统训练中度过的。到了7岁,考虑到家庭教育不如学校教育系统,收税官就把孩子送进了附近的一所小学。当时的小学教育以及中学教育是比较松散的。孩子们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并不多。老黑格尔不能允许儿子浪费时间。他认识到,时间就是知识,有知识就会有才能。所以,在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他仍然在为儿子安排家庭教育。

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黑格尔从小就培养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与书为伴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无论是在寻找职业时,还是为某种职业谋生时,都把读书学习放在第一的位置。

黑格尔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完成了小学教育,而且文化知识掌握得很牢靠。

1785年夏天,年满15岁的黑格尔进了斯图加特市立文科中学,这是一所本市最好的中学,开设的课程较全面,学生的学习任务也相当重。当时开设的主要课程是语言学、逻辑学、哲学、神学、美学、面相学、心理学、史学、文学、数学、几何学、物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要想学好,都是不轻松的。可是,父亲对黑格尔的要求非常严格。在中学的课程之处,他还给黑格尔加了另外一些课程,仍聘请家庭教师。每当黑格尔完成了学校的课程之后,家庭教师就开始了他的教育。这对于一个少年来说,精神负担是相当严重的。

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父亲的苛刻要求,没有使少年黑格尔产生逆(nì)反心理和厌学情绪。相反,他把学校和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都接受了下来。少年黑格尔已经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勤奋好学的黑格尔并不是机械(xiè)地记忆和理解老师教授的知识。他有自己的理解。中学时期,黑格尔那很有条理的头脑就显示出来了。他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把学过的知识丢到一边,而是自发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中学的黑格尔不仅博览群书,而且有精读自己喜爱的作品的习惯。他对于自己喜欢的书籍或作品,常常是爱不释手,非把它读透不可。比如,黑格尔上低年级时,一位老师送给他一本《莎士比亚剧作集》,他把这本书一直保存在身边,不知读了多少遍。

繁重的学习任务和个人的勤奋努力,使少年黑格尔获得了同龄人得不到的知识。他各门课程均成绩优良。但是,在这长时间超负荷的学习中,黑格尔也付出了代价。他没有多少娱乐,也没有相应的体育锻炼,从而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在同学和老师们的眼里,中学时代的黑格尔就像个小老头,看他的背影,会让人误以为他是一名中年老师。

中学时代的黑格尔,虽然读了大量的书籍,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料卡片,但由于受保守势利的影响,还没有产生出什么思想。黑格尔对古典文学的了解较深,知识较丰富。尽管他在中学取得的成绩,没有超出一个一般的优秀中学生的水平,但在老师的评价中,也看出了黑格尔见长的地方,一是他对理性的偏爱,另一个是他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是很好的。

按照黑格尔在中学时代的表现,谁也看不出他的未来会有什么作为。一位传记作者甚至认为,他少年时代的人生枯燥无聊(liáo),安于本分,过分老成持重。

放纵而知收敛的大学生

由于在文科中学表现良好,黑格尔不仅顺利毕业,而且获得了政府支付的大学奖学金。在选择大学时,他选择了以培养未来的教师和牧师为主的图宾根神学院。

图宾根神学院是一所创办于16世纪的古老学院。这里的生活方式具有修道院色彩,对学生们像对修士一样严格要求。他们必须每天早起和做早祷告;上课、自修,甚至散步都有严格的规定。

刚进入神学院时,黑格尔仍然保持着中学的读书习惯。他不愿意参加击剑和骑马等学院规定的体育活动,而愿意一个人躲在一旁看书。

当大学生生活逐步熟悉之后,黑格尔也就渐渐放开了。他在同学们的影响下,慢慢对严格管束反感起来。很快,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学们干啥,他干啥。在短短的时间里,他学会了吸鼻烟、喝酒、玩牌等。于是,在同学们的影响下,黑格尔开始放纵自己。

在放纵的生活中,黑格尔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放纵的生活,虽然有利地黑格尔和同学们搞好关系,也有利于使他焕(huàn)发青春活力,但却影响了他的学习。入学两个月后,当学院要求学生写一篇论文时,他不是像在中学时那样,真正花一些时间,去思考和查阅资料,构思一篇和大学生教育相应的论文,而是将几个月前在中学写的一篇文章拿来凑数。在放纵的玩乐中,黑格尔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下降。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相信黑格尔不会成为一个思想家。幸运的是,黑格尔没有变坏。否则,辩证法大师就不会是他,而可能成了别的什么人。

黑格尔是较早提出并使用“反思”概念的人。过了一段放纵生活后,不知什么问题刺激了黑格尔,使他对自己进入大学以来的行动进行了反思。经过反思,他发现,吸烟、酗(xù)酒、打牌、玩闹,虽然图了一时的快乐,可是,快乐过后什么也没有,不能给人以任何知识,更不能给人以任何启示,玩过之后,人的头脑是空洞的。他在反思中突然猛醒,这不是在虚度光阴、浪费年华吗?通过反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认识到这种放纵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简直是在荒废自己。

懂得反思是理智的表现,反思促使人更加理智。黑格尔在反思中,检讨了自己的放纵行为。他迷途知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立即自行纠正。他又重新回到全力以赴的学习中来。当黑格尔再度对学习发生兴趣之后,他的思考比中学时期就深刻多了。此时的黑格尔,不再是简单地记忆知识,而是对社会历史和哲学、逻辑学等开始进行独立的思考。

大学毕业后,如果他选择神学,可以谋得一个收入较高、生活稳定的职位。但是,崇尚理论思维、迷恋哲学辩证思考的黑格尔,不愿去干神甫之类的角色。为了学习和生存,他宁愿去做家庭教师。

1793年9月,黑格尔走出了他学习5年的大学校门,步入了社会,走上了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研究哲学问题的道路。在担任家庭教师期间,他撰(zhuàn)写了奠定自己哲学体系的10余部著作,并获得了讲授哲学的资格。1705年,在大学毕业12年后,黑格尔由于著作丰富,思想深刻,而获得了大学讲师的位置。他又回到了大学。这个思虑严谨(jǐn)的哲学家,当了3年大学讲师后,又被任命为纽伦堡市文科中学校长。当了10年的校长后,他再次回到了大学,被普鲁士国王任命为柏林大学教授。当了11年的大学教授后,即将年满60岁的黑格尔,又被选为柏林大学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