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xùn)·曼德拉(1918~),南非人。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地区的乌姆(mǔ)塔塔。在当地一个教会学校毕业后,1938年考入南非黑尔堡大学,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停学,之后到约翰内斯堡,当过矿山警察、公司职员、律师。1944年加入非洲人国民大会,任青年联盟总书记。1961年当选为非国大全国行动委员会书记,同年6月建议成立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司令。1962年8月5日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1990年2月获释,出狱后继续担任非国大主席。1944年4月,他领导的非国大在南非全民大选中获胜,曼德拉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酋(qiú)长之子
1918年7月18日,一个男婴的啼声打破了南非东部的一个腾布人部落酋长家的紧张与宁静。酋长亨利·G·曼德拉抑制住内心的狂喜,小心翼翼地抱起儿子,为他取名纳尔逊·曼德拉。
曼德拉出生时,南非黑人已在白人种族主义统治下挣扎了200多年。南非是一个美丽而富饶富饶:物产多;财富多。的地方,这里有肥沃的农田、广阔(kuò)的牧场、丰富的矿藏,但是所有这些却都成了白人的财富,而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非洲人,却被赶入偏僻贫瘠(jí)的“土著人保留地”。
曼德拉的童年是在家乡乌姆塔塔的乡间度过的。虽说他的家庭是部落的贵族,但是一家人也必须在地里干活才能维持生活。
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小曼德拉一天天长大了。5岁时,他已长成为一个健康活泼的小男孩,成了个名副其实的“捣(dǎo)蛋鬼”。
那时候,父亲给他分派的任务是放羊。每天,在非洲美丽富饶(ráo)的大草原上,他和小伙伴们尽情地玩耍。他学会了用弹弓打飞鸟,学会了怎样采蜂蜜、采野果,怎样在清凉的溪水中游泳,他还会用铁丝捕鱼,做各种各样的玩具。有时,他们就打木棍杖,做各种游戏……
父亲叫他“捣蛋鬼”,这一点也没错。他比别的小伙伴更活泼、更调皮,胆子更大一些。他和小伙伴们喜欢做一种游戏,先骑到驴背上,驴子跑起来以后,再从驴背上跳下来。有一次,大家发现一头小倔(juè)驴,非常不听话,小伙伴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敢骑它。
“捣蛋鬼”这时却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我敢骑!”大家都瞪大眼睛,瞅(chǒu)着他一步步走近小毛驴。只见他一骑上去,小驴发疯似的跑起来。更可怕的是,毛驴跑向了一个荆棘(jí)丛!小伙伴们都大叫起来,驴背上的“捣(dǎo)蛋鬼”这时也吓坏了。马上就要到荆棘丛了,而且驴还乱蹦乱跳地颠起来,想把他甩下来。可他还是很快镇静下来,一边抓紧小毛驴,一边瞅准机会跳下去。好了,这边的草很厚很软,只见他趁小驴稍一安稳的空儿,“嗖”的一声跳了下来。还好,正跳到那块草地上,小曼德拉滚了两下,躺在那儿不动了。这可把小朋友们吓坏了,忙跑过去围住他。可“捣蛋鬼”这时却一跃而起,哈哈地笑起来。
这件事让大家很佩服他,佩服他的胆量和勇气。他渐渐地成了个孩子王,小伙伴们没有不听他的。
每当夕阳西下,曼德拉一天中最喜欢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这使他显得格外兴奋。白天的嬉(xī)戏和劳作已被忘得一干二净,因为晚饭后的篝(ɡōu)火旁,村里的老爷爷会给他们讲动听的故事,都是关于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常常听得小曼德拉如醉如痴,忘记了一切。
从老爷爷的故事中,他知道,这块美丽的地方原来是他们祖先生活的家园,他们是这里的主人。后来白人来了,为了掠夺财富,杀了许多他们的先辈。白人不但霸(bà)占土地,用残酷的手段统治着黑人,而且说白人是这里的主人。在老爷爷动情的讲述中,小曼德拉的心也激动起来,燃起了对白人仇恨的烈火;而先辈们英勇抗击敌人的事迹,更让小曼德拉心潮澎湃(澎湃(pénɡpài):比喻声音浩大,气势雄伟;地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激动万分。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一群小伙伴打打闹闹来到了村头的大树下。他们燃起熊熊篝(ɡōu)火,望着天上的明月,静静地听着老爷爷讲述故事。
“在白人到来之前,我们这里美极了,生活得很幸福,那时,土地上盛开着鲜花,流淌着奶和蜜。可是,白人拿着火枪和我们进行了一次战斗,他们一下就抢走了5000头牛。……”。
善于思考的曼德拉脑海中产生了许多问题,他问老爷爷:“那时候我们打过胜仗吗?”
望着天真无邪(xié)的孩子,老爷爷又讲起黑人领袖恰卡的动人故事。
“有,怎么没有呢?你们知道恰卡吗?他可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他用短剑刺矛作为武器。他还创造了牛角阵法——就是队伍像牛角那样,中间是主要的攻击队伍,两边各有一列队伍。和敌人作战时,两边的队伍快速向前包围敌人,然后中间的队伍向前猛攻,打得敌人落荒而逃。在恰卡的领导下,我们打了许多胜仗。白人一提起他,都害怕得要命。”
“哈哈哈……”孩子们都高兴得大笑起来,曼德拉心中更是兴奋不已,为先辈们的英勇机智骄傲万分。
“老爷爷,你说说,还有哪些英雄呢?”一个小伙伴又问道。
“比如我们科萨(sà)族的马卡纳,他发明了车阵战法。你们知道,白人使用的是火枪,隔很远就可以打我们,而咱们的武器是短剑长矛(máo),怎么是人家的对手呢?他就让人们做了许多战车,战车上有厚厚的木板,敌人的枪弹打不透。咱们的士兵躲在车后向他们进攻,一旦接近他们,那可好看了,他们的枪弹派不上用场,可咱们的武器却发挥了作用,把敌人杀得大败而逃。”
老爷爷接着讲道:“他可了不起了,不仅会催(cuī)眠术,而且左右手都可以投掷(投掷(zhì):扔,向一定目标扔)。标枪,非常厉害。”
“那后来呢?”孩子们最喜欢刨根问底,一群小孩子都大睁着好奇的眼睛,等待老爷爷继续讲下去。
“后来呀!他被敌人抓住了。”
“怎么会被抓住呢?”
“有一次,白人打败了我们,抢走了许多东西,还抓了许多妇女和孩子。他们扬言说只要他投降,就会释(shì)放这些妇女和孩子。马卡纳非常勇敢,不顾别人的劝阻,一个人走到敌人军营里。敌人还以为他带了好多人,安排了很多伏兵。结果见只有他一个,被他的英勇气概震住了,敌人首领和他说话时都结结巴巴。有几个士兵想把他捆(kǔn)绑起来,被他一声大喝,吓得一屁股跌(kǔn)坐在地上。他们太怕马卡纳了,都以为他是天神呢!可是,哎!真可惜!”
在老人的叹息中,孩子们也都沉默起来。大伙凝望着天上的明月,久久没有声息。
簧火映红了孩子们的脸颊(jiá),河水回应着孩子们的心声。这片寂静的大草原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往事,弥漫弥漫(mí):(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着无尽的英雄气概。民族的历史是如此地沉重,可憎的白人又是那样凶残。老人的故事,像沉重的石块,激起了他们心中的阵阵涟漪;又像阵阵春风,唤醒了他们民族情感的嫩芽。
一个个夜晚就这样过去了,一个个故事留在了小曼德拉的心灵深处。从自己家族的遭遇、村庄的变迁和民族的兴衰(shuāi),他想了很多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很多的道理,这让小曼德拉变得成熟和沉稳。
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早已立下志愿,要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世界,要让黑人从白人的残酷统治下解放出来。可是,白人已统治多年,战争也早已烟消云散,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些问题朦朦胧胧浮上他的心头。
小曼德拉一天天地长大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活泼好动,而是变得沉默寡言,常常思考一些问题。由于他一天到晚老皱(zhòu)着眉头,同伴们给他起了个“小老头”的绰号。他也确实比同伴们显得早熟,他乐于助人,勇挑重担,常常在小伙伴面前表示,要为自己的民族服务。他的父亲看到他的这些变化,非常高兴。
有一天,曼德拉和小伙伴们在村子外放羊。羊群在大草原上静静地吃草,他们则在一旁做游戏。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个孩子的哭泣声,还夹杂着责骂声。
他们都循(xún)声跑了过去,远远地看见一个白人正在鞭(biān)打一个黑人孩子,他们的心马上都沉下来。
人高马大的白人拿着一根皮鞭,狠命地抽打着眼前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小男孩叫贝迪,是给白人放羊的。这时,他已经浑身是血,大滴小滴的血顺着身体往下滴。他一边躲闪,一边大声求饶。
曼德拉的心急速地跳动着,他咬着牙,小拳头也不由捏(niē)得紧紧的,一股怒火在他的心中熊熊燃烧。他对着白人大声说道:“请你住手!你为什么要打他?”
白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喝声吓了一跳,他停下手,瞪着小曼德拉,等他发现眼前只是个小家伙时,便傲慢地仰起头,不屑(xiè)一顾地嚷起来,唧哩咕噜讲了一通外国话,曼德拉一句也听不懂。
这时挨打的贝迪告诉他们,原来是他不小心弄丢了白人的一头小羊羔(ɡāo)。他的家里很穷,怎么赔呢?眼前的贝迪是如此可怜,他的嘴唇颤抖(颤抖(dǒu):哆嗦;发抖。)着,脸色发青,鲜血淋淋。曼德拉想了一下,便打了一声口哨,他的羊群马上跑了过来。
他走近羊群,牵出一头小羊羔,轻轻地摸着小羊,说实话,他真有点舍不得。最后,他蹲(dūn)下去亲了亲了小羊,便站起身把羊送到白人面前。
白人仔细打量了眼前的这头小羊,觉得还可以,就牵着羊得意地走了。
贝迪被送回家了,小伙伴又为曼德拉担心起来,他该怎么向父亲交待呢?
曼德拉也是心事重重,一路上都低着头。路过村头那棵大树时,他的心忽地跳了一下,一个想法闪现出来。这是他们常听老爷爷讲故事的地方,想起老爷爷讲过的民族英雄恰达常常显灵的故事,他决定编个故事骗一下爸爸。
晚上,小曼德拉怯(qiè)生生地走到父亲身边,他目光躲躲闪闪,心跳个不停。父亲早已发现了他的异样,不动声色地看着他。
“爸爸,你知道恰达吧?”
“当然知道。”
曼德拉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接着说:“今天,我在放羊时睡着啦,然后就见恰达过来了。他说:‘孩子,我非常喜欢你的这头小羊羔,能送给我吗?’我说:‘好吧。’等我醒来时,哎,那羊羔果真不见了。”
说完话,曼德拉舔(tiǎn)了舔嘴唇,低着头不吭(kēnɡ)声了。
父亲低沉的话音响起:“孩子,你一向很诚实,很懂事,我很喜欢你。可是,今天你却犯了个错误,你的眼睛说明你在撒谎。孩子,诚实,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我想听一个真实的情况。”父亲缓缓说道。
“啊,父亲是瞒(mán)不过的。”小曼德拉心里嘀咕着,他瞅(chǒu)了瞅父亲的眼睛,充满了威严却又不乏慈祥,他结结巴巴地说出了下午的事。
讲完以后,他低着头,等待父亲的责骂。屋子里静悄悄的,曼德拉觉得时间停顿下来了。可是,难耐的几分钟过去了,并未传来父亲的训斥(训斥:教导和斥责。),他抬起头,发现父亲微笑着望着他。
上学后,曼德拉又有了个新名字——纳尔逊(xùn),这是老师给他起的英文名字。当时的非洲,由于是英国人统治,所以非洲人都要起个英文名宇,这名字是他的老师姆(mǔ)丁根小姐给他起的。
曼德拉喜欢自己的老师姆丁根小姐,是因为非常小的一件事。
上学的第一天,曼德拉为自己的衣服发愁。上学以前,村里的小男孩,都是只披一条毯(tǎn)子,从肩上缠下来,系在腰间。可现在要上学了,怎么能这么打扮呢?
他思来想去,决定要自己做一件衣服。
小曼德拉翻找出父亲的一条旧裤子,又找到一把剪刀,从裤子的膝盖处剪断。等他穿上一试,呵,还正好。可惜,就是腰太大了,怎么办呢?他就找来一条绳子,在腰里胡乱一扎,就这样吧!
这身打扮的曼德拉一踏进教室,同学们见他这幅怪模样,哄的一下全笑了。
曼德拉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他低着头,站在那里不敢动了。
这时,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说道:“大家安静下来,不要笑,这样笑别人是不礼貌的。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新同学。”
曼德拉这才抬起头,他看到了一位漂亮的小姐。只听这位老师向大家夸奖起曼德拉,并讲了几件他乐于助人,聪明能干的事。小朋友这下都不笑了,露出对他十分敬佩(敬佩(pèi):敬重佩服。)的神情。
原来,父亲的好朋友乔治叔叔对姆丁根小姐详细介绍过小曼德拉。这下,曼德拉觉得她是那样亲切,立刻喜欢上了这位老师。由于曼德拉的成绩非常好,姆丁根小姐更加喜欢这个小学生了。
大草原上的天气说变就变,让人捉摸不定,命运之神也是变幻莫测。转眼曼德拉尝到了失去父亲的痛苦。
他开始读书不久,父亲便去世了,小小年纪的曼德拉,被这突然降临的厄运(厄运(è):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给击垮了。父亲是他生活中的支柱,尽管他一直与母亲相依为伴,可是孤苦无依的感觉却强烈地撞击着他的心房。
父亲临终前把他托付给自己的朋友荣欣巴塔,他母亲便把他送到了荣欣巴塔家里。
荣欣巴塔是部落的酋(qiú)长,他家的住所十分豪华,小曼德拉第一次见到时都惊呆了。逐渐地,他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与酋长的孩子们相处很融洽。荣欣巴塔对他就像亲生儿子一样,既慈爱又威严。
曼德拉的新学校就在酋长家边上,是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小学校,课程有英语、科萨语、历史和地理,小曼德拉的成绩是出类拔革的。可是,令他疑惑不解的是,在这种学校中学不到自己国家的真正历史。教科书里极力宣扬黑人民族是无能的,他们需要白人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来拯(zhěnɡ)救,并且,教科书还极力否认南非黑人是本地居民。
这些都令小曼德拉感到屈辱和愤怒,他常常把听来的先辈们英雄事迹讲给同伴们听。因为家里经常有各部落的酋长来办事,小曼德拉从他们的讲述中知道,南非就是黑人美丽的家园,而白人是从1652年荷兰人首次侵入这块土地才开始出现的。他们历数白人的暴行和劣(liè)迹,咒骂这些可恶的魔鬼,祈求上天能够刮一阵风把他们席卷而去。
这里的生活是富足安详的,慈爱的荣欣巴塔又教给小曼德拉许多做人的道理,让他明白作为一个黑人对民族应负的责任。在这令人满意的环境中,小曼德拉健康地成长着,丧失父爱以及别离母亲的伤口渐渐愈(yù)合了。
荣欣巴塔的儿子贾斯提斯更是小曼德拉的知心朋友。他比曼德拉大四岁,个头大,英俊潇酒,曼德拉非常欣赏他。两人很快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亲密的友情温暖了小曼德拉那颗童稚(zhì)的心。
平静的生活往往让人漠视时间的流逝,而无情的时光总能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转眼间,曼德拉已由一个小孩子变成了大男孩,这一年,他16岁了。他的个头变高了,嗓音变粗了,胳膊有力了,心思复杂了。
16岁,在黑人部落里是个重要的年龄。它意味着一个男孩变成了一个男人,成熟了,有责任了,也有支配自己的权力了。部落里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仪式,来庆贺他们的成年。
庆贺他们成年的盛会开始了。人们致欢庆辞,又是唱歌,又是跳舞。他们都领到了自己的礼物。在这欢乐的时刻,曼德拉的心陶醉了,他似乎看到了美丽的明天,看到了自己锦绣前程。
庆祝会的最后,大酋长的侄子梅里吉利酋长的发言,终生萦绕萦绕(yínɡ):回旋往复;曲折环绕。)在曼德拉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