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5297000000025

第25章 明英宗——“俘虏”皇帝朱祁镇(3)

太监专权王振是明英宗朱祁镇正统朝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伊始,规定内官不许习字,只供洒扫驱使。又令宦官不许干政,违者斩,并铸铁牌立于宫门之侧。终洪武一朝,无宦官干政的现象。永乐朝情势为之一变。靖难之役时,大批宦官投奔明成祖朱棣,报告朝中虚实,为明成祖朱棣夺取江山立有功绩,明成祖朱棣因此信任宦官,允许太监读书习字,逐渐委以重任,但仍未有专权现象。王振之所以得宠,与其是东宫旧人的身份很有关系,因为“出入起居之际,音声笑貌,日接于耳目,其小善小信,皆足以固结君心。”不仅仅是王振,之后的刘瑾、魏忠贤都是这种情况。

明成祖朱棣晚年,下过一道诏令,允许有子嗣的学官,在自愿接受阉割手续后,进宫内当差,教宦官、宫女读书识字。王振就是那个时候进宫的。王振在内书堂当了一阵教习后,就被派去侍候东宫太子朱祁镇。

王振为人狡猾,很快就赢得明英宗朱祁镇的欢心。明英宗朱祁镇尊称他为“先生”。张太后对这个“先生”早有警觉。明英宗朱祁镇刚当皇帝时,张太后把他叫到自己身旁,并叫人将王振唤来。她当着朱祁镇的面,正言厉色地斥责王振:“你侍候皇帝起居,有很多不讲规矩的地方,今天我要赐你一死!”环卫在张太后周围的女官立刻上前,将刀架到俯伏在地的王振的脖子上。明英宗朱祁镇赶忙跪到祖母面前为王振说情。张太后这次饶过了王振,但一再叮咛明英宗朱祁镇:“皇帝年纪还小,还不知道这种人对家国的危害。我听皇帝说的情,放过王振。此后,不能够让他干预国家大事!”

张太后在世时,王振有所忌惮,张太后一去世,王振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劣根性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宦官干预朝政,酿成祸乱,曾在皇宫门上挂一块铁牌,上面铸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11个大字。王振却公然叫人将这块铁牌摘掉。

明英宗朱祁镇在皇宫设宴招待百官,按惯例,宦官身份的王振是不能参加的。王振却敢于大发雷霆,说道:“我就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为什么不能在宴会上占一个席位!”明英宗朱祁镇听到别人转告这句话,连忙派人补请他。王振从东华门步入宴会场地,百官都得向他行拜见礼。

明英宗朱祁镇对王振信任有加,礼遇甚隆。明英宗朱祁镇在给王振的敕书中说:“朕自在春宫,至登大位,几二十年。尔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正言忠告,裨益实多。”这封敕书的感情是真挚的,明英宗朱祁镇从小和王振在一起,王振又能替他处理冗杂的政务,使明英宗朱祁镇对王振不仅信任,而且依赖。可叹的是,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对导致一系列灾祸的大太监王振却念念不忘,下诏公祭王公公,招魂厚葬,并把王振从前主持修建的宏壮伟丽的智化寺专门用来祭祀王振,亲题巨匾,以“精忠”二字对王公公“盖棺论定”。

土木堡一役,王振不知所终,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北居一年,当时景泰皇帝朱祁钰已经坐稳皇位,不想派人迎回明英宗朱祁镇,对从瓦剌迎回朱祁镇的建议极为冷淡,多次从中作梗。

二次登基明代宗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十五日,在众大臣的不断建议下,明朝开始对也先刻意结纳,在漠北整整过了一年俘虏生活的明英宗朱祁镇被送回北京。但是,回到北京后,明英宗朱祁镇很失望地发现,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短暂而简单的仪式之后,朱祁钰令其哥哥、已被视为太上皇的朱祁镇入居南宫(今北京南池子缎库胡同内),实际上是将其软禁。即便如此,景泰帝朱祁钰还是不放心,他将南宫的大门上锁并灌铅,加派锦衣卫看守,食物由一个小洞递入,就是这点食物有时还被克扣,明英宗朱祁镇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一些女红,派人带出去变卖了以补家用,有时还要靠娘家贴补一些。景泰帝朱祁钰为了避免有人与明英宗朱祁镇联系,还派人将南宫的树木全部伐光。明英宗朱祁镇就在惊恐与饥饿中度过了7年的软禁生活。

偏偏事情很具戏剧性,也是朱祁镇命中有第二次当皇帝的运气。明代宗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六夜晚,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乘景泰皇帝朱祁钰得重病之机,潜入南宫,夺门出宫,帮助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希望成功后能够飞黄腾达,史称“南宫复辟”,或称“夺门之变”。其时,景泰帝朱祁钰正在后宫梳洗,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得瘫倒在地,心知一切都已经完了。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他的弟弟、景泰皇帝朱祁钰在一个月后就病死了。明英宗朱祁镇以亲王之礼将他葬在了北京西山,由此便使明代宗朱祁钰和下落不明的明惠帝朱允炆一样,成为明朝历史上两位仅有的未能埋葬在皇家陵园的皇帝。

在石亨和曹吉祥的极力劝说下,明英宗朱祁镇以谋逆罪冤杀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大学士王文等人。当时,因明代宗朱祁钰被废而受株连的人很多,除于谦、王文外,还有不少在朝官吏和妃嫔家族以及朱祁钰信用的太监等。

整顿朝纲由于明代宗朱祁钰被废,于谦等人被杀,景泰时期的点滴改革也被废除,政权又一次把持在宦官邪党手中,明朝更加积弱。石亨因拥立有功,受到明英宗朱祁镇的重用和赏赐,由武清侯升为忠国公,食禄1500石。从此,明英宗朱祁镇对石亨言听计从,让其掌握京军。石亨借机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石亨的侄子石彪英勇善战,想要谋取大同守备的要职,这样就可以和石亨内外结合,遥相呼应。也许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明英宗朱祁镇渐渐成熟起来,看到石、徐、曹等人的所作所为,终于慢慢地意识到,这帮“功臣”原是奸诈险恶之徒,不可久留。

明英宗朱祁镇本来对石亨的专横已经有所不满和不安。其间,明英宗朱祁镇还不太忍心对石亨下手,就问阁臣李贤说:“石亨有夺门之功,我怎么处理他呢?”

李贤回禀道:“天位本来就是陛下您的,称‘迎驾’则可,如何称‘夺门’,‘夺’则不顺,何‘夺’之有?彼时,万一石亨等人谋泄,不知陛下有多么危险!如果当时石亨等人不为贪功行仓猝之事,郕王(景帝)死后,大臣们仍会奉您平安复位。”

一席话,说得明英宗朱祁镇边连点头,石亨的命运,也就注定要挨刀了。

不久之后,明英宗朱祁镇将石彪逮捕下狱。后来又罢去石亨的职权。次年,石亨因事被诏捕入狱,籍没家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石亨瘐死。什么是瘐死呢?瘐死是指在监狱中因疾病、饥饿、折磨等原因而非正常死亡。随后,石彪亦被诛,权臣石氏的权势倾刻间烟消云散。有人认为石氏虽然作恶多端,但罪不至死。但石氏之败,为明英宗朱祁镇去了心头之患。

明英宗朱祁镇一方面巩固皇权,整顿朝纲。同时,明英宗朱祁镇又重用李贤、王翱等贤臣,减免各地百姓的赋役,发展经济。因而从总体上看,天顺年间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政治与正统年间相比,也要清明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明英宗朱祁镇也可算是一位仁君。

由于明英宗朱祁镇过于宠信宦官,忠奸不分,才导致自己贸然出征,沦为阶下囚,命运可谓是一波三折。也许是一年难熬的俘虏生活,再加上南宫六年又五个月的煎熬,使明英宗朱祁镇尝遍了人世间福祸相交的沧桑。所以,明英宗朱祁镇在复位之后,曾做了几件为史家赞为“盛德之事,可法后世”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