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5297000000015

第15章 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3)

李景隆是开国元勋李文忠之子,不过是个膏粱子弟,未尝习兵见阵。朱棣出兵永平,诱李景隆攻北平,而以世子留守北平,戒其坚守勿战。朱棣打败永平守军,进击大宁,勾结兀良哈三卫渠长,挟迫宁王与之结成联盟。李景隆攻北平不克,背后又有朱棣回军杀来,一战而败,退走德州。明惠帝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夏,双方再战于白沟河。白沟河流经华北平原,在保定与涿县之间。李景隆合兵六十万列阵以待。第一天战斗十分激烈,直至深夜,双方才各自收军。这一仗燕军损失很大,朱棣在深夜混乱中竟迷失了方向,下马辨别水流才找到归途。第二天再战,朝延军队气势更盛。朱棣坐骑三次被创,弓矢皆尽,剑锋折缺,马又却步不前,几乎被朝延军队射及。双方鏖战,天已过午。忽然一阵大风,将朝延军队大将旗折断,军阵为之震动。朱棣带劲骑绕到敌后袭击,反败为胜,朝延军队大溃,被斩首及溺死者十余万,横尸百余里。李景隆单骑走德州。燕军又破德州,围济南。山东参政铁铉坚守济南,三月不克,朱棣暂时退师。

于是,朝廷命左都督盛庸为大将军,再次率兵北伐。朱棣佯称攻辽东,发兵攻打沧州。沧州陷落。燕军再经临清、馆陶、大名,至于东昌,与盛庸、铁铉所率主力相遇。双方大战,燕将张玉战死,燕王朱棣挺身短兵接战,有几次处境十分危险。燕军大败,被擒斩万余人,燕王独以一人殿后,赖二子朱高煦带兵营救,始免于难。不久两军再战于夹河,朝延军队大败。一个月后,两军再战于藁城。燕军再次乘风击败官军,斩首六万余级,擒其骁将,获其军资。

自朱棣举兵以来,已经三年了,燕军所克城邑,兵去后又为朝延军队所据,所得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双方处于僵持状态。这时有一批被罢斥的宦官从南京来投奔燕王。他们向朱棣透露了南京布防的情况,说南京空虚可取。朱棣决心迅速了结这场战争,“临江一决,不复反顾!”

不过,朱棣撇下山东,径直南下,实属铤而走险。南北朝时,以北魏的国力和太武帝之雄才大略,在击破刘宋黄河一线之军后,长驱江淮,兵临瓜步,饮马长江,也未敢渡江以争江南。朱棣的这种战术也只能在那时特殊的形势下才有可能成功。自明初朱元璋杀功臣后,明廷已无堪与朱棣相匹敌的将才,所以朱棣南下才有恃无恐。其次,“靖难之役”在那个时代的观念中,纯属一家一姓内部之争,所以建文帝朱允炆虽一再下诏“勤王”,但真正勤王者少,而归顺燕军者多。不然,朱棣孤军南下,建文帝朱允炆只需坚守金陵,坐待四方勤王之师会合,山东方面则截断燕军的补给线和退路,那样的话,朱棣处境势必极其危险。因此,换上另一人,换上另一种背景,则断不敢冒险采取这种战术,置山东于不顾。

明惠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麾师南下,由馆陶渡河,循徐州,与朝延军队大战于齐眉山下(在今凤阳灵璧西南)。不料朝延军队连连获胜,燕军几员大将相继战死。朱棣下令有进无退,麾军继续前进。燕军下泗州,克盱眙,循扬州,驻军江北。然后,朱棣凭藉大江麾师强渡。谷王朱橞、李景隆开南京金川门迎降,朱棣率师进入南京,建文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明惠帝建文四年六月己巳,朱棣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然后,朱棣以次年为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从此,朱棣开始了他22年的皇帝统治生涯。

生平最痛心之事

三子争夺太子位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被立为燕王世子。朱高炽也是个书生,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走路都得需要有个人搀扶。一生嗜武的明成祖并不太喜欢这个儿子。

燕王起兵造反后,命朱高炽留守北京。前边的文章中曾经讲过,曹国公李景隆曾纠集50万大军围攻北平。在这次战役中,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挡住了朝廷50万大军,保住了北平。对整个战争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最耀眼的一笔。在这场战斗中,建文帝曾写信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以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到燕王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

由于朱高炽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经常留在后方。因此,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朱高煦与燕王朱棣颇有几分相像,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朱高煦曾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际,朱棣也曾许愿说“你大哥多病,将来皇位必将是你的”。听了这话,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整个靖难之役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明太祖亲自为自己选择的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在封建社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颇似自己,朱棣经常率兵四处征战,朱高炽则留守北平。朱高煦随父出征,充任前锋,屡立战功。白沟河之战中,朱棣被瞿能父子紧紧追赶,情势危急万分。这时朱高煦领数千精兵赶到,奋勇厮杀,才使朱棣脱离险境。东昌大战,燕军朝延军队击溃,又是朱高煦率军奋力抵抗,击退了朝延军队。正是由于朱高煦这几次在关键时刻挽救了朱棣的性命,扭转了不利的战局,为朱棣夺得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朱棣认为三子之中只有朱高煦最像自己。因此,朱高煦更加受到朱棣的钟爱。

明惠帝建文三年(公地1401年),朱棣差点中计杀掉朱高炽。原来,不但朱高煦对世子的位置虎视眈眈,而且朱高燧也暗中勾结太监高俨,监视朱高炽的一举一动,多次在成祖朱棣面前陷害朱高炽。方孝孺得知了这种情况,使用反间计,劝说建文帝朱允炆派人送给燕世子朱高炽玺书,劝诱他依附朝廷。高俨探知这件事,偷偷向朱棣密报,说世子要私通朝廷。朱棣将信将疑,征询朱高煦的意见。朱高煦趁机在朱棣面前诋毁其兄,说朱高炽本来就与建文帝朱允炆关系很好。幸好朱高炽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没有开启信封,直接命人将书信交给朱棣。朱棣看到书信,才幡然醒悟,暗叹自己几乎误杀世子。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是建文朝的反间计,其实也反映了朱棣三个儿子之间的明争暗斗。

明惠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在渡过长江之前,曾经向朱高煦暗示过朱高炽体弱多病,事成之后有意立朱高煦为太子。就成祖朱棣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尽管如此,明成祖朱棣最终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这主要是由于明朝的内阁制度和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帝王,而且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废之无名。还有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明成祖朱棣,成祖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立朱高炽为皇太子。

汉王朱高煦的封地在云南,但他不肯就藩,以军功向成祖朱棣表白,并说“我何罪,斥万里”。成祖也没有办法,只好让他留在自己身边。朱高煦为了便于监视朱高炽的举动,向成祖请求让他的儿子去南京,成祖也答应了。朱高煦还请求增加护卫,成祖也同意了。

明成祖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朱棣将朱高煦的封地改在山东的青州,但他还是不愿意就藩。因为朱高煦知道,离开京城,离开成祖的身边,自己谋取太子位置就会更加困难。因此,朱高煦千方百计寻找借口,拖延时间。朱高煦先是进谗言使得立储的第一功臣解缙遭到贬黜,几年之后惨遭杀害,然后私养了许多武士图谋不轨,好在杨士奇、徐皇后说服了朱棣削,夺了朱高煦的部分护卫,强令他就番乐安。

朱棣因为朱高煦在靖难之役时立有诸多战功,对他多有放任,但对他的一些违法犯纪的事情也有所耳闻。早在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朱棣就将汉王府的属官贬到交阯,以示警告。明成祖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朱高煦请求能留在南京。这时朱棣已经听说朱高煦的诸多不法事,将其训斥一通,拘禁在西华门内,打算废为庶人。太子朱高炽为之苦苦求情,朱棣才改变了想法,只是杀掉他身边的一些不法之徒,削去了他两个护卫。次年,朱棣将他改封乐安(今山东惠民)。这次朱高煦不敢迟缓,马上就藩。然而,朱高煦此后仍然在暗中等待时机,图谋夺嫡。

赵王朱高燧最为朱棣所喜爱。在被封赵王后不久,朱棣就命他驻守北京,掌管北京大小事务。明成祖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朱棣命朱高燧巡视西北边务,实际上是负责西北的军务。宦官黄俨以为有机可乘,勾结一些大臣,阿附朱高燧,参与到夺嫡的行列中。明成祖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朱棣发现了朱高燧的一些不法之事,将赵王府的长史杀掉,此后也不再信任他,北京改由皇太孙朱瞻基留守。朱高燧经过此事后,并没有放弃夺嫡的野心,只是更加隐蔽。

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明成祖身体偶尔不适,多日没有上朝。朱高燧认为时机已到,指使黄俨等人散布谣言,诋毁太子,制造舆论,说成祖有意废掉太子,将传位于赵王。朱高燧还勾结兴州后屯卫军高以正,制造伪诏,阴谋让宦官杨庆在成祖药中下毒,事成后掌管宫中符宝,发布伪诏,废掉太子,自立为皇帝。没想到,高以正将此事告诉了姻亲王瑜,请求他参与其中。王瑜畏罪,告发此事,并向成祖献上伪诏。成祖盛怒,将高以正等人全部处死,在右顺门亲自审问朱高燧。朱高燧吓得战战兢兢,不敢说话。仁厚的朱高炽在旁百般劝解,推说朱高燧并不知情,都是下人干的。在朱高炽的劝说下,成祖朱棣才没有严惩朱高燧。

由此可知,三子争夺皇位是朱棣最为痛心之事了。

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65岁的永乐皇帝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因此秘不发丧,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成祖的遗体装入棺材中,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皇帝也再没有说话,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明延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千秋功过

削废诸藩,巩固边疆;“诛十族”、“瓜蔓抄”

削废诸藩,巩固边疆虽然明成祖朱棣对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决定不满,但当他自己执政后也认为藩王势力太盛,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因此决定削藩。但朱棣不像朱允炆那样文弱与寡断,而是有威有谋,削藩有方:凭持重兵在手,将众藩王或迁南方,或废为庶人,分别解除了各藩王的兵权,使诸王的帝国之梦难圆。

朱棣亲自从官僚中选拔人才充当自己的顾问,协助办理政事。任命解缙、胡广、黄淮、杨士奇、杨荣等人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同时,又重用司礼监宦官,授予其“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官民隘事”等大权,使其与内阁的权势相抗衡,而最后的决断权属于皇帝。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又在洪武朝“锦衣卫”之外,另设“东厂”,由亲信宦官统领,专事侦缉、搜捕、惩办所谓“妖人”、“叛逆”、“大奸恶”。

朱棣即位后,为了巩固中央政权,发展经济,明成祖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命刑部侍郎金纯与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以畅通运道,缩短南北漕运的路程,确保水路运输正常。当年七月,会通河故道浚成,南方漕船再不用远涉渤海,由会通河可直达北京各地,会通河成为当时国家经济的大动脉。

朱棣长期镇守北京,深知北京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视北京为龙兴之地。即位之初,朱棣仍以南京为京师,不过早有迁都北京的打算。但朱棣并非是贪恋王府旧地,更多的是考虑到如何加强北方的边防。明成祖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征调工匠、民夫百万人,开始修建北京城及其宫殿,做迁都的准备工作。

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北京的经济得到了繁荣,疏通的运河保证了粮食的运输,北京周边的军事防御力量也得到了加强等,这些前期措施使得迁都北京水到渠成。明成祖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一月,朱棣公布了迁都的想法,自然得到了朝臣的一致拥护。明成祖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至十八年基本完工,前后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历时十四年的工程结束后,迁都准备就绪,朱棣下诏正式迁都北京,改称京师,以南京为留都,同样设立一套政府机构,但诸司印信全都移至北京,北京从此成为明朝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