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读点经济学
5293600000042

第42章 恋爱中的经济学(3)

关系是营造出来的。同样的事情,有人着急上火,口不择言,有人则不急不躁,言语稳重,最后结果就大相径庭。话语如同一把利刃,可以伐木也可以伤人,就看操持者怎么使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每个人都喜欢听那美酒一样的良言,为什么不对别人也说出美好的语言呢?注意说话的方式,把难说的话说得好听,才是真正有素养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彼此的关系维护的更好。

恋爱与婚姻应该抛开权力、低位等等的局限,如果你完不成身份的转换,那就无疑要面对失败的婚姻。

阿尔贝托和维多利亚女王夫妻相处和睦,但是也有不愉快的时候,原因就在于妻子是女王的缘故。

有一天晚上,皇宫举行盛大宴会,女王忙于接见贵族王公,却把他的丈夫冷落在一边。阿尔贝托很生气,就悄悄回到卧室。不久,有人敲门,房间里的人很冷静地问:“谁·”

敲门的人昂然答道:“女王。”

门没有开,房间里没有一点动静。女王只得再敲门。房里的人又问:“谁·”

女王和气地说:“维多利亚。”

可是,门依然紧闭。女王气极了,想不到以英国女王之尊,竟然还敲不开一扇房门。她带着愤愤的心情走开了。可是走了一半,想了想还是回去,于是又重新敲门,里面仍然冷静地问:“谁·”

敲门人轻声地说:“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夫妻间斗嘴就像是博弈,有些时候不妨先退一步,自己软下来,对方也就不好再计较下去。在独木桥上相遇,总要有一个先退下来,不然就会两败俱伤。感情也是如此,适当的忍让,才是维系感情的良药。

社会是变化的,目下层出不穷的第三者、闪婚闪离事件,都说明了感情的脆弱。如果希望感情历经日久洗礼仍温馨如故,就需要对彼此错一点信任和支持。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新婚夫妇生活非常贫困,往往要靠亲友的接济才能活下去。一天,丈夫对妻子说:“亲爱的,我要离开家了。我要去很远的地方找一份工作,直到我有条件给你一种舒适体面的生活才会回来。我不知到会去多久,我只求你一件事,等着我,我不在的时候要对我忠诚,我也会对你忠诚的。”

很多天后,男人来到一个正在招工的庄园,他被录用了。他要老板答应他一个请求:“请允许我在这里想干多久就多久,当我觉得应该离开的时候,您就要放我走。我平时不想支取报酬,请您将我的工资存在我的账户里,在我离开的那天,您在把我挣的钱给我。”双方达成协议。

年轻人在那里一工作就是20年,中间没有休假。忽然有一天,似乎听到的神的召唤似的,于是他对老板说:“我想拿回我的钱,我要回家了。”老板说:“好吧,我们有协议,我会照协议办的。不过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我给你钱,你走人;要么我给你三条忠告,不给你钱,然后你走人。你好好想想再给我答复。”

他想了两天,然后找到老板说:“我想要你那三条忠告。”老板提醒说:“如果给你忠告,我就不给你钱了。”年轻人坚持说:“我想要忠告。”于是老板给了他“三条忠告”:第一,永远不要走捷径。便捷而陌生的道路可能要了你的命。第二,永远不要对可能是坏事的事情好奇,否则也会要了你的命。第三,永远不要在仇恨和痛苦的时候作决定,否则你以后一生会后悔的。老板接着说:“这里有三个面包,两个给你路上吃,另一个等你回家后和妻子一起吃吧。”

在远离自己深爱的妻子和家庭20年后,男人踏上了回家的路。一天后,他遇到了一个人,那人问他:“你去哪里?”他回答:“我要去一个沿着这条路要走20多天的地方。”那人说:“这条路太远了,我认识一条捷径,几天就能到。”他高兴极了,正准备走捷径的时候,想起老板的第一条忠告,他回到了原来的路上。后来,他得知那个人让他走的所谓捷径完全是个圈套。

几天后,他走累了,发现路边有家旅馆,他打算住一夜,付过房钱后他躺下睡了。睡梦中他被声惨叫惊醒,他跳了起来,正想开门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但他想起了第二条忠告,于是回到床上继续睡觉。起床后吃完早饭,店主问他是否听到了叫声,他说听到了,店主问:“您不好奇吗?”他回答说不好奇。店主说:“您是第一个活着从这里出去的客人。我的独子有疯病,他经常大声叫着引客人出来,然后将他杀死埋掉。”

他接着赶路,终于在一天的黄昏时分,远远望见了自己的小屋。屋里的烟囱正冒着炊烟,还依稀可以看见妻子的身影,虽然天色昏暗,但他依然看清了妻子不是一个,还有一个男子伏在她的膝头,她抚摸着他的头发。看到这一幕,他的内心充满仇恨和痛苦,他想跑过去杀了他们,他深吸一口气,快步走了过去,这时他想起了第三条忠告,于是停下来,决定在原地露宿一晚,第二天再做决定。

天亮后,已恢复冷静的他对自己说:“我不能杀死我的妻子,我要回到老板那里,求他收留我,在这之前,我想告诉我的妻子我始终忠于她。”他走到家门口敲了敲门,妻子打开门,认出了他,扑到他的怀里,紧紧的抱住了他。他想把妻子推开,但没有做到。他眼含泪水对妻子说:“我对你是忠诚的,可你背叛了我。”妻子吃惊的说:“什么?我从未背叛过你,我等了你20年。”他说:“那么昨天下午你爱抚的那个男人是谁?”妻子说:“那是我们的儿子。你走的时候我刚刚怀孕,今年他已经20岁了。”丈夫走进家门,拥抱了自己的儿子。在妻子忙着做晚饭的时候,他给儿子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一家人坐下来一起吃面包,他把老板送的面包掰开,发现里面有一沓钱——那是他20年辛辛苦苦劳动得来的工钱。

不要轻信别人的言语,你的眼睛所看到的事实也有虚假。你的爱人是你在世界上最亲的人,也是爱你和你爱的人,他们用尽全部的爱来关心你、保护你还唯恐不够,他们宁愿用自身遭受痛苦的代价来换取你的平安,他们宁愿用自身的辛苦来为你换取幸福,不要为了一时的传言或者自己的猜疑而怀疑你的爱人,亲人之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这种信任,是建立在血脉的纽带上的不可断绝的信心,如果你连自己的爱人都不信任,那么这个世界上能够还有什么人你能够相信,你能够依赖呢?

信任你的爱人,不是简单的表现在言语上、行动中,这种信任给予一种浓厚的亲情,是不可替代不可更改的。这种信任有可能是表现为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有力的握手。

爱情就像是一场长期的博弈,联系在一起的两方就这样一辈子要相互影响。如果想要将感情永远保鲜,就请收起自己的架子与脾气,多一点忍耐、多一点信任,用心经营你的感情,必将收获真情的硕果。

恋爱公式,请画上不等号

如果也可以给爱情计算一下左边右边,列出一个等式的话,请将等号上画一条斜线,因为爱情从来都是不平等的。不是你付出多,就是对方付出的更多。付出的越多、爱的就越深。爱情是个不等式,关键是不要刻意追求平等,只要爱的投入,就不要斤斤计较。

有一位王子,爱上了一位女子,这位女子一无所有,没有美貌,没有钱财,并且还是奴隶,但这位王子是那么地爱她,毫不鄙视她,而且愿意为她舍弃一切,付出一切。

这位王子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放弃了王子的身份,选择做了奴仆,来到这位女子身边,他要告诉她,她应该去追求的,他亲自鼓励她,希望她有追求自由与幸福的勇气,他付出自己的生命只为要赎得他心爱女子的自由。

他为她死在了咯咯他的山上。

但是,这位女子起初的时候并不爱他,也不理会他的爱,她甘心地做着奴隶,也不明白他讲述的自由,她就是那么不在乎地活着,就那样看着那位深爱她的他,默默地,为她忍受了所有的羞辱与痛苦,毫无怨言地登上了咯咯他,用自己的命赎了她的自由。

终于,有那么一天,她开始懂得了他的爱,明白了他用生命为她换来的自由,她开始去追求,去改变自己做奴隶的习性,她开始去爱他,去明白他,她理解了他为她所忍受的一切,所付出的生命.......

她不再做奴隶,她按照他喜悦的她,所盼望她的样子去生活,她懂得了他牺牲的爱,她不再为自己活,她为了他,要活出最漂亮的生命!

但这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这位王子最后复活了,他亲自带领他深爱的女子,克服一切艰辛困难,走尽一切当走的路,回到他父亲的国度,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是全世界最真挚,最美好,最伟大,最浪漫的爱情!这是流传在基督教牧师中的爱情故事。

爱情方面,付出的和回报的,往往总是不会让你满意的。你爱他爱得很多,为他可以去做任何事,可他却心不领神不会。你对他可能只付出了一点点,而他却愿意为你去死。也许他爱你爱得疯狂,反而你却毫无感觉。爱一个人,是没什么理由的。也许你是一个美丽的人,因为你的美丽,你的要求也许很高,你理想中的人也许很难得到;也许你不美丽,你的要求也许不会太高,反而容易结良缘。幸福往往就落在他们身上,一个瘦高个和一个矮胖个,粗大型和小巧型,皮肤白腻和黑壮型,这样的组合比所谓的郎才女貌更加稳定,更加安全。每个人的身上总会有些特殊的东西,在别人看来无所谓,只有在爱他的那个人眼里才会有感觉。爱情本来就是不等式,何苦去追求平等呢?

换句话说,如果一切都扯平,那么听起来就不像是爱情,而像是做生意了。爱情的美丽正在于付出,如果能够用自己的付出换来对方的成就,那么为什么不默默地做一个在台后支持的人呢?

电影《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纳什早年就作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1947年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并研究数学。这个“神秘的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天才“并没有上预备班的经历,也没有遗产或富足的亲戚资助他进入“常春藤盟校”。优雅的社会交际他根本不屑一顾,上课也提不起什么兴致。他整天沉迷着的只是一件事:寻找一个真正有创意的理论。他深信这才是他应该从事的事情。

普林斯顿的数学系竞争十分激烈。一个晚上他与一些同学在当地酒吧娱乐,当时他们对一个热情的金发碧眼女人的反应引发了他的灵感。当纳什观察着这些竞争对手时,常常在他脑海里酝酿的想法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弈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个已经被人们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变得陈旧过时了,纳什的生活也从此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