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心仪天地
5291600000030

第30章 人过留迹(14)

在华山之巅,俯瞰尘寰,我们感受着中国故乡的不凡。这里放射着中华光芒,这里闪耀着华夏辉泽!这里的神魂吸引着我们,召唤着我们,召唤和吸引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尧舜传人。

2005年8月30日至9月2日

乔忠延创作历程

郭平

纵观乔忠延的创作历程,可以借用一句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少年时期,由于作文得到表扬,在他心底埋下了一颗写作的种子。这颗种子本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破土而出,日渐茁壮,然而,时局的动乱却将其深掩厚土,难以露头。所幸,进入新时期,埋藏深久的种子终于破土成芽,而且长势勃发,成为文坛的一枝红杏。不过,谈及他的创作之路,需要反观他的生活工作历程。

人生旅程

1950年12月6日,农历十月二十七日,乔忠延降生于山西省临汾县(现为临汾市尧都区)城居村。城居村是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公元308年刘渊皇帝在那里建都,都城中有他的金銮宝殿,后遗名金殿镇。城居村紧邻金殿镇,是先前皇亲国舅的居所。因而,城居应是城市居民的别称。但是,历史的辉煌随着岁月的风云去远了,诞生在城居村的乔忠延只是一个农家子弟,这就决定了他脚下的道路将会一波三折,颇多艰辛。这条艰辛的道路可以划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1、单纯人生(1950-1964年)

那时,他叫乔宗彦,是父亲为他取的名字。现在回过头去看,这个名字很有意趣。彦是有才德的人,宗自然是祖上的厚望。宗彦岂不是望子成才,成为一个才德双全的人?可惜后来改了,改成现在这名字。自乔忠延出生到读初中二年级,是他生命中单纯上进的天真岁月。虽然这一时期世事给了人们很多的甘苦,但对于乔忠延来说是幸运的。因为品尝那些甘苦是每个人都要共同承受的,这也就使那甘苦淡渺了许多。而乔忠延的幸运却不是每一个同龄人都可以享有的。他四岁的时候,父亲乔宏通过考试当上了教师,教师虽不是什么让人眼红的差事,却可以天天接触知识。每个周末,从外村归来的父亲总要过问一下他的学习。时常,还把将要学习的课程提前教给他,在课堂上他自然驾轻就熟,学得十分轻松,博得了老师的青睐,同学们对他也刮目相看。学习的荣誉激励他好学上进。另一件让乔忠延印象极深的事情是,父亲给他买了一套《历史人物丛书》,其中有《郑成功》、《文天祥》等,他在小学三年级时便开始读这些书,感受这些英雄豪杰的志向和作为,不知不觉立定了奋发有为的理想。他不仅努力学习,也热爱劳动。大跃进时期,几乎每学期的一半时间都是劳动。无论是摘棉花、掰棒子,还是除杂草、捡麦穗,他都卖力地去干。不仅白天劳动,有时晚上还要和大人一样挑灯苦战,以应付人民公社领导的下田视察。当然,那时他以为这是给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从不曾想到这将会成为日后成名作的素材(《童话岁月》)。

这一时期对乔忠延写作关系至殷的有两件事。一件是小学三年级期中会考,他的作文《记一次秋收劳动》拔了头名,在全公社各个学校传阅。另一件是初中入学考试,他的作文《考试前一天》又获高分,使他顺利进入重点学校临汾三中。这两件事概源于一件事,那就是父亲的一次作文辅导。父亲给他讲的是如何写好劳动,而考试时作文题正好是《记一次秋收劳动》,这便使他如鱼得水,写得格外顺手。显然这次作文的成功不是他独立思考的结果,多是父亲的思想流泻于他的笔下,可是,成绩是他的,荣誉是他的。为此他得到了极大的鼓励,作文的兴趣油然而生。从此下力气去写每篇作文,作文成了他功课的强项。这样,也就有了初考作文的良好成绩。

乔忠延就是这样在好学上进的状态中步入初中,继续奋发进取的。

2、困顿人生(1964-1978年)

按说,学生时期不挑家庭的担子,要品尝世事的艰辛为时过早,乔忠延应该一门心思长进学业。然而,那时突出政治的声浪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心境。天真的乔忠延戴着红领巾上了中学,他渴慕着在摘下红领巾的时候戴上团徽,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初一时他便递交了入团申请书,首批没有被批准,却没有影响他的情绪。因为班上的团员寥寥无几,也就是班主席及学习班长。到了初二,乔忠延有些沉郁了。原因是发展的团员多了,而且不少人都是落于他后的,他很纳闷。起先是更为努力的学习,不断为班集体做好事。班上种菜,他和同学挑水浇田。禾苗弱黄,他穿大街过小巷提筐拾粪。他以为品学兼优,就可以成为一名团员。然而,冷酷的事实给了他冷酷地打击,又一批同学入团了,他仍然被拒之门外。他迷茫了,消沉了,对于曾经热望的理想开始困顿了。他当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20年后,他们班的同学聚会,他才知道自己是首批就被列入发展对象的,可是一外调,问题来了,父亲的主管部门教育局怀疑他祖父去了台湾。这在当时是很大的政治问题,谁敢冒风险来接收这样一个学生入团?因而,乔忠延的政治进步必然搁浅。

如果祖父的去向仅仅影响乔忠延的政治进步还在其次,很快这种影响就主宰了他的生活和工作,他失去了常人的很多权利。

初中毕业正要中考,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政治的激情将岁月燃烧到了沸点。热血学子更是热血沸腾。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戴上红卫兵袖章接见学生,九州学子都热望涌入那个激情澎湃的组织。一夜之间,校园里的学生都戴上了那个火红的袖章,乔忠延却与之无缘。不仅如此,因了祖父的问题,他还被打入黑七类之列,终日要面对一张张盛气凌人的冷脸。尽管如此,他还是紧步那阵政治狂热,留下的深刻纪念便是现在这名字。当出身好的同学以大串联的名义坐火车上北京,下广州的时候,他被剩夺了坐车的权利,只能步行去延安,美名曰:长征”。就在去延安的途中,循着同学们改名卫东、红卫的热浪,乔宗彦变成了现在这个政治刻痕极深的乔忠延。

两年后,乔忠延和其他农村同学一样,消散了升学的希望,全部回到乡下。他荷锄躬耕,用汗水去滋润禾苗的成长。工余写些台词唱腔,成了村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一员,专事节目台词的编写。那些充斥着政治口号的“作品”居然无意间为他搭好了跳板,使他进入村校,成了一位民办教师。为人师表,他受宠若惊,发愤地提高自己,尽职尽力地教好学生。他研习教学,担负了大量的观摩教学任务,而且着手撰写教学经验。仅仅三年便成了当时全县教师的佼佼者,幸运很快来临了。民办教师有了转正指标,教育局指名他在转正之列。同时不幸也降临了,乔忠延非但没有转正,而且还因了祖父的政治问题受到许多责难。

面对责难,乔忠延心灰意懒,只好依凭良知用真挚去教诲无辜的农家子弟。真没想到困顿之中,他写的那些教学经验帮了他的大忙,公社借调他去当秘书,写公文。1976年,当民办教师转正的指标再度下来时,已不在民办教师岗位的他居然转正了。这时候,又一种幸运接踵而来,上级要搞双突,即突击入党,突击提干。公社领导很赏识他的才干,填表上报了。这是进入领导层的关键机遇,也是改变他生存状况的极好时机,他很是兴奋。然而,不等他笑出声来,便遭受到意想不到地打击,他被刷掉了。原因当然还是因为祖父。

十多年中,乔忠延深陷泥沼步履艰难,拔步前进难见天日,他的眼中满是迷蒙与困惑。为什么现实总是悖逆于他的良知和意愿?为什么热情地付出得到的总是冷酷地排斥和打击?他无法搞清,只能默默地承受。

3、复合人生(1978-2000年)

这一时期,乔忠延由公社调入教育局,后又调入市政府,担任副秘书长,继而组建文物旅游外事局并兼任局长。其间他的政绩主要为两点:一是主管文秘工作,编制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撰写实施相关公文,推进了社会进步;二是主持修复了一度被大火焚为废墟的尧庙,启动了临汾的旅游业发展,亮出了尧文化的旗帜。由于他社会地位的改变,整个家庭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困居农村的家属子女也进入城市。更为让人关注的改变是由于政局的变迁,那个始终让乔忠延一家受着政治牵连的祖父,在流落台湾四十年后却以台胞的身份叶落归根,回乡定居。这个曾经风雨飘摇的家庭,居然五世同堂了。这段时空,乔忠延是如何操持的呢?他基本把握了这么三个方面:

一是身心离合的矛盾消融。准确地说,乔忠延的复合人生应该从1974年10月进入公社算起,或者那可以算作准复合时期。尽管那时,他的精神天地还在受着政治风雨的摧折,但毕竟进入那么一个农村的权力机关,他的社会地位立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至少在他生活的村庄里不再受人歧视,甚至有人来仰仗他了。由社会最底层出来,挣脱非常人状态,进入指拨常人、左右广众的阶层,他有很大的不适应。按照平常的思维方式,断然无法生存。比如,当时全国普及大寨县,要群众战天斗地重新安排社会主义大好河山,这雄壮的口号与乡村饥寒的实情使他惶恐不安;比如,曾寄希望于粉碎四人帮以后世情的好转,但是,道德的急剧滑坡,使社会治安一度混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夜晚8时临汾街头即空无一人;比如,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后,粮食生产已成倍翻番,吃不饱饭的局面已经改变,但是还要再分,分光了集体的家当,从此所谓双层经营,只能是纸上空谈。生活在这种社会实际中的乔忠延,在政务机关要从政令大局出发,而走出机关却难以消解社会疑难,因而肢体与心灵发生了断裂,时不时会处于一种精神折磨之中。后来,消融这种身心离合矛盾的办法总算找到了,这就是:进入政府的他是身体的人、公务的人,而走出政府的他是心灵的人、自我的人。也就是他常说的话,在政府,我说话不代表个人;在外界,我说话不代表政府。

二是上下异体的角色转换。这一点从他1984年担任领导职务后表现得更为明显。对下级他是领导,要指拨安排;对上司,他是下级,要服从指派。这就不能用一种方式去应对不同方位。说白了是对上要有奴性,对下要有主性。没有奴性不合领导的口味,没有主性则无法主导工作。这实际上是社会对人的一种定规,或说是角色转换。在社会这个大范畴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都是社会复杂肌体的一个细胞。既然如此,便不能用一副面孔应对上下左右,必须适度转换,这正应了一个比方:社会是个大舞台,人生好比是演员。乔忠延是逐渐进入演员角色的,而且起初的体味、转换极为生涩困难,后来他给自己找到了支撑的理由,转换逐渐自如了。这理由是:职务不等于觉悟(也不等于水平),服从不等于佩服。他这么要求自己面对上级领导,也这么要求下级同事理解自己。基本做到了应酬自如,如鱼得水。

还需要提及的是,这种角色转换不仅在机关需要,而且在家庭亦然。1995年,乔忠延祖父从台湾归来定居,家中五世同堂。他正好是居中的一代。对爷爷来说,他是孙子,要行孝床前嘘寒问暖;对孙子来说,他是爷爷,要体贴关爱嬉笑教诲。只有不断地转换角色,才能维护家庭的温情暖意。乔忠延享受着五世同堂的荣耀,承担着五世同堂的负累。

三是外圆内方的古币人格。这或许应是上面两个阶段延续的结果。如果没有外圆的自由运转,乔忠延的生存状况及家庭状况很难说是什么样子;如果没有内方的自我把握,可以有乔忠延,但不会有成为作家的乔忠延。这种外圆内方的结构,正好相仿我国的古钱币。钱币自有其价值,虽然随着时光的推移,往昔的钱币已没有了购物的功能,但是其仍然承载着特定年代的历史信息,为此,乔忠延很欣赏古钱币的人格比喻。

4、本真人生(2000年-至今)

随着年龄的增大,社会的变化,尤其是乔忠延生命价值的逐渐展示,已没有必要再让精神领地负载更多的杂质了。自新世纪之后,一种新的生命开始了,乔忠延要使人格归真,回归到天真无邪的初生状况。而且,要用毕生的精力为人世的向真、向善、向美而呼吁,而奔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脱颖了,一个大化的生命正在展现。缘此,他放弃手中既有的人人垂青的权利,自甘清闲,偏居一隅,静心思考和写作。当然,也不断读书,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他正坚定不移走下去。

二、创作行迹

乔忠延的写作是从兴趣生发的。起初是写新闻报道,哼吟小诗,继而写小说、散文,后来因为两种原委他主事散文写作。一是1980年《人民日报》刊出他的作品《喜酒》,引起当地各界关注,认为写散文是他的强项;二是政务繁忙,留给他支配的时间有限,所以见缝插针的精短散文更适宜他写作。这以后,他坚持散文写作20余年,可以说在创作上他的最高成就是散文。迄今为至,他已结集出版了三个系列散文集:岁月系列——《童话岁月》、《豆蔻岁月》、《梦幻岁月》、《枯荣岁月》、《炎凉岁月》;尧都系列——《尧都沧桑》、《尧都人杰》、《尧都史鉴》、《尧都土话》、《尧都风光》;风景系列——《远去的风景》、《荒疏的风景》、《飘扬的风景》。新近又由山西古籍出版社推出了《乡村记忆》、东方出版中心推出了《万古乾坤》散文着作。

乔忠延的散文作品,曾在《中国作家》、《当代》、《中华散文》、《散文》、《散文·海外版》、《莽原》、《山西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种报刊杂志登载。《散文选刊》多次选载其作品,1990年即推出过《乔忠延作品特辑》。人民文学、百花文艺、花城等出版社选编出版的多种选本都选入他的散文作品。2003年,甘肃省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题,即选用其散文《打春》。

现分阶段介绍如下:

1、尝试阶段(1978-1979年)

这一阶段,乔忠延主要是工作之余进行新闻创作,偶尔写点小诗。1978年在《临汾报》刊发小诗《五届人大似春风》,用他的话说:那“五届人大似春风,吹得大地绿,吹得百花红”的句子,很难说是诗。但就这也给了他很大的鼓励,成为他继续写作的动力。1979年,他趁去《山西日报》社送新闻稿的机会,住在报社招待所,写了散文《糯米》,刊发在刚复刊不久的《山西农民报》。虽然这篇散文也带着明显的新闻痕迹,但首次在省级刊物发表文学作品无疑提高了他的创作勇气。

2、起步阶段(1980-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