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仁甫在40年的经商活动中,之所以能把儒商的精神核心——仁义诚信,融化在血液中,成为发自内心的理念,并指导一生的商业活动,是因为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这从他的言行、衣着、风度、学识、文笔、书法、爱好、交友、收藏等诸多方面均可看出。
渠仁甫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对他喜爱的书籍,均要圈点眉批,故而国学基础深厚。他爱读书,尤喜诗文;善书法,尤精小楷;喜收藏,富藏古籍、书画、碑帖;还能行医看病,是一位典型的传统文人。
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书法协会主席团成员、晋中市书协名誉主席、晋商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郭齐文先生看了他以工整小楷书写的读书笔记和手抄本后,甚为惊讶和感叹,在《晋商诗书画艺术》一书中写道:“我曾一页一页地徐徐翻阅过渠仁甫老先生的手笔,感触到的是其做学问的严谨、细致,试想,这种不知疲倦的吟读、抄写、求索、积累,是何等宏大的学问工程,若不是亲眼目睹这些遗存,真令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位晋商所为。我想,正是这种文化底蕴的积累和传承,成为支撑晋商延续辉煌的原因之一。”
渠仁甫喜吟诗、和诗,他的诗均为古体诗,有的表达志向、遭遇和心情,有的表达对故地、故人的怀念,有的描绘田园景色,有的是宽慰自己,有的是与老友和诗为乐。他有《四不若斋吟草》手钞本两册,可惜如今仅有少数散页可见。现摘录他晚年的几首诗作。
柯定础见访因赠以诗并索画
(一)
夙皆闻名久,于今始识荆。
精神龙马焕,志节雪霜清。
章草堪娱老,丹青寄雅情。
羡君跻大耋,视听倍聪明。
(二)
鹤发童颜叟,居然地上仙。
摄生无异术,节食与酣眠。
张旭书称圣,郑虔画比肩。
敢将新缣素,乞绘好林泉。
柯定础(1876-1963),名璜,号缘天野人,浙江黄岩人。曾任山西大学教授,山西图书博物馆馆长,著名书画家。渠仁甫与柯璜先生相互早有所闻,相互敬重,并早有书信往来,但从未见过面。这次柯璜先生来访,他俩老年相遇,异常高兴,随即赋诗以赠之。诗中赞扬柯璜先生的品德与身体,并以张旭的草书与郑虔的绘画比喻柯璜先生的书画成就。著名书法家赵铁山早年亦曾有诗称赞柯氏的草书“挥毫日万言,墨每需一斗。草法源芝旭,十已得八九”。
春日雨后
好雨当春过一犁,风微云敛晓烟迷。
村边高树笼轻雾,道上行人踏浅泥。
鸭泛浮光塘水漫,莺沾馀湿柳枝低。
田家处处欢声起,共道渐渐麦秀齐。
1953年春,渠仁甫据回祁县途中所见,作了这首《春日雨后》,描绘了新中国农村的田园美景。
述怀
殉名为烈士,逐利羞贪夫。
花月供清玩,诗书足自娱。
幽潜甘蠖屈,竭蹶笑凫趋。
淡泊明吾志,慿人诮古愚。
这首《述怀》诗是渠仁甫对自己一生“诗书自娱”、“淡泊名利”的写照。
终老
并门景物最宜人,僻巷幽居总是春。
片片晴云舒且卷,濛濛润雨细还匀。
柴扉尽掩人踪少,小院宵深月色新。
即此可为终老计,茫茫尘海一闲身。
1956年公私合营后,“书业诚”的众同仁已迁至新华书店,他晚年仍闲居在靴巷30号,幽巷深深,云卷云舒,细雨无声,柴扉人少,小院月新,何等静,何等幽。诗人商海一生,“往事烟云成过眼”,作此终老之计,也是一种离尘脱俗之举了。诗,心声也,情之所动,发而为诗,不衫不履,明白如话,这就是他诗作的特点。
咏雪赠张贯三先生
琼英昨夜落云衢,皎皎冰精朗八隅。
大地装成银世界,层甍罨遍素氍毹。
寒光照眼无纤翳,玉屑沾衣似粉污。
祗有高人清白质,置身此景最相符。
著名藏书家张贯三(1872-1959),名籁,字贯三,以字行,山西平陆人,是山西文化教育界名人,著名藏书家。民国七年(1918)任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以讲授经学为主。他讲的《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深受学生欢迎。渠仁甫与其来往频繁,以相互赠诗为乐。此前张贯三先生曾赠《卧诵再章,迭韵枕和》一首,诗文为:“老张不敢貌堂堂,欲并为仁戒杜康。世味酸碱殊众嗜,诗情甘苦与君尝。班联玉笋思前辈,友契金兰有异香。小小唱酬新社会,杖朝杖国老都忘(老字重未改,天然隐喻我兄弟二老也。改则不吉,一笑)。立冬早刻,弟籁手渎。仁甫先生哂鉴。”《咏雪赠张贯三先生》一诗,是渠仁甫在雪后触景生情,回赠张贯三先生的一首诗,他把雪后的景色描绘成“皎皎冰精”、“玉屑似粉”的“银世界”,并以此称赞张贯三先生人品的高尚。
得荫桐知己迁居,意颇不惬,诗以慰之
茫茫何处为仁里,草草荒居寄病身。
天地蘧庐随所遇,蛟龙窟穴不求神。
聊栖湫陋习禅寂,且籍吟哦养性真。
近有诗书投赠我,还持旷达慰清神。
阎荫桐(1883-?),字澍恩,山西祁县人。精通俄语,善古诗文,民国时期在新疆工作14年,曾任新疆省政府秘书及山西大学外语系主任。阎与渠仁甫早年相识,兴趣相投,两人回山西后,来往频繁,互赠诗书。渠仁甫得知阎荫桐对住房不满,特寄诗宽慰,劝其练禅、吟诗。可见,两人关系之近、情感之深。
慰荫桐以诗代简
雪后寒光集,栖禽噤不声。
年衰恒恻恻,病久息营营。
努力加餐饭,端居养性情。
邱明亦病目,持此慰吾兄。
阎荫桐有目疾,行动不便,渠仁甫特以诗代信宽慰,并以左邱明喻之。
雨后
一雨炎氛歇,怡然脱苦辛。
山川齐秀媚,宇宙共鲜新。
天旷翻轻燕,溪清跃锦鳞。
近来人事少,吾亦乐吾真。
渠仁甫一生经历多次战乱,晚年适逢和平安详的日子。这首诗写了在夏日雨后凉爽、幽静的环境里,作者可以安静读书,正是乐得其所。
自悔
少时嬉戏不知检,岁月轻掷如鸿毛。
荏苒光阴惊迟暮,蹉跎学识无分毫。
而今追悔复何及,老去虽勤徒枉老。
寄语后生莫耽逸,英年立志不嫌豪。
此诗系学唐人近体,并间用古诗句法。作者自谦学识浅薄,告诫当代青年要珍惜光阴,立志成才。
夏昼偶成
市哄惊回午梦魂,披襟独坐寂无言。
晚风阵阵添清兴,小雨濛濛涤暑烦。
新涨澄时鱼影见,绿荫浓处鸟声烦。
休嫌长日炎蒸苦,爱把诗书仔细温。
渠仁甫晚年居太原,尘海闲身,幽居静养,唯以诗书为好。“无边风月闲中趣,老去诗书分外亲”、“聊借诗书娱晚景”,不少诗篇中都表现出此爱好,即使在病中,也“犹难忘积习,不断拈吟髭”。这首七律严谨工整,以“平水十三元”为韵,其晚风、小雨、鱼影、鸟声等形象,使本诗俨然成为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置身其间,尽得读书吟诗之雅趣,也就不嫌炎热天长了。可见渠仁甫诗作功底之深厚。
怀成都故居
一去侨庐已五春,梦魂犹绕锦江滨。
前栽竹柏依新主,旧蓄禽鱼念故人。
积习能无三宿恋,相思难得再游因。
芙蓉城主何时遇,别后风光细细询。
人有怀旧之念,老来尤甚。本诗中尽写物是人非,“轩窗寄傲”,“竹树关情”,难免惆怅之感。
八十自悼
年跻七十时,已谓过所望。彼仓不我弃,复假十年贶。十年三千六百日,时序悠悠亦云旷。问我十年之中何事业,不觉颜赧气雕丧。
十年虽云久,愧无一善状。少壮已蹉跎,老去更颓放。
在昔十五二十时,亦曾有志振策九衢驰。读书冥观求
阃奥,下笔顾盼争雄雌。奋翼翱翔九霄上,俯身下视群雏儿。其如志强才力弱,尺鲤不得跃天池。更兼家屯世变相陵逼,劲气销尽双眉低。
垂老逢季世,外寇横莫制。封豕与长蛇,咨意相吞噬。乡国日益危,警讯朝暮至。上有八旬之孀亲,下有数龄之娇儿。
彷徨四顾,无以为计。终焉决策,弃家远避。奉母挈眷,仓皇而逝。览关中百二之形胜,历襄汉雄踞之重镇,仰夔峡之峻险,涉江河之巨浸。虽蜀道之多难,亦历险而奔进。成都初卜宅,复营灌口窟。惊烟尘之弥漫,近蛮方而循迹。孰意殃祸迅发,稚子夭折,琴弦再断,慈亲继殁。呜呼惨矣,天降酷罚,茕茕藐躬,抚膺泣血。成都再临,事业沦灭,十口飘零,生计顿劣。
愤凶焰之方煽,幸天心之已厌。降旗一竖妖氛靖,新旧递嬗市朝变。喜游子之得归,怅故乡之重见。痛亲柩之未还,负终身之罪遣。悼弟妹之雕伤,无颜再覩其颜面。
嗟呼,叹我命之不臧,值斯世而弗康。忧心惙惙其无己,年倏忽而臻耄荒。唯迂疏老悖之可厌,何有乎事业与文章。心如既死之寒灰,一用乃已朽之樗材。幸未涅而成缁,当无资其剪裁。虽则无裨于当世,或免贻诟于将来。无毁无誉,期为一太平之民而已哉。
这首古体诗是他80岁时的自我人生的回顾和总结,虽眼睛已犯白内障,仍用小楷工整书写,是《四不若斋吟草》的最后一篇。从头至尾反映了他一生的经历与志向。青少年时崇尚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亦曾有志振策九衢驰”,“奋翼翱翔九霄上”,但不幸生逢乱世,“外寇横莫制,封豕与长蛇,咨意相吞噬,乡国日益危,警讯朝暮至”,日本侵略者摧毁了他一生的事业与梦想,令他“弃家远避”,“仓皇而逝”,“事业沦灭”,“稚子夭折,琴弦再断,慈亲继殁”,“茕茕藐躬,抚膺泣血”。经过八年抗战,虽然正义终究战胜了邪恶,“愤凶焰之方煽,幸天心之已厌。降旗一竖妖氛靖,新旧递嬗市朝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他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喜游子之得归,怅故乡之重见”,但日寇侵略对他的打击和挫折太大,“心如既死之寒灰”,况且他已年老体衰,“年倏忽而臻耄荒”,“唯迂疏老悖之可厌”,已再无能力恢复他的事业,“何有乎事业与文章”,心情极其沉重与悲愤,这是他后半生的真实思想。与抗日战争前创办竞新学校,大展雄图,实现理想和抱负时期的心情是天壤之别。值得庆幸的是,他自己一生清清白白做人,坚守气节,没有和奸商同流合污,“幸未涅而成缁,当无资其剪裁”,虽对社会无所贡献,但也不致留下骂名,“虽则无裨于当世,或免贻诟于将来”。总结自己一生,能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平民百姓足矣,“无毁无誉,期为一太平之民而已哉”。从这首诗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晋商的真实思想和精神境界。
渠仁甫写的文章、书信、对联很多,除书信部分外,其余绝大多数为古文体裁,可惜留存不多。现选完整的、有代表性的作品5篇,以说明其思想和文采。
§§§第一篇,《亡妻刘氏行述》,作于民国五年(1916),为怀念前妻所作。全文如下:
亡妻刘氏,讳增英,邑之塔寺村人也。考讳奋熙,字振翼,前清进士,贵州天柱县知县。妣麻太宜人。兄伟,字绩甫,廪生。妹增秀,适乔君卜臣,早卒。
妻生而聪颖,工女红,赋性孝友,十余龄时,事振翼公及麻太宜人,即能得重亲欢。兄妹有小过,拥护周至,以故父母钟爱特甚。既而振翼公以知县分贵州,间关万里,只身赴任,妻与兄妹奉母里居,年俱幼弱,家政纷赜,麻太宜人以一身兼理内外,倍极劬劳,妻以针黹佐之,往往至夜分不辍,麻太宜人恒戒饬之,弗悛也。
庚寅秋九月,先严弃养,次年春葬,有日矣,予祖欲使予缔姻望族,藉慰先严地下之望。以振翼公与先严交最契,且稔闻妻贤,遂委禽焉。逾月,先严告窆,妻来送葬,举止端庄,宛若成人,族戚见者誉之,皆不容口。葬毕归,适麻太宜人染疫病,昏瞀不省,妻左右奉侍,眠食俱废。病少瘥,始渐复常,度其孝行纯笃,天性然也。
岁丙申,予与妻皆十七,遂以十月二十九日来归。亲迎之日,贺者男妇百数十人,见妻貌丰体腴,性惠而婉,莫不称觞,颂新妇之贤。予母自先严逝后,茹痛抚孤,备极艰辛。至是覩新妇若此,喜甚。而妻先意承志,曲尽妇道。于予两妹亲爱弥笃。时予长妹已字,先期置备奁具,凡刺绣缝纫之役,妻悉任之,昼夜经营,弗以为苦。后予三妹出嫁,亦如之。
归予后三年,生长女宝琴,产后气血亏损,且积劳过度,遂遍体酸痛,弗良于行,妻昼则操作如恒,阖扉后,忍痛扶杖游行数十周至百余周,如是三四年,病竟霍然。洎生次女宝笙后,遂离婏厄,累产不育。时予年甫及壮,嗣续之计,殊不以为念,而妻则窃窃然忧之。壬子冬,宝笙染白喉暴殇,而妻复娠,乃以幅布缠腰数匝,又得良稳婆曹媪,遂生长子如心。逾年复生次子如意。妻慰甚,语予曰:“吾两人年齿既长,气体复弱,今幸举两男,嗣续无忧矣。此后当一意营养,以期日臻康健,将来白首偕老,致足乐也。”
熟意命之不,竟终已,不获少延,以遂所欲,悲夫!先是妻偶缘气郁,渐成臌胀,服峻攻之剂,下水数升,病虽就痊,而脾气日弱,停饮腹痛,遂成痼疾。岁己酉,麻太宜人逝世,妻哀毁过甚,兼以略感风邪,误服药饵,竟致呕血,自是两症时发,久而益剧。迨两儿既生,体益弱,不克任保抱之苦,而乳媪又遇人不淑,忧愤殊甚。不幸,如意疮疾大发,奄然无生气。于是,忧愤愈深,而病愈转剧矣。自民国三年五月,始则呕血,继以气逆痰嗽,嗽稍止,复呕,缠绵数月,终未稍瘳。至十月下旬,乃大呕两日,夜吐血盆许,惫不能兴,百法医治,血止,而嗽复大作,医祷罔效,不下寝榻者三月余。延至去年二月十四日,竟永诀千古矣。呜呼悲哉!
妻自十七岁来归,迄今二十年矣。此二十年中,以事母之道事予母,以爱妹之情爱予妹。予祖妣在日,年老多愁,恒假斗牌为消遣之具,妻终日陪侍以娱,祖姑体虽惫,弗恤也。予性孤僻,少所谐合,且疾恶太严,心有所弗善,则辞色俱厉,妻每以宽忍之道相劝勉,多所矫正。事之纠纷者,予猝不得解,妻批却导窾,常先予而得其理。衣服器用,予偶置之,过时辄忘,及有所需,乃张皇搜检,而妻则一索即得,无不各当其处,虽一丝半缕,经久不忘,其心思缜密,类如此。自奉甚菲,居恒未尝华服,布衣素裳数年一易,浣濯补缀,无异贫家妇。其待遇婢仆,宽而有恩,勤惰罔不知也,疾苦罔不恤也,奖借抚慰,从未以严辞相谴责,而婢仆等亦皆感恩怀惠,乐为之用,故有佣妇辞职数年,岁时,犹携食物来谒者,及其既亡,莫不同声悲悼,盖其慈惠之感人深矣。至遇事务,为卑弱,忿懥亢急,多所遣抑,不欲竞小利,怀小嫌,致愆于礼,以贻父母羞,则尤毕生所兢兢自持者也。
其于兄绩甫,友爱綦笃,自麻太宜人即世后,见兄境逆体羸,引为深虑,经旬睽违,则寝馈不安,易箦之夕,执予手哽咽而言,曰:“君与吾兄,谊虽郎舅,情犹胞也。吾逝后,当互相宽慰,勿过悲哀。吾儿、吾侄尤当悯其无恃之苦,善为抚视,则吾死瞑目矣。”呜呼!此妻垂绝之言,每一念及,辄不禁涕泗之汍澜也。嗟乎!
以妻之聪敏贤惠,竟不获寿享期颐,岂天既赋斯人以懿德,而故靳其报施欤?不然,世之愚而悍、谲而不正之流,转多康强,而考终者。何天之厚于彼,而薄于此也!其或小人道长之时,固不容聪敏贤惠之人久存于世耶。虽然,女未字,儿尚幼,遗此茕茕弱息,以为孀母累妻,固不可以死也。不可以死,而竟死,则予呼天之痛,为何如哉!呜呼命矣,夫复何言!
妻生于前清光绪六年,庚辰六月初一日寅时。卒于中华民国四年,乙卯阴历二月十四日卯时。年三十有六岁。卒后之一年又六阅月,予取妻之遗像,装潢成册,并述妻素行之大端于后,以志予不尽之哀。至于家庭琐行,殊多可述,惟以予文笔肤浅,不足以状万一,故略而弗载云。
中华民国五年,岁次丙辰阴历八月既望,愚夫渠仁甫抆泪述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