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5266300000038

第38章 孩子,会学习是你最重要的资本——学习能力培养中的心理学(3)

指导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

想象以形象形式为主,但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起重要作用。因此,要让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积累。比如,背诵的课文要记牢,要有一个文学名句、名段摘记本,随时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而且利用休闲时间翻阅。这样在想象时,可以拓宽想象的天地,增加想象的细密程度和丰富程度,从而促进想像力的发展。

支持孩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不论是音乐、舞蹈、美术、体育、书法,还是天文、地理、生物、化学、航模、舰模、电脑,每一种兴趣小组活动都有大量的形象化的事物进入脑海,而且需要进行创造性想象才能完成活动任务。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十分有益。当孩子们的兴趣小组成果得到展示或者获得表彰奖励时,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想像力会突飞猛进地发展。

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

孩子在小时候,喜欢编故事、讲故事,有时讲给小朋友听,有时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还自言自语。家长应该看到这既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发展想像力的好机会。要积极鼓励孩子,不要冷言冷语,更不能随便阻止。

本节笔记:

人类思想的进步、科学事业的发展以及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和社会文化,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本要素。

试一试: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按照某个主题去编讲故事,适时地给以赞扬,指出不足。好的故事,让孩子用笔记录下来,不断修改。天长日久,孩子的想象能力会越来越强。

(第7节)智慧,来源于提问

现在,一些学校经常办学术讲座,邀请最有名的教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提问时间到了,没有学生敢问,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开始离开会场了。其实不提问是因为学生没有思考,学生不会提问。当专家教授在演讲时,中国的学生习惯“听”,全部接纳专家教授的发言内容,很少有学生做到“边听边思考”、“边听边质疑”的学习方法。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曾经说:“什么是学问?就是要学怎么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学问来自于发问,要获得多一些知识,就是要善于学习,善于发问。可是,我们目前许多孩子都不愿意提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学习不动脑筋,糊里糊涂,学了点什么也没搞清楚,当然提不出问题。二是学习并不是没有问题可问,而是有问题而不敢问或不愿问,或者觉得一点儿小问题,不愿意麻烦别人,或者是因为害怕提出问题后老师会责怪自己上课没认真听讲,或者是害怕同学笑话自己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问,或者是自己当时懒得去问别人,过后自己也忘记该问些什么。三是去问了老师、同学或家长后,问题还没搞清楚就半途而废,没有追根究底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的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每一次教育活动都必须小心谨慎。家长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交流,提问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家长应该怎样向孩子提问,才能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并激发孩子对知识产生兴趣呢?

一、探索性提问。

要问,就问到点子上。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可把要求孩子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发问点。

二、启发性提问。

家长的提问是为了引起孩子的思考,因此,家长的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只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有雾的早晨,家长便可以这样问孩子:“咦,今天我们家门前的房子上怎么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白纱呀?”以此来启发孩子探索“雾”的积极性。以“你知道‘雾’是怎么来的吗?”来启发孩子考虑雾的成因。“太阳出来后,雾怎么不见了?”进一步引导孩子追寻雾形成的原因。逐步激活孩子的想象思维,激起孩子智慧的火花。

三、趣味性提问。

七八岁孩子的注意力易转移、易激发,家长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以激发孩子想知道更多知识的欲望。例如“鱼在睡觉的时候闭眼睛吗?”“人用鼻子呼吸,小鱼是用什么呼吸?”“小鸡有耳朵吗?”“为什么骆驼能在沙漠里行走和生活呢?”“企鹅为什么能在冰天雪地的南极生活?”一个个关于动物的问题深深地吸引着孩子,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又激起了孩子对探索动物的好奇心。

四、概括性提问。

在亲子活动中,家长要让孩子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就要逐渐提高提问题的质量。也就是说,提问题要有概括性,从而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学会概括的好习惯。例如在“影子是怎样形成的”这个提问中,孩子通过思考与回答以后,就能逐步概括出人、树、房子、动物等不透明的物体在太阳、电灯、手电、蜡烛等发光物的照射下,都会留下阴影,这就是影子。这样,孩子既可以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又使具体直观思维逐步向抽象概括思维发展。

家长在提问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两点:

1.提问要有层次性。

提问要由浅入深,使孩子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如,在野外游玩的时候,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奇妙的根”时,可以这样提问:“这些植物的根在哪里呀?”“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呀?”“每种植物的根是否是相同的呀?为什么?”“根有什么用?”通过提问的环环相扣,孩子就能对根的知识有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2.提问要有开放性。

开放性提问,能使孩子没有拘束,较积极、大胆地探索,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认识空气”,家长可以这样提问:“哪里有空气?”“空气有什么用处?”如“认识沙”,家长可以这样问:“沙是什么样子的?”“用手捏沙有什么感觉?”等等。这些问题没有限定的答案,孩子有充分展开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孩子多元化的思维。

支点招:

孩子出生后时时都在探索着五彩缤纷的世界。父母如何保护孩子的这份天赋呢?

学会欣赏孩子的问题。当孩子给你提出一个问题时,应该加以赞扬,说一声“宝宝真会动脑筋”、“宝宝真能干,你提出的问题妈妈都没想到过”。

耐心地倾听孩子的问题。当孩子向你提出问题时,父母绝对不能漫不经心,甚至讽刺挖苦:“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你有完没完,累不累?”真诚面对孩子的问题,才能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本节笔记:

父母首先要使孩子自小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如自小学会自我评价,培养自我收集、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养成多角度或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等。

试一试:

孩子的头脑没有框框,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会发问,让人很难回答,这时家长一定不能不懂装懂,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如果你对他说“嘿,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咱们一起查查大百科怎么样”或“这个问题你将来学了化学课也许能弄明白”,孩子一定会向往着在知识的海洋中冲浪。

(第8节)网络时代,和孩子一起成长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犹如给现代人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绚丽多彩的窗户,它让人应接不暇,给人以无穷的欣喜,尤其对青少年的求知、娱乐、性格、心理、社会生活、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都带来巨大的影响。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将之概括为:“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地狱。”

毫无疑问,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处在这个五光十色的网络时代,我们一则以喜:为他能快捷地通过接触网络而极大地打开眼界,获取各种知识,从而更快成长;但是,目睹孩子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背影,我们又暗暗担忧:网上也有太多的刺激、太多的陷阱,年幼的孩子如何能够分辨?他们一味地沉迷其中究竟是祸是福?作为家长的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把网络的副作用降到最低?怎样才能使孩子既从网络中获得琼浆养分,又能有效抵御其中的毒液和垃圾?

孩子迷网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生动刺激的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有个很形象的别名:“电子海洛因”。的确,它就像海洛因一样,让孩子一粘便上瘾。网络游戏以其丰富的画面、真实的感觉、紧张的刺激,给孩子无限的快感,使很多孩子一旦接触就无力摆脱。值得警惕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少青少年犯罪正是由于网络游戏引发的,所以,发现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长有必要多关注,给予正确的引导。

2.在现实生活中较少得到肯定或关爱。当这些孩子在网络游戏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时,便很容易对网络产生心理上的依赖。

3.父母的疏于管理。有些家长对孩子独自上网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或虽有认识但无暇顾及,于是,造成一些孩子毫不设防地遨游网络海洋,很容易因为自控力差、贪恋刺激而沉迷上瘾,不能自拔。

作为家长,面对沉迷网络的孩子,最需要的还是我们自己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堵”是不明智的,而完全放任由孩子去遨游网海也是危险的。为此,家长首先要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才能心中有数地帮助孩子享受到有益的上网经验,增强他们对不良诱惑的抵抗力。同时,学会使用“过滤技术”也是父母用来抵制不良网站的基本武器。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青少年用电脑似乎很少遇到技术门槛,他们如此自然地接受了这种传播新技术,令不少成年人惊讶和不解。很多成年人的经验是,买了电脑不久,他们的孩子就成了“老师”。1995年,美国一本杂志上有篇文章,题目是《孩子们都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天哪!他们正坐在司机的座位上!》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现实。

面对家有网虫的局面:家长们应该只管跟上你们的孩子,努力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讨论成长的问题。

首先,父母只有使用计算机或互联网才能真正知道计算机或互联网能做什么,才能真正理解计算机文化。学会使用互联网的家长,可以对购买软件、光盘等发表意见,也才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其次,父母能够成功地使用新技术改善自己的生活,有利于消除代沟,与孩子有共同语言,既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利于父母自身素质的现代化。

最后,跟上自己的孩子,可以大大扩展你的生活。你将成为现代生活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所以,当父母与孩子坐在计算机前、一起在互联网络上“探险”时,他们是真正的朋友,是需要互相学习的朋友。这不是坏事。向孩子学习,父母将再次发现自己!与孩子一同成长,是我们这一代父母最大的幸运!

支点招:

表露你的关心。在与孩子谈迷网问题的时候,应当心平气和地指出他们迷网后的客观变化,如疲劳、成绩下降等,尽量避免使用指责、辱骂等主观色彩较浓的话语,以免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

制定合情合理的上网规定。直接和孩子商讨上网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并坚持下去,可以避免与孩子就上网问题发生争执,也有助于孩子的自我约束。

设法了解孩子在网上的活动。可以让孩子在你的身边上网,也可以在网上安装监督软件,当你了解孩子在网上的活动时,你才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本节笔记:

当父母与孩子坐在计算机前,一起在互联网络上“探险”时,他们是真正的朋友。

试一试:

一些孩子也能认识到自己迷网行为的危害,他们有时也会自觉做出一些与自己的迷网行为进行斗争的行为。家长们应当及时发现并且肯定他们的行为,适时告诉他们,你们永远和他们站在一起。

(第9节)孩子学习偏科怎么办

李雯从小就对数学的加加减减很头痛,上了初中,面对复杂的公式、概念,更是感觉到没有头绪。在小学时就曾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她,却从小就因为偏科而被归入差生的行列。面临中考,李雯的父母对她的希望很大。尽管她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并不感兴趣的理科上,但一次次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却好像在嘲弄她的决心。母亲沉甸甸的期望和常常不经意间的责备,都使李雯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让李雯的理科成绩有所提高,妈妈请过家教,辅导书更是买了无数,可就是效果不大。

偏科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智能和德行上的大问题,但是却有很大的杀伤力,使人无可奈何地输在水平线下。个人的能力结构有其特点,这是常见现象。但是现行的考试却要求我们是各科分毫不差的全才,这样才相对出现了“偏科”这个说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逐渐凸现出来,他们渴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习,了解这个世界。所以,对于喜欢的课程,会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而不喜欢的课程,则会表现出较大的反感。对部分课程从没兴趣到不喜欢,再到反感……最终成为知识上的“跛脚者”。

偏科有能力结构问题,更主要的是被心理因素强化。一开始,学生出于本能对熟悉的知识是感兴趣的,而疏远那些不怎么喜欢的知识,但是到了考试时这种疏远便给你颜色看,成绩显然会比较差。于是父母就会来检查、指责甚至辱骂,而孩子就讨厌、生气或者自责。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孩子就对不喜欢、没有感觉的课程产生心理阻抗。

这种阻抗既有能力上的,自己确实不喜欢、不投入、回避它,但是更多是心理上的。自己会觉得这是麻烦,父母和老师因此而批评自己,自己也找不到好感觉,心理上也因为焦虑产生负面暗示:自己是学不好这门课了……或者,自己对父母和某任课老师不满,以此作为对抗的手段。或者,自己希望以此作为引起师长关注的事件,因为自己很寂寞……偏科显示孩子有“特质”。

一般说来,有缺必有满,有特别的弱点就会有超人的强处。人的能力也呈现舍小处集大成的特点。面对弱点我们在心理上首先应不回避、不害怕,正视之而且自我鼓励。短处和弱点正是自我挑战的机会。

对不平衡的能力结构“扬长不避短”,保持优势集中精力攻克短处。假如我们难以把短处变成长处,能够做到把特点和优势强化,把弱点上升到一般,也是成长的好谋略。

生活中有个关于木桶原理的故事。一个木桶能装下多少水,关键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尽管说“术业有专攻”、“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一技之长,也可以努力在社会上生活得很好。但是,在目前这个应试教育盛行的年代,没有一个孩子可以只凭擅长的一两门功课,就能在社会中立足。偏科会给自己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毕竟,天才型的孩子还是少数。

目前中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偏科现象,可能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1)兴趣使然。此种兴趣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关系很大,拿家庭环境来说,“体育世家”的孩子喜欢体育,“音乐世家”的孩子偏好音乐等;在学校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及人格魅力也可能使学生偏科。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喜欢数理化,而对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一筹莫展,而有些学生则恰恰相反,它与这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而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弱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