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5266300000025

第25章 独立,才能思考——自立教育中的心理学(4)

孩子的胆量生来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天生不爱说话,害怕生人,不敢表现自己,我们宁可把这看成是他的性格特点,而不要简单地看成是缺点。有些孩子胆小,父母也有责任。父母安全意识过强,老是吓唬孩子,孩子干什么父母都说“危险”,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总结出一条经验,最可靠的办法是什么也别摸、什么也别干,在我们成年人看来,自然就是胆小怕事,没有勇气。

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珠珠自理能力很差,十分胆小。别的小朋友在那里玩滑梯,她躲得远远的。老师走过去,问:“你看好玩吗?”她说:“好玩。”

老师说:“那咱们走近一点。”老师就拉她靠近滑梯。她看别人玩得那么高兴,越看越眼馋。老师进一步诱导说:“你也滑一个好吗?”珠珠吓得赶紧往后面缩。

老师说:“这么办,我抱你,咱俩一起滑,好吗?”珠珠勉强同意了。

在老师的怀里,珠珠有安全感,她和老师一起滑了下来。老师问:“好玩吗?”她说:“好玩。”老师又问:“害怕吗?”她说:“不害怕。”

老师说:“你真勇敢!这回你自己玩,好吗?我在旁边保护你。”珠珠终于敢自己玩滑梯了。

珠珠的老师做得非常好,她对珠珠没有任何的指责,也不是放弃不管,而是为孩子设立具体的小目标,允许孩子尝试,成功了立即表扬,终于使她自己敢玩滑梯了。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冷冰冰地讥笑珠珠:“人家都玩滑梯,你怎么不去!胆小鬼!”结果会如何?这种老师不是没有,这种父母也就更多。父母如果遇到个胆小的孩子,以珠珠老师为榜样就行了。

现在的孩子在幼儿园之前,很少有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在家里受到所有人的保护,这种生活使他们根本不具备应付挫折和压力的能力。进入幼儿园后,有的孩子本身先天适应能力较差,面对新的环境感到特别拘谨,面对这么多处处不再护着自己的小朋友和老师,他们会从内心感到害怕和孤独。这时,如果父母忽略了对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教育,忽视了安慰和鼓励孩子,孩子就很容易变得胆小怕事、退缩,当他们面对种种压力时,由于不知道怎样奋起反抗,只有退缩到自己的内在世界里以躲避外在世界的伤害。

有的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不准孩子与其他孩子玩耍,或者对孩子过分迁就、溺爱,也是使孩子不适应新环境的原因。孩子因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技巧,只好采取逃避的行为。有的孩子由于自身存在某种缺陷,如口吃,长相不好等,在新环境中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从此失去自信心,慢慢地就变得再也不敢当众发言、大声说话,生怕被别人注意到,恨不得躲到没人的地方。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它不晓得老虎厉害会咬它。等它长大领教了老虎的厉害,就不敢等闲视之了。

支点招:

培养孩子的勇气,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别刺伤孩子的自尊心。有的父母老是指责孩子:“你看人家,小嘴叭叭的,你再看看自己,像木头疙瘩似的。”这种“定位”式的批评特别容易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正好强化了他的怯懦。

不要批评,要有耐心,要鼓励孩子经常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交往,教给他一些与同龄人交往的技巧,培养他对新事物的兴趣,养成热情、活泼的性格。对孩子存在的能力缺陷及时加以训练和培养,如孩子本来说话表达不清,母亲可以和孩子一起每天坚持表达训练。父母应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他的优点经常加以鼓励,使孩子从中获得尊严。当孩子要面对新环境时,父母应给他详细描绘新环境的情况,教给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并教给孩子勇敢地去面对。

学会欣赏孩子。应该告诉孩子自己喜欢他,欣赏他的所作所为,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如孩子懂得体贴大人、知道关心别人等,这样,孩子就会更自信。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觉得父母永远都支持他,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向父母寻求帮助。如每天晚上花10分钟时间倾听孩子的谈话,对孩子的自信心就是极大的鼓励。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加以赞扬和欣赏是使胆小怕事的孩子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让孩子帮助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买东西、摆桌子、寄信等,通过这些活动,胆小的孩子会逐渐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胆子也会越来越大。

本节笔记:

勇气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素养,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勇气,锻炼孩子勇敢的性格品质。

试一试:

鼓励儿童大胆地说话。父母应尽量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如果孩子的意见正确,家长就应该大大地赞许,使孩子获得自信和勇气。

(第8节)挫折教育的最新观念

有人曾经问一个孩子:“你是怎么样学会滑冰的?”孩子天真地回答:“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然后再爬起来,就学会了。”孩子跌倒以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做法。

做法一:扶起来。

这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做法。

孩子跌倒以后,中国的家长多半会赶快跑过去扶起孩子,给孩子拍着身上的灰,安慰孩子不要哭;有的把小孩扶起来后不再让他自己走,而是背着走;有的朝着绊倒孩子的地出气,说“这地真坏,看妈妈怎么打它”,以此来安抚孩子……

曾几何时,中国父母的做法受到了猛烈的抨击。批评者认为,如此的教育方法使得中国的孩子脆弱、独立性差、过分依赖父母,并断言,在父母庇护下的孩子长不大!

做法二:自己站起来。

这被认为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典型做法。请看从国外回来的一位学者的亲历:

澳洲人多数带着两至四岁的小孩到购物中心玩,因地滑小孩摔倒了,父母都不去帮忙扶起来。看到第一、第二、第三个我都未引起注意,看到第四个、第五个我就有点不理解,向女儿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小孩跌倒了大人不去扶起来?”女儿回答我:“这是他们一种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从小就养成独立生活能力。据澳洲人讲,这样有三种好处:一是让小孩知道跌倒是自己不小心,今后多注意不要再跌倒了;二是小孩跌倒了,他自己支撑起来,可以锻炼小孩的毅力;三是小孩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不娇惯他,能养成他独立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这种做法,被专家学者广泛推崇,教师与家长亦争相效仿。

做法三:别急着站起来。

这种方式源于一位旅行者的启示。

一个旅行者在行进的途中,突然改变了原来选定的路线,决定抄近路前往目的地。没想到,在他穿越那片看似很平坦的草地时,没走几步,脚被什么东西猛地绊了一下,把他摔了个跟头。对此,他没太在意,从草地上爬起来,揉了揉有点儿疼的膝盖,继续前行。但是没走十几步,他又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这一回他没有急着站起来,而是躺在那里,一边揉着受伤的腿,一边仔细地打量着脚下的草地。

原来,绊倒他的是一个草环,那是一种丛生的植物,用疯长的、极柔韧的枝蔓编织成的一个很隐蔽的草环。在他跌倒的周围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草环,行人稍不留意,就会绊一个跟头。待他坐起来,将目光往前一延伸,不由得大吃一惊,掩藏在繁花绿草间的,竟是一片可怕的沼泽。

转到另一条安全的路上,他仍在庆幸刚才跌的那个跟头,更庆幸自己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漫不经心地急于爬起来,而是细心地查清了让自己跌倒的原因,还认真地打量了一下自己原本自信的道路。

事后,他又心有余悸地听说,那片隐蔽在草地深处的沼泽,不久前还吞噬了两个粗心的过路人呢。

所以,当孩子跌倒的时候,先别急着让孩子站起来,不妨让孩子看看是什么绊住了自己,只有找到摔倒的原因,才能不再重蹈覆辙,避免更大的伤害。因为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都难免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能够不被挫折吓倒,勇于从失败中重新崛起,这固然可贵,但是善于冷静地观察、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真正弄清楚究竟是什么东西让自己摔了跟头,从而避免再摔跟头或少摔跟头,却是更可贵的。因为成功不仅需要信心、激情和坚韧,还需要清醒的头脑。

再看看孩子们自己的处理方式。

做法四:一起跌倒。

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在地,并立即哇哇大哭起来。一个小女孩一看那跌倒的小家伙,愣了愣,接着,跑了过去,装着一下子跌到了,就跌在那小家伙的身旁。她跌倒了,还笑得咯咯响。那小家伙一看小姐姐,也笑了,抹抹泪,又玩起来。

这几种方式其实无所谓优劣之分。正像一位中国家长所认为的,孩子跌倒了,把他扶起来,中国式的教育方法照样出人才呀!

而且让孩子自己站起来的做法也未必就是科学的。曾经就有一位家长以“孩子跌倒了,自己站起来”的模式教育儿子,她在践行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即便孩子从很高的滑梯上摔下来,她除了在言语上给予鼓励之外,不给他提供任何帮助。孩子也确实坚强了很多。但这位家长有一次在家中爬上高凳取东西时,不慎摔了下来,疼得难以支持。她要求站在身边的儿子扶一下她,可是儿子只是冷冷地站在一边看着她!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孩子才勉强地把妈妈扶起来,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这次意外的摔倒事件使这位家长震惊不小,由此引发了对“孩子跌到了,自己站起来”这一做法的反思。她觉得孩子在“自己站起来”的过程中,固然可以变得“坚强”,但同时也会变得冷漠和缺乏同情心。所以,一味地强调“孩子跌到了,自己站起来”并不可取。在孩子需要安慰的时候,家长有必要伸出关爱的双手,扶一把孩子。所以,在孩子跌倒以后,家长应根据不同情境,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孩子一起跌倒的做法。那个小女孩当然不会考虑她行动的方式和意义,但她确实是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感染小家伙的。小女孩的行动自然而然,且充满灵性,没有刻意雕琢,信手拈来,仿佛生命与生命之间本就该如此。作为成人的我们,在引导和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否应该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自以为全智的身份,看看同样的事件,孩子们会怎么处理?也许从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教育与生命的本真!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欣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几乎公认,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个父母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呵护孩子,孩子最终要到社会上摔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子女与父母的人际关系以及父母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的,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宽容的父母对孩子有很好的影响。在一些富裕国家,人们已深刻认识到物质条件的优厚并不是与孩子的幸福感觉成正比。在适当的物质生活保证下,要教会孩子除了物质外,如何在内心创造这种快活的情绪。西方教育专家认为,堆积物质的溺爱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只把幸福寄托在一种追求上,最终往往是痛苦的。有些孩子因父亲不让其玩电子游戏而整天闷闷不乐,而另一些孩子却会很快地从另一种游戏中找到欢乐。兴趣爱好广泛和灵活调整目标对那些有“专长”的孩子尤其重要。

西方“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父母和家长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此外,西方专家一致认为,父母对生活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认识。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悲悲戚戚的父母常常有同样品质的孩子。

西方教育界人士说,“挫折教育”说白了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找幸福的本能。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支点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