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的快乐
在人的一生之中,四十岁是一个很重要的年龄分界线。正如孔子所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以四十多岁又称人生的“不惑之年”。其实,人到了这个年龄,只不过是开始回顾与思考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了,对影响过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自己的许多人生要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要真正“不惑”,我们做不到,圣人也做不到。而今自己早已入“不惑之年”,看书学习,思考人生,回顾岁月的记忆,品味精神的快乐,偶有所得,记以成文。分别为:文学的梦想、艺术的诱惑、自然的震撼、家乡的情结、哲学的实用、历史的启示、宗教的魅力、文化的影响、思想的不朽。
精神的快乐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两千多年前,孔子与他的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在一起讨论人生理想时,对子路的治国之术,孔子笑而未评,对冉有的富民之道和公西华的祭祀之礼,不置可否。孔子问曾皙:尔何如?曾皙说: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曲阜县南一水名),风乎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场所),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我赞成你的思想)。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一个人的一生也好,人类的历史也好,不管昔日有多么荣耀和辉煌,都会随风而逝,只有思想傲然独立。暂离尘俗,回归自然,探究天人之理,独享思想盛宴,这就是精神的快乐!
2、文学的梦想
谁都有梦想开始的地方,对于我们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文学是我们本不太多的梦想选择中的共同追求。
那时特殊的政治气候和社会环境,能滋润少年精神家园的文学甘霖少得可怜。儿时,不识一字的姥姥有讲不完的民间故事;小学主要看几本关于少年英雄的连环画;初中,《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金银环姐妹,《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小白鸽,《金光大道》中的马小辫形象等,总是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农闲或下雨的日子,邻居们聚在一起,听村里的文化人讲《七狭五义》《三国演义》等,讲的人绘声绘色,手舞足蹈,听的人张嘴瞪眼,喜怒于色,我于是就盼望下雨的日子,农闲的日子。如果听说村里要放电影、唱戏,或盲人宣传队来表演,自己就会兴奋不已,盼太阳早点下山,在乡村静谧的夜色中与那些虚拟的剧中人一起呼吸。最爱上初中的作文课了,老师经常会让我站起来念我的作文。在物质生活极端贫乏的年代,精神世界的单纯需求,是超脱,是平衡,是懵懂少年最初的梦想。文学种子就是这样种下的,精神家园就是这样构建的,精神的快乐就是这样开始的。
之后,高中选读了文科,班主任说,你们学文科,不是因为文长而是因为理短。我很是为他的结论不高兴,理短不假,但文自认为还是“长”的,不信走着瞧。四年后考上了大学中文系,虽然是专科,但那时候我们用的是大学本科的课本。朱东润主编的六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学校图书馆里大量欧洲和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巨着,让我流连忘返,沉迷陶醉。毕业后从教期间,与师友一起办起了文学社,创办了文学刊物,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颇是红火了一阵子。
在对文学的向往与迷恋中,文学梦具体为作家梦。在仰视了化蝶的庄子,荷锄的陶渊明,天才的王勃,淡泊高雅的孟浩然,超凡脱俗的王维,飘然若仙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位重诗好的白居易,随缘放旷的苏轼,忠愤激发的陆游,气势磅礴的辛弃疾,忧国忧民的鲁迅,浪漫狂傲的郭沫若,以及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果戈理、高尔基等中外文学巨匠二十多年后,我仍然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虽然没有着作等身,但无论从教从商还是从政,爱好文学形成的文学素养让我受用无穷。
文学,激发出的情商和智商,使平凡琐碎的生活增添了激情和美感、诗意。文学是人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你对文学情有独钟,文学必然改造你的思想意识和兴趣感觉。诗人的杜甫和当木匠的杜甫绝对不一样。诗人的杜甫,“感时花见泪,恨别鸟惊心”,对花落泪,听鸟惊心,这在美学上叫“移情”,把客观景物主观感情化。如果他不是诗人,那花是花,鸟是鸟,花落鸟叫,自然而然,怎会由此惊心落泪?有文学素养,会使你不自觉地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到庐山旅游,在瀑布前就好像看到了李白,因为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老在耳边响起。虽然生活在平凡的乡村,文学这副多情而美丽的眼镜,让人总是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在琐碎中感动内心。县境内没有名山大川,但是古代在这儿做官的文人,写下了大量的诗词美文。未见这些诗词前,认为司空见惯的景物有什么美啊,但读了刘洪辟的“龙山佳气郁葱葱,弥望青苍透碧空,万树种松三面翠,一桥架石两崖通……”再去看云龙山,你就会眼睛一亮:真的很美呀!
文学是人学,主要功能是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去感染别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中学带语文课,在地区级的报纸上发表了不少小块散文,觉得什么都令人感动。于是家乡的草木、树林、山水、日出等等都成了作品中的主角。
文学,改变了的思维方式,使人有了从容豁达的心态和知足随缘的人生观。文人,大都命运坎坷,却又豁达随缘。苏轼晚年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中所说黄州惠州儋州,正是他一生的三个被贬逐之地,但在苏轼看来,竟然是“平生功业”之地,是无奈,是反讽,更是他笑看人生的哲人胸怀。
古代的中国文人为官时能抒发政治抱负,曲折时能写诗作文,正所谓“家国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始便工”。在当今这个充满各种诱惑,到处讲究功利的时代,即便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应该保持这种心态。多想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范仲淹……中国文学史上无以计数的优秀文人所具备的这种品德,常激励我“心远地自偏”,闹中求静,让人生的节奏慢下来,让清风明月和佳句美文成为一生的财富。
文学,培养了积极的入世思想,文学也使人清醒,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不盲从。文学是思想的载体,是人类精神的家园。中国文化的一切精华,无不在文学的千年流传中,潜移默化地教化着龙的子孙。学先秦的诸子散文,聆听贤哲们的美妙阔论,无论是儒家的入世思想,还是道家的出世思想,你得出的结论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为而治,无为而治,对象都是人,手段都是治。所以中国文学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因文而做官,因丢了官而更有文采,往往集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于一身。曹操位为魏王,但他的诗文成为千古绝唱,杜甫、苏轼、陆游等文豪,一辈子在入世与出世的轮回中,创造为民的政绩又创造不朽的作品。所以,看文学史,也是看思想史,看中国历史。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写文学作品,写领导讲话,写调研报告等等,为政为文的背后就是积极入世的思想支撑。在大学图书馆,我阅读了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巨匠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果戈理、契诃夫等的作品,他们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批判,让人用另一只眼睛,看到了事物和人性的另一面。特别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对国民性和人性的解剖,振聋发聩,使人对自己的国与家、人与社会保持清醒的头脑。
文学,教会了自己使用美好的文字,使别人乐于接受,给人以愉快的感受。汉字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文字。英文由二十六个字母组成,A就是A,你看上一百年,它没有任何意义。而汉字就不同,单是一个“人”字,你就能联想到若干自然社会意义。正如王蒙所说:我们的汉字有一种本质主义……甚至一、二、三在中文里都被看得特别重。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所以“一”在中国人看来,就不单是一个数量概念。大学时,老师要求我们每人必须有一本许慎着的《说文解字》,而且要看繁体字。在德国斯图加特参观BENZ汽车公司,BENZ其实是个人名,我们中国人给它音译过来就成了“奔驰”,是我们的汉字赋予了它更美好的意义。此类例子,还有“宝马”“保时捷”等等。
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美轮美奂的语言文字史。《诗经》的朴素,《离骚》的绚烂,唐诗的瑰丽,宋词的跌宕,元曲的绮美,明清小说的传神等等,文学长河滔滔而来,朵朵浪花美丽无比,每一个沐浴在其中的人,都头脑活跃、耳聪目明、语言动听,自己愉快,也会使别人愉悦。
文学对我来说可能永远是个梦想,而梦想使我规避现实的无奈,永存精神的快乐。十五世纪西方有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有三个人正在为建教堂砌墙,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回答,在搬砖,第二个人回答,在砌墙,第三个人回答,在建教堂。对第一个人来说,砌墙是苦役,对第二个人来说,砌墙是职业,对第三个人来说,砌墙是通实现梦想到达天国的途径。文学不是我的职业,而是我的梦想。
3、艺术的诱惑
《圣经》上说:祈祷吧,免得受诱惑。我以为,如果是艺术的诱惑,那就高兴地接受吧。在四面“楚歌”中,楚国士兵情绪崩溃,豪情万丈的霸王泪别虞姬;“黄鹄”之歌中,管仲激励士气,顺利脱险;孔子听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整整一代中华儿女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前赴后继;延安剧场上,一个战士把枪口瞄准了《白毛女》舞台上演黄世仁的演员陈述;小泽征尔跪着听完了《梁祝》;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拉德斯基进行曲》中,所有观众情不自禁鼓掌起立;莎士比亚《李尔王》中哈姆雷特“是生存,还是死亡”的台词,竟永远成为人们命运抉择时的共同词句……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可能要讲究天分,但被艺术感染,是人的天性。越是艺术形式单调、内容稀少的时候,人就越渴望艺术,并去追逐艺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老家,真正过的是油灯岁月。看晋剧,看电影,听下里巴人的小调俚曲,观墙上的“大批判”漫画,就是全部的艺术享受了。到了晚上和一群小伙伴结队步行到几华里之外的村子去看电影(电力由放映员脚凳发出),看盲人宣传队演出。现在看来,那是奔着艺术去的,是精神的快乐所驱使。一年一次赶庙会,都要唱几场戏,以晋剧为主,也有豫剧、弦腔等,八个样板戏年年看。后来我们村也成立了剧团,父亲还是团长,主拉晋胡。一次我在后台看他们演《白毛女》,一个人在幕后用手电摁在幕布上,就算是月亮了。那时候不明白,台上的农民演员用方言演戏,台下的农民为什么看的声泪俱下,这就是艺术的力量。五年级时,学校文艺会演,我也演了一次杨白劳,大裆裤、白头巾、红头绳,滑稽中的真诚,模仿中的天真,终生难忘。革命歌曲唱了近二十年,高三时李谷一的《乡恋》,打开了音乐世界的另一扇门。一九八三年,在阳泉火车站平生第一次听到了一首特别的歌《小城故事》,才知道世界上还有另一种音乐,还有另一类的歌唱家邓丽君,那么好听的竟然是我们经常批判的“靡靡之音”。一次在榆次工人俱乐部听音乐会,盛中国闭着眼睛演奏完《梁祝》,音乐家自我陶醉,现场静寂无声,仿佛做着共同的蝴蝶之梦,那美妙的旋律飘在脑海直到如今。大学时看到别人吹拉弹唱,自己又学二胡,又学笛子,结果一样也没学成,但这并不影响对音乐的欣赏兴趣。工作后,录音机、VCD、CD、DVD机“与时俱买”,古今中外的经典音乐一概爱听。坐车听,回家听,文章写不下去也听,写到得意处,听到迷醉时,真不知是在听音乐,还是在写文章。
最爱看的戏剧,除了晋剧,就是京剧和豫剧。晋剧尤擅长叙事,风格浑厚朴实,由于唱腔和伴奏主次不太分明,初听很难听进去,但是你要耐心地结合剧情看着字幕去听,越听越有味道,体现的是晋人的悠闲和富足。京剧曲调字正腔圆,风格高贵典雅,体现的是国剧的恢弘大气。豫剧节奏欢快,表现力丰富,体现的是中原的文化积淀。
那年到西欧,品尝了一次欧洲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的饕餮大餐,进一步领略了西方艺术的独特魅力。记得大学课本以群着的《文学概论》上讲过,中国画重写意,西洋画重写实。这个定义也完全实用于雕塑、建筑和园林艺术。中国画清淡如茶,题材多为山水、花鸟、人物,画面多留空白,任你自由想象。欧洲的油画浓墨重彩,题材多为宗教和历史,看后的感觉就是两个字:震撼。
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在卢浮宫,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仅看这些地方的油画,就可以基本了解欧洲的历史、宗教等重大事件和伟大人物。艺术家们以他们的思想深度和写实手法,把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圣经》故事以及历史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丝毫毕现。在卢浮宫《蒙娜丽莎》画前,一天有几万人观看。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们乘舟游览塞纳河,三十多座桥,建筑年代、风格和来历各异,桥是“书”,你不得不读,“书”是桥,你跨入了桥连接着的历史。塞纳河两旁集中了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园、卢浮宫、荣军院、协和广场等众多的古老而知名的建筑,其视觉冲击力和历史承载度,举世公认。
在罗马,即使是断垣残壁,也气势非凡,强大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咄咄逼人,真可谓罗马是“建成于一砖一瓦的细节雕塑”。欧洲雕塑多是各个时期的本民族的伟大人物和历史故事,不论信仰、时期、类别、性别,历史与文明就这样被矗立在街头。在欧洲的每一天,看到的最多的还是大理石材质的描金勾银的散发艺术活力的教堂,它们把宗教精神溶进建筑艺术,确实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绘画。至于那厚重悠远的钟声,就是千年不绝的人性召唤。
艺术是什么?早期的西方人认为,做面包的师傅与音乐家没有什么区别,后来才把技艺与艺术分开,艺术上升为最高级别的人类精神活动。看着我们的孩子整天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一丝遗憾掠过心头:他们今天可创造可选择可享受的艺术太多了,为什么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普遍性不如从前了。难道沙漠中的绿洲令人神往,树林里的小草不令人怦然心动?
艺术是什么?村口吊起来的银幕,舞台上的盲艺人,戏台上的杨子荣,婚丧事队伍上空飘荡的吹打乐,端着饭碗的油画《父亲》,渴望上学的摄影作品《大眼睛》……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艺术现实。如今在十分自由的环境中,不缺乏任何艺术作品,但缺乏的是对待艺术的应有态度。艺术不仅仅是让人精神快乐,它承载的是我们的历史和我们自己对生活对国家对人类过去的再现和未来的信心。
4、自然的震撼
人类的故事只能让人感动,而大自然的杰作却能让人类感到震撼。
一位久居国外的名人讲过,走遍世界各地,要说自然风貌之齐全,山河之壮丽,形胜之奇绝,还数我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