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晋祠文物丛谭
5251300000003

第3章 晋祠古建 源远流长(2)

(一)是“减柱造法”,这种手法是在建筑物的平面空间减去若干根立柱,立柱减去的数量与建筑物面积成正比例。其风格,早在辽代中叶已经出现,金元时的建筑工程上多见此种手法,发展到明清时期的大型建筑物已不再采用。只在一部分小型建筑物中减去殿内前正中金柱,可以看作是“减柱造法”的遗迹。圣母殿应用了这一手法,譬如前廊减去金柱四根,殿内无一明柱,整个屋顶的负荷完全通过椽檩枋等构件的组合功能传送到众多立柱加以支撑。这种建筑结构既省料,跨度大,空间阔敞,便于善男信女进行祭祀活动,同时这一手法又是力学原理在我国古建筑结构中的具体应用。

(二)是“柱侧脚”,根据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颁布的李诫著《营造法式》一书中规定:“凡立柱并令柱首微收向内,柱脚微出向外,谓之‘侧脚’。每屋正面随柱之长,每尺即侧脚一分,若侧面柱一尺,侧脚八厘,至角柱,其柱首相向,各依本法。若长短不定,随此加减。”由此可知,正面柱侧脚为柱高的1%之比,左右两侧之檐柱的侧脚为0.8%之比。至于楼阁等建筑物的檐柱,侧脚上更加侧脚,依此类推,逐层仿此。晋祠圣母殿四周檐柱都有侧脚,由于系民间建筑,规定尺寸并不甚严格,同时建筑年代久远,结构难免变动,因此整体侧脚与《营造法式》中规定的比例尺寸略显差异。这一做法,既可以使四周檐柱柱身按其法则顺序向内倾斜,形成一定的侧脚,避免梁枋脱榫松散,增加建筑物结构上的稳定性,同时也给人以安全的感觉,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中的一项突出的成就。这一手法在明代中叶以后的建筑物结构上已经消失。

(三)是“柱升起”,这也是我国宋辽间建筑工程中的手法之一。根据李诫所著《营造法式》规定:“若十三间殿堂侧柱比平柱高一尺二寸,十一间升一尺,九间升八寸,七间升高六寸,五间升高四寸、三间升高二寸。”这一做法,是将檐柱的高度,由当心间的左右平柱向相反的方向缓慢地朝向两边的角柱升起,这样,就可以形成角柱最高,平柱最低,使屋顶的檐口形成一条微缓的曲线。正因为采取了这一种建筑手法,所以能使如此庞大的沉重的屋顶呈现出向上挺举、舒展飘逸、飞动轻快的艺术效果。达到了既符合力学原理,防止卯榫脱散,又给人以美的神韵风貌。这一手法,从汉代兴起,中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发展,到明朝中叶以后的建筑物中已不常见,清代的建筑物中已经绝迹。晋祠圣母殿屋顶的下层檐口,由于举折与升起的关系形成一条微微升起的曲线,显得巍然高耸,如翼轻展,呈现着矫健飞动的运律感,异常美观。同时由于结构紧凑,不易脱榫,起到了防震抗震的作用。上述宋辽时期建筑的这三大手法,在1994年到1996年落架翻修以后的晋祠圣母殿,其柱侧脚和柱升起两大手法已不复存在。国务院曾于1967年特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及故宫博物院国内著名专家、学者27名前来晋祠圣母殿实地考察,并于次日在太原迎泽宾馆全天论证,笔者参加了这次会议讨论,其结论是:一、晋祠圣母殿的梁枋结构已向东南倾斜,建议不需落架翻修,可以局部维修;二、再有二百年左右估计没问题。可见,我国古建筑工程技术延缓建筑寿命之高超技艺。

这一座大型建筑物的斗栱做法如下述:

斗栱的应用,不仅在我国木结构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世界建筑工程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匠师们在劳动实践中的发明创造,是我国历代聪明的匠师们争奇斗艳、各显神能的结晶。根据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春秋时代,我们的先辈已经在建筑物上使用斗栱。斗栱的出现是由于工程上的需要,它最初用以支撑梁枋,承托屋檐。以后逐渐地应用到构架的各个节点上,成为整座大型建筑物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那些以恢弘壮丽而取胜的官式建筑物更离不开斗栱的承托。它那精致巧合的外貌,蕴含着封建等级制的内涵,屋顶的出檐愈深,使用斗栱的层次愈多,等级愈高。晋祠圣母殿的斗栱,上层斗栱与下层屋檐使用的斗栱各异。上层屋顶檐口之斗栱在柱头铺作上使用的是双抄单下昂,第一跳偷心造,但跳头使用的是翼形栱,第二跳和第三跳的两端使用的是单昂,耍头上作昂咀形,昂的后尾压于梁枋之下。补间铺作为重昂,其昂也是平置的假昂,耍头则作蚂蚱头形。此间用真昂和假昂的两种斗栱,在上下两栱互相调节位置,下檐斗栱,柱头铺作出平昂两跳,单昂计心造。其昂的两层,实际上是把华栱的外端砍成昂咀,为后世常用昂形华栱最早的实例。其耍头蚂蚱头形,后尾华栱两跳上承乳栿。补间铺作单抄单下昂,与令栱相交的耍头已砍成昂咀形,后尾则出华栱两跳,昂则斜上以檐搏。这种巧思入神,绣出天工的技艺,凝聚着多少代匠师们辛勤劳动和智慧的心血啊!

这一座建筑物的殿顶为重檐歇山式,山际中间不便用分心柱,而改用八架檐屋。在上层中心部位装上一根蜀柱,以便承托脊搏和脑椽。四架梁承托花架椽,六架梁承托下花架,八架梁承托椽和飞椽。这一做法,既稳固又显得轻巧适用,真是匠心独运!在当心间的正脊搏下的替木板上有“大宋崇宁元年(1102年)九月十八日奉敕重修”题记。在八架梁的下面左题“兼知太原府事及营内劝农使上柱国南阳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赐紫金玉带孙路”等题记。这一题记因年久剥蚀,字迹模糊不清,1956年从神龛顶部发现了又一题记,确证系孙路倡导重修,因此证明神龛也是北宋遗物。孙路系河南开封人,官至兵部尚书,《宋史》卷三百三十二中有他的传略。这一发现证实了宋徽宗崇宁元年奉敕兼修圣母殿的确系孙路。此外在山面搏头外出的部位上安设了挡风板,在这板合尖处施以素垂鱼,至搏水下的惹草,两际外出的搏头比较远,所以排山沟滴水也随之深远。这样既保护建筑物免受潮湿,也给人以美的感受。梁架结构起到抗震功能。

这一座建筑物的内槽五间,当心间和两次间辟门,两梢间为直棂疏窗,门饰兽面铺首,衔以摆环。固幅门钉(帽)为泡头形,当初彩绘为红门贴金叶,这就是史籍中所记载的“金钉朱门”。这三座门都设置露篱式的栅栏,对于保护殿内的宋代彩色塑像具有一定的效用。

晋祠圣母殿的屋顶,由于遭受地震等的破坏,曾经多次维修。现在屋顶的琉璃脊筒、嫔伽、筒瓦、滴水、钩头、鸱兽和蹲兽等,除少数筒片瓦等为宋、元遗物外,大部分都是明代物件。这可以从已经剥落的脊饰、瓦兽等的胎胚看出:即有的胎胚系陶土烧制而呈红色,有的胎胚系瓷土(高岭土)烧制而呈白色,质料细腻。可见,圣母殿屋顶琉璃等物件的一部分为宋代遗物。据考证用高岭土作原料烧制的瓦、脊等饰物从元代开始,以前瓦、兽等饰物都用陶土作胎胚,因此烧成后的胎胚呈红色,而且质料显粗糙。至于殿顶上的嫔伽、蹲兽等饰物,按照旧制规定,明代以前多为复数,明清以来的仙人(嫔伽)、走兽(蹲兽)等多为奇数。圣母殿屋顶的嫔伽、蹲兽等脊饰,多为奇数,这就说明圣母殿屋顶安置的饰物多为明清时期制作的原物。另外圣母殿的正脊和垂脊等用的是琉璃脊筒。关于脊筒的用法,元代以前多用瓦条叠砌,用琉璃烧制脊筒,一般认为是从元代以后才开始的。可见,圣母殿屋顶的正脊、垂脊的饰物是元代以后才装置的。脊筒上的行龙、莲瓣等图饰则纯系明代手法。圣母殿正脊两翼有吻兽。吻兽至迟在汉武帝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称作鸱尾。唐太宗昭陵献殿的鸱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实例。大约在唐末五代时才改称鸱吻,发展到明清时又形成了龙吻,圣母殿正脊两翼的吻兽,即为龙吻,它应是明代嘉靖时的作品,因为这一吻兽的出现在嘉靖年间,大约在嘉靖年间因关中大地震波及到八个省地带,据记载悬瓮山形受损,圣母殿东北角屋顶受损。由此可知,这两只龙吻是当时维修时新安装的。这也说明建筑物的饰物是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异的。

龙是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遗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一曲“龙的传人”不知拨动了多少中华民族后代子孙的心弦,激发了多少中国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很多皇宫、寺观庙宇等建筑物都设置着龙的形象。晋祠圣母殿不仅圣母邑姜凝神端坐的宝座上装饰着木雕行龙,其屋檐的八根檐柱上也雕饰着八条巨型的金色蟠龙。据考证秦汉以前的龙,身材短粗,形似狮虎。六朝以后,龙的身材逐渐伸长,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龙,如盘龙、行龙、飞龙、团龙等。目前国内六朝至隋唐五代的木雕龙历经沧桑岁月已绝迹,晋祠圣母殿前廊檐柱上的八条木雕蟠龙,据考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蟠龙原物。经普查发现,在圣母殿内神龛中央高大的圣母邑姜宝座(须弥座)背面中腰部位上有题记:“元祐二年四月十日,献上圣母,太原府人,在府金龙社吕吉等,今月赛晋祠昭济圣母殿前缴柱金龙六条,今再赛圣母座位物。社人姓名:正社头吕吉、副社头韩瞻、焦昌以及布施人赵高、王德……郭恩、史玉、陈容等三十二人。”以后又增雕两条,就是现存的八条木雕蟠龙。由上可知,这八条木雕蟠龙经过近千年的沧桑岁月迄今虽是断尾缺爪,并已失去昔日耀眼的金色光彩,但它们的那种张牙舞爪、盘曲自如的动态神姿却依然引起游人们的观赏兴趣。

这八条木雕蟠龙是根据古代“三亭九似”龙体手法雕造而成的,依照其造型的不同,龙的名称及其功能也各异。譬如晋祠圣母殿前廊当心间的两根平柱上的两条蟠龙,有翼能飞,名应龙;两梢间檐柱上的两条蟠,龙无鳞有爪,叫蛟龙;两次间檐柱上的两条蟠龙未能升天叫做蟠龙;圣母殿台基左右两角上的两条石雕无角的龙叫做螭龙(亦叫螭首),相传为龙生九子之一,据说它喜爱文墨,往往把它雕刻在碑额上,譬如文物区内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亲制亲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的碑额上的螭龙就是其实物例证。按照史书记载,“起居郎执笔随同宰相入殿,分立二螭首下的香案前,和墨濡笔记录宰相所奏对旨。”所以当时人戏称起居郎为螭头。螭首是封建时代宫殿、寺观建筑物上的装饰品之一。不仅如此,唐朝藩镇割据,他们的建筑物上也装置了螭首,就此以宣传其割据一方的无上权威。所以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其《怀感》诗中说:“无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就是指的这一事实。正如上述,从圣母邑姜端坐的须弥座的大宋元祐题记中,不仅得知圣母殿前廊檐柱上的八条木雕蟠龙是北宋时的原物,同时也可以让观赏者们品赏我国宋代匠师们的雕刻技艺。再从题记中“今再赛圣母坐物”几个字考证,圣母邑姜的须弥座(宝座)同样也是举世罕见的北宋元祐前的木制雕龙刻绘的遗物。尤其是须弥座中腰前面的那几条行龙鳞尖爪锐,似步似飞,活灵活现,那种精雕细刻显示着匠师们对神龙神姿动态精准把握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