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晋祠文物丛谭
5251300000017

第17章 佛宝呈奇 古钟传神(1)

1、晋祠藏国宝 华严再生辉

每当人们提起风景名胜区晋祠,总是离不开山水和文物及其神话传说,而对于陈列在奉圣寺院内的唐刻《华严经石幢》,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也许是由于这一部经幢缺少华丽美观的外表和神韵,也许因为多年来人们对于佛教经典深感生疏而淡漠,也许是由于旅游者很少有人对这部经幢的高贵价值了解,所以在旅游者中很少有人观顾。但是在千余年的沧桑岁月中,它却经历了难以计数的灾难,流传至今供人们观赏,确是一件难得的幸事。

在我国,佛教经典的石刻艺术始于北齐。晋祠收藏的这一部经幢从唐初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请于阗国高僧什刹难陀翻译,并诏令著名学者宋之问承办,由当时的著名书法家吕仙乔及宫廷工匠书勒上石的。四次灭佛浩劫(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和明武宗),它就经历了三次。由于好心的信徒们将这部经幢深藏在太原市南郊风峪沟的风洞内,无人知晓,才幸免于难。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日寇蓄意劫运回国,激起太原绅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不久,抗日战争胜利,日寇投降,这一国宝才没有流出国外。但它却暴露地面,任凭风雨侵蚀。解放战争期间,阎军为了防御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修筑碉堡,又毁坏了若干块部件。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来太原时发现并清点这一经幢的部件共126块,近年晋祠博物馆组织专人清理为135块部件。那么整座经幢究竟有多少部件组合而成,由于资料奇缺,难以尽数,尚待考查。这一部佛教经典传入我国后,版本甚多,然而太原近郊风峪沟风洞中藏的这一部经典,在众多手抄、石刻、铅印本中为最佳。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共三部,一部为六十卷本,一部为四十卷本,晋祠藏经幢为八十卷本,共六十万四十三个字,它是佛教宗派之一华严宗的经典及其理论依据,是华严宗的信徒们崇尚拜读的一部经典著作。早在7世纪末,贤首国师(法藏)在继承前辈学者佛教经典研究的基础上,对三论、天台、慈恩、地论师、摄论师等学说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形成了一种思想体系并创建了华严宗。他撰写的这部经典著作,流传后世。因此,华严宗也叫贤首宗。

华严宗的宗旨是以五教来判摄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观为中心思想,它注重说明法界缘起的道理和观行的方法。它以一切毫无阻碍的学说,进一步发展了从印度传来的大乘思想,此宗的主要学说是:“法界缘起论,认为宇宙方法由缘而起,都是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因融无碍的……其意义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彼此无碍、同时具足、互涉互入、重重无尽的。”大乘是针对小乘而言,大乘梵文为mahayana,音译为摩诃衍那;小乘梵文为Hinayana,音译为希那衍那。“摩诃”是大的意思,“希那”是小的意思。“衍那”是乘载(如车和船)或道路的意思。

早在公元1世纪前后,在古印度出现了另一个佛教派别。这个派别宣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达到菩提涅槃的彼岸”,从而成就佛果。他们称印度原始佛教及其部派佛教为“小乘”,自称为“大乘”。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小乘把释迦牟尼尊为唯一的教主,大乘则不然,它提倡的是三世十方都有无数的佛,并且把佛加以神化;二是小乘追求的是自我解脱,并把“灭身灭智”证得阿罗汉作为最高目标,大乘宣扬的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并且把修行成佛渡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的目标;三是小乘的主要经典是《阿含经》等,大乘的主要经典有《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和《华严经》等。以小乘思想为指导的经典著作为六十卷《华严经》,系南传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和东南亚等国,他们不接受“小乘”这一泛称,而自称为“上座部佛教”。在我国境内流传的佛教各宗派,都属于大乘思想体系,发展到中晚唐时期,由于吸收了儒家、道家思想等,逐渐地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譬如8世纪时一位名叫李通玄的儒家学者,他研究《周易》三十多年,在他的后半生专门从事《华严经》的研究,并且以《周易》的思想指导研究《华严经》这一部佛教经典,这样也就把儒家的思想贯彻到有关《华严经》的著述中。稍后又有一位儒家学者名叫宗密相,他潜心于《周易》,并且从事《华严经》的研究,他把《周易》的“四德”(即元、亨、利、贞),配以佛家的“四德”(即常、乐、我、净),同时并把儒家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配以佛家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来调和儒、佛思想,使外来的佛教进一步适合我国传统思想的需求。发展到宋元明时期,由于理学(新儒家)的兴起和发展,佛教的哲学思想被大量地吸收,融于我国传统思想之中,成为我国晚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到明清两代,“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三十九),既宣传“孔老即佛之化身”,同时又融合了道家的思想,这样也就明确地把佛儒道三家在理论、思想和道德践履上统统归为一体,从而形成我国佛儒道三教通融的大局面。目前我国境内流行的华严宗及其经典,是以大乘思想指导下的八十卷《华严经》为其理论依据的。

《华严经》从7世纪贤首国师(法藏)撰写成书以后,其版本众多,有手抄本、木刻本、石刻、石印、铅印以及金书、血书,这一部八十卷本的血书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九华山无暇和尚用自己的鲜血写的,现藏于九华山文物馆。晋祠现存的《华严经》石幢是八十卷本。这是一部研究佛教、佛教哲学、书法、文字和镌刻艺术等的珍贵的实物资料。虽已残缺,但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精心研究,妥善保管,不是没有裨益的。

这一部经典中有“胸标卍字,七处平满。”来自梵文,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玄奘把卍字译为“德”字,北魏菩提流支译为“万”字,武则天也译为“万”字,为吉祥万德、光明美好的意思。

众所周知,经幢是佛教的一种建筑艺术,整座经幢是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合而成,它与佛塔具有同样的价值。最初的经幢只是一座六角形的石柱,其上刻有咒语、经文等。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发展,经幢在佛教寺院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形制的多样,层次的增多,雕刻的华丽精致,日盛一日。整座幢体不仅刻有经文、咒语、年月日和刻经的经过、主持人和布施者的姓名,同时还雕刻有精致飘逸的帷幔和飘带等图饰,成为引人注目的佛教建筑艺术品之一,它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的价值。从晋祠现存华严经石幢残存的众多异形部件考察,形状各异,高低有差,其形状有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每块部件通体都刻有文字,由于经幢主要雕刻经文,系属尊贵的圣洁之物,因此,整座经幢的文字均为楷书书写,其中并刻有武则天执政期间创造的19个新文字。这批文字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推行,在她驾崩之后也就废止不用了。可是,由于这几个新文字的上石,经我们考证,为这一部经幢的制作年代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虽然这是一部残品,同时有些部件上的文字已剥蚀得不太清楚,但是仍可以看出其楷法中含有隶意,可见楷书是从隶书发展而来的。

总之,这一部经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它是我国学术园地中盛开的一枝奇艳之花。

2、木塔存千古抗震见奇迹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土地上,无论是山岳平原,还是江河湖海之畔,到处都屹立着高耸云霄的古塔。它那矜持挺拔而又气势轩昂的神姿,不知博得了多少人的青睐。驰誉中外的应县木塔,更是这一古塔丛林中与世罕见之物。它不仅在我国建筑领域中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属奇世之作!

应县是山西省雁北地区的一座古老县城,在其城内的西北隅,原有一座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这就是颇具盛名的佛宫寺。它曾是僧众诵经修炼,香客接踵云集、盛况空前的佛教寺院。但是在漫长岁月中,经过历史的变迁,它已失去了昔日的恢弘壮丽的寺貌和香烟缭绕的盛况。留存至今的是位居于寺内中轴线前院的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虽然有后建的配属文物和建筑物相随为伴,但是仍然显示着它那孤傲独居,巍然自立的神采,依恋地守护着这一座古老的寺院,令人怀古思前,思绪万千。

根据碑文记载,这一座木塔创建于辽朝镌刻佛经最盛期的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距今900多年。这是一座楼阁式佛塔,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方形,直径30米,上层塔基呈八角形,均为迭涩砖砌而成,它与八角形的塔身相互映衬,熠熠生辉。塔身为五层六檐,底层围廊,从二层往上逐层都设置了平座,每层在明层内又设置了一级暗层,这样从外观看是五层,实际塔身为九层,塔刹为铁铸钻尖顶由仰莲宝瓶、相轮、火焰、仰月、复钵等组合而成的直射蓝天的刹柱,高14米,塔的通体高度为67.31米。它比北京北海的白塔高出31.23 米,比西安市南郊的大雁塔高出7.23米,截至目前为止,它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最高的一座全木结构塔式建筑物。

在木塔的各级明层内塑造了众多的佛像。譬如在第一级的明层内塑造了一尊高达11米的释迦牟尼坐像,历代的善男信女顶礼膜拜。在这一层的内槽壁面上绘制了六幅如来佛像,比例适度,色泽艳丽,引人注目。在如来佛的上部绘制的飞天,体形丰满俊俏,活泼浪漫,飞舞自如,线条奔放,用色瑰丽,充分显示了画家卓越的绘画功力,是木塔壁画中的精品。在塔身的各层屋檐下悬挂着历代名人题写的匾额,“栱辰”、“挂月”、“天下奇观”、“天柱地轴”等寓意精深,笔力遒劲,气势磅礴,与木塔融为一体,博得了中外观光者的赞誉。

1974 年在木塔佛像的腹部内发现了辽代雕刻的佛经和写经珍品。这一发现既使人们观赏到辽代的雕刻艺术,也成为研究者的珍贵资料。

这座木塔近千年来矗立在塞北高原,经受了狂风暴雨和烈日暴晒,曾遭受人为的破坏,在残酷的战争中使它弹痕斑斑。历经十多次4级以上至7.2级破坏性地震的袭击,譬如清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初五(1683年11月22日)距木塔不远的崞县发生了7级地震,地震波及到15个州县,“崞县城陷地中,毁庐舍六万余间。”定襄县“压死人千余,畜类无数。”忻州的“官舍民房多毁,压伤人畜”。应县木塔却是安然无恙。这一奇迹是由于我国古代聪明的建筑匠师们,将力学原理熟练地运用到高层建筑物的技艺上,使得这座塔式建筑物结构规整,用材合理,高精坚实,浑然一体,安装成牢不可毁的整体,从而能经受住7级地震的冲击。进一步分析:一是塔基地形较高,地表水不易聚积,土层均匀坚实,塔基上下两层均为迭涩砖砌,高大厚实,根基稳固,承压面积大,承受力度强,塔身为纯木结构建筑物,纵横联结,形成整体,抗震性能强,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上下颠簸,左右摇摆,不致脱榫、折断而倒塌。

二因塔身为楼阁式,这种造型的塔体本身就已具备了框架结构的性能。同时采用了联结内外槽所构成的筒形框架结构,并且利用了平座的暗层建成四道具有较强刚度的井干式圈梁,提高了抗震力度。这种做法,不仅开拓了中心空间的利用面积,为攀登木塔的游者和僧众等提供了宽敞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大大加强了地震所造成的抗弯剪力度。

三是卯榫的制作严密而不固定死,再加以木材本身所具有的韧性和弹性,地震发生时,由于卯榫不死固,加以木材本身的弹性,留有活动余地,不致产生塑性变形和脆性断裂或折断。即使由于地震的冲击导致塔体的位置变形,震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推移,也会逐渐地恢复原状。

四是由于各样不同功能的异形构件所组合而成的斗栱,它像一组一组的大弹簧安装在梁枋立柱等部件的节点上,譬如宋代称之为“柱头铺作和檐柱与檐柱之间安装的斗栱”,宋代人称作“铺间铺作”以及“转角铺作”,都具有弹性。地震发生时就像众多巨大的弹簧,与斜撑、卯榫相互联结纵横作用下刚柔相间,“以柔克刚”就可以削减地震释放出的一部分能量,从而发挥了它的抗震功能。五是梁枋立柱和斗栱等众多构件的制作尺寸合理规整和安装组合的得当,保证了木结构塔式建筑物的抗震强度,从而避免了因受地震的冲击,而使塔体遭受到水平扭曲、垂直上下颠簸,造成木塔构件的局部或大部分断裂、脱榫和折断而倒塌。综上所述,可知我国古代的匠师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外来的有利于我们的科技成果,并在继承先辈创造的成果基础上,将力学原理娴熟地运用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上,创造出奇世夺目的惊人之作。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在阐述宇宙万物发展的规律时,就揭示出自然的威力所隐含着的哲理,老子提出“以弱胜刚强”,并且说:“曲则全”而“柱则直”。从中感受到的世界是物质的和世界万物发展的辩证关系。既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本身的认识,也说明了“以弱克刚”的力学原理。我国民间有句俗话“墙倒屋不塌”,这也朴实地说明了“以弱克刚”的原理,因为我国古建筑物的墙壁,只是起到避寒、防盗、遮羞等作用,而木质的框架结构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大屋顶建筑物,它的负荷重量主要通过梁枋桴斗栱等构件,最后由众多立柱而传到地面。这样由于地基具有坚实的承重力,再加以众多的木质构件本身有弹性,柔而不易断裂,卯榫不死固及斗栱的作用,地震发生时,它便发挥了较强的抗震性能,因此,可以避免重大损失或减轻地震所造成的灾害。应县木塔近千年来经受过难以计数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留存至今,成为高层木结构塔式建筑物中举世罕见的孤例,不能不认为是我国古代建筑匠师们在世界建筑工程领域中所奉献的一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