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学会自立的50件事
5235300000030

第30章 让孩子把果冻分给别人

自立心得

可能是因为竞争愈发激烈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原因,现在有些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爱人,学会感激,学会生活,孩子自然就远离冷漠了。

妈妈带着儿子到公园散步,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妈妈为儿子买来一些果冻。就在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的时候,妈妈注意到不远处坐着一个小女孩,她妈妈可能有事儿暂时离开了。妈妈看到那个小女孩用渴望的眼睛看着儿子吃果冻,于是就对儿子说:“宝贝,给这位小妹妹吃点果冻好吗?”

“不,我要自己吃。”儿子不同意。

妈妈只好继续耐心地对他说:“要是妈妈有事情不在你身旁,而这位小妹妹在吃果冻,你想不想吃呢?”

“想。”儿子毫不犹豫地说道。

“这就对了,现在你把果冻给这位小妹妹吃,等到下次妈妈不在你身旁的时候,那位小妹妹也会把东西给你吃的。”

儿子看看妈妈,又看看那位小妹妹,终于拿了一些果冻给那个小女孩吃。

延伸阅读

让孩子学会去爱

在许多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受到来自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一系列亲人的大量的爱,这种爱包围着他,充满了生活的每个空间,他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爱。然而由于有的父母不注意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使孩子仅仅是爱的承受者,不能相应成为爱的供应者。比如,母亲以无私的母爱关怀照料着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却习以为常,并不珍惜。长此以往,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就只剩下一个流向,只有母对子的,却没有相应的子对母。基于这一令人堪忧的现状,众多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和有知之士呼吁:要让孩子学会爱。

1.父母要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爱心的播种者,在日常生活中,其言行对孩子的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要善于营造爱的环境,以身作则孝顺老人,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有了充满爱心和亲情的环境,孩子才能从最初的行为模仿一点点强化,最终会塑造出一颗宽容、谦让的爱心。

2.让孩子学会表达感激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表达出自己的感激,当父母不舒服的时候,父母要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拥抱,让孩子学会施予爱心和同情;当父母为孩子做了某些事情的时候,可以要求孩子对自己说声“谢谢”,通过这些事情,让孩子学会把自己心中的感激表达出来,这样孩子才会表达自己的爱。

3.让孩子体会被感谢的快乐

父母可以让孩子帮自己做一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让孩子去帮助身边可以帮助的人。让孩子在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感谢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如果被帮助的人没有回应,孩子虽然会很失望,但这种失望的经历正好可以提醒他,如果有人帮助了他,那么一定要说“谢谢”。

4.不要呵斥孩子天真的行为

孩子不是天生冷漠的,每个孩子生来都有潜在的爱心。许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懂得爱父母,而是父母自己把孩子的爱拒之千里,甚至把孩子萌发的爱心抹杀掉了。比如,当妈妈发现女儿把盘子里的每个苹果都咬了一口的时候,先不要急着数落女儿,可能女儿这样做是为了让妈妈吃到最甜的苹果。这个时候,不要呵斥孩子,而是应该耐心地询问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或许父母会得到一份暖暖的感动。

讲给孩子的故事

爱的表达方式

老师出了一个题目:《爱的表达方式》,要求每个人说一种,但不能重复。

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可以用宽容来表达;有的说用鲜花和语言来表达;有的说痛苦一个人承受,快乐两个人分享,这就是爱的最好的表达方式……

有一个叫秦依的东北女孩,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年轻夫妇,都是生物学家,很恩爱,他们经常一起深入原始森林考察。

有一天,他们像往常一样钻进了森林,可当他们爬过那块熟悉的山坡时,顿时僵住了,有只老虎正对着他们。他们没带猎枪,逃跑也不可能了。

他们脸色苍白,一动不动,老虎也站着。僵持了几分钟时间,老虎朝他们走来,继而开始小跑,然后越跑越快。就在这时,那个男的突然喊了一声,然后自顾自地飞快跑开了。奇怪的是,快跑到那女的面前的老虎也突然改变了方向,朝那男的追了过去。随后那边就传来了惨叫声,女的却平安地逃了回来。

这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了声“活该”。也就在这时候,秦依问大家知不知道那男的喊的是什么。几十个学生,大致给出了两种答案。一是:老婆,对不起啊!二是:赶快逃,逃一个算一个。

秦依说:“错了!那个男的对他的妻子喊的是:照顾好依依,好好活下去!”这时,秦依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泪水。

面对着大家的惊愕和不解,她接着说道:“在那种情况下,老虎绝对只会攻击逃跑的人,这是老虎的特性。”

最后,秦依说:“在最危险的时刻,我爸爸一个人跑开了,但他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我妈妈最真挚的爱……”

教室里沉寂了一会儿,接着响起了掌声。

告诉孩子

用什么方式表达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爱要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