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氏宗谱
5234100000003

第3章 王氏世系(1)

引子

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人口将近一亿,自汉代以来,王姓有至少二十一个著名望族。太原:王氏以太原为郡望者,多称太原晋阳人或太原祁人。晋阳即今山西太原市晋源区一带,祁即今山西祁县,在太原市南。

琅琊:琅琊王氏向称祖居琅琊临沂都乡南仁里,亦即今山东费县东。

北海:北海王氏世居北海剧县,即今山东昌乐县西。

陈留:陈留王氏世居陈留浚仪,即今河南开封市。

东海:东海王氏世居东海郯县,即今山东郯城县。

高平:高平王氏世居高平郡,汉魏时属山阳郡,即今山东巨野县南。

京兆:京兆王氏分为京兆郡霸城、新丰、蓝田、杜陵四支。四支地望分别相当于今陕西西安市东北、临潼县东北、蓝田县峣柳城、长安县东北杜陵。四支之中,以霸城和杜陵两支最知名。

天水:天水王氏世居天水郡上圭县,即今甘肃大水市。

东平:东平王氏世居东平郡新桃县,即今东平县一带。

新蔡:新蔡王氏世居今河南新蔡县。

新野:新野王氏世居今河南新野县。

山阳:山阳王氏世居今山东滕州市西。

中山:中山王氏世居今河北定县。

章武:章武王氏世居今河北行唐县。

东莱:东莱王氏即东莱曲城王氏,世居今山东掖县东北。

河东:河东王氏世居河东猗氏县,亦即今山西临猗县南。

金城:金城王氏世居金城郡直城县,亦即今陕西汉阴县。

广汉:广汉王氏即广汉郡郪县王氏,世居今四川中江县东南。

长沙:长沙王氏世居今湖南长沙市。

堂邑:堂邑王氏世居今江苏六合北。

河南:河南王氏即河南郡王氏,世居河南洛阳市。

其中如琅琊王氏、太原王氏、三槐王氏、开闽王氏等,显贵历史长达数百年乃至千年,人才辈出。

太子晋是王姓人祖先的说法是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载:“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潜夫论·志氏姓》:“故传称王子乔仙。仙之后,其嗣避国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唐光禄卿王训碑》:“琅琊临沂人也……昔周文授图,灵王纂膺,诞我太子晋。晋有仪凤之瑞,瑞流子孙,粤王氏焉。”刘禹锡《王质神道碑》:“质字华卿,始得姓自周灵王太子晋,殡而天仙,时人号曰王子,因去姬而为王氏。”

(第一节)王姓宗源简述

一、中国王氏家族二十一郡望据《广韵》记载。分别为:太原、琅琊、北海(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京兆(西安)、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河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莱(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堂邑(江苏)、海汉、长沙(湖南)、河南等地。其中:太原、琅琊(本太原系)王氏最为著名,其次为京兆,北海王氏。

二、中国王姓根源众多,大至可分四大部分,十三根源。

(一)王室后裔部分:

(1)太子晋太原郡王氏开宗始祖。周灵王太子、姬姓王氏。

(2)卑子公京兆王氏祖、毕公高、魏召王之后、姬姓王氏。

(3)安公北海王氏,齐田完之后,妫、田姓王氏祖。

(4)比干子姓王氏祖。分布天水、东平等地。

(二)少数民族部分:

(1)王健营州(今辽宁辽阳)王氏祖,高丽族。

(2)王雄可频氏王氏祖(今河南洛阳)。

(3)王季冯翅钳耳氏王氏祖。

(4)安东阿布思氏王氏。

(三)赐姓部分:

(1)王嘉燕王丹玄孙,汉王莽赐姓王。

(2)蒙古族王氏明代赐给一些蒙古人为王姓。

(四)冒姓部分:

(1)王僧辩神念之子鲜卑族,乌丸王氏祖、南朝梁将。

(2)王世充支氏王祖,隋西域支氏。

(3)王保义五代时刘姓王氏祖。原名刘去非、子孙亦姓王。

资料来源于于《王姓名人炳千秋》

(第二节)太原王氏主要布迁示意图

四十六世北周车骑将军石泉侯褒公就禄自丹阳携族北迁咸阳。

五五世宋晋国公枯公植三槐淤庭后裔号称“三槐王”。

晋公十九世孙元公避秦乱率族迁徙琅琊郡。

公元前约五五〇年周灵王太子晋公开宗王姓于太原。

三十一世览公南迁江左三十三世导公辅晋中兴坐镇金陵形成王氏第二次大迁徙。

三十四世晋右军将军羲之公族迁山阴。

六十七世宋朝散大夫元清公族迁适苍。

六十世宋状元十朋公徙迁乐清。

四十六世唐长溪令务琨公携眷迁赤岸镇。

四十九世唐末三王入闽开疆拓土形成四支开闽王氏。

四十六世哗公馆任固始民怀其德攀辕卧辙遂家固始。

(第三节)黄帝世系

【第一世】……

(黄帝)

黄帝,中华始祖,原姓公孙,父讳少典母讳附宝见大电绕北枢星感而怀孕四十四个月,生帝于轩辕之寿丘,因名轩辕。帝长于姬水,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神农八传至榆罔三苗作乱,国运衰微,帝起兵靖难,战于涿鹿而诛蚩尤,诸侯共尊为天子。在位百年,寿一百一十岁。陵在陕西黄陵县之桥山。元妃西黄陵氏嫘祖生三子:玄嚣、昌意、龙苗,次妃方嫘氏女节生二子:清、休,三妃彤鱼氏生二子:挥、夷彭,四妃嫫母生二子:苍林、禺阳。庶子十六人。帝子分十二姓:姬、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酉、衣。

【第二世】……

(玄嚣)

玄嚣,继黄帝为天子在位八十四年,寿百岁。世居江水,邑于穷桑,号穷桑氏。国于青阳又称青阳氏。都于曲阜,以能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陵在曲阜。元妃生倍伐,次妃生殷,三妃生蟜极,共有九子。传位于兄昌意之子颛顼。

【第三世】……

(蟜极)

蟜极少昊子,未继父位。娶陈丰氏女裒生子,继颛顼位为帝喾。

【第四世】……

(帝喾)

帝喾,蟜极之子,名夋,年十五佐颛顼受封于辛,为高辛氏。年三十继颛顼为帝,都于商丘,在位七十年,陵在顿丘。元妃有邰氏姜嫄生后稷弃。次妃有娀氏简狄生子契。三妃陈丰氏庆都生帝尧。四妃娵訾氏常仪生帝挚。

【第五世】……

(弃)

弃,帝喾子,元妃姜嫄生,出野时元妃踏巨人足迹而觉动胎气,生后亦觉不祥,便三次弃子,均为飞禽走兽所救护,妃以为神故好生抚养,乃周祖姬姓,善稼穑,民皆则之,帝尧举为农师,以功封於邰,至舜命为后稷,专司农稼之政。

【第六世】……

(不窋)

不窋,弃之子。太康(大禹孙)盘游无度,受有穷(今安徽寿县)之君羿所拒而失国,公因为羿不务稼穑而失其官,退居西北茂狄间(今甘肃庆阳)生子鞠。

【第七世】……

(鞠)

鞠,不窋子,分鞠、麹二姓。子公刘。

【第八世】……

(公刘)

公刘,居戎狄间,袭修后稷之业,于夏桀二十三年(前一七九七年)迁豳,民怀其德,周室之兴始于於此。诗《豳风七月》即颂其盛。墓在今陕西彬县县城东约八十里土陵霜泽。

【第九世】……

(庆节)

庆节,公刘之子,嗣位豳国。子皇仆。

【第十世】……

(皇仆)

皇仆,庆节子。嗣位豳国。子差弗。

【第十一世】……

(差弗〔嗣位豳国〕)

【第十二世】……

(毁隃〔嗣位豳国〕)

【第十三世】……

(公非〔嗣位豳国〕)

【第十四世】……

(高圉〔嗣位豳国〕)

【第十五世】……

(亚圉〔嗣位豳国〕)

【第十六世】……

(祖类)

祖类,嗣位豳国。亦曰公叔祖类。

【第十七世】……

(古公)

古公,一名掸父。袭修公刘之业,积德行仁,国人拥戴。为避戎狄攻扰,于殷小乙二十六年,渡漆沮逾梁山徙居岐山之下。豳人扶老携幼从之。改国号曰周,始为城廓宫室。娶吕氏之太姜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卒于殷祖甲二十八年。追尊为太王。庶支分古姓。

【第十八世】……

(季历)

季历,古公三子,能修太子之道笃于仁义,诸侯顺服。四伐戎狄乱国(程、毕、义渠、鬼戎,余无)擒其王而克之,殷王帝乙嘉其功,赐圭瓒加九锡,命为西伯,得专征伐。娶挚任氏之女太妊为妃。生文王教以仁孝。卒于帝乙二十七年。追尊王季。子三:昌、虢仲、虢叔(分虢、郭等姓)。

【第十九世】……

(文王)

文王,讳昌,在位五十年。倡导笃仁、敬老、慈幼、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各方贤士纷归,诸侯响应。三分天下有其二,复伐密征黎攻邛灭崇,吊民伐罪,作邑于酆而都之。娶渭北有莘氏太姒为元妃,甚贤媛,服事太姜太任克尽孝道,生十子:长伯邑考、次发、三管叔鲜、蔡叔度、郕叔武、霍叔处、周公旦、曹叔振铎、卫康叔封、聃季载。群妃生庶子滕错叔绣、毕公高、酆侯……卒于商纣二十年,寿百岁,陵建咸阳城北六里毕原。庶裔分:文、盛、芮、载、富、曲、狄、简、阳、方、潘、项、羊、杨、雍、诸姓。

【第二十世】……

(武王)

武王,讳发。以太公望(姜子牙)为师,周公旦等人为辅。于商纣三十三年率军与八百诸侯及蜀、微、彭、髣、庸、卢、濮、恙诸侯会师孟津战于牧野,灭商纣而为天子。娶太公望次女邑姜,立为王后。灭商后在位四年,寿五十四。葬于毕原在文王陵之北。子:成王诵、考伯、唐叔虞等。庶裔分武、周、应、晋、虞、于、游、翁、韩、贾、何、步、龚、王、侯、平、余、郗等姓。

【第二十一世】……

(成王)

成王,安民立政曰成。讳诵,武王子,谥法。(前一一二八至前一〇七九年),寿五十岁。十三岁即位(前一一一六年),在位三十七年。周公旦以王年幼恐天下叛,乃自摄政,管叔不满,挟武康抗命,公讨之。于是制周礼,建洛阳完成武王遗志。亡年二十,周公还政。

【第二十二世】……

(康王)

康王,温柔好善曰康:讳钊,前一〇七七至前一〇五二年在位二十六年,王即位诸侯来朝,王作《康诰》以告之,诸侯皆服。曾伐鬼方,《小盂鼎》有铭文记载。又南巡卢山,今卢山西南有康王谷,史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不用,四夷宾服,海内晏然,乃西周之黄金时代。

【第二十三世】……

(昭王)

昭王,仪容恭美曰昭。讳瑕。即位之时,王道就衰,诸侯渐恣。荆楚之乱,王亲率大军讨伐至汉水舟损沉没,王与祭公皆溺薨。无功而罢。在位十九年。子满继位。

【第二十四世】……

(穆王)

穆王,布积德义曰穆,讳满。前一〇〇一至前九四七年在位五十五年。王得八骏马尝深入敌后观敌。绥、宁、甘、青诸地均有其车马之迹。曾平徐偃王之乱,作《吕刑》,周道复振搌。

【第二十五世】……

(共王)

共王,一曰恭王:讳繄扈(前一〇一八至前九三五年),寿八十四。王游圣河,有侍女奔密,密康公受之不报,王灭其国。前九四六至前九三五年在位十三年。

【第二十六世】……

(懿王)

懿王,温柔贤善曰懿。讳囏。时犬戎内侵,自镐京迁都犬丘(今陕西兴平)国势日衰。前九三四至前九一〇年在位二十五年。子燮年幼立弟辟方继位曰孝王。周例传子之习自始乖。

【第二十七世】……

(夷王)

夷王,安心好静曰夷。讳燮。(前九三六至前八七七年)寿六十岁。三十四岁继孝王辟方位。王之得位实由诸侯所助,由是王室渐弱,诸侯荒服不朝。前八九三至前八七七年在位十六年。

【第二十八世】……

(厉王)

厉王,杀戮无辜曰厉。讳胡。傲暴戾,民不堪命。国人叛而攻之,王奔彘。子幼,一时无主,由周定公及召穆公共和执政,故周史有共和十四年。王在位三十四年即前八七六至前八四二年。

【第二十九世】……

(宣王)

宣王,圣善周闻曰宣。讳靖。以召公周公辅政,法文武成康之风。立三年命秦仲伐西戎。五年夏命尹吉甫伐猃狁,秋命方叔伐荆蛮。六年命召公伐淮夷。又自统师伐徐。九年大会诸侯东都。有诗《江汉》、《常武》、《车攻》、《吉日》等篇赞之。又命太史籍造大篆以便书契。乃周中兴之王。

【第三十世】……

(幽王)

幽王,动静无常曰幽。讳宫湦。时西北岐山地震。民流离颠沛,王无道,宠褒姒,废申后,残朝臣。后为戎兵所弑。前七八一至前七七一年在位十一年。后诸葛会于申拥其太子宜臼继周祚,西周终,东周始。

【第三十一世】……

(平王)

平王,执中有制曰平。讳宜臼。戎兵乱后西都残破,乃东迁洛阳是为东周。子三:泄父、开、武。太子泄父早逝立孙林继位。开分林姓,武分武姓。前七七〇至前七二〇年在位五十一年。

【第三十二世】……

(泄父)

泄父,平王太子,未即位而卒,后平王崩,立公之子林继位。

【第三十三世】……

(桓王)

桓王,克敬勤民曰桓。讳林,泄父公之子,继平王之位,十六年亲征伐郑兵败葛(今河南长葛)中箭休兵。前七一九至前六九七年在位二十三年。

【第三十四世】……

(庄王)

庄王,武而不遂曰庄。讳佗。立三年周公黑肩欲杀王,而立王弟克,辛伯告密,王杀周公,克逃燕。前六九六至前六八二年在位十五年。

【第三十五世】……

(釐王)

釐王,一做僖王,讳胡齐。三年齐桓公始霸,四年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为晋侯。前六八一至前六七七年在位五年。

【第三十六世】……

(惠王)

惠王,柔质慈民曰惠。讳阆。立二年大夫边伯等五人作乱伐王,王奔郑。子颓自立。四年,郑厉公同虢公讨平之,奉王归,杀子颓。二十四年王崩,太子郑惧后母弟叔带,发难,不立而告难于齐。至二十六年始告丧。前六七六至前六五二年在位二十五年。子叔带分甘姓,庶支分惠姓。

【第三十七世】……

(襄王)

襄王,辟地有余曰襄。讳郑。生母早逝,后母惠后生子叔带,惠王受宠。立十五年,后母弟叔带与戎狄谋伐王,王出奔郑。晋文公讨伐叔带,奉王复位。前六五一至前六一九年,在位三十三年。

【第三十八世】……

(顷王)

顷王,飘心动翟曰顷。讳壬臣。元年葬襄王,鲁侯使孙得臣来会葬。三年鲁得臣拜狄于咸,获其酋长侨如焚如荣如三人。前六一八至前六一三年在位六年。子二:长曰班为匡王;次曰瑜为定王。

【第三十九世】……

(定王)

定王,安民法古曰定。讳瑜。继兄匡王班位。元年楚王代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北上阅兵於周郊,王使王孙满劳军,楚王借鼎探周之虚实,满对之: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军乃退。五年,黄河改道,此乃禹后之首浩水利工程。前六〇六至前五八六年在位二十一年。

【第四十世】……

(简王)

简王,平易不赀曰简。讳夷。十一年晋楚复战于鄢陵(今河南),楚败。十三年晋杀其君迎子周于周,立为悼公。前五八五至前五七二年在位十四年。

【第四十一世】……

(灵王)

灵王,乱而不损曰灵。讳泄心。王生而有须。元年晋苟营师诸侯会于戚,遂城虎牢。七年生太子晋。十七年(前五五五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于印度。二十一年(前五五一年)孔子生于鲁国曲阜。二十六年宋大夫向戎发起弭兵会,中原诸国赖以喘息。太子晋因力谏壅塞谷洛二水,被废为庶民,立次子贵为景王。王有子共三十八人。前五七一至前五四五年在位二十七年。

【第四十二世】……

(晋公)

晋公,太子晋,名子乔,(前五六五年至约前五一九年),原姓姬,周灵王太子。幼年成德,聪明博学,七岁善诗文,十一岁隋灵王上朝听政。十五岁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文武百官诚服,灵王甚重之,性好直谏。周灵王二十二年(前五五〇年),谷、洛二水泛滥成灾,严重威胁当时王宫的安全,灵王派人以土壅塞二水。子乔坚决直谏:此策不善,那样会使二水百姓遭殃,主张像大禹治水那样,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既保二水百姓,又保王宫,灵王不听,仍然派人壅塞了那二水过道,且将其废了太子,贬其为庶民,流徙太原。

历史传说,太子晋十七岁上嵩山拜得道高人浮丘公为师,三十年后道成,骑鹤吹箫在老家上空飞翔三圈,与老人家告别升仙。《辞源》中记有王子乔(传说得道仙人)之句。

其子宗敬随父徙居太原,时人称之为王家,因此易姬姓为王姓。故尊太子晋为王姓开宗鼻祖。子孙遍布海内外,形成一亿之众的太原王氏。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广东《羊城晚报》载《天下王者山晋地》,阐述了太子晋是中华海内外王姓的开宗鼻祖,并促成在山西太原建立王子晋祠堂,成为国内外王姓联络之桥梁。

(第四节)太原王氏世系

【第一世·黄帝四十二世】……

(晋公)

晋公,开宗始祖,周灵王太子,姬姓,称太子晋,字子乔,生于灵王七年即前五六五年。因谷洛水事,力陈直谏,触怒灵王,被废为庶民。好吹箫作凤鸣,游伊洛间,从浮丘公上嵩山修道,三十年后得道乘鹤飞升。子敬宗,时人称之王家。

【第二世】……

(敬宗·字文鉴)

敬宗,一作宗敬,字文鉴,一字元镜。仕周景王为司徒,始居河东城都乡唐版里。见周室日微,退居山西太原。时人号曰王家,故以王为姓。望出太原。娶姜氏,生子凤。墓在晋阳城北五里大道南甲山庚间,碑铭跋序尤多。

【第三世】……

(凤·字思勉)

凤,一作森,字思勉。多智略,任上卿,封平安公。娶郭氏生子二:覃、石。

【第四世】……

(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