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亲密关系发展和培育手册
523300000010

第10章

自私心理及其调适

自私心理分析

“自私”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常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说法。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为达到个人目的,侵吞公款、诬陷他人、杀人越货、铤而走险。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自私心理是人际交往的第一道障碍。自私之心,自古就有。战国时期,齐国有一美男子邹忌,一天另一美男子徐公来访,徐公走后,邹忌便问妻子、小妾、客人,他与徐公哪个长得更英俊,三人异口同声说邹忌长得好看。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妻子是偏爱他,小妾是害怕他,客人是有求于他,他们不讲真话,都有私心杂念。古文曾提出“以公灭私”,孙中山先生也提出“天下为公”的主张。

1自私的特点

深层次性。人有许多需求,如生理的需求、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等。需求是人的行为的原始推动力,人的许多行为就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但是,需求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法律法令的制约,不顾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自私之心隐藏在个人的需求结构之中,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下意识性。正因为自私心理隐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便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自私行为的人并非已经意识到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自私称为病态社会心理。

隐秘性。也有一种人,因自私行为而引起公愤,但已养成习惯,为了逃避舆论谴责和社会惩罚,便常常口唱高调,故作姿态,而背地里却偷偷摸摸地占别人的便宜,在谎言和假象之中,隐藏其内心自私的本性。例如明明是多吃多占,却说是工作需要;明明是损人利己,却说是替他人着想。自私是一种羞于见人的病态行为,自私之人常常会以各种手段掩饰自己,因而自私具有隐秘性。

2自私心理的成因分析

自私行为的病因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客观方面看,我国是个人口众多、自然与社会资源十分有限的国家(自然资源包括耕地、山林、淡水、物产、消费物资等;社会资源包括财富、权力、信息与社会关系等)。社会中任何个体或群体、集团都需要一定的资源,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目前我国各项资源的数量、种类、方式在占有和配置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合理之处,对资源的权力、行业、部门垄断还比较严重。于是,缺乏资源的一方不得不用非正当的方式去交换。由此,一方面以权谋私,另一方面以钱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相互交换。另外,病态文化的沉积和社会控制不严,也是客观原因。

从主观方面看,个人的需求若是脱离社会规范的不合理的需求,人就可能倾向于自私。另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个人的自我敏感性、价值取向与社会行为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谓社会行为,是指包括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有益于社会的个体行为;自我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关心他自己的问题,感到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及的确得到别人的帮助后的心理感受;价值取向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高度的自我敏感性可以外化为对他人的敏感性,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也可能成为一种只顾自己的倾向。自私自利之人往往是自我敏感性极高,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极度依赖与索取,而不具备社会价值取向(对他人与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

自私心理调适

自私作为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影响人们社会交往的正常进行,没有人愿意同自私的人进行交往,更不要说成为朋友了。自私又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在意识到自己的自私行为时及时调适,自私心理就并非如洪水猛兽般可怕。作为自我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调适。

内省法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些标准有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和榜样等。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对照榜样与规范找差距,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危害、找问题,总结改正的方式、方法。

回避训练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通俗地说,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态的人,只要意识到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可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筋不停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

避免自私还要给自己订立规矩。我国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就曾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要有这种明确的法律观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有了这一条,就能遏止私欲发展,防止其泛滥。

其实,自私和无私之间仅有一线之隔。越过它,就可以感受到舍己为人的快乐。这是最大的喜悦,也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步。自私的人停留在狭小自我的束缚里,永远无法想像和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

心理医生提示已经具有自私心理的人: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行为。庄子说过:“鹪鹑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贪婪心理及其调适

贪婪心理分析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

“贪”的本义指爱财,“婪”的本义指爱食,“贪婪”指贪得无厌,意即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目标过分的欲求。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愈满足,胃口就越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之求利,情理之常,但什么都想要,而且想无本万利,无视等价交换,侵吞社会与他人财产,就是反常,就有害和有罪了。古人用“贪冒”、“贪鄙”、“贪墨”来形容那些贪图钱财、欲望过分的行为,认为是“不洁”、“不干净”、“不知足”的。老百姓用“贪官污吏”、“硕鼠”、“蛀虫”来讽刺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可见贪婪是不得人心的,更没有人愿意同他成为朋友了。

有些人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的,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所拥有。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使得他们“贪婪成性”。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会产生一种行为的强化作用,不断刺激着那颗贪婪的心。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社会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不足,形成一种补偿心理。还有些人存在着攀比心理,看别人过得比自己好,物质生活比自己富裕,就会更贪婪地为自己索取东西,以求平衡。贪婪心理是影响人际交往的第三道障碍。

贪婪心理调适

由于贪婪并非人的天生秉性,所以它是可以改正的。异化的环境与文化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那么正常的环境与文化同样可以矫治一个人的心理。矫治贪婪,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1二十问法

这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法,即自己在纸上写出20个“我喜欢……”。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自己做较深层的分析。假设你在纸上连续写下“我喜欢钱”、“我喜欢很多的钱”、“我喜欢自己是个有钱人”、“我喜欢有许多财富”、“我喜欢过有钱的生活”……当你写完之后,就要思考一下,自己对钱是否有一些过分的欲望,为什么许多举动都与钱有关。接着往下想,人的生活离不开钱,但这钱应来得正,不能取之不义。钱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贪婪之心最终会阻碍自己的发展。然后分析自己是否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是不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分析清楚后,便下决心,要堂堂正正做人,改掉贪婪的恶习。

2格言自警法

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索取不义之财的行为。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应牢记那些诗文和名言格言,朝夕自警。

3警戒法。经常想一想那些因为贪婪而遭杀头之罪的贪官污吏,以此为戒,改正贪婪心理。

4知足常乐法。在生活中不能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要和自己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适应,不要贪图虚荣,讲攀比,内心要做到知足常乐。

依赖心理及其调适

依赖心理分析

依赖心理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具有依赖心理的人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情感无关。这样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兴趣、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具有依赖心理的人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曲求全,具有依赖心理的人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会使他渐渐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爱好,而变成一个“应声虫”、“跟屁虫”。刚开始时,同这样的人交往的人可能会由于他的顺从而产生沾沾自喜的感觉,但时间一长,就没人愿意同他交往了,因为具有依赖心理的人没有一点主见,使同他交往的人觉得很累。可见,依赖心理是影响人际交往的第三道障碍。

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心理时,指出具有这种心理的人有几个特点:

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真可怜”的感觉。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父母的小姑娘。

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依赖心理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以致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做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采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最终形成依赖心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极具代表性。

有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他们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让他干,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