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买回领带后,曾宪梓便将自己小工厂里的一切活都交给了妻子去打理,而他则一头闷在了房间里去对那四条领带进行全面的解剖。
分析完这些领带,曾宪梓自己也十分地感叹于这些领带的精美,并且对它们的长期占有市场觉得心服口服。然而,他的目标不是赞叹,而是超越。
所以,他紧接着的工作便是让这些领带恢复原状。
曾宪梓拆开这些领带只用了短短的数小时,而将它们重新缝合并最终达到质量过关的过程,却整整花了他一个礼拜的时间。
在一个星期里,他像着了迷或者着了魔更为恰当一点,整天闷在领带里,缝了拆,拆了缝,缝了又拆,拆了又缝……反反复复,像没有穷尽似的。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他终于摸索出了剪裁和缝制这种新款外国名牌领带的技巧。
他重新裁剪和缝制好了的领带用简单却也是最标准的方法进行了检验——
当曾宪梓将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缝制好了的领带一条一条检验完毕,并证明条条质量过关后,他疲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紧张了好几天的他也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掌握了制作技巧之后,曾宪梓下一步要做的事就是——全套买入外国进口的领带原料,着手进行生产优质领带,走他自己制定的高档路线。
于是,曾宪梓利用每天外出推销领带的同时,走访一些代理外国进口领带原料的洋行,希望寻求进口领带原料的来源。
不过,那些代理洋行里的经纪似乎没见过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而且根本不愿相信这对于曾宪梓来说是一件很认真的事,认为这是“痴心妄想”痴心妄想:指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不愿意给曾宪梓办理这样的业务。
但终究还是耐不住曾宪梓的坚持,他们终于留下了曾宪梓的地址、电话,并且答应等下一次德国厂商来定货的时候,通知他一声儿。
时隔不久,德国厂商果然带着时下流行的花色、质地高档的面料来香港寻找订户。
洋行经纪连忙通知香港的其他大的厂家来看样品、定货,等这一切忙完之后,在德国厂家马上就要离开的时候,才给曾宪梓打了一个电话。
曾宪梓没有一点的耽误,也丝毫不计较洋行经纪的无理拖延,他很快赶到了看货地点,幸运的是,碰巧还有几种不同的花色,曾宪梓选中了其中的四种腰果形、虫仔点花色的原料,并且马上定了货。
有了面料,曾宪梓就可以开始集中精力地进行生产了。
曾宪梓以最快的速度从德国厂商手里买回来的四种不同花色的领带原料终于在案头上铺开了,他按照外国领带的尺寸要求,用他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时间才摸索出来的外国名牌领带的剪裁方法,开始了格外精心地真真正正地一丝不苟地模仿式制作。这一干,就是几十天。
当面色憔悴不堪,然而那双眼睛仍极为有神的曾宪梓捧着他辛辛苦苦做好的四打领带兴高采烈地从房间里冲出来时,妻子看着他很心疼地说:“你太累了。”
而曾宪梓此时全部的兴奋点却都已集中在他那些以假乱真的领带上。他没有理会妻子的关切,只是很着急地让大家看那些领带。
他的辛苦没有白费,他做出来的那些领带的确与商店里卖的高档名牌领带没有丝毫的区别。
兴冲冲的曾宪梓顾不得休息,又拿了八条领带,其中四条是商店里买的,四条是他自己做的,去了瑞兴百货公司的业务部何经理那儿,他要从真正的行家手里来进一步巩固他的自信心。
何经理看着这八条质地好、做工精的高档领带,怎么也不敢相信其中居然有曾宪梓的杰作。
何经理是专门为公司挑选和采购男装系列货品的,他经常从发达的欧美国家订购领带,所以,何经理可以说是一个辩别真伪的专家。但是他在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比较了大半天后,仍是无法分辨出来。
何经理很诧异,同时也很感兴趣,而站在一旁的曾宪梓此时却兴奋异常。他马上趁热打铁对何经理说:
“既然我的领带在本身的价值方面已没有什么问题,您能不能现在就开始销售我的领带呢?”
何经理很为曾宪梓的勤奋、创造和勇气所感动;也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处于关键时期的曾宪梓助上一臂之力。然而,他毕竟不是老板。
何经理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曾宪梓是十分理解的,可难道就让他费了这么多精力好不容易做出来的领带依旧由他在街头不辞劳苦地一条一条销售吗?
曾宪梓不会让自己前功尽弃的。无论如何,他都要让自己的心血挤上大百货公司的销售柜台。
所以,仔细考虑了一会之后,他对何经理这样说道:
“何经理,您看这样好不好,我也不想使您为难。为了不影响您的生意,您不如就先要四打领带吧,这四打领带是以寄卖的形式拿给您,在进货的时候我不收钱,您只要帮我在货架上摆出来,卖完之后您再给我钱。
这样,您就不会担任何的风险。而且,趁此也可以看出我的领带是否有市场,如果销售情况好的话,您再征求老板意见跟我订货,也行。
只是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我的领带一送到,请您一定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将这些领带摆出来,千万不要放在仓库里面。”
何经理见曾宪梓说得这样中肯,而且提出的条件让他没有再拒绝的理由,就答应了曾宪梓的要求。
不到一个星期,何经理便打来了电话:
“老曾,赶快再给我送四打领带来,你原来拿来的四打领带,可以来收钱了。”
一个简简单单的电话,却意味着曾宪梓自己制作的港产货从此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地摆在大百货公司的柜台上了。
这时候,曾宪梓的领带上所用的商标是沿用德国领带原料厂家的随件发送过来的统一商标“金必利”、“多必利”。
“金必利”、“多必利”是德国的一种优质布料的名称,没有专利,只要用这种布料的人都可以用这个名称。
曾宪梓必须设计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而且要使这个品牌成为名牌。
建立一个品牌并非难事,而要使这个品牌成为名牌则是难之又难的。
曾宪梓决定一定要给他的领带起一个好名字。
为了应付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开支,他每天晚上必须不停地做领带,白天还得继续外出推销领带。但是,只要他的大脑一有空闲,他的思绪便会不由自主地转到领带的改名这方面。只要他一有多余的时间,甚至吃饭的时候,他都会拿一支笔不停地在纸上写写画画,为他的商标和牌子寻找最好的设计。
英文字一般都是用钢笔写的,就是用惯了毛笔的中国人,也很少用毛笔书写英文。而有一天当曾宪梓试着用毛笔写出“GOLDLION”的字样时,他突然感觉到了毛笔字的独特,这种设计很引人注目,而且能给人留下精灵古怪但很亲切的感觉。
英文名字设计好了,接下来就该着手进行商标图案的设计了。
像设计一类的这种偏艺术性的创作,一般都是需要灵感的。而当有一天,曾宪梓看到一枚硬币时,他的灵感来了。
他用港币五毫子(五角钱)匾了一个外圆,又用港币一毫子(一角钱)画了一个内圆,然后用毛笔填充两个圆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如“G”字的形状,再将儿子学几何用的小三角尺在圆中画出“L”的形状。于是,一个漂亮的商标图形就此诞生了。
这下,英文名字、商标图案都有了,就剩下最重要的中文名字的确定了。
一天,范义忠兴冲冲地来找曾宪梓,并邀他一起去澳门玩。
当时正被他的领带的中文名字弄得焦头烂额的曾宪梓哪儿有这份心情。但范义忠却告诉他,一起去玩的还有几位朋友,他准备介绍他们与曾宪梓认识。
当曾宪梓进一步得知这几位朋友是永安公司男装部的部长时,他明白了朋友的一片好意,范义忠是想帮他一把。
在当时,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寨厂东主能够有幸结识大名鼎鼎的永安公司的工作人员本来就是一件十分不容易并且也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更何况现在曾宪梓面对的将是自己未来生意的潜力之所在——永安公司男装部的部长,这可得小心应付啊!
在去澳门的船上,大家闲聊了一会儿,便开始打麻将,不喜欢这项娱乐的曾宪梓就在一旁给他们作服务工作。他又开始考虑他的领带的中文名字了。
一边想,他忍不住又在一张纸上画了起来,而且还一边念叨着。
他的入神一下子把另外几位玩兴正浓的朋友也吸引了过来。大家明白了原委之后,便开始讨论来,讨论去,群策群力,帮曾宪梓出主意。
这个情景是很有意思的。几个人坐在船上无所事事,只是嘴里都不知道在忍叨着什么,反反复复的,又是千变万化的。
这时,一位朋友一边发音一边说“金利连”。
曾宪梓一听,茅塞顿开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马上兴奋地接口道:“有了,有了,就叫‘金利来’,你们看这个名字好不好?”
大家一听,都十分高兴,一致赞同,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好名字。
于是,后来成为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国际名牌“金利来”,就这样产生了。
好心情的曾宪梓做东就更热情了。吃饭、拍照、游玩……一趟澳门旅行,宾主尽欢,而曾宪梓也从此和这几位部长建立了友谊。
这一趟旅行,曾宪梓可谓满载而归了。
他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兴高采烈地拿着他的“金利来”和“GOLDLION"’去注册。曾宪梓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了。
这几位朋友虽然对他的事业是极为有帮助的,但曾宪梓和他们在最初的相互交往中,依然是不提他的生意。以至于在他们已经相交甚深时,这几位朋友还不知道曾宪梓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
当曾宪梓告诉他们自己的生意是小本的手工制作领带并自己推销时,这几位拥用进货卖权的朋友马上很热心地说:
“我们公司也卖领带呀,你拿一些样品来给我们看一看,如果符合要求,我们就可以进你的货,这样岂不是很好吗?”
当曾宪梓把他的“金利来”领带摆在这几位部长面前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如此高质量的产品居然是香港人自己做出来的,而且还不是大型机械化操作的工厂的产品,只是默默无闻的家庭手工业的生产者的杰作。从此,这几位朋友对非常不一般的曾宪梓更是刮目相看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说刮目相待。。
而“金利来”,这个蕴含着许多内容的牌子,就要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了,它将在不知不觉之间,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震惊着属于它的世界,征服着属于它的世界……
当初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创业的艰难不言而喻,而如今要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生活突飞猛进的世界里,守住并继续发展金利来市值40亿的江山,则更是难上加难。
而常年辛劳的曾宪梓渐渐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
曾宪梓虽然深爱着他的三个儿子,但他对他们的管教从小就十分严格,而实际上,他教育的重心是放在人品上的。
他的三个儿子都经历了独立在外面的世界里去拼去闯的创业阶段以后,回到金利来公司,然后又从头开始,从扫地、产品生产,到包装、送货,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
然而,虽然曾宪梓殷切地希望儿子们能成功地接管他的事业,但他并不着意地想要把产业留给他们。
因为曾宪梓深知“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的道理,他知道如果儿子们只是靠他的产业的话,那么他的儿子将永远不会有出路,不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