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522500000071

第71章 平衡生活的能力—和谐身心的关键(2)

兴趣类型8——愿从事抽象性和创造性的工作。

这类人喜爱需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爱创造新的式样和概念。相应的职业有:演员、创作人员、设计人员、画家等。

兴趣类型9——愿做操纵机器的技术工作。

这些人喜欢运用一定的技术,操纵各种机械,制造产品或完成其他任务。相应的职业有:机床工、驾驶员、飞行员等。

兴趣类型10——愿从事具体的工作。

这类人喜欢制作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希望很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从完成的产品中得到自我满足。相应的职业有:厨师、园林工、理发师、美容师、室内装饰工、农民、工人等。

以上测试可以揭示出你的主导兴趣爱好,你可以据此有意识地慢慢平衡你的生活。

平衡生活的秘诀

多建立一个“兴趣空间站”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不少文坛俊杰、科学巨擘、商界行家、政坛精英,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丰富的事业和生活的兴趣爱好。他们既是执著创造的事业中人,又是富于生活情趣的性情中人。事业是他们的不朽生命,生活则是他们纵横捭阖的广阔天地。他们在享受立业之欢愉的同时,又以自己斑斓多彩、瑰美奇绝的闲情雅趣,装点着生活的艺术,拓展着独特的才华。

许多文人、学者、画师钟情于大自然,他们或是拨动山水之韵,或是追寻绿的踪迹,或是醉赏风花雪月,或是独享月色的清幽。他们栉风沐雨,散怀山水,江海踏浪,遨游天下,贪婪地阅读着浩浩宇宙之书。大自然的神韵带给他们创造的灵感,助他们在事业的海洋中自由地游弋。不少名家在休闲时刻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爱好,他们或是情系花香,或是醉恋草木,或是宠爱生灵,或是迷于音乐,或是欣赏艺术,或是闲读诗书,或是博藏珍玩,或是强身养性……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享受人生之趣,使自己的事业、身心都得到和谐、均衡、健康的发展。

上帝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只要你能呼吸,你就能拥有它。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能量的激素。”对一件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人,他的智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兴趣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使你忘记劳累,尽增情趣。它会为你学习一门技艺,增添上一层斑斓的色彩。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多方面的兴趣,只要你用心的发现和培养,一定可以培植出你的兴趣之花,为你的人生建立一个兴趣空间站。

如何培养自身的兴趣呢?我们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气质、性格等情况来确定自我兴趣的志向。

1永葆一颗孩子般好奇的心灵

好奇,是人的天性的一种流露。好奇,是幼稚的特权,它是一眼永不干涸的泉水,它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它能使思维永远翻滚、奔腾、跳跃。好奇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消除好奇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坦率地流露出好奇,表示自己对这一方面是无知的,同时也表示自己对求得真知的追求和探究,这无疑是一种可嘉的勇气。好奇在熟悉中渐渐淡化,才干在惊奇中逐步成长。好奇,是真情实感的火花,它蕴含着奋进的活力。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对事物的质疑和惊讶,正是求索未知、探究真理的起跑线。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惊异是推动人去进行哲学思维的动力,人首先惊异他所遇到的陌生事物,然后才渐渐去探索月亮、太阳、星星的变化和事物的起源。”

有一句格言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看你有没有质疑的脑袋,进而进行思考创造。

2用心体会美,发现兴趣

奇妙的大自然,科学、艺术的内在美,最能激发人的兴趣。有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敏捷地捕捉到兴趣所在。

科学家对这种美有特别的感受。“大自然是和谐、简洁和美妙的,是能够被人的智慧所发现和欣赏的。”“科学家们之所以研究自然是因为他能从中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从中得到乐趣是因为大自然的美。如果大自然不美,就不值得去研究它,生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大自然的奥秘像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探索真理的人们,激起了他们浓烈的美感和兴趣。爱因斯坦说:“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有一部分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于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

劳逸结合,身心愉悦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所以有很多人一直拼命学习和工作,不但平时学习、工作到深夜,甚至周末也难有休闲娱乐的时间。最后,学习和工作未必能够搞得好,还容易将身体拖垮。

工作压力再大,也应当抽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彻底地放松,做到劳逸结合,才能益于身心的健康。保持健康的方法有时很简单,就是学会忙里偷闲,学会享受生活。

第二届全国秋季服装展览会在海滨城市大连举行时,每到会议休息时间,一些公司的老总便回到自己的房间,不是和助手商议方案,就是研究其他公司的资料,忙得团团转。

然而,令所有人惊奇的是,一到会议休息时间,兄弟制衣公司的代表张峰毅则总是独自一个人迈出会议室,沿着度假村的湖畔散步,或是到花园中欣赏奇花异草。

刚开始,有的老总还以为张峰毅不重视这次展览会,或是贪恋山水美景,而忘了自己公司发展的大事。可出人意料的是,每次会议上发言时,张峰毅却当仁不让。他思路敏捷,精力旺盛,侃侃而谈,一直是整个展览会的焦点人物。

会议结束时,有位老总好奇地问他说:“平时总见你漫不经心、游手好闲似的,可一到会议时,你就精神百倍、咄咄逼人,你是不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是的,我的确是吃了灵丹妙药,但我吃的灵丹妙药就是忙中偷闲,去散步,去赏花,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大脑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因此,这会议我是越开越精神呀!”

英国科学家曾做过一项科学试验,结果表明:如果人的大脑长期思考同一类问题且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起疲劳和大脑活力下降,造成记忆力减退、联想能力匮乏等,不利于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但如果在进行一段脑力劳动之后,适当地进行体力劳动,二者相互进行,最后发现,试验对象不但没有明显的疲惫症状,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工作中的出错率比以往有了大幅度下降。

在工作之余,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读书、下棋、跳舞、旅游等,能够让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神经松弛下来,以保证有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不要以健康换成功

生命的本能是呼唤健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不值得为任何事情去放弃健康、牺牲健康、损害健康,包括你梦寐以求的成功。试想,如果必须以健康为代价去获得,那成功还能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在美国哈佛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堂体育课,老师们总是喜欢推演这样一道健康“公式”:“假如把人的一生看做10000,健康用最前面的‘1’来表示。后面的‘0’代表‘荣誉’、‘财富’、‘亲情’、‘友谊’等因素,试试看,当我们把前面这个‘1’拿掉以后,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只剩下‘0’。”学生们回答。“是啊,人的一切正常活动都是以健康为基础的。不管你‘1’后面有多少个‘0’,不管你拥有多少珍贵的东西,如果失去了健康,生命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他的人生将暗淡无光。”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身体是革命的最大本钱,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保证,那就会很难取得成功。俄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他不顾身体虚弱,只是拼命读书,13岁时就读完了一个藏书室的全部书籍,写了许多论著,结果严重损害了健康,25岁时就带着他的满腹诗书悄然离开了人世,这是多么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啊!

要确保身体的健康,重视体育锻炼是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方面,马克思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马克思毕生进行着极度耗费精力和脑力的艰苦劳动,没有强健的体魄显然是无法支持的,这使马克思深深地认识到:“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因此,他十分注意体育锻炼,散步、郊游和爬山,是他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他就是通过这些活动,使自己具备了强健的体魄,从而保证了革命工作、理论研究和写作的顺利进行。

热爱运动,享受运动,是让你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魅力,获得快乐。

清晨,当你迎着第一缕阳光奔跑在马路上,你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耳旁伴着婉转的鸟鸣,目睹城市从静谧走向繁忙。于是,生命的活力、生活的美好会让你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一天的学习之中。

球场上,你与队友们奔跑、跳跃、扣球、拦网,你们紧张无比、全神贯注地进行比赛,分享每一次得分的兴奋,探讨每一次失误的原因。这时候,一种集体的荣誉感、一种拼搏的劲头充盈身心,什么忧愁、烦恼、矛盾、不快……全都丢到九霄云外了。

假期里,你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伴去登山,怀着喜悦、新奇的心情行进在蜿蜒小道、鸟语花香中,大自然的美景让你流连忘返。而当你登上数千米的巅峰,面对重峦叠嶂、苍茫大地时;或当你采集到一种珍稀化石、观察到一只罕见蝴蝶时,那一刻你将与同伴一起分享着人生的快乐与感动。

成功的人生呼唤健康。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别人的成功概念,但却可以定义自己的成功人生。只要健康,不成功又怎样?假如健康不在,成功了又怎么样呢?

身体健康还能够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产生满意感。我们来仔细看一看:那些白手起家的成功者中几乎没有萎靡不振或体态臃肿的。身体健康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敢于冒风险的人比不敢冒险的人更可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果你热爱自己所做的一切,你就会更加自觉地努力工作,而努力工作也要求有健康的身体。

快乐生活,精彩人生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

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详。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之余,更是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看似平淡的偈语里,暗示了多少佛门玄机,又蕴含了多少人生智慧啊!现实生活中,无限制增长的欲望、不满足现状的心态,还有那诸多数不清的烦恼与磨难,常常使人患得患失。因此,很多人抱怨命运,抱怨时运不济,抱怨人生多“苦”。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在一艘开往檀香山的轮船上,做了一次心理改造实验。他建议一些心烦气躁的人到船尾去,设想把所有烦恼的事情全都丢进海中,并且想像自己的烦恼事正淹没在白浪滔滔的海里。

后来,有一位乘客来告诉他说:“我照着你所建议的方法做后,我发觉心里真是舒畅无比。我打算以后每天晚上都要到船尾去,然后把我烦恼的事一件一件地往下丢,直到不再有烦恼为止。”

这是一个微妙的提醒,凡事不论好或坏、愉快或痛苦、赞成或反对、成就或过错、名声或耻辱,都会来来去去。凡事都有起点,也有终点,人生本如此。

南宋僧人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心如明镜,纤毫毕现,洞若观火,那身无疑就是“菩提”了。但前提是“时时勤拂拭”,否则,尘埃厚厚,似茧封裹,心定不会澄碧,眼定不会明亮了。

一个人,在尘世间走得太久了,心灵不可避免地会沾染上尘埃,使原来洁净的心灵受到污染和蒙蔽。心理学家曾说过:“人是最会制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动物之一。”的确,清洁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们制造的成堆的垃圾,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们内心诸如烦恼、欲望、忧愁、痛苦等无形的垃圾却不那么容易清理了。因为,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们忽视,或者,出于种种的担心与阻碍不愿去扫。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必须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你又不确定哪些是你想要的。万一现在丢掉的,将来想要时却又捡不回来,怎么办?

的确,清扫心灵不像日常生活中扫地那样简单,它充满着心灵的挣扎与奋斗。不过,你可以告诉自己:每天扫一点,每一次的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你一次必须扫完。但你至少要经常清扫,及时丢弃或扫掉拖累你心灵的东西。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其实,只要你严肃冷静地分析人生,痛苦与欢乐几乎是与生俱来的。造物主让你来到人世,享受世界的无限欢乐,但同时也要给你困苦、不幸的负重。人生就是一次爬山的旅行,辛苦是自然的,摔跤有时也难免,磨难就是这次旅行的代价。将苦难与烦恼抛却脑后,让它随风飘去,不再萦绕心头;对心灵进行一次清理,将痛苦与不快统统丢进垃圾桶,还心灵一片清净与宁静。快乐地享受生活,演绎精彩的人生,又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