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的智慧
5221800000017

第17章 幸福是自己找来的(3)

这是值得借鉴的,并应该形成一种习惯。我们不妨每天晚上或是清晨,特意抽出十几分钟,或半个小时,找一个清净的地方,独自一人静静冥想,闭上双眼,深呼吸。当有杂念闯入脑海的时候,将注意力继续集中在你的呼吸上,一遍一遍重复做。这时候,你内心中的浮躁、焦虑、忧愁,就会逐渐地远离你,你会感觉神清气爽,仿佛身体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般,充满活力与激情。

泰勒教授说:“有规律地做一些冥想练习,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简单和幸福。冥想的根本理念,就是让我们在排除杂念的同时,认真聆听内心的声音。当我们真正接受自身的所有感觉时,才开始和自己的内心沟通;只有和自己沟通良好时,我们才能构建与他人的关系。”用冥想法来放松自己,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

冥想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科学实验证明,当人进入冥想状态时,大脑的活动会呈现出规律性的脑波,此时支配知性与理性思考的脑部新皮质作用就会受到抑制,而支配动物性本能和自我意志且无法加以控制的自律神经,以及负责调整荷尔蒙的脑干与脑丘下部的作用,都会变得活性化。

由此可见,冥想会让我们平静下来,并产生出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灵感。同时,冥想也会提高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理解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冥想会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愉悦和放松。

冥想不求诸于别人,而是求诸于心。通过调整自己的内心,使内心归于安静,宁静生智慧,这样,我们就会挖掘自己内心的潜力,使心灵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在冥想的方式上,有坐禅的冥想,也有站立的冥想,还有舞蹈式的冥想。祈祷、读经也归为冥想的一种。日本畅销书《庄内革命》的作者春山茂雄在冥想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看喜欢的电影、听喜欢的音乐或是计划自己的未来,都可以归为冥想的方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采用不适合自己的冥想法,不但白费心力,还会使自己的身心感到疲惫。

冥想的作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很多人相信,冥想是解决现代人心理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

现代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压力大,烦躁不安,由此心理问题引发出很多身体疾病。冥想可缓解人们的压力,让人得到放松。因为当一个人冥想时,他会避开喧嚣,让自己的内心归于平静安详,从而使身心得到最大的平衡和放松。

随着Well-BeingLife(冥想)生活方式的盛行,冥想作为一种重要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和喜欢。它已不只是宗教和艺术范畴内的东西,而是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被人们接纳了。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说:“冥想是解除压力最好的一种方式。”另据科学实验证明,经过八周冥想治疗的人,比别人更容易感到幸福,他身体的各个健康指标也会比别人高出很多。台湾在大地震救灾中,卫生部门曾请冥想高手对灾区人民进行心理指导,以缓解其身心压力。

总之,冥想对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在冥想中,脑波会变得安定,心情会变得平和,全身肌肉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而体内的J8-内啡肽、吗啡、多巴胺等激素的分泌反而越来越活跃,人体的免疫力得到增强,对细菌的杀菌力和抵抗力也会有所提高。冥想过程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改善平日里不好的性格和行为,让自己更客观和安定,而且记忆力、思考力、创造力都会有所提高。成功的冥想,能够清除脑子里所有分散精神的东西,包括紧张、痛苦、不舒服、烦恼、疼痛和恐惧等负面情绪。

一位冥想爱好者说:“长久的有规律的冥想能够产生更高的警觉、更有效的心智、更敏感的知觉。有些人说他们从冥想中得到很深的感应和心灵的成长。”

冥想是一种感受,是由心灵的作用去影响身体,使其得到益处的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体悟”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适用于我们日常操作的冥想步骤:

第一,准备工作。在冥想之前,要穿上宽松的背心和裤子,再进行简单的解压运动。先轻握拳头,轻柔地按摩腹部,使自己的身体不断地得到放松。然后,平躺于地板,左右来回滚动自己的身体,使整个身体的肌肉都得到放松。最后,想象自己被包裹在明亮的光芒之中,设想一种安逸而幸福的感觉。

第二,正确的姿势。选择瑜伽中的静坐方式坐定,然后,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相抵,其余三个手指自然伸直放松,最后将双手置于膝盖之上,掌心朝上。而后,放松全身肌肉,使身体内的紧张因素逐渐得到缓解。

第三,冥想的方法。专注于自己的一呼一吸,找到呼吸和身心的切合点。也可使用集中冥想法进行冥想,先烧上一炷香,确定一个对象,调节呼吸的同时让自己的思绪随着袅袅紫烟一起升华。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件旧物、鸟语花香、山谷明月、林中溪水等一切可以让你内心得到舒缓的外界事物进行冥想。

第四,冥想的呼吸方法。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静逸感觉之后,接下来用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腹式呼吸。仰卧,将手轻轻放在肚脐上,随着呼吸的节奏收缩腹部的肌肉,尽可能将肺部所有的废气都吐出来。当熟练了腹式呼吸之后即可进入冥想的状态。这时,如果有冥想音乐的辅助更能较快地进入冥想境界。

冥想可以调节精神状态,弥补睡眠不足所带来的亏空,虽然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却能真正达到精神饱满的状态。据说,周恩来总理经常利用去机场迎接外宾的路上,进行短短的五分钟休憩,以使原来的疲惫尽快得到调整。其实,这种休憩就是一种很典型的冥想方法。

据说冥想还可以思接千古,使人对很多事情进行不规则思考,有时能打通原有的思维阻塞,使自己的思绪豁然开朗。比如,一个让你挠头不已的方案,在你进行冥想后也许就会有重大的突破。

更为重要的是,冥想后的大脑有一种确确实实的轻松感存在。因此,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冥想,能让你愉悦身心,调节性情,舒缓紧张工作所造成的压力,这是一种很好的养神之道,应该引起更多人,尤其是上班族的重视。不要总是以工作忙来推脱,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时间休息。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无限地透支,久而久之,就会积聚出一些复杂的毛病,到那时悔之晚矣。

每天留一点时间让自己的心灵冥想,整理一下自己凌乱的思绪,暂时忘记烦恼,忘记忧愁,忘记工作,让自己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中,通过意念与身体的协调一致,使我们达到更幸福、更健康的生命状态。

“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幸福

生活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有扬波弄涛的激越豪情,但最终归于水波不兴,平淡沉静。

人生的平淡是平和淡定,这是心灵深处所向往的自由。在灵魂深处悠闲自得地漫步,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平淡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所谓“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由此可见,平淡在人们心中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平淡是一盆蓊蓊郁郁的吊兰,它在高处默默生长,舒枝展叶,悄悄地把绿色的宁静洒满心田;平淡是一杯清新爽口的茉莉花茶,清新滋味在平和中无声绽放,层层开释的花瓣,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涟漪,将人卷入无垠的遐想中;平淡是一首清新淡远的小诗,朗诵之间,一股清凉溢口而出,唇齿留香,滋润心田。

平淡在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调上滋味,在忙碌苦闷追求迷惘里增加厚重,在琴棋书诗画里着色浸染,酸甜苦辣咸皆随行,浓妆艳抹皆适宜。

平淡的日子在涓涓不息的流水中哼着欢快的小曲,渐行渐远,歌声的翅膀带着欢愉平实,振翅滑翔……

老僧的一位好友前来拜访他,吃饭的时候,好友看他只为自己准备了一道咸菜,不忍地问道:“你光吃这咸菜,不会觉得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老僧笑着回答。

饭后,老僧倒了一杯白开水,悠闲自得地坐在院子里喝。

老友看到后又问:“没有茶叶吗?这样喝你不觉得有些淡么?”

老僧依然笑着说:“开水虽淡,可是淡也有淡的味道。”

是啊,咸菜的咸与白开水的淡,就好比人生中所遭遇的不同情境,在我们无力作出选择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学着去适应和享受,也许会别有一番滋味。虽然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我们需要尝尽各种滋味,需要体验各种心境,但是像这样有高潮有低潮、有咸有淡的人生,才是一个最为完整充实的人生。

咸,指的是人们强烈的信念、剧烈的痛苦、彻骨的孤独、焦灼的等待、炽热的情感、沉醉的痴迷;淡,指的是轻松的自由、细心的关怀、欣赏的生活、热情的接受、伟大的平凡、适当的沉默、温和的知足……

人们一旦超越了咸与淡的分别,才能真正品尝出咸菜的好滋味与白水的真清甜,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所顿悟的生活境界。

平淡不是平庸,更不是懦弱,而是经历世事之后的自我淡定与归属,这正是人们能够获得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之所在。

平淡是红尘的淡化剂,心淡如水,沉稳恬静,拥有平淡,不耿耿于人言是非,不沉迷于功名利禄,远离尘世喧嚣,视名利荣辱如过眼烟云,不为权势所羁绊,不为物欲所拖累,用一颗坦然平常之心去面对人生,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灵魂的自由。金圣叹在《临江仙》一词中说:“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心底无私天地宽”,很多人对私欲、私利的追求永不满足,一个人私欲多了,就会目光短浅;私欲少了,就会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达观。心怀天下,志在四海,但不失自我独立与自由,只有这样的人才可流芳百世,才能活出幸福人生。

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聪明机智,学识渊博,能言善辩,自信是治国安邦的朝中重臣。他身为齐相,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明理干练,理国治事有张有弛。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在生活中却力行节俭,生活异常朴素。他的开明和才智,他的节俭和自我奉献精神,赢得了世代人民的尊敬和敬仰。

晏婴生逢社会乐坏礼崩之际,社会中一些贵族肆意淫乱、腐败污秽,在这种崇侈糜费、风流畅行的社会环境下,想要出淤泥而不染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像晏婴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但晏婴的信念丝毫不曾动摇,坚持克己自律。他当了宰相,仍住在祖屋里,这房子低矮潮湿,又紧挨终日喧嚣不止的市场,连齐王都认为这样的住宅和他的“级别”太不相配了,极力要划给他一片宽爽之地,高屋建瓴,庭院花池,但晏婴坚决不更换宅邸。作为齐国的社稷大臣,他乘的是老马旧车,一顿正餐只不过一荤一素,其衣、食、住、行都持俭自律。每每遇到有人说他过于寒酸时,他便声明自己的生活比一般人强多了。一直到死前,他还谆谆告诫家人勿忘其俗。

晏婴这种洁身自好、力行节俭的行为和风范,连写《史记》的司马迁也被他深深打动,他在为晏婴立传之后,由衷地感叹:“假令晏婴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学会以淡泊之心看待权力地位,不仅可以使一个人造福百姓,同时也是一个官场中人安身立命的法宝。

古人云“无官一身轻”,是很有道理的。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官场都是一个是非之地,其险恶令人望而却步。可是,功成名就的光环还是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人在官场上你争我夺、尔虞我诈,抽身而退者有之,栽倒再无出头之日者更是无数。

韦世康是京兆杜陵人。他的父亲是一位隐士高人。北魏、北周两代,朝廷多次召其父出世任职,均被婉言谢绝,世人称其为“逍遥公”。

韦世康自小就耳濡目染父亲的作风,颇有乃父风范,处事沉稳,颇有器度。

隋文帝杨坚做北周丞相时,相州总管尉迟迥犯上作乱。杨坚派韦世康出任绛州刺史,并对他说:“汾、绛地区是两国交界之地,现在受尉迟迥叛乱影响,当地恐怕会有一些动乱。我把这一地区的治安交付与你,你一定要勤于治理,好好守卫。”韦世康上任后,尽心竭力,事无大小,皆亲力亲为,结果其管辖之地清净祥和,得到隋文帝的嘉许。

韦世康生性简朴恬静,喜欢古事,不在意得失,在绛州任职期间,曾有隐退之意。在给弟子的信中他这样表述:“我生在多事之秋,幸得朝廷重用,因而为之效命,已多年之久。如今人虽未老,但已不再壮年,再经不起世上的风风雨雨。功名利禄皆是过眼云烟,为了防止它过高、过满,我不如今早归隐。”后因几个子弟都劝他,说现在辞职不合适,韦世康才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隋开皇四年,因母亲去世,韦世康辞职回家操办丧礼,守孝在家。没有多长时间,朝廷又起用他。韦世康坚持请求辞职,但隋文帝最终没有批准。

隋开皇十三年,韦世康回朝任吏部尚书。闲暇之时,他对子弟们说:“我听说功成身退,是古人的常道。现在我已年近60岁,拥有很高的声望,地位也很显赫,想辞职隐退,你们觉得如何?”子弟们纷纷表示同意。于是韦世康趁皇帝宴请百官之际,下跪恳请道:“我这个人没有多大的功勋,却占据很高的官职。如今年岁已高,恐怕难当国家重任,因此恳请陛下批准我告老还乡,将职位让给那些有才华的人。”皇帝安慰了他半天,仍没有批准,让他出任荆州总管,方便其轻松从事。

韦世康一直有辞职隐退的打算,可惜都没有被批准。最后终于在67岁的时候,死在官道上。

韦世康深知官场争斗无休无止,唯恐惹祸上身,因此对于隐退之事一直念念不忘。但到最后,他仍未能逃脱官场,那些争得不亦乐乎的人们又会如何呢?

陶潜所吟《归去来兮辞》,那种在东篱之下悠然采菊,面对青翠的南山“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美景,是很多身在官场,不想失去自我的人心中的一个梦。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生为人为文追求“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在《病榻杂记》中,他用通达的文字,讲述了自己是以何种心态来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顶桂冠的。老人如年幼无知的孩童一般,欣欣然说:“欣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平淡是心灵最本真、最动人之处,不需要任何装点与修饰,安于享受平淡的人,其灵魂会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寥寥几字,便将作者的心境勾画出来。无论何时何地,以平常心泰然处之,任世间起伏变化,我独守心中一方净土,悠然独坐,外界的一切皆无法干扰我内心的宁静。这就是以一颗平常心,从容幸福生活的境界。

淡泊是一种心态,同时也是一种修养和智慧。学会以淡泊之心看待权力地位,不仅是免遭厄运和痛苦的良方,同时也是一种超然于世的大智慧。因为淡泊,所以从容。

我国当代着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就是一个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人。

当年,马老因“新人口论”惨遭无端的批判,并被撤销北大校长的职务。那天,他正在家里“接受隔离审查”,他的儿子从外面回来,大喊道:“爸,你被撤职了!”

他当时正在看一本书,头也没抬,淡淡地说了一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