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的智慧
5221800000010

第10章 你是否迷失了自己(5)

当然,对于一般人而言,苦尽甘来的过程是痛苦的、纠结的、难以忍受的,甚至可以说是让人崩溃的,因为那个过程是最考验人的意志力的时候。“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是在失败之后不总结,不吸取教训,那么失败最终注定还是失败,而不会成为成功之母;反之,在苦难和困境中,用理性的态度积极思考,不断改进或更新自己的思路,那么自己在克制心魔的同时,也能使自己摆脱不良心绪的干扰,从而振作起来。不一味地委靡,一味地消沉,那么你就能重新振作起来,再次取得成功。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董事长松下幸之助,早年就职于大坂电灯公司。他对电灯泡有着狂热的兴趣,为了实现改进电灯灯头的构想,不惜倾资从事改良工作,并组成了松下电器公司。不巧,公司刚刚成立,就遭遇了经济危机,市场疲软,销售困难。怎样才能使公司摆脱困境,转危为安?松下幸之助经过再三权衡,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拿出一万个电灯泡作为宣传之用,通过这样的途径来打开灯泡的销路。

灯泡必须备有电源,才能显现出它的作用。为此,松下亲自拜访冈田干电池公司的董事长,希望双方合作进行产品的宣传,前提是冈田公司得免费赠送一万个干电池。向来豪爽大度的冈田听到这样的策划后,不禁大吃一惊,因为这显然是一种违背常理的冒险。但松下诚挚、果敢的态度很是让人感动。最终,冈田答应了松下的请求。松下公司的电灯泡搭配上冈田公司的干电池,这两个完美的组合,发挥了最佳的宣传效用。

经过宣传之后,电灯泡的销路直线上升,干电池的订单也雪片般飞来。初创伊始的松下电器公司非但没有倒闭,反而苦尽甘来,从此名声大振,业务兴隆。

也许,很多人都渴望顺境,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能够一帆风顺。

但有的人却不甘于现状,喜欢迎接挑战,不惧困难,他们相信只有不停地跑人生这场马拉松,才能学会更多的东西,才会苦尽甘来。人的一生怎么能像设想中那样十全十美呢?坎坷波折,痛苦磨难,谁都要经历。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困境,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困难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我们积极面对,攻艰克难,那么,办法和出路总会有的,希望和光明也永远在向我们招手。

唐朝有个名叫裴休的宰相,虔诚地信奉佛教。他的儿子裴文德,小小年纪就因为文采出众,做了状元郎,皇帝封他为翰林。但是裴休并没有因为儿子取得的成绩而高兴,相反,他认为这种少年仕进、轻易就飞黄腾达的事情并不利于儿子的成长。因此,他执意将儿子送到寺院里修行参学,并且要他先从最辛苦的“水头”做起。

这位少年得志的翰林学士,迫于无奈只得天天在寺院里挑水、砍柴、烧火,烟熏火燎,早起晚睡,还得跟寺院的学僧一起吃素饭!几个月下来,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好少年变成了一个“小黑炭”,手上、肩上全是干干的趼子。每次他要求回家,父亲总是会说:“再等一段时间吧!”而寺院里的学僧,也不曾因为他是宰相的公子就给予他特殊的关照。

一晃大半年时间过去了。有一天,又轮到裴文德挑水,这位身心俱疲的翰林终于忍耐不住,满怀怨恨地发牢骚道:“翰林担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恰好寺里的住持无德禅师路过听到,微微一笑,也念了两句诗回答道:“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裴文德吓了一跳,从此收束身心,苦劳作役。

面对苦难,是逃避,去享受安逸,还是坦然面对,做一个强者?

苦难是一把“双刃剑”,当你遇到苦难时,如果握着“刀刃”,就会割到手;但是如果握住“刀柄”,那么就可以利用它来切东西。当然,要准确握住刀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有令人难以接受的一面,但也有锻炼意志、培养毅力等有利的一面。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都是在战胜苦难的过程中建立起丰功伟绩的。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会和苦难不期而遇,但是苦难并不是什么可怕的魔鬼,在某些时候它会成为你不断前进的推动力,关键是你用怎样的心态面对苦难。以一种平和、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这一切,那么,这些苦难就会磨炼你的性情、性格、涵养,久而久之,就会磨炼出你无上的意志和品质。

苦难可以磨炼一个人的心性,磨炼出一个人的美德。尤其是在人年少时,血气方刚,只有在这个阶段经过苦难的磨炼,这个人的性格才会圆融成熟,品性才会被打磨得更加美好。每个人的成长、成熟都要经历几番磨炼,没有这个过程,人就不会成熟。

这就好比将木材打磨成家具。我们看到的美丽实用的桌椅、橱柜等家具,都是经过木工刨磨之后才制成的。尤其是用来装潢室内的地板、木材等,长短方圆,尺寸大小,都要经过裁切、刨磨、打光,经过这几道工序后,人们才会更加喜欢。

我们从小就学会了做游戏,就游戏本身而言,是在不断地战胜挫折与失败中体验一种刺激和欢快。假如没有设置什么关卡,没有什么苦难,再好的游戏也会索然无趣。人生就好像一场游戏,我们作为其中的玩家,真的能像对待游戏一样对待它吗?人们玩游戏,是为了娱乐自己,是带着挑战的心情去面对游戏中的苦难与挫折,面对强大的对手或者是较难的关口,虽然不断地损伤受挫,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仍然斗志昂扬,越挫越勇。

试想,倘若人们在真实的生活当中,也能拥有这种积极乐观的游戏心态,那么失败后,就不会显得沉重和压抑。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将挫折、苦难变为一场游戏呢?那样便会让痛苦沮丧的心情超然快活起来。其实二者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别,只是人们在游戏中身心放松,而在生活中过于紧张罢了。

每个人走的路都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苦难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和品质,就看你能否经得起考验。

一个病入膏肓的老妇,每天都想着死亡的恐怖,心情简直是糟糕到了顶点。哲学家蓝姆·达斯安慰她说:“你完全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想死,你应该做的是用这些时间来思考你怎样愉快地度过余下的日子。”

他刚对妇人说这些话的时候,老妇听后显得特别生气,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逐渐领悟到了他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你说得对,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她略显高兴地说。

一个星期之后,老妇还是离开了人世,在死前她对蓝姆·达斯说:“这一个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阵子幸福多了。我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赠送给那些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穷苦人。在这段时间里我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美好,因此我虽然生在苦难之中可是我帮助了别人,给予了别人美好,这令我感到快乐。”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老妇学会了遇事往好处想,在苦难中不忘去给予别人帮助,因此在她离开人世的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如果她仍像以前一样,一味想着死,那她只能痛苦地离开人世。

钢铁之所以能打磨成刀剑,是因为破铜烂铁经过大冶炉磨炼之后,成为钢的原料,再加以制造,磨成厨刀、剪刀、剃头刀、指甲剪等,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的确,磨炼的过程也是需要花一番工夫的。

人生在世,谁也逃不开苦难,能不能迎难而上磨炼出自己的意志、磨炼出自己的美德,关键就在于你对于苦难的看法与态度。

孔子带领学生出外游学,当一行人走进一片密林乘凉时,听到林中蝉声一片。这个时候,众人发现一位驼背老人手拿竹竿在捉蝉,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位老人捉蝉一粘一只,百发百中。

于是,孔子忍不住上前询问:“您捉蝉的本领如此高超,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啊?”

老人看着孔子笑笑,说:“蝉是一种非常机警的动物,一有风吹草动,它就飞走了。因此,我需要先练得手拿竹竿纹丝不动。练到竹竿顶端能放两粒弹丸而不掉下来的时候,捉蝉就有一定的把握了;等到练到放三粒弹丸在上面而不掉下来,那么捉十只蝉顶多会逃脱一只;最后等练到能放五粒弹丸而不掉下来,那就跟我现在的水平一样了,捉蝉就好比伸手捡东西一样简单。捉蝉的诀窍在于手不发抖,身躯也不能动弹。因此当我站着的时候,就像纹丝不动的树干;而我手拿竹竿的胳膊,就像树上伸出去的老枝,不颤不摇。等到开始捉蝉的时候,我会全神贯注,这个时候任何事物都不会干扰到我的注意力,我的眼睛里看到的只是蝉的翅膀。像这样磨炼自己,捉蝉又有什么难的呢?”

世间万物只有经过磨炼才会更加的美好、圆润,捉蝉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有着共通之处。人在成功的过程中要能经得起磨炼,要能承受得住外界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折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只有经过磨炼、折磨,才能成就美德,才可能成为圣贤。所以说,苦难的磨炼,是成才成器、成就美德不可少的功夫。

苦难和挫折,对于处在人生初期的年轻人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堂课程。“苦难可以磨炼美德”,具有坚强毅力的良好品格,受到挫折后的恢复能力和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是成功者不可缺少的素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相信自己,积极面对眼前的苦难,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活力。真正有美德的成功者,他们总是心甘情愿地一步接一步往前迈进,不管路途多么崎岖,都要不断接受苦难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