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5219000000028

第28章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2)

老师们,假如你在教育孩子时遇到困扰或阻碍,不妨试着推开另一扇窗,或许你会领略到阳光灿烂,风光无限……

六、从新的缺口打开

顾利锋

史书记载,唐太宗曾经获得一只宠物鸟,喜爱无比。有一回,他正在逗鸟玩,刚好丞相魏征有事进来禀奏。唐太宗怕被魏征看见,不好意思,立刻把鸟儿藏在胸前的龙袍里。魏征见了心里自然很不高兴,可他想,唐太宗能把鸟儿藏起来,看来他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假若当面戳穿其“把戏”,叫他把鸟儿拿出来“亮相”,再进上一番忠言,就不但会失了皇上的面子,让他下不来台,搞不好还得罪了皇上自己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然而,假如视若无睹,听之任之,那么,长此以往,皇上很可能会玩物丧志。如何办?毕竟魏征是个聪明人,他急中生智,有意拖延禀奏的时间,结果,那只鸟儿在皇上的怀里被闷死了。

魏征换了一种方法,不但给了唐太宗“面子”,而且让唐太宗有了收敛。同样,在我们的教育中,对待犯错的学生不妨也从另一个角度、用另一种方式,这样能够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过失,还照顾了学生的“面子”,维护了他们的自尊。这样的教育可以说是鱼与熊掌兼得。

天气在六月初还是比较凉爽的,六(1)班的早读早已开始了。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两道讨论题目,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讨论着。

我们的热烈讨论被“笃、笃、笃”的敲门声打断了,同学们一齐向门口望去。一声吞吞吐吐的“报告”声,使不少同学相视一笑。此时,衣冠不整的王光同学出现在门口。

我用眼神示意他回座位,然而他不往座位去,却踢踢拖拖奔到教室后面把电风扇开关打开了,而后才回到他的座位上乘起凉来,旁若无人。同学们脸上显现出不满的表情,有的同学已经开始说话了:“关掉!关掉!”

我看看他,又看看同学们,轻声对他说:“把电扇关掉吧!还不太热。”

他理也没理我,甚至没有看我一眼。我强压心中不快,又轻声对他说:“关掉吧!”

“不关!”他白了我一眼,回答很干脆。

“关掉!”我声音提高了八度。

“不关!”他的声音不比我的小。

“太不像话了!看我怎么收拾你!”此刻我满脑子想着怎样治他的方法。

同学们紧张地望着我,空气好像凝固了,我和王光对视足有10秒钟,心里说,算了,如此下去,教学任务肯定会耽搁,可能他真的很热,我还是收回自己的自尊吧!给他点面子,收场吧!因而,我向后走去,边走边说:“嗨,太不听话了,害得我还得自己来关。”

同学们善意地笑了:“老师,你太幽默了。”

我们接着问题讨论,王光在我目光的提示下也拿起了书本。也许是由于给了他面子,我觉得他比以往认真了许多,接下去的教学内容进行得异常顺利。

课后,我了解到:每天早上,王光虽然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但却和一些他所谓的朋友在操场上游来荡去,等到早读铃声响了,他才使劲往楼上跑,回到教室不免会感到热。

六年级的学生,年龄到底还是小。他也不是有意跟老师、同学过不去,只是由于没有规矩、自由散漫,在不自觉中冒犯了我们大家。经过多次的交往、多次的磨合,我感觉王光在变,成绩也有了不少的提高,跟我的关系也变得很好,而且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取得了90分的好成绩。

假若在前面的电扇问题上,我在同学面前严厉地批评他,不给他留一点“面子”,结果可能不是这样吧?用另一种方式,不但给足了学生面子,还使自己也在学生心目中提升了威信。总之,进行批评教育学生,不妨换一种方法,多给学生一点“面子”,这样学生更乐于接受,师生间的关系能更加融洽。

七、挨板子

[美国]兰妮·麦克穆林

弗洛斯特女士在我们镇上住了30多年,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让大家都心生敬佩。我不知道她是怎样走进众人的心底的,对于我,那是由于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依例从墙上把那块有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画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容忍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光。这不但浪费你们的时间,又浪费我的时间。可我早已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

说着,她就坐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拿起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我勉强做了一半,就做不下去了,就算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因而,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偷偷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很快,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立刻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书入神,没有察觉到我们的小动作,我马上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这次作弊的代价是一个度日如年的周末。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早就听人说过,连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如此说来,她现在仅是有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拿定主意,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周一下午,我们哆哆嗦嗦地站到了老师的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可是……”(没说出口的是“请你宽恕!”)

“姑娘们,你们能自觉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显示你们的向善之心。然而,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担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抛进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

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无法形容,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她让我们分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寻找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旁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我战战兢兢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啪”的一声,惩罚开始了。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

我自己没挨揍,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由于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眼睛,而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肯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勇气:“请您不要打了,不要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样了?”

就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穿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没想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揍呀!”

什么?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狠狠地用那木板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打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

——这就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但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中,如此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尝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概多数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八、特殊的比赛

金乾波

我一直尊重学生,很少惩罚学生,可我永远坚信,尊重学生不等于纵容他们的过错。

2004年秋季,我带高一“奥赛”班。在第一次全校运动会上,我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跟“优秀通讯报道奖”两项殊荣。按照常例,我班举行了表彰大会。大会由班长主持,一阵阵欢呼声中,被表彰的学生笑逐颜开,班里欢声阵阵。“李道和为我班夺得‘优秀通讯报道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坚持每天写稿,曾经一晚上写了547篇稿件……”听了班长的这段颁奖词,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对劲儿。每篇通讯稿,少说也得写10分钟吧,547篇稿子得写多长时间,一个晚上能写完吗?

表彰会一结束,我径直找到李道和。他得意洋洋地说:“我用复写纸,每次能写十几篇!”我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有些生气。我转过身望着窗外稳定了一下情绪,又回过头来,严肃地看着张某,一字一顿地吐出三个字:“写检讨!”满心等待夸奖的李道和一下子呆住了,猛然,愤怒爬上他的脸,他差不多有点歇斯底里地吼道:“凭什么让我写检讨?我做错什么了?”

我静静地注视着他,等他稍微平静一些才说:“我和你一样,很有荣誉感。作为班主任,甚至我比你更希望拿到奖项。然而,我们要赢得光明正大,不能弄虚作假!”李道和把头偏向一边,一脸的不服。

我叹了口气,又说:“尽一切努力争取荣誉没有错,可方式要正确,否则一切都会变味。比如追求金钱没错,如比尔·盖茨那样合法经商,钱当然是越多越好。然而如果方式不对,靠偷盗、抢劫、贪污掘取财富,最终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甚至有的会遗臭万年。”李道和怔怔地看着我,目光有些迷惘。

“你能积极为班级争光,我们大家感谢你,可你弄虚作假,我必须惩罚你,原因是你的方式错了。”我的语调严肃而坚定。李道和怏怏不乐地走了,听着他渐渐远去的脚步声,我知道对他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果然,李道和上交的第一份检讨书一看便知是在应付,全是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话、套话。我必须让他从内心真正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于是我把他领到操场上,与他比赛倒跑,并约定:假若他输了,他就必须重新写份检讨;假若他赢了,我就不再追究这件事。他高兴地答应了。

因为经常练习,我很快就超过了他。比赛中,我有意趁他不注意,转身正面向前快跑几步,然后又赶紧转回身装模作样地倒着跑。这样,我跟他的距离越拉越大。结果当然是我凭绝对优势获胜。我挑衅地问他:“怎么样,输了就重写吧?”他当然不服气,提出再赛一场,这正合我意。第二次比赛,我故伎重施,并且故意让他发现我作弊。他气呼呼地跑到终点,拿起衣服就走了。

结果,他交上了第二份检讨书,与其说是检讨自己的错误,倒不如说是在声讨我,批评我弄虚作假、有违师道,等等,可谓慷慨激昂。我拿着他的检讨书,问:“我与你比赛,靠弄虚作假赢了,你就如此声讨我。我承认我确实错了,不应该这么做。然而咱们班跟别人比赛,你靠弄虚作假赢了,难道就应该吗?”李道和若有所悟,站了一会儿,低着头走了。我深知,我的教育已渐渐进入了他的内心。

在第三份检讨书中,李道和认真剖析了自己的心理,说出了自己认识错误的艰难历程。开头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为集体争光得到的是挨批评、写检讨”,他还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心悦诚服地写检讨,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检讨”,最后向我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我使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看到这份检讨,我终于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我知道,我已经把一颗诚信的种子植入他的内心深处。

九、还书

杨玉霞

几年前,我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早晨去厕所,撞见了我的科代表——萌萌正在“蹲坑”。手里还拿着一本书爱不释手地看着。我笑眯眯地打趣儿:“看我们萌萌多用功,把书都读到厕所里来啦!啥好书,这么吸引你?”

她正要起身,我赶忙伸手接过她的书,一看是2004年第5期《读者》,封面左上角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字母“Y”。“这不是我的杂志吗?我放在办公桌上,怎么跑到她手里了?”我心里很不高兴,可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这时必须冷静。

我假装不经意地问:“从哪弄的《读者》呀?”

她十分不自然地说:“我妈妈给我拿来的。老师,您喜欢看吗?我家里有许多杂志,等我妈妈再来时,让她给您带几本。”

“谢谢,我也订了《读者》。你喜欢看的话,我可以借给你。”“那太好啦!”她假装高兴地说,然后接过杂志立刻离去。

呆坐办公桌前,我陷入了深思:3元钱一本的《读者》,我已看过,就算丢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可是,作为一名已经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高三学生,竟偷偷地拿别人的东西,其性质非同一般,是品行问题啊。作为老师,假若放任不管,那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是失职。然而,假若直截了当地同她谈话,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她断然否认。这种情况假若处理不好,我们之间就会发生矛盾,不利于我今后开展工作,也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二是她被迫认错。如此,她会感觉自己很丢面子,自尊心受到伤害。怎么做才会有效地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深思熟虑后,我采取了下面的解决方式。

第二天,我把2004年上半年11本《读者》摞好,放在办公桌上。当萌萌来送作业本时,我指着那摞《读者》对她说:“我把2004年上半年的《读者》,全给你带来了,看完后要全部还给我。记住:是全部噢!”我故意把“全部”两字说得很重,同时用温和却又带有几分严厉的目光与她对视了一下,暗示:老师清楚是你拿走办公桌上那本《读者》的。萌萌低下头红着脸说:“好的。”显然她知晓了我的用意。

过了一段时间,萌萌把《读者》还给了我,半年全部的12本。我翻开第5期,里面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老师:您的《读者》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终身受益。谢谢您!——永远想您、爱您的学生萌萌。”

自尊心是人们努力向上的动力和源泉,中学生是有强烈的自尊心,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在对待有过失的学生时,更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要有宽广的胸怀,要讲究教育艺术,要给他们留面子、搭“梯子”,要给他们留有思索的余地。给学生时间去思考,相信他们有自我反省、主动改过的意识与能力,相信他们能够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经历自悟、自省,达到“慎独”的境界。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十、贺卡面前的沉思

朱松秋

《师生情谊》一课结束后,正值元旦。老师建议每位学生写一句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因而,在班长的带动下,学生们用最丰富的语言和形形色色的方式给老师写下了新年的祝福,也是他们最想说的话。有的学生写了“笑脸天天挂,牙齿晒太阳”,言辞幽默。有的学生老成持重地说:“老师,新年快乐,心想事成。”有的学生却用朋友般的语气对我说:“天天加工资,日日好心情。”在众多的问候中,一行不十分工整的字进入了我的视线,“每节语文课,你在黑板上写的每个字都是那么大,使我们坐在后面的同学都看得清清楚楚。老师,谢谢你。”我的一个无心的举动竟给学生带来这样大的幸福、快乐和学习动力,让学生这样感激,真让我喜出望外。

写这句话的叫林立峰,是一个高高瘦瘦、腼腆的男孩子,总是静静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这个男孩子不同于别的学生,下课后他不围在老师旁边叽喳个不停,也从不捣乱,我常常把他给忽略了。现在,这个学生用如此朴素的话语表达出他对我这个老师的看法,我也许一辈子都忘不了。就为学生的这句话,这张贺卡成了我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我将它高高地贴在了我的办公室,用它来鞭策我,鼓励我。

我不是一个严谨的老师。上课板书经常是随兴所至,大大的字写满了黑板,还自认有几分潇洒。可现在,我的学生竟因此而真诚地感谢我,真让我心生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