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大型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5218800000024

第24章 研究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

一、“我的家”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活动的背景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时间增加了,心理压力也增大了。有关资料显示,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彼此间的真正了解、沟通也变得艰难了。造成这些不良结果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是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设计了调查问卷,试图通过对六年级学生家庭的了解,来剖析当前的一般百姓家庭中发生的喜怒哀乐,试图为每个家庭幸福美满做出一份贡献。

【设计问卷的调查表】

1.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是从学生的家庭成员的构成、家长素质、经济状况、行为表现及对理想家庭的构想等方面考虑的:

问卷调查表

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请把你们家的快乐烦恼告诉我们,让我们与你共分享,同时,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愿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祝愿你们的家庭美满和谐。

(一)请将你家的实际情况填在下面的括号中。

1.我们家有()口人,他们是()。

2.我爸爸的职业是(),我妈妈的职业是()。

3.我每天大约有()元的零花钱。

4.我在家感到最幸福的是(),最烦恼的是()。

5.在家里我和()的关系最密切,和()的矛盾比较突出。

(二)请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里。

1.我们家的生活条件()

A.很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好E.非常差

2.我的家长最关心我的()

A.学习B.思想C.身体D.特长E.其他

3.在家里最关心我的是()

A.妈妈B.爸爸C.爷爷D.奶奶E.姥姥F.其他

4.我们家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是()

A.自行车B.汽车C.摩托车D.公交车E.其他

5.我家最辛苦的是()

A.妈妈B.爸爸C.奶奶D.我E.其他

6.每天,我在家里的主要安排是()

A.做家务B.写作业C.读课外书D.参加有意义活动E.玩耍F.其他

7.我们家的房子是()

A.暂时租住的B.自己购买的C.单位安排的D.其他

8.我们家的户口是()

A.暂住B.常住

(三)请用简练的词语、句子概括你们家的基本状态。

如:互敬互爱,总是充满火药味,心中有他人……

(四)请简要回答我们的提问。

1.我最理想的家该是什么样?请设想一下。

2.在我们的家里发生过的一件最感人(或最伤心、最高兴、最遗憾、最气愤……)的事是什么?请具体描述。

新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

2003年6月18日

2.采访报告单

为了对家长和家庭情况进一步地了解,还设计了一份《采访报告单》,让同学们设计不同的采访专题,对家长进行有目的的采访,因此,收到了比预期更多的效果。

采访报告单

附注:

对他人进行采访,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对被采访者要有礼貌;

二、要征得被采访者的同意;

三、采访要有明确目的性;

四、注意采访时与对方沟通的艺术;

五、采访的时间不宜过长。

活动的反思

此次课题活动,通过对各自家庭的人员构成、家长素质、经济状况、行为表现及对理想中的家庭所进行的活动调查,学生们让大家对家庭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调查中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经济条件好,家庭不一定和睦,家庭中需要的是温馨、彼此的理解和关爱。父母的文化素质不一定要很高,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做人和做事,如何爱这个家。

活动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学生们采访家长时的情况,同学们一改自己过去在家长面前羞答答的样子,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设计了几十个采访专题。通过和家长的面对面对话,学生们了解了家长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孩子们的希望。家长们在回答孩子采访的过程中,也把自己的苦衷道了出来,零距离的接触,拉近了孩子、大人间的距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学生们动脑、动手、交际、合作的意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面粉新鲜度的检测方法和研究

【活动的背景】

面粉是大多数家庭必备的食品,在家中放置了较长时间的面粉,就不能吃了,会变质变酸的,所以,我们推测放置了一段时间的面粉会和空气中的水分接触而发酸。但是,仅仅靠肉眼是不能辨别面粉是否变质的,于是,我们就想研究用何种方法能方便准确地检测面粉的新鲜度。

活动的反思

实验记录表是用来记录实验的过程、实验的数据的,设计是整个实验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该实验记录表按实验由易到难排列,过程清晰、层次分明,用表格的形式有利于记录、分析,对整个实验研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现代人与健康的问题

【活动的背景】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目标。我们的行为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健康,现在的都市人都是在学习、家庭、工作中奔波的,也是在压力、动力下奋斗的,一方面健身、保健、旅游已成为时尚;另一方面电脑病、过劳症、节日病正在新鲜出炉。到底,现代人是如何对待工作和休闲的呢?人们对健康有着何种的理解、看法?就此部题,我们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设计的访谈表】

您的年龄:职业:

问题:

1.您理想中的健康生活是什么样子?

2.您认为饮食、心理、运动、生活规律哪个对健康更重要?

3.有些保健品正在风靡全球,对此您有何看法?

4.您觉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影响了您的哪些生活规律?

5.如果条件允许,您最想改变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为什么要改变它呢?

【设计问卷调查表】

1.您觉得自己的工作(学习)压力程度:

A.很轻松,没有压力B.比较大,自己感觉很累

C.适当,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胜任D.很大,自己难以承受

2.您遇到困难时会怎样处理:

A.唉声叹气,悲观失望B.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

C.逃避现实,束手无策D.勇敢面对,争取解决

3.您每天用电脑(或看电视)的时间是:

A.2小时以上B.不超过2小时

C.半小时以内

4.您经常有疲劳的感觉吗?

A.一直觉得疲劳B.偶然有,但很快可以恢复

C.经常感觉很累,很长时间才能恢复D.几乎没有

5.在节假日,您最常见的活动项目是:

A.旅游,去公园B.和亲朋相聚,一起大吃大喝

C.大睡一场,通宵上网D.加班工作

6.平均每月,您就寝的时间在凌晨2点以后的次数是:

A.4次以上B.1~2次C.3~4次D.没有

7.您平均每月运动量是多少次(一次运动时间持续半小时以上)?

A.4次以上B.1~2次C.3~4次D.没有

8.您日常的饮食习惯是:

A.喜欢什么就多吃,不喜欢的就少吃B.工作学习太忙,吃饭时间没有规律

C.没有太多考虑,顺其自然D.注意营养搭配和膳食均衡

9.您对自己生活环境状况的满意程度是:

A.不满意,环境污染严重B.比较满意,环境污染少

C.一般,有一些环境污染D.很满意,没有什么环境污染

10.您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评价是:

A.不太健康B.一般,还可以

C.很健康D.很糟糕,不健康

活动的反思

针对现代人的健康话题,在学生进行的活动设计中,既有问卷调查,又有个别访谈:在问卷调查中,问题涉及到了饮食、工作、休息、娱乐、运动、环境等诸多因素,对被调查者比较全面地进行了调查,有利于得到完整准确的材料。访谈表的设计也很有特点,有对敏感问题(保健品)的探讨,有对健康生活的个人看法,有对不同职业的生活方式改变的溯源,探讨的话题都是时尚睿智、生动有趣的,相信,一定会引起被访谈者的共鸣。

四、我与书报交朋友

【活动背景】

自上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的支持下,我校的四年级学生开展了主题为“我与书报交朋友”的综合实践活动。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书是人类的好朋友,现在学生们已经五年级了,他们已经和书报成为朋友了,且感情日愈深厚。

现在,无论是走到蛇口学校小学部五年级的哪个班,都能看见学生三一群,五一堆的,或是在热烈讨论、或是在皱眉深思,左手拿着报纸,右手舞着剪刀,这里比比,那里摆摆,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在交流读书的体会,议论剪报的乐趣。过去只是盯着电视的眼睛,现在已经是盯在书报上了,过去的游戏机高手,现在是在摆弄起剪刀和胶水了。学生们已经养成了读书和剪报的习惯。

【活动的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1.努力贯彻执行课程改革的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2.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后共同进步。

二、活动的设计目标

1.激发学生读书读报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养成积累知识和剪报的好习惯好兴趣。

3.商讨剪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4.与学生共同承担展示、交流的任务。

三、活动的设计内容

1.我与书报交朋友(大量阅读课外书籍)

2.比比谁读的书报是最多的(评选读书大王)

3.剪出你的一片新天地(剪报展览)

4.看看谁的朗读最棒(朗读比赛)

5.看看谁记的词语最多(词语积累竞赛)

6.剪出你的七彩童年(剪报技能展示与交流)

7.活动后的反思交流(方法、兴趣、习惯)

【活动的设计】

一阶段:计划(四年级阶段始)

1.做准备

(1)教师学习新课程的标准;

(2)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2.制定相关计划

(1)确立主题:根据新课标要求定为“我与书报交朋友”;

(2)制定计划:针对当前信息量大,电视电脑的普及,学生读书的兴趣不高的这种现象,把学生的兴趣引到读书读报上来,因此决定开展读书读报综合实践活动。

(3)讨论分组: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和有目的地进行一系列读书读报活动;

(4)实施方案:每学期定1~3个专题活动的项目,年级统一检查班级开展的活动,并上报学校开始备案。

二阶段:如何进行实践

1.做准备:

(1)各班统计学生假期读书读报的情况;

(2)统一各班的读书典型事例、同学们的读后感;

(3)学生们要收集摘抄的词语本;

(4)学生们自己制作的剪贴报本。

2.关于活动的具体安排

(1)四年级下学期阶段

①选出寒假里的读书大王,并写出读书体会进行参加学校的评选。(第二周)

②举行年级组的朗读竞赛活动,请学校领导担任评委,选出13个优胜奖。(第九周)

③举行“剪出一片新天地”的剪报展览,在校园中展示。(十四周)

(2)五年级的上学期

①选出暑假里的读书大王,并写出读书体会去参加学校的评选。(第二周)

②举行年级组的成语竞赛活动,将优胜者作品以专栏形式展出。

③举行“我爱读书,我爱剪报”剪报本技能展示交流大会,邀请《深圳青少年报》记者参加,并在《深圳青少年报》里出期专版。

④学生制定暑假的读书计划(期末)

(3)五年级下学期阶段

①选出读书大王,写出心得体会,参加学校评选。(二周)

②举行有关类似阅读的知识大赛。(十周)

③举行“巧手剪出未来”的活动。(十二周)

三阶段:综合

1.做准备

(1)汇总活动中的成绩;

(2)有关读书的事例、名言。

2.填总结

(1)各班进行讨论:这次活动中我们的有收获多大?

(2)填写活动评价表进行评比,每班选五名标兵参加年级评选,年级再选十名优胜者。

(3)每个学生制定出自己将来的读书计划。

【活动网络图】

【学生的收获】

我有个爱剪报的好习惯,这是受了我的班主任老师的影响。四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做剪报本,并把她自己的剪报本拿来让我们欣赏。当我们看到这些剪报本时,哇!同学们都发出一阵阵赞叹声,太漂亮了。我们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翻开内页,里面简直是知识的海洋,有摄影,有歌曲,有作文,有生活小常识,有科学知识……同学们都看得入迷了,不时地发出一阵阵赞叹声。自那时起,我就下定了决心,自己也要亲自动手剪报。

放学后,回到家里,我精心地找了个本子,学着老师的方法布置了第一本剪报本的封面。内页还选了些文章贴在上面。空白处,我还把自己平时收集的插图,如小鸭子、米老鼠、花束等等都贴了上去。花花绿绿的真是好看。

后来,我把自己的佳作给老师看,老师说:看得出是花了不少工夫,但是太乱了,你要学会分类呀!然后,当读书读报发现好资料的时候,我就都剪下来,把它们夹在一本杂志里,日子长了,我就把所收集的材料整理、分类,再把它们分门别类地贴在剪报本上。这么一来,我更爱读书和读报了,也迷上了剪报。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我做的剪报本一天天地多起来了,现在,我已经拥有了8本剪报本。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后我就会翻开剪报本看看,从中寻找一些写作的素材,从中积累好词佳句,也从中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现在,剪报本就是我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五(8)班郭惠惠

活动的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它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综合性课程。重视的是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体验,强调以学生的兴趣、问题、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本年级的“我与书报交朋友”的活动,就是围绕此宗旨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从激发学生读书读报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入手,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学生读书读报的热潮。

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学生们的读书读报兴趣变得浓厚了,且很多学生都养成了积累知识的习惯。这对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综合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关于“桥”的主题探究

【活动的背景】

桥梁,它是人类最古老、最壮观、最美丽的一种建筑工程。桥梁和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没有了桥梁,生活中的一切都将受到一定的制约。因为有了四通八达的公路桥和铁路桥,才把世界联系得这般紧密,因为功能各异的立交桥和过街天桥,才让城市的生活更轻松便捷了。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和桥有关的,比如:《飞夺泸定桥》、《赵州桥》、《兰兰过桥》、《南京长江大桥》、《卢沟桥的狮子》等等。在学习网站、互联网上查找资料(或者询问家长和桥梁专家,或者是去图书馆查阅书籍报刊,提取相关资料),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的准备】

一、开始导入

首先,教师请学生观看一段视频《桥》,然后,请学生叙述一下自己都看到了哪些桥。

接着,教师让学生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的桥都有什么作用?

通过几个提问后,引发学生们去思考,让他们对桥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愿意主动地去了解和研究桥。

二、提出的问题

学生要将提出来的问题提交到教学讨论区(BBS)上,主要问题有:

1.关于桥的发展史(历史、现状、未来)。

2.关于桥的种类。

3.世界上都有哪些著名的桥?

4.中国都有哪些著名的桥?

5.关于著名的桥梁专家有哪些?

6.桥梁的灾难有哪些?

7.桥梁之最。

8.关于桥的电影、故事、歌曲。

9.桥梁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

10.国内外的桥梁工厂。

11.建造桥梁的新技术。

12.有关桥的邮票。

13.中国桥梁建设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

【网络学习】

按照不同的角色,教师把学生设定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要加入哪个小组。教师在网站上给出学习建议,及每个小组要完成的相关任务。任务的设定是从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角度去安排的。

1.给学生布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