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大型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5218800000011

第11章 学习型集体活动的策划(3)

从这场看似浅显的演讲中,实际上让我们懂得了很多。世上最可贵的是真情,被扭曲的灵魂,它是无法正确理解正义和道义的。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出卖友情。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要忘了你还有家人、朋友,以及爱你的人。当然,这位同学在演讲的方式上也有了一定的创新之处。由于是在班上演讲,他配合了大量图片,以及很多歌曲,感染了坐在下面的所有人。也许光凭嘴说,不会达到那么好的演讲效果。

其实,我们班的活动还有很多,但是,这项给我的印象最深。演讲依然在继续,我们还在不断地“改革”,因为有老师和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演讲一定会越来越好。或许,有一天我们去面试,曾经的演讲会起到作用呢。发扬创新,以及合作可以改善陈旧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功地开展交流类学习活动的关键:是在于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程度。在这个演讲中,语文老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她注意到青少年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眼光,才提出了“演讲改革”,摆脱一直以来过于陈旧和庸腐的题目,提出了许多学生感兴趣,却未写下来的演讲题目,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演讲风格,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由于兴趣浓厚,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都积极关注。

兴趣小组、社团类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步步深入,新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全面发展,学生社团早已成为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活动是指具有同种特长,或者是同类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的一种学生群体。对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各种社团活动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集体合作精神也更加重要,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及各方面的技能,增强社交能力,同时,社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片锻炼自己的天地。

在川蜀中学文学社一次活动的主题发言,我们可以感受到社团活动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今天是诗语文学社和诗语文学社选修课的第一次聚会。以后要每周一次,且文学社社员还会有小范围的探讨聚会。在座的每位必须有一定的文学作品,或者是读有关书籍,做心得报告、探讨。这个活动希望大家能够转变对文学,或者是对校园文学的观点。各位从这里出去之后,总要在文学上有点思路,获得些成就,不能只是说些“爱好文学”之类的空话和喊喊口号而已。每个人都要有一个题材,作为文学探讨的对象,借以凝聚自己的心思。如果对文学创作十分感兴趣,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围绕自己选定的题目,然后去读几本不同类别的书,如选择了山水方面的题材,可以看看游记什么的,还可以看看和山水有关的美术作品,如山水画、山水盆景、山水摄影等。最好是一个一个地看,先写观察的直观感受笔记,再写成一篇文章。如果选择了爱国题材,可以看看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别的人,他们的爱国情操是如何体现的,先结合表现的文字写点感受,然后开始逐渐创作。我们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探讨,既不能走马观花,也不能急功近利。文学社的活动是希望在创作中对生活和社会有所贡献,而不只是主观上在文学中获得享受。并不是要求在座的每位将来都从事文学创作实践,或者是有关文学理论的研究,但是希望大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对文学表达相对一致的见解。确立一个基本的认识是容易的。在各个时代,文学自有它不同的表现,但是那不应该是我们的立场。现在的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来反对流俗中的错误观点。

我们的社团,首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人和事,因为只有自己身边的生活、人和事才可以赋予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观点以及个性化的色彩;但是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因为只有把自己的眼界开拓到校园以外,文学创作、文学观点才有可能获得更加宽厚的根基,获得更加广泛人群的认可、支持,进而推广我们的观点。现在,有的报社认为学生的作文只应反映校园围墙之内的生活,这种观点是对学生能力认识的不足;有的杂志认为,中学生的作文缺乏实际内容,无细节刻画;扭转这种令人难堪的认识,就需要各位的努力。我们的努力并非是为了迎合某些报刊的口味,但是,我们至少应当以实际的文学创作,向对方和关注我们的每个人证明自己的实力。我们的文学社和选修课程,还有一大愿望,即关心我们民族国家人民的生存现状,并用我们自己手中的笔来展示生活: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文学创作应对生活、对社会和人生有所贡献,而不只是主观上在文学中获得享受”。

或许,有的同学认为这样做的难度很大,其实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自我超越,在超越之中,原来困难重重的事情,也能渐渐做得好,我们的价值也能得到不断地提升。或许,有人要问这种超越的力量从哪里来?答案就是:从关心世道的人心中来。我们知道,很多人在感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实际上,这是对堕落世风的哀求和妥协,大可不必如此。还有人说,世间的不平事怎么那么多,我们如何忙得过来呢?其实这是不争的现实,大可不必一一地去探讨,在任何一个时代,琐碎的现实都是没有办法去探讨的。如果要从琐碎的现实去入手,就必然陷入无限复杂的关联中去。因此,我们必须根植于现实,而且要超越现实,对现实的社会做出自己的那份贡献。

班主任,一定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拓展活动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组织开展既有趣味又有品位的各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既能通过活动释放压力,又能学到一定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好的社团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合理的身心放松,还能为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发挥特长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能改变某些同学的自卑心理,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施展自身才能的机会。

从学习类活动的角度可组织英语社、文学社、物理小组、化学小组、书法协会、电脑俱乐部等社团。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同选修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学生自主活动的团体,从活动内容到活动的组织,都是由学生团体来完成的,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只是起了协助作用,在实际操作上,一般的学校都将以年级为单位组织这类活动。这时,班主任应该整合年级组的教育力量,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各类社团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一定的发挥。组织这类活动要注意下面几点:

1.社团(包括兴趣小组)的成立方面

往往学生社团是由学校的相关部门:如校团委组织成立的,也可能是由学生自行发起组织的。为了让社团在学生中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达到社团的教育意义,其成立就不是随意的,而是必须符合一定程序。学生社团成立之时,必须向班主任或学校提出申请,递交成立学生社团的申请报告,阐明学生社团活动的章程、宗旨、筹备组织机构、负责人的姓名、班级、活动内容、形式、成员范围、数量、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业务指导教师名单和基本情况等方面的情况,获得同意后,方能开始活动。

2.学生社团应该遵守的纪律

学生社团活动,应以不妨碍校、班的集体活动及正常的教学秩序为原则。一般都不去社会上活动,也不参加社会上的社团,以及成为他们的分支机构。学生社团去校外联系活动,需经过班主任的同意。每位成员应该遵守社团的规章制度,服从相应社团负责人的管理,积极参加每项活动。

3.社团活动的成效方面

学生社团,应定期组织向班级同学的汇报和交流活动,在条件允许之下,应定期编发社团简讯及时报导社团的动态,增强社团在班级和校园中的影响。社团之间,也可以组织一些联谊活动,来加强各社团之间的理解、交流。社团巡礼是一种十分好的交流形式,各个社团既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成果,又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还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

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兴趣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班主任应认真思考,积极组织,充分发挥它的阵地作用,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研究性学习类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

20世纪90年代,面对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考虑“为21世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为此,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进行了教育改革,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运动。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首次在新课程计划中,增加了一门必修课——研究性学习。同年9月,研究性学习课程同整个新课程一起在全围范围内的小学和初中进行实验。与此同时,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省市的高中,从2002年9月1日起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并且,在2003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高中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占15学分。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价值观及相应的学习方式开始发生本质性的转变。

从狭义上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然和社会现象,以及自我生活中选择确定的研究专题,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

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活动,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和各类的学习活动中,是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新的学习方式,强调的是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渗透运用。

研究性学习,它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学生活动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和相通之处,这两个方面完全是可以相互融合和渗透的。研究性学习,是依托各类学生活动进行的;在各种活动中,经常会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一些活动的内容,如科技创新大赛,其本身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同普通课程学习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也是组织研究性学习类活动需要注意之处:

(1)强调主体性。研究性学习同各种学生活动,尤其是社团活动等等,都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的,活动的主题和设计也是紧密结合学生的现状的。

(2)强调自主性。研究性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的组织形式,除了个体独立形式外,还有合作的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明确提出:“21世纪教育教学,需要强调一种全球合作精神。”这种合作形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是根据活动课题的需要、学生的喜好来定的。任何一项学生活动的组织进行,都需要学生间的合作、竞争,大多数活动的主题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共处。

(3)强调实践性。同传统的教学形式比较而言,研究性学习,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探究过程。与传统的教育活动比较起来,现在的教育活动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和一定的活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地促进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4)强调活动空间的宽广性。这两者都实现了对课堂教学空间的拓展,即不受课堂限制,灵活选择活动的场所。课程不再是预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比较开放的活动进程,具有生成性、建构性。

某班就结合研究性学习开展了一次演讲活动,下面是负责同学的活动感受。

相关链接:“通讯技术”研究性学习演讲准备过程实录

这次的STS课上,物理老师给我们班同学布置了一个任务:做一个有关通讯技术的演讲。下课后,同学们就开始忙起来了。

一步:成立小组

“我们来做个有关什么的演讲合适呢?”

“收音机怎么样?我们家有好多这方面的资料。”

“好,就这么定了。”

很快,班上就成立了几个大组:有关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有关于电话和手机的,还有关于电视和电脑的。

二步:资料整合

组员们都竭尽所能地查找到相关资料,从文字说明到收音机的构造图,真的是应有尽有。由于对一些术语名词的理解不透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们的研究。

另一方面,我们中的一员有套插件玩具,用它可以拼装出收音机的实物模型,且可直接收听节目。

因此,我们就确定下了研究的方向: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三步:拼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