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SOHO创业黄金方案
521300000014

第14章 不在场职胜似职场(1)

当SOHO们回首那个曾经的战场——职场时,心里总会有一丝的怅然。虽然老板、上司、同事曾经让自己感到厌烦,心里升出不屑一顾的轻蔑情绪,但是职场也有同事之间的相互配合,同喜同悲的美妙感觉,与异性同事开的小小玩笑也会让自己的一天有个愉快的基调。更何况一个单位里总是分工明确,不像在家当SOHO,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处理,当电脑罢工,客户催活,无人能来援手的时候,那份孤独、着急,甚至想放弃的感觉只有SOHO人自己知道了。

一 曾经的同事,永远的朋友

点击:在这里孤单地飞翔

刘小姐是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中国代表。平时坐在家里办公,靠电话、电脑、传真机与外界联系。有需要时,则到外地跑跑生产厂家。起先刘小姐对这样的工作方式挺满意的,因为这样比较自由,一人做事一人当,不必为处理复杂的人事关系而费心机,省去了不少的麻烦和精力;同时,由于人力少,成本下降,收益自然就高。但是,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心情开始烦躁起来,脾气不知为何变得越来越大,难以自控。尽管有时很忙很累,但她仍然会有一种空虚感,即使是与别人在一起也常常会感觉到孤独和无聊。

首先是工作压力。一个人在家工作看上去没有老板监督,但事实上公司还是有监督和制约机制存在的,虽然没有了“朝九晚五按部就班",但你还是必须每月完成规定的效益定额。以往有困难同事可以帮帮你,或者看到大家都一样忙碌或存在问题,相对比较心安理得。但如今一个人面对困难,有时会觉得压力远比过去大。尤其当个人对于成功和金钱等物质要求比较高时,即使公司和外界因素没有带给你直接的压力,当事人自己也会为实现自己目标和理想而逼迫自己,给自己施压。一旦这种压力超越了自己的承受力,对个人的身心就必将带来负面的影响。

其次,单独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使自己与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比如亲人、朋友、同事等)疏离。没有了亲朋好友的生活未免会让人感到孤独而无助,不像过去在工作休息或下班后可以和同事朋友谈笑风生,一起玩乐,如今没有了同事,心里还怪寂寞的。

这种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丧失,对个人恶劣情绪的改善和心理危机干预将十分不利。

从正常上班到SOHO,这毕竟是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这要求自己有一个适应和改变的过程。原来“朝九晚五"上下班,上班尽管忙,可下班往往还是属于个人的时间,有个人的空间。但如今,工作空间和私人空间合二为一,工作时间和私人时间难以分清,工作是件没底的事,在为自己打工的情况下,受到金钱、物欲的驱动,SOHO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不断鞭打的陀螺,一转起来就停不下来了。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原来是希望当SOHO族自由些,但没想到还不如为别人打工洒脱,责任感相对低些。

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环境,可以隔着空间和长长的时光来看待原来的同事关系,其实很多的事情都是因为大家深陷其中,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你再次踏入那个环境面对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可能是同样的愤愤不平,烦躁不安。

现在,没有了老板和同事,你得独自面对外界竞争的时候,你应该宽容地看待老板、同事。即使是当年的死对头,也应该化解矛盾,化敌为友。原来的同事是你的大好资源,不要意气用事而浪费了资源。

你可以重拾你和你从前的办公室伙伴之间的同事情谊,作为应付孤独的对策。

你可以参加一些原来同事举办的小型聚会,和他们谈谈生活、工作,或是想到什么就谈什么。也许因为你已经走出了原来的办公室,和你从前的同事少了一些利益冲突,所以你们更能以平常心交流,会谈得更轻松,更开心。

节日期间给原来的领导和同事打个问候电话,平时经常发个短信、E-mail相互问候。人人都需要朋友,渴望温暖,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发去问候,可以增强原来就拥有的友谊,也可以化解多年的矛盾。

在合适的机会邀请原来的同事带着家人来坐客,给家人们一个接触外界的机会,还可以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你很有可能还在原来的行业里寻找商业机会,这时你更需要原来同事的支持。作为同行,你们合作的机会很多,相互帮助共同发展也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至于为某个企业效力的SOHO,则可以经由和其他家庭办公室的同事定期开会以保持联系。你也应该和主管或同僚谈谈你的孤独感,你要确保你依旧是办公室里所有社交活动的一分子,这不但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自己心理的需要。而如果你的同事知道你感到孤独,他们或许会常打电话给你。

和原来的同事交往,还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1体量老同事的难处

SOHO们不要忘记老同事还要过“朝九晚五”的生活,在上班时间还要遵守劳动纪律。不要在电话里聊起来没完,再悠闲的同事也不能在上班时间煲电话粥。邀请老同事参加活动时要征求人家的意见,如果对方要加班或有商务活动就不要强求。

2顾及老同事的感受

老同事们还要在那个名利场里奋斗,不要因为自己的洒脱而瞧不起对方看重的事情。不能说这样的话“就你班上的那点破事……”“不就为这么点小事嘛,你至于吗……”“你管那么多干吗?你看我……”“那破班还上它干吗?”这样的话说多了,朋友就没了。

3不评论原单位的事情

和老同事聚会,你可以摆脱当SOHO的孤独寂寞,老同事对你也没了戒心,可能会大肆抨击领导和同事。在这样的场合,最稳妥的做法是多听少说,既表达你的支持和同情,也要抽身事外,只做旁观者。

4算清经济账

可能有机会和老同事合作,请人家私下里替你帮帮忙,这时人情是人情,经济账还要算清。否则在你火烧眉毛去请求人家的帮助时,人家很可能以工作太忙没时间来拒绝你。

5不要炫耀你的成功

如果不想拉老同事和你一起创业,就不要在他们面前过多地谈论你的成功,人人都有自尊心,生活水平差别太大的朋友也不会长久的。

二 SOHO族如何扩大交际圈

SOHO创业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家人、亲戚、朋友、客户构成了你的社会支持系统。他们不但可以带来商机,还可以扩展你的视野,丰富你的生活。因此缺少了同事的SOHO们,一定要挖掘这部分资源。

1密切常来常往的亲戚关系

亲戚“不走不新”,“常走常新”,这是中国人一贯的观点,只有经常的礼尚往来,才能沟通联系,深化感情,密切亲戚关系。

有人说:“我不缺吃不少穿,亲戚间何必要常联系找麻烦呢?”此话不对,密切的亲戚关系是一种人情味较浓的人际关系,不能蒙上庸俗的面纱。只有建立在亲近、常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真诚的关系;如果彼此间少了经常性的走动,那就可能会出现“远亲不如近邻”的局面了。

“常来常往”,首先表现在一个“往”字。这个意思就是说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到亲戚家走走看看,聊聊家常,联络联络感情,这样是非常有益的。

亲戚与亲戚来往,除了一个“往”字,还要一个“来”字。意思是除了经常到亲戚家走动外,自身也要经常性地邀请亲戚们到家里做客,热情款待,亲戚之间的关系会处得异常融洽。

正是平时的“常来常往”,才会在以后的关键时刻,得到亲戚的一臂之力。所以,不要以为“常来常往”是没用的、不必要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于情、于理都要掌握运用这个技巧。

SOHO创业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其中就包括亲戚方面的有利资源。如果你的亲戚里有多人在司法系统工作,而你又有法律从业经验,开个法律咨询热线或是法律网站,在线答疑收取费用,做个法律专栏作家等就是不错的选择。

2保持常聚常新的同学关系

俗话说:十年寒窗半生缘。可见,同窗之情,如果处得好,在某种程度上要胜过手足之情,朋友之情。能为同窗,在这个世界中,也算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因为它纯洁、朴实,有可能日后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

同学关系有时能在关键的时刻帮上自己一个大忙。但是要注意的是,平时一定要和同学培养、联络感情,只有平时经常联络,同学之情才不至于疏远,同学才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之后,从来没有联络过,你去托他办事时,一些比较重要的、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他就不会帮你。

当听到同学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学习重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有困难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出你们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大学里的同学有很多还在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因此更是SOHO一族不可丢失的资源。同一大学或专业的师哥师姐、师弟师妹也要多结识、多联系。同学相聚时那份温馨的感觉也一定会化解SOHO们的寂寞。

3维护爱屋及乌的老乡关系

中国人对故乡有一种特殊的依恋,那种感情如泥土般厚实。爱屋及乌,爱故乡,自然也爱那里的人,于是同乡之间也就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如果都是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者,则同乡之间,也必然会互相照应的。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情本身便带有“亲情”性质或“亲情”意味,故谓之“乡亲”。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言:“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可以说是街坊、邻里,还有亲属;扩大一点,就是“乡里”;再扩大一些,同一县甚至同一省,都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感情自然非比寻常。

因此,中国的老乡关系是很特殊的,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既然是同乡,当涉及某种实际利益的时候,“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能让“圈里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是说,必须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给予适当的“照顾”。

如此看来,搞好老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多几个朋友,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东西,也许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

4搞好邻里关系

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居家过日子,若遇到个大事小情,邻里的帮助及时、便捷要胜过亲戚的帮助。因为亲戚离得远,远水难解近渴,远不如邻居来得迅速。这话道出了邻里关系友好相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