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平民教子经
5211900000048

第48章 言传身教(5)

诸葛亮在子女教育上,重言教,更重身教。他一生廉洁奉公,俭朴自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临终遗言丧事从俭,只用常服装殓,不有任何器物殉葬。这些以身作则的身教,为子孙们成才及为人处世树立了榜样。

在诸葛亮的培养教育下,他的子孙都成了足智多谋的人才,诸葛乔和诸葛瞻都身居要职,为蜀国的存在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诸葛乔25岁以身殉职,37岁的诸葛瞻和他年仅17岁的儿子诸葛尚面对魏国高官厚禄的诱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怒斩来使,最后父子双双战死疆场,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后人有诗赞颂说:“当年诸葛嘉胤,节义真堪继武侯。这是对诸葛亮教育子孙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他教育子孙经验的总结。按照当时人们的政治标准,真可谓子继父业,满门忠烈!”

注重身教的胡质

胡质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官吏,曾任东莞太守。在那里连任九年,勤于政事,居官清廉,治绩卓著,不断得到朝廷的赏赐。胡质的儿子叫胡威。他非常爱儿子,但不溺爱。平时,不仅吃的是粗茶淡饭,许多事情也让儿子自己动手。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儿子养成了勤劳、朴素、廉洁的习惯。

胡质奉命到荆州做刺史。小胡威也千里迢迢随父亲来到。因为家里不富裕,没有车马童仆相随,胡威独自骑个小毛驴上路。经过几十天的晓行夜宿,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荆州。

胡威在父亲这里,游览了荆州风光,愉快地度过了十多天,准备回家。临别时,父亲拿来了一匹绢。胡威双手接过,闷不可解地剖父亲:“父亲从来都是一身清廉,从哪里弄来这样的绢啊!”

父亲听了儿子的问话,一点也不生气,心平气和地对儿子说:“你放心好了,这不是不义之财,是朝廷给我的俸禄。你要回家了,我没有什么可以送你的,就将这匹绢给你,作为路上的盘费。”

胡威这时才明白了父亲的用心。他收下礼物,准备动身起程。

就在这个时候,胡质手下的一个都督也要回家。他听说刺史的儿子这时也要回家,又是同路,于是想借此机会,与胡质拉上关系,就主动地与胡威结伴同行。这个都督是个贪得无厌的官吏,他搜刮了大量的民财,怕人发现,便把这些东西偷偷地转移到了荆州城内。现在要带上这么多的东西回家,生怕暴露了马脚,就暗中送一匹绢给了胡威,企图收买他,并且给他端水,买饭,照顾得十分周到。胡威是个聪明的孩子,就注意用心查问,终于弄明了这个都督是父亲的下属及其平时的所作所为。他毫不犹豫地送还了他送给的绢,同他分手了。

胡威回到家里,写信给父亲,信中将都督私自带物回家的事揭露了出来,并提醒注意这个人,不要上了他的当。

胡质收到信后,深责自己管教下属不严,下令打都督一百大板,并撤了他的官职。这件事,赢得了荆州百姓的称赞。

胡威长大之后,以父亲为榜样,在任职期间,尽力为百姓做好事,使得所辖地区内社会安定,深得晋武帝的赞赏。一天,晋武帝说:“你怎么知道你不如你父亲呢?”通过这次谈话,晋武帝对于胡威的品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升他担任了重要职务。

为人父母,教育子女首先要正已,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是很有道理的。胡威之所以具有这样高尚的情操,与其父的教育分不开。

婶母教侄

皇甫谧是东晋著名的医学家。他在婶母的教育下,从二十岁起,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医学家和学者。

皇甫谧字士字,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县朝那镇)人。幼时家里很穷,寄养在叔父家里。婶母任氏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家妇女,一心想让侄子成才。

皇甫谧对于叔叔和婶母非常孝敬,但他不愿意学习。直到二十岁时,一天到晚,还是东游西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叔叔和婶母看在眼里,忧在心头。

一天,来到集市上,一个卖瓜的给了他一个瓜。皇甫谧非常高兴,正想往口里送,忽然想起婶母在家里,于是,匆匆回家,将瓜送给了婶母。他想这次婶母一定会很高兴,夸自己长大了,能体贴人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婶母对瓜丝毫不感兴趣,竟然连看都不看,顺手将瓜推到一边。生气地说:“你以为拿瓜来就是孝顺了吗?你已是二十岁的人了,还不务正业,我可真替你着急。你送什么来,我也不高兴。”婶母还含着泪水向他讲述了孟母三迁教育学习的故事,诚恳地问道:“你什么时候知道学习啊!皇甫谧看到婶母如此伤心,心里受到很大的震动。他当即向婶母表示:“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再贪玩了。

婶母见侄子有了改正的决心,心中充满了喜悦。但没有向皇甫谧流露,只是用眼扫了一下,故意说:“江山易改,本改难移。你真能把毛病改了吗?”说完,没等皇甫谧回话,就起身织布去了。

皇甫谧回想起婶母对自己的抚爱,以及每天起早贪黑不停地劳作的情景,悔恨交加。于是,就拜有学问的席坦为师。努力读书学习,不会就问不论白天黑夜,从不间断,不时甚至连饭都顾不得吃。同时也变得勤快了,常常自动扛起锄头下地与叔父一块劳动,还不断地帮助婶母干些家务活。

婶母为侄子的这一变化感到高兴,无论在生活上,或是在学习上,都更加关心。不料,就在皇甫谧用心刻苦学习的时候,他患上了风痹病。一天,在用药时,误用了药,全身疼痛难忍。皇甫谧痛不欲生,想举刀自杀。婶母发现后,急忙上前一把拦住了他,亲切地说:“孩子,你怎么能因一时的疼痛而轻生呢?你怎么知道这病就不能治好呢?”这一番关切的话,深深地印记在皇甫谧的心田里。在婶母的启发诱导下,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决心振作精神,与疾病作斗争。

为此,他找来了医书《黄帝内经素问》、《针经》、《明堂孔空穴针灸治要》等书,用心钻研,一面从书中寻找治疗风痹病的方法,同时又以自己进行实验,以过几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仅治好了自己的风痹病,而且发明了针灸疗法。他把自己的经验加以总结,写成了一本专著,名叫《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这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医学著作。在这部著作里,皇甫谧总结了我国自西晋以前我国针灸学研究的成果,阐述了针灸学的理论,标出了许多穴位的名称和位置,这是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针炙学专著,不仅对于后世我国针灸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在国际医学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他还撰写了《帝王世纪》、《高士传》、《玄宴春秋》等。

从基本笔划练起

王羲之(公元303~379年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人称为“书圣”。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儿子王献之在书法上也颇有成就,与其你并称“二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是东晋大臣王导的侄子。初从政,后来辞官。他在书法上勤学苦练,一变汉魏以来的笔法,独创了圆转流利的风格,兼善隶书、草书、正书和行书各体。他的代表作为《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王献之字子敬,是他的第七子,即最小的独生子是晋简文帝的女婿。

王羲之虽然为官,可也从不放松以献之的指导。当献之长到七八岁时,便教他练习写字。有一天,献之正在聚精会神地练习写字,王羲之为了看一下儿子是否在用心地进行写字练习,就轻轻地走到儿子背后,伸手猛地去抓笔杆,献之不禁吃惊,但是手里仍紧紧地握着笔杆,王羲之非常高兴,就对儿子说道:“练习写字,就应当这样。你要坚持练下去,一定会成功的。”

王羲之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主要抓了两点:一是从基本笔划点、横、竖、钩练起。他说:写一个点,要像高山落石一样,使人感到有沉重的压力。写一横,要像船横在江里一样,使人觉得无懈可击。写一竖,要像冬笋挺立在寒冷的山谷里一样,使人看去觉得难以动摇,写一个向上挑上的钩,要像刚要发射的大弓一样,使人看了觉得像铁铸一般。写一个向下拐的弯脚步,要像武士练武屈臂一样,使人觉得力大无比。二是进行三力(指力、腕力和臂力)训练。这是写字的基本功。为了对献之进行三力训练,在献之握笔练习写字时,他让儿子在笔杆顶端放上一块石头,他说只有这样,日后才有可能把字写好。

在父亲严格而又耐心的指导下,献之每天都进行写字练习。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献之的书法进步很快。他也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于是问母亲:“再有三年时间就差不多了吧!”母亲听了摇头不语。献之说:“五年总可以吧!”母亲依然摇头不语。

五年时间过去了,一天,王羲之翻看献之写字练习。看到其中一个大字,写得很松散,就顺手在下边点上了一点。献之也没有注意。这天,献之将近来写的字拿去给母亲看,对母亲仔细说:“你看看我的字写得怎么样?我都是照着父亲的字写的。”母亲仔细地看了又看,最后指着大字下面的一点说:“你临摹父亲的字练了几年,我看只有这一点像你父亲的啊!”献之听了,大吃一惊。心想,这可真难啊!母亲见他有些为难,就鼓励他道:“孩子,不要泄气,只要这样坚持练下去,是一定会有成就的。”

打这以后,献之奋发努力,千锤百炼,在继承父亲书法和张芝书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终于练出了风格,练出了水平,他的书法也自成一本,英俊豪迈,饶有风趣,对后世书苑颇有影响。与父亲并称为书法“二王”。他的存世墨迹,草书有《鸭头丸帖》,正书有《洛神赋》。

言而有信的曾参

曾参(公元前505年~前436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主要弟子,在中国封建时代被统治者尊为仅次于孔子、孟子的宗圣。他的教子思想也给后人以深刻的影响。

曾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曾为小吏。严于律己,精通孝道,注重自我修养,力行忠恕之道,著有《孝经》。他的修养原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后人颇有影响。

曾参强调做人诚实,以身作则,并且以此教育儿子。在他看来,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于孩子都有很大的影响。凡是要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买菜,儿子也想跟着母亲出去玩。拉着母亲的衣襟,又哭又闹,要跟母亲一起出去,她不想带儿子出去,便顺口说了句:你先在家里,等我回来,我就给你杀猪吃。儿子听母亲这么一说,也就不再闹着跟母亲出去了。曾参妻子在说这话的时候,只不过是开个玩笑,哄哄孩子,事情一过,孩子也就忘了。然而,曾参却不是这样想。他认为父母应当是孩子的榜样,对孩子说话不算数,就是欺骗孩子。父母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产生对父母不信任的想法,就会认为人是可以欺骗人的,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作法。

当曾参妻子从街上回来时,只见曾参在忙着捆猪,旁边还放着磨好的杀猪刀。妻子就问:这是干什么啊?曾参说:你不是说等你回来就杀猪给孩子吃吗?妻子说:我只不过是给孩子说着玩的,哪是真的要杀猪啊!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大人说什么,他都会信以为真。今天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就是教孩子说假话。孩子是最听母亲话的。如果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你以后再说什么,孩子也就不相信了。曾参说服了妻子。为了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树立父母的形象和威信,就毫不犹豫于操刀把猪杀了给孩子吃。

在父母如何教育子女问题上,曾参还提出:有道德修养的人对于子女的爱,不体现在表面上,使用他们也不在外表,而是让他们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不是强迫他们听从。心里虽然爱但不表现出来,通常是采用严肃的态度从上面去监督他们,而不可以言辞取悦他们。他还强调说:不要求子女遵循一定的原则,就等于抛弃他们。

曾参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对儿子的教育上,采用教之以信,以及爱之而勿溺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有着积极的作用,因而为后人所效法。

三迁其居的孟母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289年)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封建统治者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山东曲阜)人。先世是鲁国的贵族。曾受业于孙子孔伋(字子思)人。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了君为轻,民为贵的政治主张。

孟子三岁时,父亲就不幸去世。由基母亲抚养。孟母是一位很有素养的女性。她十分重视胎教,当她怀上小孟子的时候,从饮食起居,都十分留心,经常“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儿子出生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小孟子身上。她要他好好读书,日后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她在对小孟子的教育中,十分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