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平民教子经
5211900000033

第33章 社会不是家(1)

把家庭当成第一锻炼场所(通过家庭会议教孩子解决问题)

父母应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家庭会议就是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家庭会议,在孩子面前展示父母解决问题的技巧,从而在家庭中营造解决问题的气氛。

父母应该定期举行家庭会议,比如每周一次或半月一次,时间则应定在全家人都方便的时候,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参加。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感到,父母认真承担了作家长的义务,并想尽力帮助每一个家庭成员掌握通向成功的情感和社会技能。一般而言,家庭会议不宜过长,半小时即可,应准时开始和结束,在别人说话时,其他人不要打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批评他人的观点或感情。家庭会议可以有一半时间用于讨论个人的观点和问题,别一半时间用来讨论影响全家人生活的问题。

在家庭会议上,每个人都应提出一个自己正面临的问题,当讨论问题时,父母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说明问题;第二,考虑解决办法;第三,比较每一种解决办法的优缺点;第四,选择最好的办法;第五,下次家庭会议,通报解决结果,计论修改意见。

看到父母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孩子自然能学会不少东西。孩子自己日后遇到问题时,也愿意说出来,请大家参谋,考虑该怎样解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孩子虽然年幼,但也常常提出解决问题的自己的见解,父母不能断然否决其见解,而应尊重他们的观点。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增强对父母的信任和尊敬。

家也是一所学校

自从家庭阁下以后,人除了出生之前和死亡后,几乎整个一生都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这种关系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形态,但是谁也无法否认,每个人都还与家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即使那些逃避了家庭的人也不能不承认,在他的生命深层里仍然有家庭的影子。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早就将家庭产生的过程和原因阐释得很清楚,家庭对抗并代替氏族,到最终在地位上被承认,成为人类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就是今天家庭的原形。

经过长久的历史发展,家庭已经是这样一种完善的基本社会组织,以至于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一种再普遍不过的现象,最终使人们认为家庭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在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中,家庭有着与其他古代国家极为不同的特征。那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特征是“家国同构”或者叫“家国一体”。家庭不再作为社会组织的单独的个体,而是通过宗法关系确立的一套伦理原则直接和国家连为一体,家即是国,国即是家,对人的教育也由家国的这种特殊关系影响。在这样的家庭里接受的教育就是生在小家,最终以大家即国家为目标的教育,要求人们读书、治国、平天下。在近代社会运行的过程中,在西方现代思潮的冲击之下,中国人的家国观念有所变化。随着民族、国家观念的缓慢形成,以及个人价值的逐渐被发现,在家庭中原来的那种带有明显等级特征的纲常孝悌观念都受到挑战,这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表现,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巴金的《家》、鲁迅的《祥林嫂》都有关于发生在“家”中的矛盾冲突的深刻揭示。

在当今社会中,虽然因为个体价值的进一步阐扬,以及发生在家庭中的矛盾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家庭的思考,但是家庭仍然以其勿庸置疑的强大生命力而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因此人的生命中自始自终都会含着家的影子。人在家庭中出生,在家庭中成长,长大后再去形成新的家庭。正因如此,从教育方面来讲,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在这所特殊的学校中,父母是最早的老师,他们肩负着要在孩子出生后上学前,在其智力水平、生活能力发展的初期分阶段,理解孩子,让孩子的身心有最大化、最完善的发展的重任;他们还肩负着在孩子上学后到长大成人时对孩子给予最大的关心、爱护和支持的重任。因此,在家庭中代与代之间的沟通、交流就一直是十分重要的。

在孩子成长的初期,父母们用尽一切办法与孩子沟通交流,父母们将孩子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了解清楚,并在生活、启蒙学习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影响。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往往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有了自我意识,形成了自主性的时候,也是因为他们和父母有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关系,有时候就会在理解与沟通中出现障碍,我们一般将此称为“代沟”。

不妨让孩子单独行动

现在不少父母对孩子总是不放心,认为孩子太小,不能单独行动。有的孩子都上小学五六年级了,父母还天天接送孩子上学。其实,让孩子独自行动——比如单独去不太远的亲戚家,独自去公园游玩等正是培养孩子的好办法。人们常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倘若总不让孩子自己出去见世面、经风雨,孩子怎能长大呢?

当然,让年幼的孩子单独行动很可能孩子会迷路或遇上其他意外。但是,只要父母考虑周全,孩子即使迷路了也不要紧。有一位明智的父亲,孩子的班级组织全班同学去森林公署春游。他们家离森林公园有七八公里,父母却决定让孩子单独骑车去。他先告诉孩子详细的路线,又给孩子一张地图,对孩子鼓励一番就让孩子上路了。等孩子出门后,这位父亲也骑上自行车远远地跟在孩子身后,不让孩子发现。孩子骑岔了道他也不着急,看着孩子又是查地图又是问人,最后终于到了森林公园。这样培养起来的孩子,自然不怕迷路,生活能力也强。

而一直跟随父母活动的孩子,一旦迷路,恐怕只有手足无措,着急得哇哇直哭。既然如此,家长不如索性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迷路、问路之类的事,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更为有利。在节假日,不妨让孩子自己出去游玩,这可以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能力。即使再胆怯的孩子,内心里也有着争强好胜的激情,只是看父母是否给他机会罢了。

要求孩子“日做一事”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缺乏注意力和持续力,他们能够全神贯注、持续不断地做一件事的时间往往只能以分或秒计。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连静静地坐住听满一堂课往往都做不到。对那么升和高年级仍坐不住的孩子虽然有理由怀疑他们的问题,但对年龄还小的低年级学生就没必要担心了。因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是经常转移的,即使再着迷的事,过不了三十分钟也厌烦了。所以一般说来,家长不必担心自己的孩子在生理、性格方面有问题。

但是,在日益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确实普遍缺乏忍耐力和持续力。为孩子的将来着想,父母自然希望孩子能养成专注、持续的好习惯。怎样培养孩子的持续力呢?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求孩子“日做一事”。

我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同样,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也并不难,难的是每天坚持做这件事,从不间断。比如,让孩子饭后收拾餐桌,或是每天早晨记三个英语单词,或是让上学的孩子每天坚持写日记,诸如此类看起来并不困难,坚持下去并不容易的事。

即使成年人持续不断地坚持“日做一事”也不容易。正因为如此,坚持做完某事的喜悦心情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持续力和韧性,最好先给孩子耐心讲解日做一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你再适时提醒他,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一位著名作家说过,他坚持每天写作。有时没有创作灵感与创作激情,到了写作时间,他仍会坐到书桌前,即使抄了要抄一千字。这样能够使他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和信心。坚持“日做一事”,对培养孩子持之以恒很有好处,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信心,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当然,一时要求没有长性的孩子坚持“日做一事”也是有困难的。最初可以给孩子定下一定的期限,如坚持十天,坚持一个月,坚持三个月等。分阶段让孩子逐渐坚持,并适时予以鼓励和表扬,这样孩子往往就可以坚持“日做一事”。

竞争的信心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座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情,他热切而执著的期望,使这座少女雕像“活”了过来,终成眷属。这个神话故事使一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产生了灵感。1968年,罗森塔尔去美国一所小学,他煞有介事地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发展预测,从中找出了18个班级的学生,说这18个班的学生很不错,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因此,教师十分高兴地接过这18个班级,他们内心对这批孩子抱有极大的希望。在教师的热情期望中,这批孩子更加自尊、自信、自觉、自强。8个月后,罗森塔尔来到这个学校,他发现这18个班级的成绩比其他班级的学生的成绩要好得多。这时他才告诉教师,其实当初他的发展预测完全是随意的。一个毫无根据的预测,竟然使这些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超过了其他学生许多,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神奇的效应呢?是因为师长对孩子的热切期望,使他们树立了信心,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积极性。

因此,家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孩子寄予热切期望,并且使孩子感觉到这种期望。在语言上,我们要多表扬少责骂,多鼓励少挖苦;在行动上,要多关心多过问。这样孩子就会产生幸福的感觉,并推动他努力上进。

有这么一件有趣的事:几个心理学家从一大群学生中挑出一个最笨,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改变对她的态度,向她献殷勤,整天不断地赞美她漂亮呀,聪明呀。结果怎样呢?不到一年,她果真出落得妩媚婀娜,连她的举止也同以前判若两人。其实,她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只是她知上已经展现出第一个人都蕴藏的美,这是一种因自信而产生的明媚的美,这种美只有在我们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也相信我们、爱护我们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

同时,我们也发现那些在童年时代受人喜爱的孩子,从小就感觉到自己是个值得爱的人,就是说,觉得自己聪明、勤奋,于是他的一举一动总是尽力保持这一形象,而那些不得宠的经常听到指责训斥的孩子,就真的养成了恶劣的品质,因为人的品德取决于他自我想象的形象。

因此,我们的家长不妨冷静想想,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不争气”的孩子,也许正是你长期“失望”和“恼恨”造成的结果。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孩子的学习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对孩子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会损害孩子的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有一次,一位学生家长来向他孩子的老师诉说:他想尽了办法也不能使孩子的学习有所进步。老师问他都想了些什么办法。他说他的孩子很想要块手表,他就给他买了块很精致漂亮的手表,条件是他的每门功课的测试成绩要达到98分以上。可是两年过去了,那块表仍然锁在他的抽屉里。老师就笑了:“你的这块漂亮表不但你的孩子可能永远得不到,就是班上绝大部分孩子也别想得到。”“得不到就要努力呀!”学生家长仍然固执地这样讲。这位家长的失误在于他不懂得,孩子对他永远够不着的东西是不会去努力的。日本的教育家铃木镇一对这个问题颇有研究,他首先发现了一个大家熟视无睹的现象,即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孩子,也可以说一口地道的本国语言,而实际上,语言是最难学的,如中国人学英语,一般人不了三五年,见了英国人却只会说:“OK!”(很好)可是一个对世事一窍不通的幼儿在两岁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本国语言,这是什么原因呢?应该说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和亲人对幼儿采取了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这个态度就是对孩子学会语言充满信心,因为没有一位家长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能学会讲话。于是,父母们满腔热情,不厌其烦地教导孩子,决不会因为孩子一时讲不好而暴躁责骂。想当初,自己乳臭未干的孩子每说出一个新词都是那么欣喜和激动。正是这种充满爱心的欣赏和充满喜悦的鼓励,大大激发了孩子学说话的兴趣和信心。

许多人喜欢观看邓亚萍打乒乓球,这不仅是因为她的球技一流,更重要的是面对强手她总是表现出的那种大无畏、大气魄的“虎气”,使国人对她充满了信心。有人特别仔细观察过她输球时的动作和表情,一般运动员在这种时候总是摇头或叹息的,然而邓亚萍却是强有力地点点头,点头摇头看起来好像只是方向性的差别,实际上却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精神状态:一种是消极否定——咳!我真该死,这个球又打砸了;另一种是积极肯定——邓亚萍对自己说:我知道了,下一个球该怎么打。因此,我们很少看到邓亚萍在比赛中连连失误的情形,因为她总是对自己充满信心。

同样,每一位家长应该坚信自己的孩子也能学习好。过去父母教孩子语言而取得成功的经验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现在你为什么不继续用当初成功的做法呢?

如果孩子不善乒乓球,也许他善足球、羽毛球。要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积极开发孩子身上的“潜能”。正如一句言语所说:“上帝关上这个门,会在别处开一扇门,会在别处开一扇窗。”

只要不是先天的智力缺陷,对孩子的培养就要充满信心,这信心首先来自对孩子优点的肯定。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点,关键是你能否发现,发现了是否承认。如果能及时发现与肯定,用不多久,孩子就会变得活跃起来,并能品尝到学习的快乐。

让自己的孩子体会成就感(孩子做事虎头蛇尾怎么办)

孩子做事虎头蛇尾的习惯涉及到意志的坚持性品质问题。意志的坚持性品质是一种在行动中能够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而将行动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具有良好的坚持性品质的人能够在活动中持之以恒,在困难、艰苦的条件面前不犹豫、不动摇、不停滞、一鼓作气、善始善终。尽管小学生还比较依赖家长和教师的帮助,意志的自制力还比较薄弱,但在学校教育和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孩子意志的坚持性正在逐步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