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平民教子经
5211900000022

第22章 你有你的优点(3)

从毕淑敏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孩子是具备一定能力的,只不过是家长很少给孩子体验机会罢了。能力是在体验中积累起来的。只有深入到实践中去,一个人才能够获得综合能力。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如果家长们能够大胆地放手,能够很好地去发现它们,挖掘它,发挥它,您将惊奇地发现,原来孩子是很能干的。

再谈信任本能。

这里所说的本能,不仅是指与生俱来的能力,像吃喝拉撒,还包括后天的生活上的基本能力,像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这是孩子生存上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于是由于家长不正确的观念,认为孩子还小,不可能做到,于是就越俎代疱,把孩子的这些能力给剥夺了,剥夺的结果是,障碍了孩子的成长。

有这样一位家长,名叫王静,是位年轻的妈妈,儿子已经上四年级了,她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从一年级开始,每天早上她先给儿子准备好营养早餐,然后轻声地喊上三五遍,才把孩子从床上喊起。

孩子吃早饭的时候,她帮助他叠被,并检查他的书包,以防有什么本子、课本、文具等物品遗忘在家,孩子背上书包,王静早已再三叮咛:

“穿马路一定要小心!”

“下午天热时把里面的毛线衣脱掉。放学后再穿上回家。”

放学后,她总要给孩子端上一份精美的点心。

晚上,她陪着儿子做作业,为儿子打好洗脸水,等孩子上床入睡后,她才体会到片刻的轻松。

尽管王静数年如一日,对孩子倍加呵护,但儿子还是不懂事,没脑筋。看着邻居家的孩子一天天成长,她常常叹息:“这孩子什么也不会做,真拿他没办法。”

王静对待孩子的态度具有代表性,在我作巡回报告的过程中,无数家长不下一百次地谈到过这一现象。

现在上小学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视之为掌上明珠,关怀备至。上学、放学接送不说,还帮孩子背书包,做完功课帮孩子收拾满桌子的书本、文具,替孩子装进书包,吃饭时帮孩子盛好饭,端上,帮他夹菜;孩子吃完,放下碗筷就走人,父母帮孩子收拾、刷洗;帮孩子洗头、洗衣服、洗袜子、洗红领巾等等。孩子能动手之事,家长无所不帮,一既代劳。

父母如此不信任孩子的能力,如此地呵护孩子,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因为孩子以后的路终究要自己走,他人无法代替,对孩子帮助越多,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形成依赖、软弱的性格。

黄妮是初中一年级的女学生,她曾向我诉说自己的烦恼:

“那天,我们全家一起去逛公园,我可高兴了。这是我盼望了很久的事情。一进了公园,我就拉着爸爸妈妈去看考虑。到了老虎山,妈妈一把拉住我,神色紧张地对我说:“老虎有什么可看的?你看那么多人,万一被挤下去就不得了了。”我想反驳,可又一想,哎,一说出来,妈妈一定又要给我讲一大堆道理,多烦人啊!于是,我只好跟着爸爸妈妈走了。路过假山,我刚往上爬,就被爸爸拦住了。他皱着眉头,带着央求的口吻对我说:“哎呀,我的小祖宗,快下来呀!”然后又摸着尖尖的石头,温和地说:“你看这石头多硬啊。万一摔下来,还怎么去上学?”说着,他就小心翼翼地把我抱了下来。我想:“这么大了,还用你抱?假山这么矮,怎么会摔下来呢?结果,那天游公园,我只在爸爸妈妈认为不危险的一些地方玩了一会儿,扫兴极了。没办法,爸爸妈妈就是不相信我的能力,在家里想干点什么都不行,还不够他们啰嗦的。所以,我现在什么都不干,就等着他们‘实行三包’。”

孩子们类似的烦恼家长们也许已经听到了许多。归根结底就是家长们总是不相信孩子,总认为孩子还太小,不能做这,不能做那,总是包办代替太多,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一些问题,因而也不肯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增长能力。

信任孩子的本能,做父母就应当放开一只手,让孩子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自己做。还给孩子劳动的权利,给他提供锻炼的机会,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迈向成功。做父母的如何放开一只手呢?下面我把“自然结果教育法”中的一个经典事例奉献给大家——

威尔逊要到山里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学校向他们介绍了营地的情况,为他们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

妈妈问威尔逊是否需要帮忙,威尔逊说自己能够照顾自己。

在他出发之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因为那里要比平原冷得多,显然威尔逊忽视了这一点。

妈妈还发现他也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时经常需要带的东西,但妈妈并没有给他更鑫的提示。(大家反思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我敢保证,很多父母会立即动手给孩子塞进去,不仅如此,恐怕还会放进更多的东西。)

威尔逊高兴地走了。

过了两天,等他回来时,妈妈问:

“怎么样,这次玩得开心吗?”

威尔逊说:“我的衣服带得太少了,而且由于我没有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这两件事搞得我好狼狈。”

妈妈说:“为什么少带衣服呢?”

“我认为那里的天气会和这里的一样,所以只带了平常穿的衣服,没有想到山里会那么冷!下次再去……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下次如果你去佛罗里达也带同样的衣服吗?”

“不会的,因为佛罗里达很热。”

“是的,你应该先了解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再作决定,是吗?那么,手电筒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想到要带手电筒,可我忙来忙去,最后把手电筒给忘了。我想,下次去野营时,我应该先列一个单子,就像爸爸出差时列的单子一样,这样就不会忘记东西了。”

这位妈妈的做法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在尝试中获得经验,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这种经验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但这些经验却会在他今后的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的家长如果要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应该多给孩子体验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各种问题,时间长了,机会多了,他们就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建议所有的家长——

1、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安排;要求他科学地分配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2、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处理;要求他自主地活动,提高独立行动的能力。

3、给孩子一定条件,让他自己去干;要求他主动实践,经受锻炼。

4、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要求他独立思考、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5、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对待;要求他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6、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抓住;要求他主动抓住机遇,发挥自己聪明才智而获取成功。

7、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矛盾斗争;要求他正确对待,以正确思想战胜错误想法,以积极的态度克服消极心理。

8、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要求他学习对手长处,又发挥自己优势,合理全法地取胜。

9、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使用;要求他合理运用权利,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要求他善于开动脑筋,提出独特的想法。

斥责孩子时应低声细语

美国一家著名的语言研究所和美国海军曾共同做过一个试验,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圣经》上“沉稳的回答能够平抑疯狂的愤怒”这句话的科学性。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想研究在军事行动中,一项指令的下达应以多大的声音发出最为适宜。实验者使用各种分贝的声音通过电话、舰船上的传声管由发送者向接收者发出指令。结果表明:发送者的声音越高,接受者回答的声音也越高;发送者的声音越低缓,接受者的声音也越低缓。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布兰德曾经研究过与谈话者讲述某一事项时的最佳谈话方式。他提出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就学生对课堂讲义的理解而言,沉稳型的讲课方式比雄辩型、演说型的方式效果要好得多。

这对家庭教育的一些具体方式不无启发意义。家庭教育中的讲话方式,降低声调、压低声音通常有着常人难以预料的特殊意义。面对高声哭闹的孩子,母亲越是歇斯底里地高声怒骂、大声喝斥,孩子越是放开嗓门号。最终,只能以母子中的某一方精疲力竭而告终。

而低平的声音、安稳的语调则可有效地诱使对方倾听你的谈话,至少可有效地防止高声恶语的升级,使孩子从极端情绪化的激动状态转入比较冷静的自制状态中,这是进行进一步说服的必要条件。声音的大小、声调的高低、语速的缓疾与教育说服的最终效果紧密相关。

首先,低声讲话让人感到是理性的表述而不是感性的宣泄,从而也促使你确实保持理智。而你只有在理智与冷静状态才能知道孩子烦躁哭闹的原因,从而把孩子导引到理智状态。

其次,低声讲话可突出地表明这只是我与孩子两人这间的谈话,是说给对方一个人听的,从而造成很好的谈话氛围,达到“促膝谈心”的效果。

另外,低声对孩子谈话,用不同于平时的说话语调,也可向孩子暗示你此时是以异乎寻常的郑重态度来和他谈话,他不得不认真听,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鼓励孩子争取团体接受

孩子融入团体的能力是孩子构筑良好社会关系的仅次于交友能力的第二支柱。被同伴排斥在外会成为孩子最痛苦的经历之一。成人在被问及童年是否幸福时,是否得到同伴的接受往往是决定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孩子在加入同伴团体时遇到的拒绝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因某种原因暂被拒绝,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常常被团体接受;另一类则是因为性格不同,会在长时间内被拒绝。第一类孩子被团体拒绝常常因为他刚从外校转来,和大家还不熟,或是由于身体疾病,比如头上长疮,而暂时被拒绝。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会被同化,比如,由乡下到城里上学的孩子的乡土气息会减弱,更理解城市生活,他的乡村经历基础会逐渐被视为优点而被团体接受。而后一类孩子则是由于不可改变的性格缺陷而被拒之门外,他们要么极其孤僻、害羞、离群索居、与人难以沟通,要么凶悍暴唳、好勇斗狠、飞扬跋扈。

不管由于何种原因,被同伴拒弃的孩子更容易成为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的人,要容易逃学,更容易染上抽烟、酗酒、打架的毛病。所以,父母应积极引导孩子争取团体接受。

帮孩子融入团体

如果孩子得不到同伴的接受,不能融入同龄人的团体,父母往往会感到和孩子同样痛苦和无助。在此情况下,父母不应强化孩子的失败感和无能感,而应想法帮助孩子掌握必要技能,想法融和团体。

首先,父母应积极对待各种成人活动,这对父母和孩子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父亲经常穿着运动衫去踢球,孩子肯定会受到感染。

其次,父母应让孩子在家庭中充当角色。孩子参加的第一个团体更是家庭,家庭虽然与孩子团体不同,但也可以为孩子学会社会技能铺平道路。而且,孩子不必担心被家庭这个团体拒绝。所以,父母应尽可能让孩子在家庭中担当角色,学习社交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父母应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团体。对那些在学校中被团体拒绝的孩子,父母应鼓励孩子参加小范围团体,比如特定技能团体(乒乓球小组、象棋小组、钢琴俱乐部等)、兴趣爱好团体(如自行车俱乐部、滑板联谊会、珠算小组等),这些团体的成员在个性、兴趣、社会技能方面更有可能处于同一水平,更容易交流和相处。

不要对孩子说泄气话

在家庭教育中,也不能只有奖励没有惩罚,这样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否认惩罚在激发学习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是脱离现实的。通过努力去避免惩罚,可以促使孩子克服不爱学习、拖沓、懒散、不认真等缺点。那么,怎样进行批评、惩罚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红绿灯系统。一个城市有数不清的车辆要沿着道路去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目的地,没有红绿灯控制这些车辆或放或停,整个城市的交通就会混乱一片,甚至瘫痪。人也是这样,从小对他的行为建立一套红绿灯系统,让他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并逐渐将其转化为内部的自制系统,他成人以后,就是一个遵纪守法的自觉公民。

一个留美同事给我讲了他亲眼所见的一件事,美国有个四子女的家庭,这些孩子没有上过一天学,但他们都达到了同年龄的知识水平,而且个个知书达理,彬彬有礼。客人来访直至离开,全由孩子分工招待,大的负责倒水,小的负责水果。客人离开后,大的管洗碗,小的管打扫卫生,一切井然有序。这一奇迹是如何造就的呢?原来,他们的父母从小就在孩子们的心中建立了一套红绿灯系统。一次,8个月大的男孩在地板上爬行,他爬到厨房门口还想往里爬,这时他妈在孩子的屁股上拍了一下,并用严肃的口吻告诉他不能往里爬,孩子就边哭边爬回去了。过了几天这个孩子又爬到了厨房门口,这时妈妈在厨房里竖起一根棒对他摆了摆,孩子即心领神会,马上退了回去。孩子渐渐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就在家里教他,等待第二个孩子长大了,由大孩子教他,这样依次一个教一个,结果,这四个孩子没有上过一天学,但他们都达到了同年龄的知识水平。这个例子提示父母,尊重孩子,要以表扬为主,这决不意味着对待孩子可以无原则地溺爱,放任自流,而是要从小在孩子的心目中竖立原则,建立红灯停,绿灯行的是非标准,让孩子明白,这些原则和标准是权威,决不能随意突破。要达到这一目的,有时需要辅以必要的惩罚手段,要让孩子惧怕点什么。让他惧怕他违反既定原则和标准所带来的后果。

但在实行惩罚时,务必要在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的前提下,视孩子当时的意愿、情感情况,十分谨慎地进行,也就是要搭着孩子的脉搏行事。

有个叫红英的作者提出了怎样在不同情况下批评孩子的“七个一”原则,很有参考价值。这七个一是:

(1)“避一避”批评孩子不能伤其自尊心,切忌当众训斥孩子。

(2)“缓一缓”家长在气头上批评孩子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这对幼苗是一种摧残。此时最好先让孩子自己心平气和,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

(3)“选一选”选择合适的时、地点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融洽的气氛中,孩子处于轻松的心境,乐于接受批平。

(4)“绕一绕”借助寓言、故事、童话等加以引伸发挥、旁敲侧击、敲击震虎,含蓄委婉地教育孩子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5)“冷一冷”有时故意冷淡孩子,使之感受到无声的惩罚,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

(6)“激一激”根据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用“激将法”刺激孩子,使之改正缺点。

(7)“笑一笑”用幽默作出批评的手段能消除孩子的逆返心理,使其在笑声中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