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情商高智商高财商的孩子
5211800000016

第16章 培养孩子的高智商(5)

每个人都有一双想象的翅膀,它会把人们带到各种奇怪的地方。而孩子的想象更是天马行空,完全不会照着规矩来,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都会在孩子想象的空间里飞扬,而父母要做的就是拓展孩子的想象,让它飞得更高更远。

想象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再创造,进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想象所需要的材料都来自生活,来自人的经验。无论多么新奇、多么古怪的想象,都建立在已有的信息基础之上。想象在发明创造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一般来说,想象包括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自觉目的,不需要付出努力的一种想象,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意义不大。有意想象是有自觉目的,需要孩子做出一定努力的想象,它是孩子智力的一部分,能直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会不会想象没什么意义,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鲁迅是这样评价孩子的想象的:“孩子是令人敬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们想飞上太空,他们想潜蚁穴……”事实上,孩子的想象力有时候是足以让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成人感到惊叹的。曾经有一位6岁的小姑娘因为做出一幅畅想未来到月亮上荡秋千的美术作品而荣获了联合国举办的世界儿童绘画比赛一等奖。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视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好习惯。

那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吗?以下是一些专家的建议:

1.丰富孩子头脑中的表象

人的想象总是以自己头脑当中的表象为基础。表象是外界事物在孩子头脑中留下的影像,它们是很具体的、很形象的,是想象的基础材料。想象就是大脑在外界条件的刺激影响下,对头脑中所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比如,当老师朗读一篇优美的风景散文时,每个孩子的脑子里就会出现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面,但是,每个孩子脑子里的画面是各不相同的。这是因为,每个孩子在想象的时候,需要借助各自存储在脑子里的表象进行加工和创造。如果头脑中的表象积累越多,孩子能够用来进行想象的资源就越多。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多观察、多记忆形象具体的东西。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和生活环境,经常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去接触新鲜的事物。例如,带领孩子去博物馆参观,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带领孩子去郊外游玩,指导孩子观赏各种事物,仔细观察各种事物,都可以让孩子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的父母要多带孩子到城市去,让孩子认识城市的建筑、交通设施等;城市的父母要多带孩子到农村去,让孩子认识农作物,欣赏美丽的田园风景,了解花鸟虫草的生活习性等。

事实上,孩子认识的事物越多,想象就越广阔。如果父母只指望孩子通过课本来学习,是无法养成良好的想象习惯的。为了让孩子记得又多又准确,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用语言描述出来,或者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这些都是孩子进行想象的重要资源。

2.让孩子积累词汇

想象虽然以形象形式为主,但是需要用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词汇在这时起到了重要作用,词汇量大的孩子能很顺利地表述一件事情,词汇量贫乏的孩子则常常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而中断想象。如,一个孩子如果词汇量不大,他在自己极度兴奋的时候,只知道用“高兴”来表达,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词语了。

因此,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有意识地积累词汇。比如,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书籍,如童话、科幻作品、神话、寓言等。父母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专门用来记录文学名句、名段的摘记本,随时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在空余时间多翻阅摘记本,巩固这些词汇。这样,孩子的词汇量就不知不觉扩大了,在想象时就可以顺利表述心中的想法,从而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3.鼓励孩子讲故事,读故事,记日记,画画

讲故事能促进孩子的想象能力。父母要从小就鼓励孩子自己编故事、讲故事。可以讲给同学听,也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这样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促进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按照某个主题想象,并适时地给孩子以赞扬,提供一些建议。

如果孩子已经识字,父母要重视让孩子自己去阅读,这对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因为,依靠父母讲解,想象的余地总归有限,自己阅读则可以主动地进行再造想象的训练。因此,只要孩子达到一定的识字量,能够自己阅读了,父母就应该指导孩子阅读,并给孩子购买一些童话、神话、民间故事书等能够启发孩子想象力的作品。

父母也应该鼓励孩子记日记,把好的故事记录下来,不断修改。通过不断想象,孩子的想象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图片很能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各种图画。例如,父母可以购买一些景色优美的风景图片和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图片,让孩子认真观看,并在此基础上画出来。当然,孩子画什么,父母不应该限定,应该让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样,孩子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想象能力。通过不断的锻炼,孩子的想象能力必定有所提高。

4.用游戏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爱做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对于孩子的自发游戏,父母应该给予关注,善于引导孩子通过做游戏来发展想象力及其他能力。

创新性思维是想象力的基础。父母要积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父母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让孩子敢于打破陈规,敢于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次,父母要鼓励孩子提问,碰到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要努力弄懂,或者向其他的人请教,然后再向孩子解答。

再次,父母要鼓励孩子求异思考,比如,当孩子在做数学题时,父母可以问孩子:“除了这种做法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阅读文学作品时,鼓励孩子不断问“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可以是那样?”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5.鼓励孩子幻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它往往脱离现实,能跨越时空创造出未来事物的新形象。幻想越大胆,可能出现的错误也越多,但是其创新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其实,幻想是十分可贵的。正如郭沫若在《科学的春天》一文中指出的:“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进行幻想,哪怕有时候孩子的幻想具有常识性的错误,例如,孩子想让鱼在天空飞翔,让人在海底生活等,父母没有必要非要去纠正孩子,因为,孩子正是受缺少常识的限制,才可以想出一些成人想不出的想法来。

§§§第11节打破孩子的定势思维

父母箴言

孩子正处于一个身体心智发展的成长时期,如果养成定势思维的不良习惯,就会对孩子思考能力的发展、智力水平的提高产生巨大的阻力,还会限制孩子想象的空间。这些对孩子的学业进步以及身心健康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人们常常会按照一种常规性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难以阻遏的惯性,它对人们的思维活动产生着严重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小孩子长得是一模一样的,他们的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家长的姓名也是完全一样,第一次看到他们的人都认为这两个孩子是双胞胎,可是这两个孩子却说不是。大家都感到挺疑惑的,就问他们是什么关系。原来,他们不是双胞胎,而是三胞胎中其中的两个。在这里,大多数人就是犯了思维的错误,因为在许多人的心中两个长得像的孩子就是双胞胎,可是他们忘了还有三胞胎的存在。所以,当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可以转换一个方向,就会有很多可能,也会得到很多不一样的答案。但是,怎么样才能打破孩子的定势思维呢?

1.培养孩子善于思维的兴趣

好奇心是孩子语言和思维的突破口。孩子的好奇心理可以凝聚成为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也可以说,好奇心是孩子思维最直接的反映。他们对事物越是好奇,他的思维运动就越强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激活孩子的好奇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好习惯。

好奇心是孩子的专利,父母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对于孩子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表现出兴趣,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样可以开发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

2.开发孩子思维的丰富性

讲故事、猜谜语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孩子酷爱听故事,尤其是童话和神话故事,最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童话是通过幻想创造的情境和形象来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家长可以在娱乐中对孩子进行启发和教育。比如说:常常给孩子讲一些童话故事,常用一些富有童话式的语言,比如“月亮婆婆”、“太阳公公”等,或者用童话情节将触景生情的一幕给孩子讲述出来,或者在孩子的小房间里摆放一些玩具,在墙壁上张贴一些童话故事,家具样式小巧、别致、颜色丰富等,给孩子营造一个具有童话特色的小空间,让孩子在“童话世界”中遨游。也就是说让孩子的想象力在听童话、看童话、讲童话中得到启发。

实践证明,长期感受“童话氛围”的孩子,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各方面都会超过很少接触“童话氛围”的同龄孩子。

3.培养孩子思维的细腻性

不论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还是培养他的想象力,在这些过程中,都无法忽略孩子在其中的存在和作用。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觉,是一个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力就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人将观察称为“思维着的知觉”。

所以父母应该从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开始,向他们提供大量的观察环境与观察的感性题材,在此基础上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比如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一起和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虫鱼鸟、兽的习性。他们会提出一些“为什么天一下雨蚂蚁就搬家”、“天为什么是蓝的?云为什么是白的?”“鸟为什么会飞?虫为什么会爬?”……

大自然里会有无数的“为什么”从孩子的思想中迸射出来,荒诞的、奇怪的、值得成人深思的,甚至是现代科学仍无法解答的问题。无从论其对与错,因为这些都是孩子思维运动的结果,他们的思维一旦飞起来就是神奇的,有时也是相当深奥的。如果在此同时,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想象、比拟,这些事物就会在孩子头脑中变成无数美好而奇异的童话。在孩子想象的同时,家长可进一步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想象用语言描述出来,或用图画将其表达出来。

4.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引导孩子对已经熟悉的事物变换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去认识,从而培养孩子灵活的思维能力。这样就会使孩子遇到问题时总是从多方面去发现事物的多面性、多样性、多变性,以形成考虑事情全面的好习惯。

比如,当孩子在解答出一道数学题后,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表扬,可以鼓励孩子:“如果你能用另一种方法再将其解答出来,那样会比别人掌握得更好。”凭借孩子好胜的心理,他就会努力去找出另一种解题方法。然后家长可以用更动容的表情或语言让孩子明白他很聪明。当孩子的兴趣被激活时,家长还可以再次鼓励孩子分析这道题是否还有更简洁的解题方法。如此这样,一方面让孩子对数学产生一种“剖析”兴趣,另一方面使他明白事物具有的变通性。

一个人思维的发展,不仅与其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个性特征也是相关的。善于思维的好习惯可能是由众多特征构成,其中包括孩子的种种才能和其不同于他人的人格特征。

5.让孩子走进自然,接触社会

现在的孩子生活面并不很宽,见识也比较少,再加上受传统的定势思维习惯的影响,思维水平自然就受到了许多限制。家长要利用一切有利时机让孩子走出家门,走入社会,到公园、博物馆、动物园、科技中心等地,了解社会生活,接触更多的人,开阔眼界,增加知识积累,扩大思维范围。孩子一旦具备了一定的见识,他思考问题的方向就会灵活得多,就不会被旧思维老办法限制。写河流,就到河岸上走一走,看看鱼虾飞鸟、山花野草,收集关于河流的传说、神话、历史等,激发写作灵感,增加知识,扩大思维的范围。

6.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氛围

克服定势思维,其实就是打破传统,创造求新。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孕育、诞生。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限制和压力,应留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放松的心情,以便能深刻、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7.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同中求异

我们可以经常发现,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孩子的回答却是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父母在这一点上应该给孩子适当的帮助,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鼓励孩子发表个人意见,提倡一题多解,并且能够同中求异。

§§§第12节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父母箴言

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先要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只有从兴趣入手,才能使孩子对问题产生疑问,并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深入了解问题的实质,直至问题解决,进而才可能会有富于创造性的东西产生。

创造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它与一个人的兴趣、质疑能力和模仿能力的关系非常密切。只有理清创造力与这三者的关系,才能掌握创造力的本质,才能找到各式、各样的方法来培养孩子超常的创造力。

1.兴趣是培养富于创造好习惯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与其对所从事事业浓郁的兴趣是分不开的,兴趣是他们探索精神的前导和发挥创造力的门户。反过来说,一个生气勃勃和富于创造精神的人,也总能睁大敏锐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而产生更加浓郁的求知兴趣。

詹天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铁路,他还参建了商办的粤汉铁路等。这一系列的成就离不开其儿时所养成的对新鲜东西存有好奇的习惯,强烈的好奇心是创造的原动力。

詹天佑自小就打心眼里对新鲜的东西感兴趣。他最喜欢看有关工程、机械方面的画报,他可以不厌其烦地看一遍又一遍。看不明白的地方就问,因此他还老爱提问题。他心灵手巧,能把一些有趣的东西一笔一笔地抄下来,自个儿琢磨。就这样,还不满10岁的詹天佑从画报中得到了无限的乐趣。自然而然地,詹天佑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人小孩都称他为“机器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