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
5211200000071

第71章 继往开来的陈洪绶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莲子,晚号悔迟,更号弗迟、老迟,又号云门僧、九品莲台主等,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诸暨枫桥(今属浙江)人。幼年时就喜欢绘画,跟从蓝瑛、刘宗周学画。在仕途上他补生员后,屡试不中,便到北京捐为国子监生。相传他4岁那年,住在订亲的岳父家。房间刚刚粉刷完,四壁洁白。岳父离家时对家僮说:“小心不要弄脏了刚粉刷的房子。”过了一会儿,陈洪绶走进房间,对家僮说:“你怎么还不去吃饭呢?”僮仆走后,他就在墙壁上画了一幅拱手而立的关羽像,有九尺高,家僮回来看到吓得号啕大哭。岳父闻声赶来,一眼见了,以为是真的关羽,慌忙下跪,顶礼膜拜,并把这间房子作为专门供奉的地方。更可喜的是,这位“神童”非常虚心,有一次,他被杭州府学的宋代李公麟画的《七十二贤石》刻吸引住了,就闭门画了10天,临了个副本,人们都认为他画得很像。后又去画了10天,人们却认为不很像了。陈洪绶很高兴,他认识到,光临摹不是目的,能创新才是出路。

陈洪绶在科场上虽不得意,但在绘画上却“艺日精而名日盛”。崇祯年间,他被召入宫,任舍人,临摹历代帝王像,因而得以饱览宫廷名画。之后看到明朝政治腐败,于明亡的前一年,毅然离京,返回故乡。明亡后,一度削发为僧,避乱于云门寺。迫于生计,他在绍兴、杭州卖画糊口。这是他一生创作的鼎盛时期。陈洪绶虽然穷困潦倒,但对金钱看得很轻,对豪强权贵“虽千金不为动笔”。无论小夫稚子,还是歌妓老卒,他都乐于作画相送。有一次,一个老兵请他喝酒,要他作画题诗,他慨然应允。去世前的秋天,朋友戴茂齐送他一幅文徵明的花鸟画。因一个朋友儿子生病,他就把画抵押了一些钱,给朋友儿子做药费;自己画了《博古叶子》,回赠给戴茂齐。

陈洪绶擅长人物、花鸟、山水,其中人物画对后世影响最大。他是一位继承古代传统、开启近代人物画新风的重要画家,对重振元明以来衰落的人物画具有重要作用。陈洪绶师承张僧繇、阎立本、吴道子、周防、李公麟、赵孟頫、蓝瑛、刘宗周,博采众长而能变易古法,形成古拙奇崛的风格。顺治七年(1650年)创作的《归去来图》集中反映了画家的价值观念、遗民心态以及高度成熟的人物画风格。此图为出仕清朝的周亮工而作,旨在以东晋陶渊明辞官归田的故事规劝这位老友。陈洪绶所绘的《离骚》、《九歌》、《水浒叶子》、《西厢记》、《博占叶子》等绣像插图,均由名工镌刻成版画,付样刊行,对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陈洪绶所画花鸟亦有其独特风貌,分为两种画法:一种由宋代画院工笔重彩发展而来,勾勒精细,设色浓丽一种则受晚明大写意花鸟画的影响,渗以水墨,用笔灵动洒脱,工笔与写意兼融。陈洪绶画花鸟注重造型,运笔圆润,赋色古雅,曲尽花鸟虫草之生趣。

陈洪绶的绘画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清初以来的重要人物画家如华喦、罗聘、任颐等均从他那里得到启发,创造出各自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