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辐射健康的隐形杀手
5209500000002

第2章 关于辐射的基本知识(1)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科技产品踏入我们的生活。而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些产品带来的危害——辐射!各种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信设备、信号发射设备等装置,只要处于操作使用状态,其周围就会存在辐射。辐射无形、无味、无色,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辐射离我们有多远?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辐射源无处不在!如家电中的电视、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等;办公设备中的手机、电脑、复印机、电子仪器、医疗设备等;装饰材料中的大理石、复合地板、墙壁纸、涂料等;周边环境中的高压线、变电站、电视(广播)信号发射塔等;太阳黑予也是的!在辐射源集中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人,容易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体虚乏力、免疫力低下等,其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正常人快24倍。

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对电磁辐射有害的报道一直未断:意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专家认为病因是受到严重的电磁污染;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近120万为缺陷儿,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发达国家的辐射危害已经到了癌变的爆发程度,而我国的辐射危害也已经到了病变甚至癌变的临界点。防治辐射危害,刻不容缓!

现在,人们对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生活中蔬菜、水果和家居装修、装饰等方面的污染已有一定认识并引起重视,但对环境污染中另一大害,电磁波辐射特别是手机使用中所放射出的电磁波,能损害脑细胞,影响免疫功能,导致“亚健康”的发生与发展,知道的人却很少。有的人即使知道,也抱有侥幸心理或不以为意,另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使用手机只不过是一种无线电波,对人体没有多大危害……要知道,我们平时所说的无线电波,实际上就是在空间传播的一种电磁波。至于使用手机,特别是手机使用不当,对人体危害究竟有多大,国内外专家、学者给出不少忠告。

俄罗斯国家防辐射委员会主席尤·格里戈里耶夫认为,使用手机时,电磁波辐射进入大脑的说法是无可辩驳的,因为手机使用过程中,人体成了无线的一部分,手机的电磁场会干扰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尤其是儿童颅骨比较薄,更易吸收射线,实践证明,吸收的辐射量大于成人的2~4倍。瑞典科学家研究表明,使用手机(包括无绳电话)会使大脑肿瘤患病率增高。欧盟科学家研究证实,手机辐射能够破坏细胞和带有人类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如生殖细胞受到辐射后,会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而致畸。匈牙利塞格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将手机放在腰间和频繁用手机通话的男性,精子数量不但会减少,精子也易出现异常,会影响到男性的生育功能。澳洲科学家法兰博士发表了手机致癌的报告,他认为手机致癌的原因,是由于电磁波辐射会产生“热休克”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破坏细胞的防御系统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台湾科学家雷文南博士认为,手机放在耳朵上接听时,就好比对自己的脑部发射雷达微波和高量的电磁波。当然,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与发射功率大小及发射源距离有密切关系。危害的程度与发射的功率和经常长时间使用手机成正比。每日接听手机不断的人,往往易出现头晕、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甚至出现脱发,易导致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的调查显示,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热作用、非热作用、刺激作用和累积作用等不良影响,能直接和间接地引起各种疾病和基因的病变。长期生存在强烈电磁波辐射的环境中,可导致人体新陈代谢的紊乱及血液化学成分的病理变化。国内专家也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论断,电磁波辐射环境的污染,导致淋巴细胞的凋亡,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也是“亚健康”的成因之一。

针对这些现象,本章节将告诉你辐射的一些基本知识,让你更加清楚地了解辐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节)辐射和电磁辐射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广义来讲:凡是能量非经由传导或对流方式,而是直接穿越空间传达至他处的方式统称为辐射。辐射有三大特点:

(1)辐射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对等的”。不论物体(气体)温度高低都向外辐射,甲物体可以向乙物体辐射,同时乙也可向甲辐射。这一点不同于传导,传导是单向进行的。

(2)辐射能被物体吸收时发生热的效应,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不同,所产生的温度也不同。因此,辐射是能量转换为热量的重要方式。

(3)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散的,以波动的形式传播能量。

无线电波和光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很快,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波相同,在空气中则显得要稍微慢一些。

电磁辐射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电磁环境是“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电磁辐射源有两大类:一是自然界电磁辐射源,来自某些自然现象,如雷电、台风、太阳的黑子活动与黑体放射等。二是人工型电磁辐射源,来自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或装置与设备,其中,又分放电型电磁辐射源、射频电磁辐射源及工频电磁辐射源。

(第二节)辐射的种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辐射可以分为两种:

(1)天然产生的辐射。这是指人类生活环境中天然存在的辐射。

包括宇宙线、来自地表的辐射线、人体内的辐射线等。这些辐射有的来自太阳及其他星球,而我们的身体本身也会放射辐射线。

天然辐射及其照射途径:天然辐射的“本底”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高能粒子形式的辐射,它来自外层空问,统称宇宙射线;另一个来源是天然放射性,即天然存在于自然界普通物质(如空气、水、泥土和岩石,甚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辐射。地壳是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重要贮存库,尤其是原生放射性核素。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为铀、钍系和钾一40。其中,空气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有地表释人大气中的氡及其子体核素,动植物食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大多数是钾-40。

土壤主要是由岩石的淋漓侵蚀和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其中的放射性是从岩石转移而来的。由于岩石的种类很多,受到自然条件的作用程度也不尽一致,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变化范围是很大的。

土壤的地理位置、地质来源、水文条件、气候以及农业历史等都是影响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重要因素。

存在于岩石和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由于地下水的浸滤作用而受损失,地下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来源于此途径。此外,黏附于地表颗粒土壤上的放射性核素,在风力的作用下,可转变成尘埃,进而转人到大气圈并进一步迁移到植物或动物体内。土壤中的某些可溶性放射性核素被植物根吸收后,继而输送到可食部分,接着再被食草动物采食,然后转移到食肉动物,最终成为食品中和人体中放射性核素的重要来源之一。

天然辐射对人的照射途径主要有两种: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是天然放射性物质在人体体外对人体的辐射。人体受外照射的主要射线是β射线和γ射线。

内照射是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发生放射性衰变引起的照射。放射性物质一旦进入体内,就会发生内照射。人体受内照射的主要射线是仪射线和B射线。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有如下几种途径:首先含放射性气体可以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其次含放射性物质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内。人在食用含放射性物质的食物时,放射性物质就随食物进入人体内。人体皮肤受伤时,放射性物质也会通过伤口渗透到血液中,进人人体内。

(2)人工产生的辐射。这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所产生的辐射,如电脑辐射、手机辐射、家电辐射、医疗上的放射线及电采暖辐射板等。

人类在享受电磁辐射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受到它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天然辐射的剂量占生活中全部辐射剂量的81.2%,而人工辐射剂量则仅占18.8%。因此,除非是因个人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影响,或是因某些工业环境或医疗上需要的长时问接触,而日积月累地遭受辐射侵害,一般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可不用多虑。但怀孕期间的妇女与婴幼儿由于体内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或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较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侵害,因此,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防辐射的知识还是有益无害的。

因射线的不同,辐射又可划分为高能量的游离辐射和较低能量的游离辐射:

高能量的游离辐射(通称放射线)如X射线、α(阿尔法)射线、β(贝塔)射线、γ(伽马)射线等,此即所谓放射线。

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通信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较低能量的游离辐射(通称电磁波)如微波炉、移动电话、电台、变电所、显像管等所发出的电磁波。游离辐射大时可致人或生物产生病变或死亡。较低能量的游离辐射,即为电磁辐射,按震动频率的不同可分为微波、极高频波、超高频波、调频波、低频波、极低频波等。

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已有许多报告公之于世,特别是电磁辐射(EMR),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病变的最新威胁。在有电流通过的地方,高压电线下、电台、雷达站等均有极高的辐射,据国外研究报告指出:

突波(脉动波)及不均匀的电光电焊均会产生突波(脉动波)及不均匀的电磁辐射波,这就是长期遭受电磁辐射的女性电脑操作员怀孕时发生意外流产及电焊工性功能异常比比皆是的原因。

另外,再解释一下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电离辐射、大气辐射等有关概念。

太阳辐射是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通过大气,一部分到达地面,称为直接太阳辐射;另一部分被大气的分子及大气中的微尘、水汽等吸收、散射和反射。被散射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返回宇宙空间,另一部分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这部分称为散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散射太阳辐射和直接太阳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

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将其中的大部分能量以辐射的方式传送给大气。地球表面这种以其本身的热量日夜不停地向外放射辐射的方式,称为地面辐射。地面的辐射能力,主要决定于地面本身的温度。由于辐射能力随辐射体温度的增高而增强,所以,白天,地面温度较高,地面辐射较强;夜间,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较弱。

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

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

大气这种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称为大气辐射。由于大气本身的温度较低,放射的辐射能的波长较长,故也称为大气长波辐射。

(第三节)辐射危害的分类

(1)核辐射危害。如钴-60、γ射线、X射线等。随着核能和核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和国防中的大量应用,受照射的人员越来越多,辐射的危害已不容忽视。长期受核辐射照射,会使人体产生不适,严重的可造成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损伤,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肿瘤、眼底病变、生殖系统疾病、早衰等。

(2)宇宙辐射危害。宇宙辐射强度随海拔及纬度增高而增加。现代喷气式客机在10~20km飞行高度上,宇宙辐射的强度是海平面的近百倍,长期遭受宇宙辐射照射,一些反映辐射损伤的指标(如体内淋巴细胞微核率)发生变化,表明健康已受到影响。

(3)电磁辐射危害。电磁污染已被公认为排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将电磁辐射列人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电磁辐射既包括电视台、变电站、电磁波发射塔等运行时产生的高强度电磁波,也包括计算机、电视机、手机、微波炉等使用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这些电磁辐射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的环境中,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

(第四节)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电脑和家用电器的低频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伤害;伤害作用对不同人群有差异,妇女、少年儿童、老年体弱者为敏感人群,特别对胎儿损害更大;受害程度与接受辐射的积累剂量有关;低频电磁辐射的非热效应和刺激为主要作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循环系统功能和生命发育功能等产生影响;对于分子生物及过程、细胞生物学过程和生物化学过程尚待深人研究,进一步探明和揭示其作用机理。

2000年111月22曰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科学大会最新统计显示,全国每年出生的2000多万新生儿中,有近120万为缺陷儿。专家指出,导致婴儿缺陷的因素中,电磁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

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产生辐射的电器功率越大,孕妇接触电器的时间越长,接触的距离越近,胎儿受到的伤害越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和我国的研究机构证实,电磁辐射对胎儿的伤害分为隐性与显性两种:隐性伤害表现为新生儿器官受到影响,神经系统受到影响,智商降低等;显性伤害表现为非正常性流产,唇腭裂(俗称兔唇)等。

目前,电磁辐射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尚未有一项防护标准是为胎儿制定的。因此,妇产科专家提醒广大孕妇注意:应远离产生辐射的电器,若经常接触辐射电器,请务必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第五节)辐射的散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