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两宋烟雨三百年
5204900000021

第21章 这只是一个开始(1)

1.柴荣的难题

显德元年二月二十六日,柴荣凭借郭威遗诏继承皇位,史称周世宗。

这一天,五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历史"分久必合"的势态也将因柴荣开始有大规模明显的转变。

从那一刻起,柴荣就深刻地感觉到了上苍给他的神圣任务,要他在这片大地上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

但是,马上他就迎来第一个重大的挑战。

这个挑战来自北边--北汉和辽国。

北汉主刘崇听到郭威的死讯之后,除了兴奋得拍手大叫"这天杀的死得好"之外,还从郭威之死中看出了一个机遇--后周新皇初立,朝中人心不稳。

事实的确如刘崇所料。后周的大臣们绝大多数都认为柴荣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特别是在对外征伐的军事问题上,他们都认为柴荣的军事才能只是发展到了见了敌人就往死里打,打不赢就拼命逃的地步。主上堪忧啊!

后周朝廷的弱点完全暴露在了刘崇眼前,刘崇瞄准这一点,亮出了宝剑,联合辽国一起南下入侵后周。他的目标是兴复大汉江山,让柴荣和后周大臣一起去为郭威陪葬。

结果证明,郭威确实是个节俭爱民的好皇帝,就算是死也不会让别人为他陪葬的。而刘崇的自取灭亡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因为他忽略了一个太容易被忽略之人的实力。这个人就是柴荣。

永远不要小看别人,也不要高估自己。

很快,潞州传来了快报,河东刘崇与契丹大将军杨衮,南犯而来。

柴荣派昭宁节度使李筠前去抵抗。李筠这个人我们先前提到过,他就是喜欢为郭威流泪的那位大忠臣。估计因为郭威之死,哭丧哭得最厉害的,这位仁兄敢认第二,相信没人敢认第一。对于悲痛得想随郭威而去的李筠来说,与其说是派他去打仗,不如说是成全了这位仁兄--来吧,来砍我吧,砍不死算你没用。

但李筠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目前不能上战场这一点(算你有自知之明),权且派了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北汉军队,自己率领主力在后面扎营。当时李筠还押了一把,如果穆令均打赢的话他就在这里多住几天;如果穆令均败了的话,他就立马撤回潞州城,凭城固守。

事实证明,李筠差一点就押中了。可惜的是,穆令均遇见了一个人,导致他犯下了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这个人就是北汉大军的主将张元徽。

张元徽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先是设下了埋伏,然后与穆令均作战的时候假装败退,引得穆令均全力追杀。最后穆令均呆头呆脑地冲进了对方的包围圈,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太迟了。这一仗使得穆令均全军覆没,也赔上了自己的一条性命。看来追杀还是没有诱杀有效啊!

李筠听闻前方败仗,只好选择了第二条路--回潞州城坚守不出。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李筠的确是一个守城的人才,面临北汉大军大肆攻城,依然亲自指挥,将潞州守得固若金汤,叫刘崇同志萌生了放弃攻城的念头。

前方失利的消息传到朝中,柴荣已经隐忍不住。

年轻气盛的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亲征。

他知道这个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人心动摇,朝政不稳。

果然,在他下达这个诏令之后,大臣们纷纷劝谏,说刘崇自当年晋州大败之后,必不敢亲自来的,陛下还请放心。还说亲征的话,会造成人心不定、朝野不安,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从上面大臣们的劝谏行动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完全把三十三岁的柴荣当成了小孩子,并使出他们对付小孩子的招数--连哄带吓,力求将这个孩子驯服。

但是这个孩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温顺和听话,相反,却显得非常桀骜。他铿锵有力地反驳:"刘崇趁我国大丧来进攻,轻视我年少毫无处世经历,一定会亲自前来,想一举吞并我国,我怎能不亲自出征?"

大臣们被反驳得很无奈,一致表示沉默。当然,相信是没人敢一怒之下抛出一句"老子不管了"之类的话来,然后拂袖而去的。于是,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一点儿办法。

这个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承接着刚才的话题,力谏柴荣不能亲征。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百官无不应和,仿佛有千斤之力,声势浩大,可谓人心所向。看来柴荣心脏抗打击的能力还是挺强的,不然当时哪里还有活路。

这个人就是百官所共同支持的冯道。

这人很不好对付。他的身份是四朝元老,德高望重,为世人所敬仰,颇负盛名。他要是倚仗着老卖起老来,你敢不要吗?虽然是老了点。

但他面对的是柴荣。

柴荣采取的手段仍旧是一棍子打死,不管是谁来劝阻。他驳斥冯道:"昔日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天下,战事无论巨细,都是亲自征讨,先人如此,我又有何惧?"看来李世民先生的粉丝不少啊!

但冯道并不是那种一棍子就能打死的人,他表现得非常镇定,一针见血地讽刺道:"陛下您未必就能像唐太宗一样。"

柴荣仍不死心,他直视着冯道,继续说:"刘崇乃乌合之众,如果我大周雄师一出,如山压卵。"

冯道毫无畏惧地迎向柴荣的目光,依然镇静地说:"陛下您做得了山吗?"

柴荣给他的直言奖励是--为郭威修墓和守坟。

事实证明,柴荣虽然在说话的时候用狂喷唾沫星子这种方式壮大声势,但在口舌方面还是远远比不上冯道的。因为他精心设计的两个比喻句最后都被冯道活生生拆了,可见在高手行家面前还是不能班门弄斧啊!

2.高平之战

显徳元年三月十一日,柴荣率领禁军亲征刘崇。

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赵匡胤必然是身在其中的,他和柴荣一样,似乎都背负着神圣的任务。幸运之神在向他们微笑。

柴荣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改变世人对他的看法,虽然他知道亲征必然会造成后方人心不定,但是他更看重一个人生哲理--机遇是伴随着挑战而来的。所以,他选择了挑战,从挑战中寻找机遇。

另一方面,由于李筠将潞州防守得非常严密,一时之间难以强攻得下,刘崇决定绕过潞州,直取后周都城--开封。拿下主意,他马上派出了前锋军南下,自己跟进。他并不知道,柴荣已经盯上了他,正率领大军前来送他回老家。

柴荣自出京城以来,采取的是速战速决的手段,他下令大军加快行军速度,甚至要求倍道兼行。年轻人总是那么猴急和冲动!柴荣可能忘了他使用的交通工具是四条腿并且善于长跑的动物,这可就苦了那些没骑马的步兵了。所以,这时候步兵营里的一个叫赵晁的长官马上派人向柴荣进言,说陛下你这样搞是不行的,敌方士气正盛,不能轻易击败,我们应该以逸待劳,挫其锐气。

柴荣给赵晁的奖赏是--监狱暂住权。叫你跑快一点你还有意见,反了你!于是,大军彻底断绝了想缓停一下的念头。

很快,柴荣在高平(位于山西东南,战国时称长平)以南遇见了北汉的前锋军。此时柴荣也顾不上说什么"来得正好"、"相见恨晚"之类的开场白,直接下令往死里打。

结果是北汉的前锋军被击溃,原因是他们碰上了柴荣那士气正盛的生力军。

在取得第一场胜利之后,柴荣并没有下令全军暂缓休息一番,仍旧号令全军加紧跟上,要追在敌人的屁股后面打,不让他们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柴荣的错误就是在这一刻犯下的。因为他忽略了后方部队的存在,只顾着带领先头部队猛打猛攻、速战速决,而统领后方部队的河阳节度使刘词并没有跟上进度,落下了一大截。如果柴荣再以倍道兼行的方式行军的话,估计刘词同志此去很有可能不是搞增援而是收尸了。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危险正在向柴荣慢慢靠近。

而柴荣正在急速行军中。

刘崇的行动和柴荣一样,他的心情也和柴荣一样激动。在收到前锋部队败退的消息之后,他不仅没有感到愤怒,而且非常愉快,号令部队速速进军。因为他得到了一个消息--柴荣亲自来了。来干什么?刘崇给他的断言只有两个字--找死。

当然不出意料,柴荣给刘崇的断言也正是这两个字。

这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战争。

终于,两军在高平县南的巴公原相遇。

柴荣见到了刘崇,刘崇也见到了柴荣。他们的眼中都带着兴奋以及对胜利的贪婪之色。他们都表现得很自信,绝不会相信自己会输给对方。

在交战之前,双方各自开始排兵布阵。

北汉与辽国联军中,刘崇自率军在中间,命张元徽率军在右翼,辽军统帅杨衮则率骑兵居左边。我为什么要从右说到左,并不是因为本人是个右撇子,而是因为在古代凶事、兵事中,以右为尊。显然,我们可以从刘崇的排兵布阵之中,看出他将自己军队放在比辽军更高一等的位置上。

当然,杨衮是绝对不会服气的--刘崇,是你请我来我才来的。好了,现在我来帮你了,你居然还要骑在我头上,刘崇,你这个侄皇帝真是岂有此理?

这是刘崇犯下的第一个错误。看来不只是柴荣会犯错误。

更令人觉得新奇的是,接下来他们二人还会继续犯错,而且将为各自所犯的错误付出相应的代价。在我看来,这场战争比的不是各自的兵力、军队素质、战略战术、哪一方杀人杀得多等,其实它真正较量的是主帅犯的错误,谁犯的错误更大更多,谁就必败无疑。因为军队是由他们来指挥的,考验的是他们的用兵策略。

双方主帅的素质想必大家都知道,现在来简单列举一下。

刘崇:

积极素质:不怕死、跑得快(这一点后面会体现)。

消极素质:不学无术、刚愎自用、脾气暴躁、不会排兵布阵、胡乱指挥,跑得快但是会迷路(这一点还是体现在后面)。

柴荣:

积极素质:激流勇进、不怕死、粗通文墨,管理人才、治国之才,有上天罩着。

消极素质:年轻易冲动、军中无威信、用人不当。

好吧,列举完毕。接下来该柴荣犯错了。

与刘崇一样,柴荣在他的排兵布阵上也出现了错误,究其根本,应该归结到"用人不当"这个问题上。

他的布置是这样的。

侍卫马步军都虞侯李重进、滑州节度使白重赞领兵在左翼;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在右翼;宣徽使向训、郑州防御使史彦超,率领精骑守中军;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禁军为柴荣护驾(赵匡胤就在禁军之中)。

双方布置完毕之后,开始观察对方的阵势,寻找突破口。

刘崇粗略观察了一遍后周军的阵势之后,感到非常懊悔。不得不承认这位仁兄实在是太过自信了点,他懊悔的不是后周军太强了,而是懊悔自己这一边人太多了,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他在军中放话说:"我用自己的大军就可以击败后周军,何必用契丹军啊?今天不用辽国的帮助,也可以使辽国大军心服。"

就在这个时候,辽军统帅杨衮提出了他的建议:"后周军是劲敌,不可贸然进攻。"

杨衮的建议没有起到丝毫作用,换来的反而是刘崇的鄙视:"机不可失,你不用多说,只要看我如何破敌就行了。"

杨衮和他的契丹铁骑就这样被刘崇当成观众,晾在了一边。他心里很不舒服。

此时又突然出现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吹得好好的东北风突然变成了南风,而且刮得非常急。看来柴荣还真得了上天的眷顾啊。后周军在南边,汉军在北边。起初刮的是东北风,双方一冲锋,人马踏起的尘埃被风势一带,后周军人马必然会被风沙尘埃熏得睁不开眼睛,估计这个时候汉军不用动手,后周军就会惨败。因为大家都被熏得睁不开眼,只有乱砍,当然被砍的对象不会排除自家兄弟。

但现在不同了,风向掉转,成了南风。汉军原本在天时上占的优势此时变成了劣势。

要知道,古代人都是非常迷信的,特别是在譬如打仗、造反、自然灾害突发等紧要的关头,出现一两种突发的自然现象,一定会以为上天在向自己传达什么旨意。但是大家都不是研究神学的,无法破译上天的指示。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专业人士站出来为大家细细解释一番。虽然这位专业人士的专业程度已经达到连自己所说的话也搞不懂的地步,但是只要把突发的现象解释成吉兆就行了,大家一听--哦,听见了吧?这就叫作专业。

对于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刘崇早就准备好了。马上,专家司天监李义就站了出来。由于箭在弦上,打仗要紧,这位老兄也没时间去把己方所处的劣势解释成为吉兆,干脆死马当活马医,直接给出上天的指示--时可战矣。打吧!说那么多废话干吗?

等的就是这句话!

但很快就有人根据实地分析,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人就是枢密直学士王得中。他说:"李义应当处斩,这样的风势,难道能帮助我们吗?"

然后王得中就接到刘崇的恐吓:"老书生休要胡言乱语,我意已决,再说我马上斩了你。"

3.十万火急的情势

进攻由北汉军发起。刘崇作战采用的是硬碰硬的打法,用自己的优势兵力对阵敌方的优势兵力。他命令右翼军主将张元徽瞄准后周军的右翼军去打。

按照军事常理来说,使出这种左倾冒险主义招数一般都会中敌人圈套,损兵折将,吃不了兜着走。因为你想拼命,对方不一定想。对方想的是假装拼命,把你引入他军中四翼的包围圈,聚而歼之。这个时候你要拼上自己的性命,对方一定表示热烈欢迎。

但是,刘崇这次例外,他并没有落到这个下场。

也正是这一次,将柴荣犯下的错误彻底暴露出来。

用人不当!

双方最具优势的右翼军一交锋,问题马上就出现了。

后周军右翼军的两位主将,一位是骑兵统帅樊爱能,一位是步兵统帅何徽。这两位仁兄突然不进攻了,掉转马头就往后跑。

后周军全体都被震惊了。有些人怀疑这两位仁兄是在诱敌深入,但是这个疑虑马上就解除了,因为这两位仁兄跑得非常专业,不但拼命打马往前狂奔,而且义无反顾得连个回眸都没有留下。

柴荣可能做梦都没想到他头一回亲征,居然有人临场怯战逃跑。这个打击对于他这个资历尚浅的皇帝来说是相当大的。

这还没完呢!接着柴荣又看见步兵统帅何徽麾下的上千名士兵纷纷放下武器,脱下盔甲,向北边的刘崇跪下,大呼万岁。

这个投降仪式搞得也太突然了点吧?

之所以有这一幕发生,原因很简单,右翼军中骑马的主将以及骑兵都逃走了,跑步跑得快的步兵也跟着马屁股跑了,剩下的上千人都是跑不快的步兵。大家都抱着同一个心理--与其被别人追着砍,不如投降了好。

而樊爱能和何徽两位仁兄怯战逃跑的原因也很容易得出。

第一是由于刘词率领的后方部队迟迟未来,造成后周军与汉军实力悬殊,而且另一边的辽国铁骑还尚未出动。这要是汉军和辽军齐头并进,不用打,挤都能把后周军挤死。明眼人一看,这还不跑的话就得为国家捐躯了,正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腿长在我身上,不跑白不跑。

第二是由于北汉、辽国联军的整体素质确实胜过后周军一筹。前面已经说过,刘崇早在刘知远去世之后便开始了他的预谋,打那时候起,他就明目张胆地在刘承祐眼皮底下,不断招兵买马,训练军队,扩充自己的实力。后来晋州大败之后,他又回去加强军队的训练,准备日后的大战。到今天他步兵的实力已非往日可以比拟。再有横行草原、人人畏惧的辽国骑兵为其锦上添花,不可谓不强悍。遇到一般的对手,不用动手,排开阵势,吓都能将对方吓跑。

在这一刻,后周军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