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智慧故事
5202800000037

第37章 低调是人生的一种智慧(2)

一般而言,一个人在事业尚未取得胜利和取得较小胜利的时候,保持谦虚的态度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当一个人取得较大胜利或较大成就的时候,继续保持谦虚的态度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胜利和成就,本来是好事,是值得欢欣和庆祝的事,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胜利的激流中,许多时候都暗藏着一堆骄傲的暗礁,如果不警惕,它们往往就会把前进的船只撞碎。胜利者在取得伟大成就后仍然保持谦虚,这是最大的英明,也是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和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一个真正懂得低调的人,必然是一个谦虚的人,这样的人终将大有作为。

谦虚并不是有意地贬低自己,更不是虚伪的应付。而是基于对自己深刻的认识,发自内心的真诚。

险中求退,退中求进

电视剧《亮剑》里有一名言:狭路相逢勇者胜。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但在这种情境下,双方必定是势均力敌,所以才需要依靠勇气来决定输赢。那么,如果双方势不均、力不衡的时候,处于弱势的一方是不是注定会失败呢?当然不是。如果这时候,处于弱势的一方能够巧妙地将自己的弱处主动暴露出来,就会使对手在很大程度上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放弃对你的主动进攻。退一步来说,即使不会让你一举得胜,也可以延缓对方作出决定的时间,从而给你留出反击的时间。这样,你就可以找到反击的机会。这就是一种险中求退、退中求进的策略,更是一种低调者为人处世的必备条件。

放低你的姿态,示人以弱点。因为古往今来这一直都是众多处于弱势的人在与强者的竞争中取胜的一大法宝。

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一起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于是齐国派田忌和孙膑带兵前去解韩国之围。齐军向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发,摆出一副攻魏的样子,吓得魏国将军庞涓立刻调兵回头,因为它觉得齐军较弱,妄图一举消灭齐军。孙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对将军田忌说:"魏军一向剽悍恃勇而轻视齐军,我们就利用魏军的这个弱点,来个进军减灶,假装胆怯,给庞涓一个假象,这样可以很快把他消灭掉。"浩浩荡荡的齐军向西行去,开饭时候到了,十万大军埋锅造灶,绵延数里,蔚为壮观。隔了一日,庞涓追到齐军做饭的地方,看到了遍地的土灶,命令士兵统计,庞涓得知齐军有十万之众,他因此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在后面慢慢地追赶。又一次到了做饭的时间,孙膑下令把灶减少一半,只埋五万个灶,士兵们不知是什么用意,却也只好从命。又隔近一日,庞涓赶到此处,一数齐军之灶,只剩五万,便有些偷喜,心想:"齐军果然害怕了,两天便跑掉了一半!"于是便下令魏军加快行军步伐。第三天做饭时,孙膑只让士兵们做了三万个灶,半天后庞涓追到这里,一数锅灶,发现只有三万个了,庞涓不禁哈哈大笑:"我知道齐军本来就胆小害怕,到魏国才三天,就跑掉了一大半。"于是便命令步兵原地待令,只带几千精锐骑兵,以两倍于平日的行程追击齐军。

此时,孙膑估计庞涓傍晚会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重峦叠嶂,地势十分险要,孙膑便在路两旁埋伏好弓箭手。果然,庞涓傍晚赶到马陵,还未来得及喘口气,齐国射手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只好拔剑自杀。

齐军虽不比魏军强大,但孙膑懂得示弱,示弱是他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通过示弱来赢得最后的胜利。虽说示弱有时可以成大事,但是如果没有强劲的实力做后盾,那么这种弱便不是"装弱"而是真弱了,那样便会弄巧成拙,一败涂地。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只要低调者敢于示弱、妙于示弱,精于示弱。就一定能掌握以柔克刚的技巧,而以柔克刚的则是成功的低调者必备的技巧。

低姿态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积极

在我们的生活中,骄傲自大的人不乏少数,尤其是当这些人做出了一点成绩的时候,便会更加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如果此时的他们正处于低位,那么这种品行是很难再有上升的空间的;如果此时的他们已经处于高位,便很有可能因此栽个大跟头。因此,相比之下,身处高处时,更需要适时的放低姿态,学会适当低头。其实,适时的低头并不是消极的表现,反而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积极,有时候这种低头还能消除隐患,化解危机。

林肯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

就在他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十分尴尬,因为他们的新总统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当时,美国的参议员们大部分出身贵族,他们全部自认为是优越的上流人士,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要面对的总统竟然是一个鞋匠的儿子。于是,有许多议员想趁林肯在参议院发表演说的时候,借机羞辱他一番。

在林肯刚刚走上演讲台还没开始说话的时候,一位参议员便站了起来,他态度傲慢地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说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所有议员都大笑起来,虽然他们自己不能打败林肯,但是有人羞辱了林肯,照样使得他们开心不已。

林肯反而表现得很平静,他并没有辩解什么。只是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以后才诚恳地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而且我还知道我做总统永远都无法像我的父亲做鞋匠那样出色。"一时间参议院陷入静默中,接着林肯又对那个参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现在我仍然可以帮你修理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是我从小就跟随我父亲学会了做鞋子。"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那一刻,所有的嘲笑都停止了,整个参议院都被雷鸣的掌声填满了。

美国总统林肯虽然出身卑微,父亲又是一个鞋匠,但作为总统的他从不隐瞒这一点。而且,他也从没有因为自己当选为总统而忘记或者不愿被人提及这个事实。相反,他仍然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放低姿态,这也是他赢得民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说,不要以为身处高位便是达到了人生的制高点,要知道,一时的高处并不能说明什么,成功反而更青睐于能在高处低头的人。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一个大舞台,不管你出身高贵也好,工作的优越也好,你所处环境的良好都不能成为你扮演出色主角的障碍。当批评、讪笑、诽谤的语言像石头一样向你砸来,你应该像林肯那样,不以身份为贵,放低姿态,那样才能够获得再次的成功。

在反省中求得发展和进步

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反省中才得到发展和进步的。不但历史的大趋势是如此,对于渺小的个人来说,自我反省也是很重要的。

学会自我反省就是实事求是地把以前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及时修正自身的错误,寻找更好的方法,如此一来,成功自然就在不远的前方了。

孔子的弟子曾参曾说过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与孔子一样,曾参也是一个恪守反省之道的君子。

有一天,曾参的学生子襄问他:"什么是勇敢?"曾参直接引用孔子的话,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老师说最大的勇敢就是会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即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即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当一个人背向着太阳的时候,他只能看到自己的身影,连别人看他,也只会看见他脸上阴黑一片。如果一个人只会拿愤世嫉俗来代替反省自己,那么这对他自己的成长将是一种最大的耽误。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了20年、30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30次的机械重复而已。低调者倡导每天都自我反省,思索自己做人、处事的方法是否正确,好给自己以后的行动指明方向,这对低调者的成功有极大的促进。自我反省不是故意要把自己弄得愁眉紧皱,跟自己的大脑过不去,而是对自身的深刻审查,以求进步。

事实上,每个人在做事情、做工作的时候都要抱有自我反省的态度,并且要不断以实际行动去追求、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如果一个人不善于自我反省,那么他便会一次又一次地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话便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相反,如果一个人善于自我反省,那么这个人往往就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带兵入侵,禹派他的儿子伯启去抵抗,结果伯启失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攻打,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领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原因。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从那以后,伯启每天很早就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有能力的人。过了一年之后,有扈氏不知道怎么知道了伯启这样的德行,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伯启最终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这是因为他把自己放在一个平凡的位置上,不断地反省自己,以改变自我为关键。布朗宁说:"能够反躬自省的人,就一定不是庸俗的人。"再伟大的人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性格、逻辑、处世方面总有缺憾与不足,这就需要学习自我反省来洞察自己的言行。真正的低调者不断地反观自己、不断地反省自己,这是值得极力赞扬的。自我反省是从古至今人们都很看重的一种为人品格,它是低调修身的重要方面。曾子尚每日三省其身,更何况常人呢?学会自我反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学会自我反省,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获得人生的更大进步。

贵而不炫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

一个真正低调的人,是从不会炫耀他所拥有的一切的,也从不会告诉别人他住什么样的房子,银行里有多少存款,他是多么受周围人的尊重,因为他没有自卑感,他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充满自信。

在这个社会上,有钱、有权、有势的人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逢人便炫耀的"坏习惯"。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就可以以一种俯视的眼光来面对"贫穷"的人。其实,这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固然,有钱、有权、有势是有能力的象征,但是让人们感到敬仰或者说羡慕的却不是财富或是权势本身,而是获得这些所需要的能力和勇气。所以,当富贵者向人们展示他们的财富地位时,或许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奉承,但那都是表面现象,他们实际得到的只能是背地里人们的不屑和蔑视。瑞士是贵而不炫的典范。

在瑞士,年收入超过百万瑞士法郎的人高达18.3万,比例达到全国人口的2.6%。据世界银行发表的各国富裕程度排行榜显示,瑞士多次蝉联全球最富裕的国家。在这个富翁密度很高,甚至许多人都身价过亿的国家里,给人们留下的整体印象却是---生活富而不奢。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人们见到"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他多次被记者采访,每次都见他穿着一套款式老旧但非常整洁的双排扣黑色西服。施瓦布聊起他的生活,自称不爱打扮,也不稀罕用名牌服饰或昂贵的高档手表来"炫富"。无论是在达沃斯年会上与数百位各国首脑聚集,还是奔波于世界各地,他穿的都是一套西服。施瓦布的办公室陈设也非常简单,没有宽敞的空间和贵重的办公设施,只有普通的沙发、茶几和几个书柜。平时施瓦布自己驾驶一辆客货两用车,午餐是与其他员工一样的自助餐。

在瑞士这个地方,有很多很有钱的人都像施瓦布一样过着俭朴的生活。他们在吃的方面,也绝不摆阔。那里的餐馆不允许顾客浪费,甚至会对浪费者罚款;在穿戴方面,瑞士是"手表王国",但大多数富翁手上戴的并不是"劳力士""欧米茄"等豪华品牌手表,而只是普通手表,有的甚至戴着普通老百姓都不愿戴的塑料电子表;在交通方面,瑞士富翁和大多普通百姓完全有条件买"宝马""奔驰",然而瑞士公路上行驶的大多是"大众""雪铁龙"等普及型汽车;在日常用品方面,由于瑞士物价相对较高,每逢节假日,节俭的瑞士人大多会开着车到邻国买便宜货。

在瑞士这个富裕的国家里,没人会只因为财富而对他们表示尊敬,人们只会尊敬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所以,即便是你真的很富有,也很有权势,你最应该珍惜的也应该是健康的平凡生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珍惜金钱,富而不耀。先哲老子曾将它视为为人处世的三大法宝之一,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也把它视为很重要的品德。珍惜金钱对个人来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文明行为。所以说,富而不耀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更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体现。

看淡一些,苦恼便烟消云散

很多人都摆脱不了命运起起落落的束缚,这是因为命运是一个复杂的东西。然而有些人之所以被束缚,正是因为不能看淡命运中的得失,他们常常在得到时欣喜若狂,在失去时痛苦万分,这无形中是为自己的心灵戴上了"枷锁"。然而,低调的人却没有这种烦恼,因为命中的得失已经被他们看淡,甚至忽略,他们得不是狂喜,失也不会悲伤。所以,他们能够挣脱命运的束缚,成为命运的朋友,坦然面对人生长河中的激流与平川。

命运是无形的,你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你不必抬头仰望,也不必俯身去寻找,他就在你我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体里、心灵里。只要你乐观地对待他,使心灵接受一次次的洗礼,那么你就是命运的主宰,不要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要高估命运的价值。学会做命运主宰的人是照看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卑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

很多人都知道,在2000年12月11日,在上海与癌症斗争6年的陆幼青去世了。陆幼青出生于1963年10月,华中师范大中文系毕业,用他的话来说:"自己没有长着一张出类拔萃的漂亮面孔,个性平和……"但就是这样一位平凡普通的人,却在生命的最后100天里,书写着心灵深处的真实告白---《死亡日记》,向身边每一个活着的人,讲述自己对生的感悟和对死的坦然……让我们走进他生前的"死亡日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