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智慧故事
5202800000023

第23章 包容造就和善人生(2)

康德是德国学者,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确,很多人遇到一点儿不顺心的事便火冒三丈,怒不可遏,这样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影响自己的心情,让问题尖锐化。

我们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但是困难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也不是为了生气而生活,因生气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是很愚蠢的。碰上了让自己生气的事,先学会说"没关系",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人,别忘了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的权利。遇上了特别令人气愤的事,也要"戒"字当先,戒除恼怒。

在唐朝有这样一个故事: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他十分喜爱的数十盆兰花。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由于一时疏忽,弟子们当晚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惊呆了:眼前是倒塌的花架、破碎的花盆和狼藉遍地的兰花。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详。他说:"当初,我可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对一些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包容那些让自己生气的事物,不要为了生气而生活,那样生命是短促的。用包容的心去面对让自己生气的事,毕竟生气是解决不了任何事情的,不要认为生气是正直、坦率、豪放性格的表现。退一步也不意味着懦弱,反倒是化解矛盾的良策。如果由此冰释前嫌,换得是云消雾散,海阔天空,那样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既然知道了生气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好处还有损健康,容易引发悲剧,我们就应该学会控制自己,尽量做到不生气。

夕阳如金,娇月如银,我们生活中的幸福快乐还没享受完,哪还有时间花在生气上呢?我们要学会不生气,养成开朗乐观的好性格,做一个有头脑、有理智的人,去包容人生的不平事。让我们记住:笑看人生,养成不为小事而生气的性格,用乐观的心态去诠释生活,让我们的每一天都过得快乐而充实。

从容地面对,坦然地包容

在很多时候,大多数人总是认为意外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可是一旦意外出现,他们往往显得非常迷惘,然后不是失落就是抱怨。

有这样一个故事:甘地被誉为印度的"圣雄"和"国父"。一天,他坐火车,不小心把自己穿着的一只鞋子掉在铁轨上了。此时,火车已经轰隆隆地启动了,他已不可能下车去捡那只鞋子。

旁边的人看到甘地没了一只鞋子,都为他可惜。忽然,甘地弯下身子,把另一只鞋子脱下来,扔出了窗外。身边的一位乘客看到他这个奇怪的举动就问:"先生,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甘地笑了笑,慈祥地说:"这样的话,捡到鞋子的穷人就有一双完好的鞋子穿了。"如果是你丢了鞋子,你会把另外一只鞋子扔出去吗?通常我们会为了生活当中无法接受的事而懊恼、抱怨不已---混乱、噪声、东西被偷了、排水管塞住了,等等。虽然我们抱怨、愤怒、唠叨、自怨自艾,希望事情会有所不同,但无论我们把自己搞得多沮丧,结果都一样:这些让我们沮丧的事丝毫没有改变。不论我们咬紧牙关或是紧握拳头,对于事实都毫无帮助,反而像是火上加油,使原来已经很糟的事更糟了!

反之,假如我们能学会包容,勇敢地接受现实,那么往往能够起到积极的效果。

例如,当我们在刷盘子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盘子,与其又叫又喊、懊恼不已,不如包容自己的过失,心平气和地接受这样的事实---打破了的盘子的事实。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不过是一个打破的盘子而已。剩下的问题是: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盘子已经破了,唯有引以为戒,小心谨慎,才能避免下一个盘子被打破。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即使稍微遇上一些不太顺心的事情,很多人也总会习惯性地抱怨上帝的不公平。抱怨、失望、悲观让他们对生活和人生失去了信心和继续奋斗的勇气。但事实上,上帝是很公平的,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懊恼、后悔于事无补,唯有学会包容,勇敢地接纳眼前的事实,不畏人生的得和失,才能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亮丽与光彩。

理解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在我们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有的人能忍,而有的人会当场爆发,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但凡是涵养高的人都不会马上发泄出来,因为他们能权衡利弊,理解别人,从而不和别人一般见识。

所谓"海纳百川",这种大气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素质。毛泽东生前就特别注重教育我们党的干部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说白了也就是尊重和理解他人。

理解别人是要有博大的包容心的。当今的社会,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大潮之中,每个人的面前都会出现坎坷和逆境,但是能够做到包容别人,理解他人的人,也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扫平安史之乱的郭子仪,成为复兴唐室的元勋。唐代宗非常敬重郭子仪,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之子郭暧为妻。

小两口有一次吵嘴,郭暧见妻子摆出公主的架子,一副目中无人、强迫别人为她做这做那的样子,便脱口而出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仗着你父亲是天子吗?告诉你吧,你父皇的江山是我父亲打败了安禄山才保全下来的,我父亲因为瞧不起皇帝的宝座,才没当这个皇帝!"听到郭暧出此狂语,升平公主气得立即回宫禀报皇上。

唐代宗听完女儿的投诉后,不动声色地说:"你是个孩子,有许多事你还不懂。你丈夫说的都是实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仪保全下来的。如果你公公想当皇帝,早就当上了,天下就不是咱们李家的了。"他劝女儿不要抓住丈夫的一句话,乱扣"谋反"的大帽子,要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在唐代宗的劝慰下,公主消了气,主动回到了郭家。

郭子仪知道这事后,吓坏了。他听说儿子口出狂言,几近谋反,即刻令人把郭暧捆绑起来,押解到宫中面见皇上,请皇上治罪。

可是,唐代宗却和颜悦色,一点儿也没有怪罪的意思,反而安慰郭子仪说:"小两口吵嘴,话说得过了点,咱们当老人的不要认真了,不是有句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吗?装作没听见就行了。"听了这番话的郭子仪,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感到非常高兴。

唐代宗身为皇帝不仅没有治郭子仪儿子口出狂言的罪,反而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理解郭暧,顾全大局地去思考问题,是很值得赞扬的。学会理解,是一种智慧。西班牙学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有句名言:智者尊重每一个人,因为他们知道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事业与生活是具有多维性的。有时候,理解是一个会心的微笑,能化解人的敌意;有时候,理解是一次主动的握手,能温暖人的心房;有时候,理解是一个真诚的姿态,能改变人的看法。应该看到,每个人都想要他人理解自己,也有愿望去理解他人。误解是单向的错误理解,持有太多无谓的偏见。理解是双向的心灵沟通,含有许多积极的共识。我们应少一点误解,多一点包容;少一点无礼,多一点尊重;少一点猜疑,多一点信任。

俗话说:"尊重自己的最好表现就是包容别人的缺点。"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经常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就能让我们结交下很多知心的好朋友,也使我们的人生增添了许多的快乐和辉煌。

在我们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只要能相互多给对方一些包容和理解,双方的感情也就会越处越深。相反,我们的朋友只能是越来越少。多给予别人几分尊重和理解,我们就会多获得一束灿烂的阳光。

为别人犯的错误找个理由

当我们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和我们交往的都是感情丰富的常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人,我们交往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毛病,甚至我们还会遇到充满偏见、傲慢和虚荣的怪人。人和人之间的交往难免会产生摩擦,当有人侵害到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去原谅和理解他人,给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找一个理由,然后原谅他们。包容别人的错误,给别人的错误找个理由,那样不仅能让自己心安,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拿破仑曾率领部队宿营在一个偏远小镇上。这个小镇盛产葡萄,那天夜里,一个士兵感到口渴,一时找不到水,便悄悄地来到葡萄架下,顺手摘下一串葡萄吃起来。第二天一大早,葡萄园主发现地上的葡萄皮,立刻判断是来此宿营的大兵偷吃了葡萄。他找到拿破仑很生气地说:"你手下人偷吃了我的葡萄,你必须查出来是谁干的!然后赔偿我。"刚开始拿破仑不相信,便带着助手与葡萄园主走出宿营帐篷,一起来到葡萄架下,果然看见了满地的葡萄皮。于是拿破仑急忙赔不是,并拿出钱赔偿给葡萄园主,这才让葡萄园主消了火。

这件事让拿破仑非常气愤,他决定查出偷吃葡萄的士兵,好好地惩罚他一顿。但他很快又冷静下来,告诉自己要忍住,因为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处罚一个人是小事,但会影响到全军士兵的士气。同时他又从人性化角度为那个士兵考虑,长年累月的战争,士兵们吃了很多苦头,看见诱人的葡萄能不流口水吗?这样想过后,拿破仑放弃了查办偷吃葡萄者的决定。

拿破仑为什么这么做,助手一点也不明白,便问:"你为什么不处罚那个偷吃了葡萄的士兵呢?"拿破仑回答道:"眼下正是士兵出生入死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一直很优秀,如果拿一点小事去衡量一个人的功过对错,那就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后来这事传到了军营中,士兵无不感动。那位偷吃葡萄的士兵控制不住感情,勇敢地站出来,找到拿破仑,向他行了一个军礼,说:"葡萄是我因找不到水喝,一时丧失意志,偷吃的,请处罚我吧!"拿破仑见此情景,心里很高兴。他想,做一位出色的领导者,就要有容忍和宽容之心,假如我真的要处罚这位战士话,军队显然就会出现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士兵,这样我们将怎样实现打胜仗的计划呢?他拍了拍士兵的肩膀,说:"我能谅解你这一回,但以后要加强自我约束。"一场偷吃葡萄的事情就这样在拿破仑的容忍与宽容下平息了。那位士兵跟随拿破仑转战南北,每次战斗他都勇敢顽强,冲锋在前,立下了赫赫战功。

用一颗包容的心保持爱心,提高了人生境界。拿破仑能够包容士兵的错误,这让士兵们更加效忠于他。用爱心来帮助他人改正过错,比责骂、教训更能获得好的效果,因为爱是种包容,是种关怀,它最具有力量。对人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表现的是耐心与爱心。

有的人伤害了对方,完全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而这种意识人皆有之,通常是为了使自己不受伤害。当别人伤害到我们的时候,给别人的错误找一个理由,包容别人的错误,不仅能得到自己的释然,事后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包容心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了阳光。

容纳别人的观点是一种修养

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别人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思考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和矛盾。有的人在冲突面前暴躁不已,甚至失去理智,而懂得包容的人则会头脑清醒、心平气和。

巧避锋芒,平心静气,就是教我们要正视矛盾,认识现实,同时又要对现实持乐观豁达的态度。这样做,就可以容纳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面对争执能够进行自控。

唐朝李世民重用魏征,以人为镜,开创了贞观年间的太平盛世,被称为善于纳谏的典范。但是魏征的直谏有时也让他很难堪。一次,李世民要去郊外狩猎,魏征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李世民兴趣正浓,坚持出游。魏征就站在路中央,坚决拦住去路。

李世民怒气冲冲地返回宫中,见到皇后长孙氏,义愤填膺地说:"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才能解我心头之恨!"皇后柔声问明了缘由,也不说什么,只悄悄地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庄重地来到李世民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称:"恭祝陛下!"李世民惊奇地问:"何事如此慎重?"皇后回答:"妾闻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言直,由此可见陛下之明,妾故恭祝陛下。"李世民转怒为喜,这才打消了给魏征治罪的念头,冷静下来认真地分析了他的进谏观点。

意见跟我们不同的人我们要学会包容他们,这样,日子就会变得很轻松。如果我们一心想让对方服从我们,不仅会得到反效果,还会让我们自己也很痛苦。我们要学学怎样去包容对方。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包容是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不懂得包容别人的不同观点,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人,常常处于孤立和被动的地位。包容是一种真诚和心境,而不仅仅是一种姿态、一种形式,更不是一块敲门砖。能够容纳别人的人必须拥有一定的修养,必须拥有大无畏般的勇气。

有两句名言说得非常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我们只要学会包容,才能广开言路,博采众长,运筹帷幄千里,决策驰骋万象。对别人的包容,更体现了我们的胸怀和气度。面对和别人的分歧,我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听取不同的意见,包容他人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容纳他人对自己的过错提出建议,这样更是体现了我们一种过人的涵养和境界。

对于别人的不同观点,我们要做到平心静气,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如何能平心静气呢?

一方面要用平静的心情与他人交谈。在交流中发生意见分歧,一时难以得到统一时,不必急于要求达成一致意见,让别人服从自己的想法,要能够平心静气,运用智慧,巧避锋芒;另一方面根据别人的意见思考问题,站在别人的立场从多个角度思考,也许就能明白对方的思维模式,就会有新的发现。

面对冲突的时候,我们能够保持心平气和,能够容纳别人的不同观点,这是一种修养。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人格与情绪得到冶炼,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在冲突面前能够保持心平气和,也是一种智慧,可以使自己的视野变得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