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5193600000003

第3章 青春期,父母向左,女儿向右(2)

现在,室友们都不待见我,也不喜欢跟我说,还处处提防我,总怀疑我会泄露她们的谈话内容。我感觉很孤单、压抑,可到底错在哪里呢?

可见,在人际关系中,女孩如果没有隐私意识,学不会保护隐私,只会令她们在为人处世中为对别人没有原则的信任和依赖,从而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中。

上述案例中的这个女孩既没有隐私意识,更不懂得尊重他人的隐私,从而使她难以被同龄人接纳,陷入人际交往的深渊中,这绝对不利于她未来的顺利成长。因而,明智的父母需要对女孩进行一番隐私教育,教会女孩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隐私。

3.为什么让我干,我偏不干!

--当唱反调成了女儿的习惯……

星期天,娜娜的叔叔来家里串门。"娜娜,快去给叔叔沏茶!"娜娜的妈妈一边拿花生、水果出来,一边吩咐娜娜。可是等了老半天,娜娜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妈妈定晴一看,原来娜娜的耳朵里塞着耳机,正摇头晃脑地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呢!

"跟你说话没听见啊!去给叔叔倒杯茶!"妈妈一把扯下娜娜耳朵里的耳机,语气严厉地说。

妈妈的这一举动着实吓了娜娜一跳:"干嘛啊你!为什么你不去沏茶,要让我去!我偏不干!"说完转身便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再也没有出来。

妈妈正想进房间好好说说娜娜的时候,爸爸拉住了她:"你这种态度,要是我也会跟着你对着干的!动不动就"命令"孩子干这干那,她才会处处跟你唱反调。毕竟她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要尊重她的意见。"

一旁的叔叔乐呵呵地说:"我家那闺女也和娜娜一样,我说东,她偏往西,唱反调更是生活常态。孩子嘛,需要父母好好地开导。"娜娜的爸爸说:"不过她今天在客人面前这样是不对的,晚上我和她谈谈。"

晚上,叔叔走后,爸爸走进了娜娜的房间,和颜悦色地说:"知道你今天的行为对叔叔是不礼貌的吗?""我知道,可我就是气不过,妈妈老是用命令的口气指使我,我已经长大了!""我理解,但是你的行为会让叔叔觉得难堪,让他觉得自己不受欢迎,这怎么办呢?"

"那下次他来的时候我给他道歉好了……""妈妈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一会儿我会和妈妈好好谈谈,你别生气了。"娜娜点了点头,这才露出了笑容。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娜娜爱唱反调的表现正是青春期孩子的行为特点。进入青春期,女孩虽然需要依赖父母在经济上的支持与照顾,在行为管理上的敦促与约束,但她们内心渴望自由,不喜欢约束,有独立自主的冲动,通常以作对的方式来试图挣脱父母施加的束缚。

因而,她们总是喜欢跟父母唱反调,亲子之间时不时地充满着冲突、矛盾,乃至"战争"。这也难怪为什么专家把青春期称之为"危险期"了。

其实,父母应认识到这只是女孩成长过程中必然的一个阶段。进入青春期后,女孩处处想显示出自己的成熟和独立自足,不希望自己再像小时候那样乖乖地听从于父母的指令,而是希望能平等地与父母进行对话。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彼得罗夫斯基称之为"由听话的道德向平等的道德的过度。"

在青春期这个敏感阶段,父母的教育方法显得尤为关键。如果教育不当的话,不知不觉中便能妨碍女孩自主性的发展和独立权的追求,那么她不但会处处跟父母唱反调,还会把父母的关心照顾、行为指导都视为束缚,从而加以反抗和排斥。

然而,在她们的成长道路上,如果脱离了父母监控和指导,女孩很可能会因知识、能力的局限而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挫折或伤害。所以,父母应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女孩,以便于让她们能够迅速地度过这充满"挑衅"的阶段。

父母怎么办

1.父母首先改变对女孩命令式的说话方式

在家中,很多父母喜欢当权威的家长,因而总是以命令的姿态对女孩说话。岂不知,当女孩听到"一定要"、"应该"、"绝对"、"不可能"等字眼时,精神便会立刻紧张起来,头脑相应地作出选择:"究竟要,还是不做呢?"

在明白自己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的情况之下,女孩通常会表现出无可奈何、抗拒、唱反调等举动。换句话来说,只要父母注意改变自己那套命令式的说话方式,女孩接受父母意见的机会自然会大增。不信的话,来看以下两段对话:

妈妈:"闺女,你放学了!"

女儿:"嗯,是啊。"

妈妈:"别磨蹭,快去换鞋!"

女儿:"哦。"(本来在换鞋,但听到命令后情绪有些不好了。)

妈妈:"去冰箱里拿着饮料喝。"

女儿:"我不渴,要喝的时候我会自己拿。"(开始和父母唱反调)

妈妈:"喝完饮料,就赶紧去做作业啊!"

女儿:"行了,真啰嗦,我会自己安排的,你别管了!"(进入完全抵触的情绪状态)

此时,如果父母改变命令的说话方式,其情况则完全不同:

妈妈:"闺女,你放学了!"

女儿:"对呀!"

妈妈:"在换鞋吗?"

女儿:"是啊!"

妈妈:"冰箱里有饮料,要不要喝一点?"

女儿:"好!"

妈妈:"喝完饮料要快点做作业哦,妈妈给你录了你爱看的演唱会!"

女儿:"哦耶!太好啊!妈妈太棒了!"

父母用这种说话的方式,相当于传递给女孩一个信号:我不会事事强迫你的,你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我首先要征求你的意见,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在这种谈话的氛围中,还能缓解青春期女孩的焦躁心态,消除亲子之间的隔阂,大大减小孩子唱反调的可能性。

2.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女孩做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举一动也会对孩子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很多时候,女孩之所以常常和父母唱反调,跟父母是否粗鲁地反对长辈或同事、爱人提出的意见、想法有很大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的这种做法最容易让女孩"依葫芦画瓢"。所以,父母应首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给女孩做个榜样,带领她们改掉爱唱反调的叛逆行为。

3.坚决制止女孩不礼貌的行为

丹丹的阿姨兴高采烈地带着她外出就餐,回来后,阿姨生气地告诉丹丹的妈妈。在吃饭的时候,她本想让丹丹多吃点,别顾着减肥不吃东西,可丹丹并没有感谢阿姨的好心,反而非常不礼貌地对阿姨说:"我就是不吃,跟你有关系,你又不是我的妈妈!唠唠叨叨得真是烦死了!"

当女孩喜欢唱反调,且不礼貌地对待他人时,父母一定要及时地、明确地对孩子说:"妈妈很失望,也很生气。因为你对阿姨说了很不礼貌的话,让我和她都很伤心。"让女孩明白自己的做法是非常不礼貌的,应立刻向对方道歉,请求原谅。

当然,女孩对此免不了要找些借口来辩解一下。比如,她今天心情不好;她没有休息好……此时,父母应坚决地告诉她:"我知道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还要讲礼貌是很困难的,但是对长辈说如此不礼貌的话是绝对不允许的,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然后带着她去向他人道歉。虽然到最后孩子不是发自内心去道歉,但这足以让她认识到,每个人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4.父母要采取耐心、说服、疏导的方法对待女孩的反抗性

在日常生活中,当一向乖巧的女孩张牙舞爪地公然反抗父母,坚持对父母唱反调时,父母的心里多少是有些难过的,这也正是他们气急败坏地与女孩理论,企图能够降服她们的原因。

然而,青春期正是女孩叛逆心强的时期,父母这种跟她较劲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最终只会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所以,父母不妨改变一下策略,尽量采用"春风化雨"般温柔的方式来化解女孩的反抗性。事实上,面对女孩的唱反调行为,父母只要拿出耐心去感化她的内心,自然就会找到需要疏导的问题根源,女孩也就不会反抗了。

4.她好,你把她当女儿养吧

--拿别人和她作比较,错了吗

在学习上,许多父母喜欢拿自己的女儿与他人比较:"班里考得最好的是谁呀?""你跟学习委员比谁考得更好啊?""跟你同桌相比,谁考得最好啊?"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也喜欢拿自己的女儿与他人比较,且还会不知不觉地拿其他女孩的优点来比自己女儿的缺点:"你看你的同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依赖父母,你怎么不向人家学习呢?""你瞧小倩多乖,从来不让爸爸妈妈操心。""你看看你表姐,你要是有她一半的天分,我们也就放心了。"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他们出于一番好意,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家的孩子相比,其目的无非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很高的学习起点,以优秀者为榜样,奋发向上,从而超越他们。

然而,明智的父母应明白这一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长处优势,因而她们不喜欢罩着他人的光芒活在阴影下。且这种比较的次数越多,批评的程度会随之越深,孩子的内心便越来越受伤,以至于她们认识不到自己的优点,也无法看到自己的长处。

时间一长,她们会丧失自信心,陷入消极、颓废的情绪中而不能自拔。严重的话,女孩的心灵还会因此而被扭曲,因为她们会非常地憎恨那些与之比较的同学,从而令自己的人家关系陷入被动局面。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话虽然说得很直白,道理说得可是一清二楚。试想一下,人与人之间存在巨大的个性差异,有些事不是谁都做得了的。所以,明智的父母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女儿与他人作无谓的比较。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在他的《教育孩子四十条》一书中,这样写道:"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人的孩子差。"对孩子来说,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如果女孩确实是尽心努力了,那就不应过分苛刻地要求她们。事实上,每个女孩的成长应立足于自身现状,再学他人之所长,然后完善、发展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做其他孩子的复制品。

也就是说,父母正确的教育原则应是根据女儿的自身特点进行恰当地教育,然后再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她们的世界。比如,女儿脑子迟钝一些,反应总是慢半拍,就要告诉她笨鸟先飞这个道理,要想成功,需要比别人多付出一些努力;女儿取得了一次小小的进步,父母应及时地给予赞美和鼓励等。

总之,父母爱女孩,就不要轻易地拿她与其他孩子作比较,以此来贬低女孩。

父母怎么办

1.客观评价、分析女孩

不得不说的是,如今的教育体系太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严重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要知道,人的发展本来就具有不平衡性。在每个女孩的身上,像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反省能力,以及生存能力等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的,她们每一个人也正因此而呈现出各自的不同特点。

因此,明智的父母应客观地评价、分析你的乖女儿。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坏孩子,每个女孩都是独特的、出色的。父母不妨多关注一下女孩自身发展中表现突出的那些"强项",然后尽力保护和引导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女孩成才。

2.多关注女孩身上的优点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成长阶段,而青春期女孩的发展不是静止的,其优缺点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父母如果只盯着女孩身上的缺点,抓着她的"小辫子"不放的话,很容易让女孩产生自我的"负驱动",甚至还会自暴自弃。事实上,对于有毅力、有干劲的女孩来说,有些缺点她们是完全能够改正过来的!

也就是说,在成长的过程中,女孩需要更多的是来自父母的肯定和鼓励。这样的话,女孩能时常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继而迸发出前进的动力,驱使她们走向成熟,迈入成功。所以,明智的父母一定多关注女孩身上的优点,挖掘出她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地肯定,这样才能引导女孩体验成功的愉悦。

3.帮助女孩寻找改正缺点的方法

我们虽然一直在劝导父母要多关注女孩身上的优点,但这并不代表着父母可以刻意地回避女孩的缺点和不足。青春期是女孩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总会做出一些错事。因而,这就需要父母用心地去了解、关心女孩,掌握她们的一举一动。

在充分肯定和赞赏的基础上,父母应委婉地跟女孩讨论、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从而帮助女孩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并教会女孩采用正确的方法或途径来达到成功的目标。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始终要记住一条原则,那就是:保护好女孩的自尊心。这样,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女孩不但会尽力地回避那些不利的因素,还会激发出不断进取的力量,使其缺点越来越少。

4.重视女孩对成功的体验

对于任何人来说,成功都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青春期女孩也不例外。当她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内心便会激发出一股争取下次成功的动力。而此时,来自父母的表扬则是肯定女孩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种成功方法。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一生下来就应该得到表扬。"可以说,表扬是"应付"青春期女孩最好的武器。很多时候,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功即可。因为较大的成功或辉煌都由这一点点的成功累积而成的。

5.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

--该不该阻止女孩追星

在"追星"这个问题上,女孩的迷恋程度丝毫不亚于男孩。你看,她们会毫不犹豫地买"偶像"的磁带、光盘;她们浪费时间、金钱,不辞辛苦地去观看"偶像"的演唱会;在演唱会的现场,她们还会疯狂地对着"偶像"大喊"我爱你"……

什么是追星?简单来说,就是追随自己喜欢的明星,成为他们的铁杆粉丝,忠实FANS。毫不夸张地说,如今女孩子对明星、偶像的疯狂跟风,已是她们追求时尚、热衷潮流的一种生活方式。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春期女孩的追星行为是一种特殊心理。毕竟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一些影响深远的魅力人物,令青少年崇拜不已。这里我们需要着重强调的是,面对女孩的追星行为,父母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反而采用一些过激的教育方式来干涉女孩的追星行为,比如,扔掉女孩收藏的明星CD,撕掉明星的签名相片,多次负面评价明星等,只会激发女孩的叛逆心,令她们更加任性、叛逆。时间一长,女孩还可能会因此而情绪失控,做出傻事,酿成悲剧。

某报纸曾报道这样一则新闻:2003年6月21日,大连一名16岁的少女,因母亲拒绝给她买张国荣的CD碟,并说张国荣"变态"等话而上吊自杀。这位少女在日记中写道:"看着他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我喜欢他,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因为他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性格。他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悲都令我心动。"

"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这位少女丝毫容不下母亲对自己偶像的批评,不惜以自己如花的生命为偶像殉葬。听上去,真是令人可悲可叹!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因追星酿出悲剧的例子不在少数。对此,很多父母一直很困惑:为什么女孩会如此迷恋于追星呢?很简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填补情感空白

进入青春期后,女孩也开始了她们的"心理断乳期"。一方面,她们想要彻底地挣脱来自父母360度的呵护与疼爱,以建立独立的自我形象;另一方面,她们需要寻找一份新的感情来填补"情感空白"。

2.寻找精神上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