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5180800000045

第45章 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圣人为与“大一”一体,就需要超越并忘记事物之间的界限。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弃智”,这正是道家为达到“内圣”所取的途径。在一般人看来,知识的使命便是区别万物。人要知道一项事物,便要能区别它与其他东西的不同之处。因此,弃绝知识便是弃绝这些区别。人把万物间的区别统统忘记时,剩下的只有万物还未生成的状况。可以说,圣人拥有的知识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知识,是“无知之知”。

《庄子》书中,有很多地方说到忘却万物区别的方法。《大宗师》篇中写孔子与他心爱的弟子颜回的一段对话:“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这段对话表明颜回追求“内圣外王”之道,在庄子看来,成圣之道需要摒弃知识。摒弃知识的结果,自然便没有知识。但是,“无知之知”和“无知”是两回事。“无知”是人的原初状态,而“无知之知”则是人经过“有知”而后达到的“无知”阶段。人的原初状态的无知是自然的恩赐,而人达到“无知之知”则是心灵(亦即灵性)的成就。

道家中有一派人对这一点有很清楚的体会。他们用“忘”字来概括自己心灵修养的方法和体会,是很有意思的一点。圣人并不是天真无邪到老未变,圣人也曾追求通常的知识,努力分辨事物和事情人物的是非得失,但后来把这些都“忘”了。圣人和孩童的区别就如同明知艰险而前进和不知艰险而前行,两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别。

但是,在道家之中,包括《庄子》书中有几篇的作者,也有一些人看不到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他们爱慕社会和个人的原始状况,把圣人和孩提及愚钝的无知相比。孩提和愚人没有知识,无从分辨不同事物和事情的是非善恶,他们似乎也像“道通为一”所说的那样,但他们不是自觉的。他们是“无知”,而不是“无知之知”;唯有从世俗知识的衡量判断中超脱出来,这才是道家所说的“无知之知”。

在《墨子》书中,有六篇(第四十到第四十五篇)与全书的其他部分不同,它们在逻辑学上有特殊的价值。这六篇中,第四十到第四十一篇标题《经上》、《经下》,内容包含有逻辑、伦理、数学和科学思想的定义;第四十二到第四十三篇标题《经说上》、《经说下》,对前两章中的定义加以解释;第四十四到第四十五篇标题《大取》、《小取》,就字义说是“举例”,其中讨论了几个有逻辑意义的题目。这六篇的中心是以逻辑的方式树立墨子的主张,批判名家的思想,六篇合在一起,就是通常所称的“墨经”。

在前一章里,我们分析了庄子所论述的两个层次的知识。在第一个层次上,他论述了事物的相对性,达到了与惠施一致的结论。在这层次上,庄子同意名家,而从更高的角度批判了常识的观点。在第二个层次上,庄子超越了惠施,并从更高的观点批判了名家的论辩,这样,道家便也批判了名家;而道家的论证,从逻辑观点看,比名家的论证处于更高的层次。道家和名家的论证都否定人们的常识观点;为了解它们,需要对它们进行认真的反思。

在另一方面,墨家和儒家中的一部分都站在常识观点的一方。他们两家虽然有许多不同,但是都主张要从实际出发,这是两家的共同之处。为反对名家的论辩,他们几乎是沿着相似的思想路线,从认识论和逻辑的理论来维护常识的观点。这些理论便构成“墨经”的内容,儒家在这方面的思想见于《荀子》的《正名》篇。荀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儒家思想家之一,在后面第十二章里,将对他进行讨论。